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年味最浓的几个地方(那个很少回去的家乡)

春节年味最浓的几个地方(那个很少回去的家乡)(1)

看了昨天大家对于春节和家的回忆

你有什么感触

在浩渺的城市里,你或许只是一介尘埃,

但对于家而言,你就是全部的守候与希望。

此刻

你已经回到父母的身边了吗?

春节年味最浓的几个地方(那个很少回去的家乡)(2)

春节年味最浓的几个地方(那个很少回去的家乡)(3)

Eyesonleon 90后 媒体

春节是和父亲一起远足

北京 ⇆ 四川

离开家乡1年 一年回家1次

春节对来说就是可以找个时间出去玩,或者是连着睡到十点起床。

印象中的春节就是看春晚穿新衣服,小时候大人比较在意过年的时候要给小孩子穿新衣服这家事情吧。然后一起远足,走到了父亲小时候才去过的一片山头,那里几乎都没有人,走好久山里只有一家人居住,生态特别好。那户人家也好久没有看见外面的人走进去了,招呼我们去家里吃了他们自己种的花生,味道很好。

要说变换,我觉得人在变老,其他没有变化吧,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不仅财富差距很大,就连发展的速度差距也很大。如果跟小时候比,肯定物件涨了不知道多少倍。然而就每年城镇的变化而言,微乎其微。就算多了几栋楼房,新开了餐馆,但是风格还是一样,都感知不到这是变化。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都是老样子。

春节年味最浓的几个地方(那个很少回去的家乡)(4)

Lina 90后 男装编辑

春节是吵架

北京 ⇆ 山西

离开家乡5年 一年回家不超过5次

关于春节的记忆很多,最难忘的是跟家人吵架要断绝亲人关系,不过也正因为那次吵架,我们现在更爱彼此,也知道以怎样的方式去沟通和表达,所以现在的我们更幸福了呢。所以今年过年会陪陪爸妈去国外旅行。

现在爸妈老了,我们没在身边;屋子大了,也变得冷冷清清。

春节年味最浓的几个地方(那个很少回去的家乡)(5)

安 80后 从事酒店行业

春节是炸麻花

三亚 ⇆ 河北

离开家乡10年 一年回家1-2次

小时候的春节妈妈会提前几天炸麻花、油条和豆腐;扫房和买年货,大年三十全家会聚在一起看春晚、放鞭炮和烟花,最喜欢的当然还是压岁钱。还最喜欢和老爸贴对子、春联和福字,浆糊是妈妈调的。贴完之后就走家转户看其他家的对子,转完了总觉得自己家的最好听。

有几年没和爸爸妈妈一起过年了,虽然年味淡了,但是团聚的心犹在。

春节年味最浓的几个地方(那个很少回去的家乡)(6)

鹌鹑啦北鼻 90后 新媒体兼撰稿人

春节是自己喜庆无比的造型

北京 ⇆ 河南

离开家乡11年 一有时间就回家

春节对我意味着幸福的晕眩,尤其今年格外与众不同:第一次带猫回家,也是第一次带着好消息(男朋友)回家。只能说这个春节是充满未知的吧,反正我很期待。

记忆中的每年三十,都会为自己做一个喜庆无比的造型(年画娃娃或者羊角辫等),妈妈帮我做头发。装扮完毕,一家人便会前往爷爷奶奶住处包饺子,爷爷和面,奶奶调馅,然后妈妈奶奶我们一起包饺子,爸爸去准备剩下的所有美味。

虽然现在爷爷身体没以前硬朗,但老两口变得更加可爱了,会因为台湾问题喋喋不休气愤不已相互鼓气,也会因为一点生活琐事发生争执吵得面红耳赤,然后一个转身的功夫,就忘记了明明刚刚还在吵架呀。

妈妈开始爱回忆过去,爸爸比年轻时敢于表达自己对女儿的爱,我没年少时讲话那么惹人气了……

春节年味最浓的几个地方(那个很少回去的家乡)(7)

薄荷糖的气息 90后 网站活动策划

春节是四鲜馅儿饺子

北京 ⇆ 辽宁鞍山

离开家乡1年 一年回去2次

对于我而言“春节七天假”回家不仅仅是感受亲情的温暖,更多的是陪伴,是责任。因为初来北漂这一年,家里人对你的牵挂,要通过跟他们在一起的这短短几天时间,让他们知道我过得很好,对我放心。

