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羡林的五堂国学课(国学大师季羡林)
人们都说:“父母的陪伴,才是孩子成长路上最好的礼物。”
对于孩子而言,父母的陪伴和爱将会影响他们的一生。
作为国学泰斗的季羡林,年幼时为求学离家,未能感受父母的爱与陪伴,晚年十分的悔恨。而缺失父母温暖的他,不懂如何表达对孩子的爱意,导致自己对孩子的教育也不好。
一、为求学离家
正如季羡林自己所说:“一个缺少母爱的孩子,是灵魂不全的人。”
缺失父母陪伴和关爱的孩子,在成长中会极度缺乏安全感。
六岁的时候,季羡林就为了求学离开了母亲,他缺失母爱的童年是不完整的。后来,他只回过两次的家,都是因为丧事,在母亲身边的日子并不多。
“树欲静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季羡林的母亲四十多岁就离开了,可以说,他一生几乎没有多少日子陪在母亲身边。
因为从小没有父母的陪伴,季羡林的心一直有一块是空着的。在德国留学的十多年里,他甚至在对自己关怀备至的女房东身上,找到了母亲的温暖。
中途季羡林曾经离开过女房东,他非常的不舍,等到再次回去的时候,他恍惚间有游子还家的感觉。
另外,季羡林因为缺失父爱。
他把这种感情寄托在了自己的老师瓦尔德施密特身上,他一直称老师为“博士父亲”。
对于季羡林而言,瓦尔德施密特教授不仅传授知识给自己,更给了自己如父亲一般的温暖和爱护。
后来教授的儿子因战争离世,教授夫妻只能去养老院生活。
去看望教授的季羡林十分愧疚,因为自己无法陪伴教授,只能任其孤独终老。
二、影响子女的教育
一个人的性格是在成长过程中慢慢被塑造的,而这种性格又会影响自己子女的教育。
从小很少感受到父母的关爱,季羡林并不会表达自己的感受。
他在德国留学十年,孩子一直是妻子在照顾,所以对于儿女来说,他是个很陌生的人。
或许是因为自己的童年,季羡林似乎并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他的女儿季婉如曾说,自己从小渴望像普通孩子那样有父亲的陪伴,可是父亲一直都在工作。
正是因为从小没有相处,长大后的季婉如和父亲相处的并不愉快。
季羡林的儿子在《我和父亲季羡林》中,讲述了自己对父亲的看法,他觉得父亲虽然是一位成功的学者,却是一位失败的父亲。
在儿子看来,父亲在事业上严谨勤奋,但是却并不懂得如何经营家庭,不会和家人相处,让一家人都很痛苦。
这位自幼离家、未能感受到父母温暖的文化大师,终究是让自己的孩子,承受了同样的痛苦。
或许,这就是人们经常说的原生家庭的影响。
一个人如果从小没有感受到足够的家庭温暖和爱,便很难懂得如何表达自己对家人的爱。
季羡林很小独立生活,他并不知道如何跟家人相处,更不知道如何跟孩子沟通,因而才会跟孩子产生矛盾。
三、父母陪伴的重要性在《原生家庭》里有一句话:“有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有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
父母是孩子最先崇拜的人,他们的陪伴和关爱是孩子一生的财富。
因为被爱过、被温柔的对待过,懂得被温柔以待的幸福,才会懂得如何去爱别人。相反的,像季羡林那样缺乏家庭温暖的人,会不懂如何跟家人相处也是必然。
少年求学,他离开父母,自律勤奋的学习,最后成为“学界泰斗”,然而这样一位大师,晚年却感慨:“如果有机会的话,他可以什么都不要,就生活在母亲身边。”
于他而言,一生最大的遗憾和痛苦,就是没能陪在母亲身边,没能感受家的温暖。
在自传《繁华落尽是孤独》中,季羡林写到:“每每想到母亲,就泪流不止,数十年如一日,并曾多次从梦里哭着醒来。”
然而,无论多么悔恨,一切也无法改变,缺失母爱的遗憾是无法弥补的。
只是最令人惋惜的是,缺乏家庭温暖的季羡林,最后也没有好好陪伴自己的孩子,给他们带来了和自己一样的遗憾和痛苦。
对于孩子而言,童年时父母的温暖和陪伴是任何事物都取代不了的,亲情的缺失不仅会影响孩子的一生,甚至会影响几代人的生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