口腔需要掌握的知识 你想知道的口腔知识这里都有

口腔是指口内的空腔,是消化道的起始部分,由两唇、两颊、硬腭、软腭等构成。那么你对口腔了解多少呢?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口腔科普小知识,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口腔需要掌握的知识 你想知道的口腔知识这里都有(1)

01

牙的重要性

牙齿是人体组织中一个重要器官。过去由于经济条件有限,社会交流相对少,加之牙齿数量多,被部分人所忽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在社会交往中对口腔卫生和颜面形象要求的增加,文化知识的普及提高,人们逐渐认识到牙齿的色泽形态卫生状况,直接反映身体的健康水平,口腔卫生是反映人的卫生素质的重要标志,牙齿牙槽骨的发育对面部整体美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牙齿形态和口腔气味等因素无不影响到求职,商贸谈判,参军等社会活动。口腔美容显得越来越重要,人们对于牙齿美白、牙齿矫正也有了更高的追求。

02

正确刷牙

刷牙是牙齿保健最基本的方式,正确的刷牙其实很简单, 如下:

第一步:刷门牙外侧

刷毛应与牙齿、牙龈成45度角,以画小圆圈的方式活动。

口腔需要掌握的知识 你想知道的口腔知识这里都有(2)

第二步:刷门牙内侧

同样成45度角斜放,上排牙齿向下,下排牙齿向上提拉轻刷。

口腔需要掌握的知识 你想知道的口腔知识这里都有(3)

第三步:刷牙齿咬合面

将牙刷倾斜,与咬合面垂直,前后短距离颤动轻刷。

口腔需要掌握的知识 你想知道的口腔知识这里都有(4)

第四步:刷牙齿内侧面

将牙刷竖起来,利用牙刷前端的刷毛沿牙缝上下以小圆弧刷动。

口腔需要掌握的知识 你想知道的口腔知识这里都有(5)

每次刷两到三颗牙,反复旋转、按摩8~10次,可多角度地对牙齿和牙龈进行全面清洁。

第五步:轻刷舌头表面

由内向外轻轻去除食物残渣及细菌,让口气保持清新。

口腔需要掌握的知识 你想知道的口腔知识这里都有(6)

03

牙周病的形成

当你发生刷牙会流血,牙龈肿大、口臭、牙龈萎缩、牙齿对刺激的食物过敏等现象时,常因不会疼痛而忽略就诊。口腔卫生不良是造成牙周病的最大因素,牙周组织的破坏起因于牙齿及牙龈表面形成的细菌薄膜 — 牙菌斑。如果牙菌斑不除去,会在口中逐渐钙化,形成牙结石破坏牙龈,新的牙菌斑很快地在粗糙的牙结石上再形成,引起牙龈发炎,发炎现象会向牙周深层组织蔓延,最终在牙根表面形成结石。若不治疗,齿槽骨逐渐吸收,牙齿会松动,最后脱落。

口腔需要掌握的知识 你想知道的口腔知识这里都有(7)

04

洗牙

洗牙是非常有效的口腔保健方法,一般6个月至1年应洗牙一次。洗牙是牙龈炎的主要治疗方法,也是牙周炎治疗的第一步,它可以彻底清除掉您每日无法刷掉的聚集在牙齿表面、牙缝间的物质。当然,洗牙要选择正规的无菌防护好的医院,因为洁牙时常常会出血,器械消毒尤为重要,避免交叉感染。

口腔需要掌握的知识 你想知道的口腔知识这里都有(8)

05

什么是智齿?

智齿是指人类口腔内牙槽骨上最里面的第三颗磨牙,从正中的门牙往里数刚好是第八颗牙齿。由于它萌出时间很晚,一般在16~25岁间萌出,此时人的生理、心理发育都接近成熟,有“智慧到来”的象征,因此被俗称为“智齿”。智齿生长方面,个体有很大差异,通常情况下应该有上下左右对称的4颗牙,有的少于4颗甚至没有,极少数人会多于4颗。萌出的年龄差异也很大,有的人20岁之前萌出,有人40、50岁才长或者终生不长,这都是正常现象。

口腔需要掌握的知识 你想知道的口腔知识这里都有(9)

06

什么是龋齿?

龋齿(俗称虫牙或蛀牙)是一种口腔常见病、多发病,是由多因素引起的。龋齿形成的过程中,必须要有致龋微生物存在。存在于牙菌斑中的这些致龋微生物能将含糖的食物发酵、产酸、酸长期作用于牙齿,能使牙齿硬组织溶解(脱矿)出现颜色,外形和质地的变化从而形成龋齿。它容易发生在牙齿咬合面的窝沟、邻面和牙釉质发育不好的牙齿。

龋齿在临床上分为:浅龋、中龋和深龋。

浅龋:龋病局限于牙釉质和牙本质,患者无疼痛和其他不适感。

中龋:龋病侵犯牙本质浅层,患者对冷、热、酸、甜等刺激较敏感。

深龋:龋病达到牙本质深层,接近牙髓腔,患者对冷、热、酸、甜刺激感到明显疼痛。应及时治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