记忆中的春节是跟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姑姑们姐姐弟弟妹妹一起吃年夜饭,一起放炮竹,一起吃饺子,一起跨年倒计时,一起跟长辈说“过年好”等着闪闪发光的压岁钱。我爱吃我妈包的“四鲜馅”饺子,这就成了离开家前我妈会早早起来去“早市”,把菜买好,回到家匆匆忙忙包好,煮好,等着我睡觉醒来,吃完饺子,然后目送我离去。

现在家里离开了几个人,亲人团聚时间越来越少,越来越难找回小时候对过年的憧憬以及过年浓浓的“年味”。

春节年味最浓的几个地方(那个很少回去的家乡)(8)

艳 80后 体育老师

春节是特别想家

西安 ⇆ 山东

离开家乡17年 一年回家一次

年龄小一个人早早出来上学了,以前的每个春节都是在学校度过的,印象最深刻的是年三十哭着给家里打电话,特别想回家过年,爸爸妈妈在电话里安慰。尤其是年三十特别想家!今年过年在西安加班,对于我来说过年就是一家人团聚,陪在家人身边,吃团圆饭!儿时的春节热闹,很期盼,可以穿新衣服、有压岁钱,吃好吃的,和小朋友一起玩,放烟花!

现在家里发生最大的变化是爸爸妈妈脸上的皱纹越来越多了,头发越来越白了,我每次告诉自己只要放假,第一件一件事情就是回家。

春节年味最浓的几个地方(那个很少回去的家乡)(9)

冯军 80后 法国游学

春节是奶奶的刺猬豆沙包

法国里昂 ⇆ 天津

离开家乡13年 在国内时一月回家一次

今年会在法国过年,过年对我来说意味着一年为一次可以跟所有亲戚都见上一面,有喜庆有无聊,但随着年龄增长倒也越来越乐在其中。

小时候的春节最期盼的莫过于穿新衣,身上的口袋里塞满了糖果;蒸馒头炖肉,还有被祖母捏成刺猬形状的豆沙包。小区里的男人女人、老人少年组成好几行人,初一早上挨家挨户地拜年,好热闹。去年春节前恰好是我来法国,父母来到北京送我去机场,临行前一晚一起在劲松租住的地方吃晚饭,那一刻发现,对我来说父母在哪里,哪里就是家。

现在的居所越来越大也越来越远,祖父母代的人去了远方,父母代的身上满是岁月的印痕。

春节年味最浓的几个地方(那个很少回去的家乡)(10)

环球旅行达人國仙Rox 80后 运营公众号仙仙哒

春节是寒假作业没写

美国旧金山 ⇆ 广东江门

离开家乡10 年 一年回家1次

15岁就一个人去很远的寄读学校开始远离家乡的生活,印象中的新年最深刻的便是穿新衣服等着拿红包,还有就是每年春节快要结束的时候才发现寒假作业还没开始,被老妈禁锢。

这些年来搬家搬了好多次,习俗也变了很多,现在对家里的春节已经没有什么回忆了。到是国外中国城过年的气氛很好,会想到童年的回忆。

春节年味最浓的几个地方(那个很少回去的家乡)(11)

汪莫言 80后 互联网市场运营

春节是外婆越来越远的身影

上海 ⇆ 安徽

离开家乡6年 一年回2-3次家

春节要陪伴家人,小时候的春节穿新衣服,外婆会准备一桌的年夜饭,我们在门口放烟花。记忆里最难忘的是每次春节假期结束,每次离开时,外婆站在家门口不愿离去,越来越远的身影……

这些年爸妈换了几套房子,现在的家比以前大很多,但是也没有什么我自己的气息。回家倒总是睡的不习惯,还是喜欢外婆家的老房子,只有那张旧旧的床睡的最香。

春节年味最浓的几个地方(那个很少回去的家乡)(12)

王阿姨 90后 留学生

春节是爷爷奶奶攒的压岁钱

法国 ⇆ 山东

离开家乡5年 一年回家1次

法国春节没有假,不过还是会和朋友一起过新年,想回家,可是回不去啊。:(

印象中每年春节都要回到农村的老家和爷爷奶奶一起过节,大年三十的晚上一家老小会聚在电视机前,一边吃年夜饭一边看春晚,然后一起包水饺。我和妹妹特别喜欢吃猪肉韭菜的水饺。午夜钟声响起,难忘今宵的歌声还荡漾在耳边,外面就响起了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大家一起祝福“新年快乐”。

