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文阅读优秀教学设计语文八年级(一节有设计感的群文阅读教学课)

示范引领:——评昭通市民族中学王星老师的参赛课,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群文阅读优秀教学设计语文八年级?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群文阅读优秀教学设计语文八年级(一节有设计感的群文阅读教学课)

群文阅读优秀教学设计语文八年级

示范引领:

——评昭通市民族中学王星老师的参赛课

如果课堂的精彩主要是学生出彩,那么,教师在什么地方可以出彩呢?一个是教学设计的创造性,特别是问题设置、板书设计、一堂课的整体框架搭建等等;另一个是开头导入与结尾小结,简洁而有力,既体现学科特点,又展示教师的语文素养与才情。王星老师的开场白是一段即兴演讲,抒情自己对巧家县以及对学校、对学生的情感,语言有文采,情感又饱满,让人看到一位语文老师应有情商与才情。

这一节课,很有设计感。她以悬念导入:百宝箱里有一本秘笈,但其中的内容消失,从标题可以知道是关于“说理之术”的内容。“我将带领探秘小分队一起找到答案”,以此作为线索,贯穿整节课,条理清晰,层次分明。

王老师再联系生活,让学生说说家里谁说了算。学生交流后,老师小结说,其实谁说了都可算,也可不算,只要说得有理,都可以算。可见,说理的关键在于说服力。如何提高说服力?方法有哪些?此环节完成引出下文的作用。

在这次课赛中,本节课给大家展示了如何进行群文阅读,既符合新教材教学理念,又具有一定的示范引领作用。外面的群文阅读教学已不陌生,但对于我们市来说,可能还是一个新鲜事物,大胆尝试的还是比较少。希望通过她的示范,能引领一批老师大胆尝试。

王老师先简介了一个单元四篇文章的作者。将作家进行比较介绍,如果与本节课的“说理之术”关联不大,此环节可以省略。即使介绍,也要从他们的说理风格来介绍,比如鲁迅的说理既形象生动,又讽刺幽默;毛泽东的说理全面具体;而两位古人,一个注意生活化,形象生动,另一个注意对比论证。四篇文章同是说理,但各有侧重。

正式开始探秘:“如何借助别人的信誉度来提高自己的说服力?”就是引用名人名言来论证,或者列举名人事例来进行例证。比如韩愈引用孔子的话语来论证观点——“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列举“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的事例,证明“圣人无常师”。都是借助别人的信誉度来提高自己的说服力。

如果只停留于“知”的层面,而不去具体实践,不能转化成能力,学习效果将大打折扣。如果当堂确定一个观点,甚至为学生提供一些例子、话语,要求学生选择来论证观点,实际操作一下,不但加深印象,而且学以致用。比如要论证“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这个观点,看看可以引用句话来论证,并具体写一个片段,将引用或者举例与说理结合为一体。

说理之法的第二个方法是“情感”。王老师列举分析了课文中“也”与“矣”之间的差异,还有“嗟乎”与“呜呼”的情感区别,再如现代文中的副词——“最低级,最幼稚,最庸俗的方法”当中的“最”,饱含最强烈的批判与否定之情;《拿来主义》中“他们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讨喜”中“只好”。最后小结得到规律:可以运用不同的语气词与虚词来表达情感。这观点有新意,但说理与情感之间的关系表述不透彻。“说理”一般是理性的、客观的、冷静的,刚好与“情感”的差异。要以什么样的情感,才能增强说理性?片面、绝对的情感态度,会不会使说理不严谨?而客观冷静的情感,会不会更具有洞察力?这一点,挖掘还不够深刻。

在处理上面这一环节时,老师教学生用湖南方言品读毛泽东在《反对党八股》中的虚词“又”、“最”(懒婆娘的裹脚,又长又臭;最低级,最幼稚,最庸俗的方法),感受其中的情感韵味,既有趣味,又有意义。这一环节,给学生留下了深刻印象。第二天课赛,这个班的学生再来听比赛课,我听见有学生还在模仿湖南文言,可以看出他们很喜欢的。

说理之法的第三个方法是讲逻辑。通过分析《劝说》《师说》等文章的逻辑关系,得出一个逻辑规律: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就是采用递进思维法;而分析《拿来主义》与《反对党八股》,总结破立思维法,即先破后立。老师示范了“班门弄斧”的破立方法,就当堂检测,让学生从“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知识就是力量”中选择一个,进行“破”与“立”。即质疑原观点,并且确立自己的观点。学生展示比较成功,破立方法训练有效。

本节课,只确定了“说理之法”一个目标,看似只是一课一得,但要具体掌握三种说理方法,要在一节课完成,难度还是很大。老师可以再将目标细化,具体到某一种说理方法。因为该教师抽到的课题是《师说》,可以重点介绍《师说》的主要说理方法——引用论证或者对比论证、举例论语,不但让学生能识别、分析该论证方法,而且还要能在写作中具体运用。

有设计感的课,像艺术,有一条线索贯穿其中,有留白,有悬念,有前后呼应,有思想碰撞(矛盾冲突);有设计感的课,有理念做支撑,能撬动课堂,让一堂课变成一种示范引领;有设计感的课,让人看到老师的创造智慧与学科才情;有设计感的课,有别于常态课,并不是随意而为,每一个细节的设置,都是有意安排。我们很难做到节节课都是精心设计,但至少在比赛课上,需要精心设计,完美展示,起到示范引领的作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