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社恐人怎么见面(社恐原地阵亡请自我介绍)
编辑 | 小象er
图片 | 源于网络
“昨天上班他走进你那部电梯,你赶紧掏出没有信号的手机”
“你很怕上厕所和他相遇,因为迎面走来总得寒暄几句”
“你总是尽可能回避和他的交谈,偏偏回家坐地铁赶上同一班”
这是《脱口秀大会》第三季冠军王勉弹唱的《社恐之歌》里的几句词,简单的歌词道出了无数社恐人的心声。
与此同时,脑海里闪现一幕幕往事,如今回忆起还是尴尬到脚趾抠地。
社恐是“社交恐惧症”的简称,主要指的是行为主体不敢进行面对面的社会交往。
或者说,在人前进行正常的社会交往时都感觉到有压力、不自在,不能以正常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意见或者态度。
近年来,社恐这个词频频走进大众视野,而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身上也笼罩着社恐的“阴影。
那些年,让社恐感到绝望的瞬间
盘点网友尴尬又好笑的“巅峰”时刻:
@敏感体质
领导带我去应酬,一桌除了我是个小姑娘剩下10人全都是公司合作供应商,人均45岁的中年大叔。
我本以为这已经够让我尴尬的了,万万没想到,老板喝醉后开始发酒疯,硬拉着我让我代表他给这场酒局发言。
然后10个领导直愣愣盯着我一个人等我开口,经过漫长的十五秒后,我开口说了句各位领导晚上好。
紧接着用我毕生的表演功力一边装吐一边以百米速度冲向厕所,如今每每想起仍旧感觉头皮发麻。
@可别碍着我
领导问我电话方便吗?我说语音可以。我的意思是发语音框,结果她给我语音通话。我当时只想原地消失!
@抠出一套别墅
昨天五个人聚会,五个人吃饭的时候围着坐,菜上齐了没有人动都在低头玩手机。突然有人在我们群里发“要不要先吃饭?”
我没忍住,一口笑喷出来,结果其他人齐刷刷看着我笑......
@独立行走
走路上,发现前方五十米有个认识但不熟的同学,于是我一路揉着眼睛走了过去。
类似的绝望瞬间还有很多,对于“社恐”而言,一旦踏出家门,就意味着他们社交噩梦的开始。
通常情况下,只要使出以下杀手锏,就能立马让社恐徘徊在崩溃边缘,分别是“请自我介绍”、“一起走啊”、“电话聊”。
所以,有时候为了避免社交,只有别人想不到的,没有“社恐青年”做不到的。
看你这操作,芬兰人没跑了
关于逃避社交,芬兰人是认真的。至于他们到底有多社恐,看公共场合的椅子就能知道:单人座位,分开摆放。
排队等公交,平均距离要隔 74.9 英寸(1.9米),多一厘米都是冒犯。如果候车棚下已经占了两个人,第三位宁愿淋着雨雪也不会在同一个屋檐下。
据说,每2个芬兰人的间隔距离能塞下8个挤地铁的日本人。就连芬兰的小动物都学会了要间隔一米。
于是,芬兰漫画家KaroliinaKorhonen在深深了解自己国家独特的相处模式后,把这种“芬兰式社恐”画了出来
主角是一个戴着北欧蓝帽的圆球人Matti,和陌生人同乘电梯紧张到不敢大声呼吸,只能用无处安放的双手来拼命掩饰焦虑。
而不小心摔倒时,这时陌生人的关心,对芬兰人来说更是噩梦。
如果遇到熟人在公共场合大喊Matti的名字,Matti只会想找个地缝钻进去。
就连出门这件小事,碰上邻居恰好在走廊,芬兰人都会下意识选择默默站在屋内,等他人走后,再出门。
这种社交恐惧,其实在我们身上也看得到。于是,就有了一个新词,叫做“精芬”。
怪不得我最想去旅游的城市列表里,芬兰常年排在前三,大概上辈子的自己就是个芬兰人吧。
或许没有社交恐惧的人,很难理解这种恐惧与焦虑。
某公众号调查结果显示,八成年轻人认为自己有社交恐惧症,这代表着当代年轻人或多或少都有些社恐,区别在于程度不同。
而据某调查问卷数据显示,社恐被访者中,56.5%左右不选择做出改变来摆脱社恐的原因是社交恐惧并不会对生活造成太大的影响;
40.8%左右则是认为没有必要太在意他人的看法而选择维持现状。
也许是出于懒惰,性格慢热,习惯使然,亦或是过去的经历与感受留下了创伤,又或者是小时候看了太多遍《不要跟陌生人说话》(开玩笑哈)......
其实就社恐这一心态本身,没有什么对错之分,不过是生活理念与交流方式的不同罢了,只要不严重影响生活就行。
如何破解社恐困境
对于社恐而言,你要是想再次约他们出来聚会,恐怕不是件易事。
因为在他们眼中下次=星期八,改天=32号,以后=13月,有时间=25点 ,所以就只能安排在13月32日星期八25点见了。
当然,作为社恐人士,在自己的世界里安静生活是一种绝对值得尊重的生活方式,但有时候勇敢一点打开自己好像也是不错的选择。
首先,我们需要意识到一点,社恐的你并不是异类,很多情况下你的情绪和行为是大多数人都会有的,千万不要觉得只有你一人如此。
其次,与其想尽一切办法去摆脱社恐,不如尝试去接纳这种状态,学会和它和平共处,因为它伴随你成长,是构建你人生的一部分。
而在正确认知自己社恐之后,紧接着便要建立正念思维习惯,将“我不行”、“我做不到”变成“我可以”、“我怎么才能做到”。
具体的行动策略,我建议大家养成和镜子对话的习惯,每天早上在照镜子的时候,多给自己鼓励并传达一些正向观念。
到了晚上,结束一天的生活之后,可以对着镜子复盘自己今天做到了什么,或许差点就能做成的事情。
如果复盘的时候,发现白天有出现过“我不行”、“是我太笨”等负面观念,那就把它切换成正向观念,告诉自己“没有失败只有反馈”、“下次一定可以做的更好”。
很多时候,治愈社恐不仅需要我们积极主动得去付诸行动,更需要我们去纠正惯性使然的负面思维方式。
凡事只要我们自己不卑不亢,即使不是「社交达人」又如何,本来每个人的角色就是不同的,我们只要做好自己的角色就好。
写在最后
或许在外人看来,社恐的人生每天都在上演恐怖片,但他们偶尔也会有小确幸的时刻。
比如抢到靠窗位置的火车票,安安静静不被人打扰;一场无法推脱的饭局,恰逢对方临时有事被鸽;
还有当以过于热情服务闻名的海底捞,推出“自己下菜”“不需要细节服务”等措施时,不得不说是一次社恐人的全面胜利。
就像有人对芒果过敏,有人对花粉过敏,而社恐恰好对人群过敏,但其实,他们的内心善良无害。
就像你常常在小区楼下见到的那只流浪猫,它一看到你就迅速躲到草丛里,可当你猛然回头,会发现它也在偷偷观望你。
所以,如果当你碰到社恐人士,记得请对他们多一些包容,毕竟每天都要强迫自己配合表演的社恐,已经很辛苦了。
- End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