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身一人去大理寻找风花雪月(我愿长眠在那风景优美的玉龙雪山上)

上世纪五十年代,在夏威夷一间病房里,约瑟夫夏洛克给友人写下了一封满怀希翼的信:“如果一切顺利的话,我会重返丽江完成我的工作。我宁愿死在那风景优美的山上,也不愿孤独地呆在四面白壁的病房里,等待上帝的召唤。”

1962年12月,被后人誉为“西方纳西学之父”的约瑟夫洛克在檀香山结束了充满传奇的一生。他的心飞越太平洋,停留在皑皑白雪的玉龙雪山脚下。这座充满明艳鲜花和纯朴笑声的小城,成了约瑟夫洛克漫长一生中最后的留恋之地。

孤身一人去大理寻找风花雪月(我愿长眠在那风景优美的玉龙雪山上)(1)

△洛克印象馆

隐藏在文昌宫中的印象中国

清晨登上丽江古城西边的狮子山,就能看眺望到日光下最美的古韵风景。在狮子山上的阅古楼旁,历经两百多年历史的文昌宫就坐落于此。始建于清雍正年间的文昌宫古朴恢弘,砖木搭成一个文化小世界,青枝绿叶、鸟语花香将这一片宁静之地隐藏于世外桃源中。

孤身一人去大理寻找风花雪月(我愿长眠在那风景优美的玉龙雪山上)(2)

△文昌宫庭院

看多了古城全景风光,却很少有人知道,在文昌宫层层爹叠叠的宫宇里,坐落着一处纪念著名植物学家、探险学家——约瑟夫·洛克的文化院落:“洛克印象馆”。

这里陈列着约瑟夫·洛克眼中的丽江缩影,他的印象中国就从丽江开始。这位与丽江缠绵万般柔情的奥地利汉子,为纳西东巴文化投入了自己后半生的全部心力。

在文昌宫的洛克印象馆中,陈列着约瑟夫·洛克在云南、川藏等西部地区所拍摄的照片。这些黑白照片犹如水墨画般展现了上世纪的中国,栩栩如生。他记录山川河流,记录市井生活,记录风俗地貌,记录欢声笑语。多重多样影片类是约瑟夫·洛克的印象中国。

约瑟夫·洛克镜头下的绮丽风光、宏伟地貌,都成为现今珍贵的历史材料。

孤身一人去大理寻找风花雪月(我愿长眠在那风景优美的玉龙雪山上)(3)

△洛克印象馆正门

爱上一座城——当孤独旅人遇见丽江

1922年,作为植物学家的约瑟夫·洛克接到一份工作。

为了采集云南地区的动植物标本,他踏上了中国这片土地。而在玉龙雪山下的这座城里,东巴文化和纳西学成了他后半生的沉迷对象,对于这个遥远又神秘的纳西王国,约瑟夫·洛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采集标本的工作结束后,洛克带上他所有的积蓄回到了丽江,开始他长达二十七年的文化探索之旅。专属于丽江最原始的浪漫和诗意,在洛克的义无反顾中开始了。

洛克再一次回到丽江后在玉湖村定居,并设立了属于自己的文化研究室。二十七年来,洛克不断深入研究东巴文化,发表了几十篇关于东巴文字与东巴教文化的相关文章。晚年他花了二十年时间潜心撰写的《中国西南古纳西王国》,描写出了一个西方人眼中的丽江。

在他眼中,东巴文化像一个无意发现的瑰丽珍宝,迷人中带着东方异域的文化底蕴。后人评价洛克,说他是一个孤独又寂寞的漂泊旅人。而在安居丽江之后,他就找到了专属于自己的独一份归属感。

孤身一人去大理寻找风花雪月(我愿长眠在那风景优美的玉龙雪山上)(4)

△一个外国友人在拍摄约瑟夫·洛克的作品

探险者的奇妙之旅——洛克之路

约瑟夫·洛克喜欢用日记和相机来记录他的这一段奇妙旅程。在中国的这段时间,洛克像个在迷宫中寻宝的挑战者,从缅甸进入丽江后,开启了他的探险之路。

1923年,洛克到达丽江,发现了香格里拉;1924年,他游荡在丽江、永宁、木里,发现了木里王国;1924-1925年间,洛克从四川进入甘肃、青海,又在1925年开始探索岷山地带。在接下来几年,洛克又开始探索木里王国,以丽江为中心,一直在滇川巡游。一条自由鱼儿遇上无尽深潭,约瑟夫·洛克带着儿时旅游冒险家的梦想,在这个神秘之地开始传奇之旅。

孤身一人去大理寻找风花雪月(我愿长眠在那风景优美的玉龙雪山上)(5)

△洛克印象馆中的“洛克之路”说明图

约瑟夫·洛克组织过一支云南探险队,想要深入到神秘的亚洲腹地中去。他这条探险路线,也被后人命名为“洛克之路”。

多少旅行爱好者追随他的脚步重踏“洛克之路”,只为领略洛克在文稿中提到的绚丽景色。而洛克在沿途记录的所见所闻,也刊登在《地理中国》杂志上,这也让这些珍贵的记述和图像得以保留至今。

放在当时,这个神秘东方之地在西方人眼中或许正如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一样新奇。一切与原生文化截然不同的情景,也使约瑟夫·洛克心甘情愿留在这里。

相信洛克印象馆所展览的照片只是约瑟夫·洛克所见所闻的冰山一角。但这些原始的、不加修饰的黑白相片,却能带给参观者最为震撼的精神感受。无论是山川露出的一点皑皑白雪,还是闹市上赶集的纳西本地人,或是洛克穿着传统民族服饰的高大身影,在微观中,都隐藏着一个上世纪最热闹的、非凡的中国。

孤身一人去大理寻找风花雪月(我愿长眠在那风景优美的玉龙雪山上)(6)

△镂窗里的洛克印象馆

最后的遗憾:在大洋彼岸书写思念

洛克长眠于丽江的愿望落空了。

在新中国成立后,当时的洛克不得不带着大量东巴文贤资料与二十七年的回忆,离开了这个他视为己乡的丽江。在遥远的大洋彼岸,约瑟夫·洛克整理着他传奇的一生。

《中国西南古纳西王国》书写了丽江的历史和风俗地貌,记录了他在云南的一切所见所闻;此外他还将纳西象形文字做了最为详细的记录,集合成纳西文字权威制作——《纳西语英语百科词典》。

1962年,这位默默无言的孤独旅人,在檀香山走完了最后的人生旅程。

孤身一人去大理寻找风花雪月(我愿长眠在那风景优美的玉龙雪山上)(7)

△洛克印象馆外的对联“古柏临风抬玉水”

约瑟夫·洛克对于丽江的意义是非凡的。

今天的丽江矗立于全球化时代,透过洛克这位西方来宾的视野来回望丽江、审视历史,从多元化的视觉去发掘纳西文化,之于人文丽江、之于世界文化,都是一件极为深远的事情。而在文昌宫内这小小一间的洛克印象馆里,就隐藏着一个西方人眼中多样的七彩中国,一个上世纪的印象中国。

图文/许思淇

来源:看见丽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