北方的农村,冬天很冷。但是大家还是很期待大年初一起床时能够看到飘落的雪花。我印象最深刻的大概就是奶奶给的压岁钱吧,奶奶说:“你们三姐妹只要还没出嫁,就永远是孩子,压岁钱还是得给。我和你爷爷平时花不了几个钱,就都攒着供你们读书呐。”爷爷奶奶每年省吃俭用攒下来的零钱就这样给了我们,虽然自己家并不缺压岁钱,但是看到爷爷奶奶对我们的殷切希望还是会很感动。出来快两年了,不能回家和他们一起过年感到很抱歉,也希望他们身体一直健康,不要惦记远方的外孙女。

春节年味最浓的几个地方(那个很少回去的家乡)(13)

罗格 文案策划

春节是听长辈讲族谱

北京 ⇆ 潍坊

离开家乡5年 一年回2次家

春节代表着团聚,除了家人也会跟很多年没见的一些已经身为人夫人妇人父母的老同学聚聚,看看岁月在彼此脸上留下的痕迹是深还是浅。剩余的时间去听听很久没听到的北风呼啸,看一眼儿时的满山荒野,以及找寻一个人身处深冬寂静山林里内心的那份宁静——一直怀念。

小时候最期盼:玩鞭炮,以及除夕必下的大雪;供台上欢迎祖先回家过年那种神秘的尊敬感。换上新衣服时候的喜悦感(小时候换身新衣服就等着这一天);除夕夜里,父辈们会集聚一起,回忆已故长辈的鲜明印象。对着一张大大的族谱,小辈儿们听着父辈的讲述,家族的凝聚感油然而生。父亲总是说,这一晚,谁都不能说不好听的话。

这些年家庭成员不断增加,父母不在年轻,小侄儿满街跑,老黄狗走丢了,年夜饭盘盘碟碟更多了,母亲做的鱼更大了,邻居的鞭炮声不再响起,公路上的货郎大爷也不见了…..

春节年味最浓的几个地方(那个很少回去的家乡)(14)

sue 80后 自由职业

春节是守岁

北京 ⇆ 湖北

离开家乡11年 一年回家2次

小时候,在小年前后通常会有几天好天气,家家户户就开始晒被子,收拾房屋,做大扫除,有时候,家人和邻居家腌制一些食物准备过冬,比如腌萝卜、豇豆之类。春节的时候,会一家人去买新衣,采购年货,大年三十会贴对联,祭祖,吃团年饭,年后拜年的时光,到处串亲戚,一大帮人吃吃喝喝,之后大人打麻将,小孩闹着玩,元宵节的灯笼也是很期待的。

我印象深的可能就是守年了,那时,该忙的忙完,一家人吃完团年饭,等着春晚开播,备上瓜子水果,边聊天边看电视,有时也会玩玩扑克。等夜深时,会喝点妈妈煲的莲子银耳羹。

这些年环境变化比较大吧,现代建筑越来越多,空旷的地方在变少;父母在变老,原来的朋友在减少;过年的年味在变淡,年后不消几天,家里那边许多人回城上班,气氛就变得冷清了。

春节年味最浓的几个地方(那个很少回去的家乡)(15)

延泽 80后 Story Cafe 合伙人

春节是我爸在火车站等我

北京 ⇆ 黑龙江海伦

离开家乡13年 两年回家1次

春节就是团圆的日子,休息的日子,基本上父母每年都会来呆一段时间,有时候在北京过年或者有时候全家都去姐姐家(大连、大庆)过年,所以平均2年回一次老家。

无论是回老家过年还是去姐姐家过年,和爸妈说好的不用去接我,但我爸都会去很早就去火车站等我,出站的那一刻总能见到他会立刻扑过去来一个大大的拥抱,到家楼下就能看到在阳台里张望的老妈,到家的时间如果正是饭点,肯定是一碗热汤面,上车饺子下车面,我妈说这样会很顺溜。

现在我们长大了,父母变老了,他们更需要我们多陪他们了,我们也更能理解父母的唠叨了。

春节年味最浓的几个地方(那个很少回去的家乡)(16)

片 80后 生活方式概念店店主

春节是十几口人一起吃饭

北京 ⇆ 湖北钟祥

离开家乡5年 一年回家1-2次

工作五年都没有回老家过年,平时都会用年假的时候回去一次或者两次。

春节是一件让人听起来就头痛的事情,很讨厌过春节。还是小的时候日子过的开心,除了每年盼自己的生日,另外一个就是盼春节。我们家的团圆饭就是爸爸弟兄几个在一起吃的,老老少少加在一起有十几口人,特别热闹。放烟火,逛庙会,走亲戚,偷偷用压岁钱学着大人的样子赌博……好多事情在小时候做起来是一件特别幸福的事情。

已经5年没有回家过春节,都不知道现在家里过春节是个什么样子的,应该还是老样子,一起吃饭,打牌,看时间。

春节年味最浓的几个地方(那个很少回去的家乡)(17)

浮灯 90后 留学生

春节是温暖的被子和红色

意大利博洛尼亚 ⇆ 安徽

离开家乡7年 一年回家1-2次

很小就离开家乡出国留学,一直为了学业在欧洲奔波,春节回家更乐意在家陪伴家人和朋友,走亲访友,喝酒吃肉。春节假期对我而言意味着温暖的被子和热闹的红色,以及可以肆无忌惮说国语。印象里儿时的春节是奶奶家院子里厚厚的白雪和前面厨房里热腾腾的香气,堂哥抱着我在雪地里点炮仗,然后爸爸喊我们吃饭,有一年年夜饭爸爸因为在饺子里放了姜而受到全家谴责。

要说变化那便是山河仍在容颜旧。

春节年味最浓的几个地方(那个很少回去的家乡)(18)

言YAN 80后 言YAN books&coffee店长

春节是进门的第一天和又上路的那一天

北京 ⇆ 河北邯郸

离开家乡12年 一年回家1-2次

随着年龄的增长,春节回家成了一种责任,不能只顾自己,家里的亲情不能丢。春节让人印象深刻的对我来说是久未回家的进门的第一天和假期结束又将上路的那一天。小时候的春节环境是美好的,习现在俗少了些,民风还那样儿。

春节年味最浓的几个地方(那个很少回去的家乡)(19)

周宁 80后 大学教师

春节是从里到外的新衣

成都 ⇆ 山东

离开家乡14年 一年回家2次

春节七天假期对于老师来说,没有觉得有放假很开心,感觉都是在过年上面,早早提前20天回家过年印象中的春节,应该天气很冷,每年初一都会下雪,穿的都是厚厚的,可能是现在天气都变暖了,过年感觉也没有冷的感觉了。儿时过年都盼望着可以穿新衣服,从里到外都是新的,现在感觉过年更多成为了一种形式和亲戚联络感情的唯一形式;儿时生活在乡镇,过年就是我和父母三个人在镇上,包饺子,看春晚,初一早上出去拜年,感觉那会儿人和人之间,邻里街坊都很热情,现在我连我家对门是谁都不知道,没有了热闹。

这些年家从单位四十多平的房子,搬到了九十平的房子,再到现在260平的房子,房子虽然再变大,朋友却是再变少,搬一次家小伙伴就少一次,因为以前没有微信和QQ,没了联系。以前过年父母都在为自己买衣服,买东西,现在长大了,应该为父母做点事了。

春节年味最浓的几个地方(那个很少回去的家乡)(20)

小叨 90后 演出宣传

春节是奶奶发在群里的红包

北京 ⇆ 乌鲁木齐

离开家乡7年 一年回家1次

春节意味着新的开始,可以忘记去年的烦恼,重新出发!变成更好更成熟的自己,然后还意味着我有机会和家人团聚

小时候的春节,印象最深的就是放炮,好多人放花炮把天空炸的五彩缤纷的,特别好看;还有好多小孩,喜欢玩儿擦炮和摔炮 ,然后我每次路过都心惊胆战的生怕炸到我,。还有就是奶奶每次过年的时候都很骄傲的用微信给我们小孩子包好大的红包,然后看着我们开心地抢红包,自己手慢,每次都抢不到,偶尔抢到了就特别腼腆地说抢到了几块钱这个咋花啊,但还是特别开心~ 今年我回不了家,奶奶电话里呜咽着给我说,你不回来我年都过不好了,我心里老不好受了,觉得自己没用。

现在每个人压力都很大,觉得现在社会上家庭意识强的人越来越少了,越来越多的人因为事业而不顾家庭 我也算其中的一个吧, 不是不想顾及是力不足,希望明年没那么大压力的时候我可以开心地回家,给家人做一顿丰盛的年夜饭。

春节年味最浓的几个地方(那个很少回去的家乡)(21)

王超逸 90后 时尚运营

春节是和妈妈一起包饺子

北京 ⇆ 内蒙古

离开家乡8年 一年回家2次

春节意味着回家烦父母几天,刚开始父母还挺开心的,哈哈,过几天就烦了呢~

印象里的春节就是贴对联,放花炮,最开心的时候就是贴完对联就可以穿上新衣服了呢!穿着新衣服去买新鲜的蔬菜,帮爸妈准备年夜饭,要说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第一年离开家去上学,第一个假期就是春节的假期,回家的时候感觉眼眶都湿润了,好想念爸妈,家里的什么都好吃!第一次学会了包饺子,就是为了和妈妈挤在厨房里,一起包饺子,等到看春晚的时候端出来一碗热腾腾的饺子,好幸福 !

现在也不允许放炮和拢旺火了,感觉年还是少了一些年味儿,心里有点失落,年安静了很多,好像也没有那么期待新衣服了!

春节年味最浓的几个地方(那个很少回去的家乡)(22)

Léonard 85后 摄影、纹身师

春节是和姥姥姥爷在一起

北京 ⇆ 黑龙江

离开家乡6年 回家次数不定期

今年春节会宅在北京,补觉,放松,和平时的休息日一样。

印象中的春节是热闹、有仪式感、一年中最重要的一天,从小都是跟姥姥姥爷在一起,每年过年前很多天就开始准备,每天该做什么都有说法,非常讲究,印象中他们走后就没在乎过这些了。现在姥姥、姥爷不在了,自己和父母都很忙,亲戚也少离得都比较远,对节日的概念很淡。

春节年味最浓的几个地方(那个很少回去的家乡)(23)

小李 85后 摄影师

春节是老爸给的点爆竹的那支烟

北京 ⇆ 山西大同

离家家乡5年 一年回家3年

春节假期就是一次真正的放松。离开熟悉的残酷的北京,回到同样熟悉但是温柔的故乡小憩。

记得小时候的春节年夜饭还没吃完,家里就挤着一堆小朋友等着我出去玩,大家身上穿着新衣,兜里装着擦炮;要说最难忘的记忆就是老爸把引燃爆竹的一支烟交给我的那一年,我意识到他们不把我当孩子了。年一直都在,是人变了;物质丰富了,年味变淡了。

春节年味最浓的几个地方(那个很少回去的家乡)(24)

陳阿土 90后 空间交互设计

春节是梅花香

北京 ⇆ 广州

离开家乡1年 一年回家1次

2016是我真正打拼的第一年,记得大学第一个寒假,回到家的小区门口,就闻到梅花香,味道特别熟悉,这是在外读书工作那么久都没有感受到的。当然还有家里的饭菜,外面也是吃不到的独特味道。记忆中的春节一家人会围着电视和餐桌看春晚,等着凌晨放鞭炮烟花,初一到初四走亲戚,收压岁钱,逛庙会逛花街,爬山郊游农家乐搓麻将。

家里长辈一年比一年少,屋子也搬了几次,两个表姐都抱二胎了,回去家长问的再也不是学习怎样,而是对象落实没有…

春节年味最浓的几个地方(那个很少回去的家乡)(25)

Neroli 90后 企业培训

春节是鞭炮碎儿

青岛 ⇆ 山东莱钢

离开家乡2年 一年回很多次家

2017年是我离开家在外打拼的第2年,一年回家很多次,想回就回从来不在这件事上含糊。今年肯定一如既往地回家过年啊,我爱我的家人么么哒~春节是个好日子,心想的人儿都会见。印象中的春节是雪地里随处可见的一抹红色的鞭炮碎儿,绚烂的烟花伴随着浓浓的火药味儿,亲朋好友的笑脸,和那满屋的热乎气儿。

春节年味最浓的几个地方(那个很少回去的家乡)(26)

微微辣 90后 策划

春节是作回内心柔软的小孩子

成都 ⇆ 四川宜宾

离开家乡4年 一年回家2次

春节意味着自己可以卸下盔甲,作回内心柔软的小孩子,印象中儿时的春节是拥有吃不完的零食,收到从不嫌多的红包(虽然全部都上交给老妈),最开心的是春节那几天终于可以不用写作业~

记忆最深刻的就是有一年大年三十回家,因为堵车很晚才到家,当时到家晚上九点,但是全家人都没动筷,等我到家后才开始享受年夜饭~这些年,家里换了两次家具,尤其是厨房购买的锅具和餐具越来越多~房间慢慢变得饱满~

春节年味最浓的几个地方(那个很少回去的家乡)(27)

Jason.W 80后 时尚媒体人

春节是不说烦心事儿

北京 ⇆ 吉林长春

离开家乡11年 一年回家2次

今年春节会和朋友出国,老家的冬天太冷了。

小时候的春节很有仪式感的,一定要从里到外、从上到下都是新衣服,然后等着大人们的压岁钱。最最开心的时刻其实是和亲戚一起吃的那顿团圆饭,饭桌上其乐融融的,大家不会说让你烦心的问题,只有开心和快乐。小时候都是去爷爷奶奶家过年,庞大的家族人员,很热闹,现在老人们相继离开了,加上这一代人都是独生子女,兄弟姐妹的感情不如上一辈那么好,过年没有那么热闹了。

春节年味最浓的几个地方(那个很少回去的家乡)(28)

萌萌 80后 会计

春节是熬不到倒计时就睡觉了

天津 ⇆ 澳大利亚墨尔本

离开家乡8年 两年一次或一年1次

今年父母会来看我们,和我们在墨尔本过年。以前每年春节我们都会去奶奶家,每天被鞭炮声吵醒,很冷还要出去拜年,有压岁钱和姐姐妹妹一起过家家;因为现在定居墨尔本,春节是夏天很热,没有鞭炮的声音,也没有一大家子挤在一起守岁, 因为时差3小时,所以熬不到春晚倒计时就睡觉了……

春节年味最浓的几个地方(那个很少回去的家乡)(29)

诺木伦 90后 网页维护

春节是穿上蒙古袍

无锡 ⇆ 呼和浩特

离开家乡2年 一年回家两次

春节意味着又一年结点,也是对自己辛苦一年的"赏赐",是举家团圆,一切从新开始的机会。

记忆中的春节非常有仪式感,会穿上蒙古袍,姥姥会给我特制一碗没有蒜的饺子,而现在最珍贵的家庭成员缺席了,年味儿不再那么浓,对春节的重视度似乎也在逐年削弱。

春节年味最浓的几个地方(那个很少回去的家乡)(30)

小彭彭彭 90 采购员

春节是平淡的安心

南京 ⇆ 山东

离开家乡7年 一年回家2次

春节意味着暖气和陪伴父母,印象中的春节,除夕晚上放不停的鞭炮和烟花,空无一人的街,有看点的春晚和好吃的白菜豆腐馅水饺。

每年春节都重复一样的事情,记忆大多相似没有特别,但是平淡的让人很安心。年龄大了年味淡了春晚无趣了烟花不能放了,对这个节日的期待值在慢慢减少。

春节年味最浓的几个地方(那个很少回去的家乡)(31)

棉小沫 80后 婚礼策划

春节是爷爷包的花纹饺子

浙江 ⇆ 河南

离开家乡20年 一年回家5次

记忆中的春节,村子里每条路都会点大红灯笼,大年三十晚上会摸着初一要穿的新衣服舍不得睡,很期待!

印象最深刻的是爷爷在春节教我包饺子,会包很多花纹,现在他不在了,每年我还是会自己把当年学的花纹样式都包一遍,感觉他还坐在我旁边的椅子上看着我笑呢~

慢慢长大,胡同里的小伙伴也都四散天涯,回家再见,好像还有一些陌生,有时候也觉得物非人非。

春节年味最浓的几个地方(那个很少回去的家乡)(32)

曾一超 90后 视频编辑

春节是通宵打扑克

天津 ⇆ 山西大同

离开家乡2年 一年回家2次

春节就是一年忙碌放松调整的假期,明年接着干!

印象中的春节最开心的是一睁眼就看见床头妈妈准备的新衣服,然后穿新衣服去找小朋友玩儿,晚上看晚会啊,各种的炮子就开始奏乐了~除夕夜,我们必玩的就是扑克。通宵到3-4点,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叔叔婶婶,弟弟我们一起简直不要太开心的。

现在炮仗的声音不响了,家里也不会在除夕夜打扑克了,小伙伴们,包括自己也有搬家不在一起了。

看了这么多

宅Sir被也勾起了很多往事

随着时光流逝

很多只能封存在记忆里

你呢

有关春节和家的记忆

也来和我们聊一聊

最后在家全体成员主大家

新年快乐,

常回家看看!

春节年味最浓的几个地方(那个很少回去的家乡)(33)

关注“在家”公众号

发送“入群”至在家后台

即可加入“在家大家庭”

这里有专家,也有生活达人

等着与你聊生活谈美学

或许你还喜欢

策划/vivian 执行/在家 编辑、文 /Vivian

版权声明

在家原创内容,欢迎个人分享至朋友圈。

如需平台转载或商务合作,请联系

TrendsZaijia006

案例图片未经同意,请勿擅自使用,侵权必究!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