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各地市(东北三省城市介绍)

老邹 旅顺口大型画传

黑龙江省

大庆

黑龙江各地市(东北三省城市介绍)(1)

中国第一大油田,世界第十大油田

累计为国家贡献原油20亿吨

累计为国家上缴利税1.7万亿

大庆空气质量常年达356天良好,被誉为“绿色油化之都,天然百湖之城,北国温泉之乡”

荣获全国文明城市和全国卫生城市

荣获联合国迪拜改善居住环境范例奖和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的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不断创新弘扬

大庆,位于松嫩平原西部,是一座以石油、石化和高科技产业著称的新兴城市, 是祖国北方一颗璀璨的明珠,被誉为“绿色油化之都,天然百湖之城,北国温泉之乡”。

民族风情

黑龙江省的蒙古族聚居在松嫩平原中部。这里地势平坦,土地辽阔,河流纵横,水草丰美,是宜牧宜农的好地方。蒙古族在这里从事畜牧业有着悠久的历史。明代洪熙年间,成吉思汗次弟哈布图哈撒尔的14世孙奎孟克塔斯哈喇就游牧在这里,15世纪中期,奎孟克塔斯哈喇的孙子爱嘎析产分牧来到嫩江东岸,以其分牧次序为四而称为杜尔伯特部(杜尔伯特,蒙语“四”之意)。千百年来,骠悍的蒙古族人民,在这“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肥美土地上生息繁衍。现在,全省蒙古族有9.6万多人,其中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就有3万多人,主要以牧业为主,或农牧结合。

蒙古族古代信仰萨满教,16世纪改信格鲁派喇嘛教。建国后,蒙古族人民宗教观念逐渐淡薄,大批喇嘛还俗成家,现在信教的人已为数不多。

蒙古族有丰富的文化艺术遗产,数来宝就是其中之一。它是说唱结合的艺术,一般由两个人表演,使用马头琴或四胡琴配乐。数来宝有固定的曲调,唱词是见景生情即兴创作,讲比喻、讲感情、讲辙口,妙趣横生。

蒙古族由单一的牧业经济转入农牧业结合生产后,加之与汉族杂居,生活习俗有了很大变化。服饰,平时穿长袍的已不多,在节日、盛大集会、婚礼上穿长袍,扎腰带的还不少。饮食,过去以牛羊肉和奶食为主,现以粮食为主,奶食为辅,喜欢饮红茶。

杜蒙草原风情

嫩江走下雄伟的伊勒呼里山,在黑龙江省中部造就了一片神奇的大平原,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就坐落在这水肥草美的大平原的腹地。野草岁岁枯荣,民族生生不息。在四千多年以前,这里就吸引了逐水草而居的北方少数民族。1956年这里建立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以后,开发与保护并重,使这里的原始地貌得以较好的保存。如今,坦荡如砥的大草原、碧波万顷的芦苇荡、波光粼粼的湖泊群、千姿百态的天然次生林、古朴淳厚的蒙古族风情,构成了这里独特的旅游资源。

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挖掘古朴的民族风情,保护人文古迹,根据旅游资源的类型和特点,分别建立了连环湖国际水禽狩猎场、寿山旅游度假村、石人沟旅游度假村、松林公园等一批景点,形成了集自然风光、民族风情、人文历史于一体的独具特色的旅游观光度假区。百灵鸟歌唱着美好的生活,萨日朗给你醉人的甘甜,杜尔伯特460万亩天然草原,以田园牧歌式的情调,伴你重返大自然。

杜蒙草原在大庆市境内距大庆市区57公里。游客可以从哈尔滨市乘火车到泰康车站或乘汽车到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

胡吉吐莫敖包

胡吉吐莫敖包位于胡吉吐莫镇正东约4000米,为蒙古族祭拜之处。在平原地区草地上用土堆成一个底直径11米,高约3米的土堆,中心顶部有一直径7.5厘米的铁管,高2.9米,杆顶为一开口向上的木质弯月,月中间有一红色木圆球。在嫩江流域的蒙古族每旗只祭把一个敖包,象征地方神或祖先神。

敖包南有一水泥碑,高1.45米,宽0.62 米,厚0.11米,顶部切角,上书蒙、汉两种文字"呼格吉胡敖包"。其周围为胡吉吐莫草原,南为大庆油田采油九厂采油机。北为泰(康)一(心)公路。祭敖包活动产生年代较远,可追溯到原始社会,是蒙古族先民对大自然崇拜的产物。胡吉吐莫每二至三年祭把一次,祭拜时间是农历五月十三日。祭敖包时用松枝、彩带装饰敖包。祭祀与那达慕大会同时举行。现在还有群众自发祭拜时,将弥勒佛瓷像和鲜草放在碑旁的习俗。

大兴安岭

黑龙江各地市(东北三省城市介绍)(2)

大兴安岭(Greater Khingan Mountains)位于黑龙江省、内蒙古自治区北部,是内蒙古高原与松辽平原的分水岭。北起黑龙江畔,南至西拉木伦河上游谷地,东北-西南走向,全长1200多公里,宽200-300公里,海拔1100-1400米,主峰索岳尔济山。大兴安岭原始森林茂密,是我国重要的林业基地之一。主要树木有兴安落叶松、樟子松、红皮云杉、白桦、蒙古栎、山杨等。

春天的兴安岭,满山红杜鹃,山岭沟壑,处处生机;夏日岭上行,林莽又飘香,青翠欲滴的大森林是避暑度假和领略极夜美景的理想胜地;秋日兴安,层林尽染,极目远眺,天高云淡。“五花山”的美景伴着丰收的喜悦,收获着满山遍野串如珍珠的越桔(北国红豆)、都柿、榛子、稠李子、山丁子以和各种名贵的中草药材.冬到兴安更有诗意,万倾林海一片银妆,四季常青的美人松映衬着皎洁晶莹的冰雪世界,让你顿感一种大自然的伟大.

大兴安岭主要旅游景点:漠河 胭脂沟 石林 五道豁洛岛影视基地 丰林自然保护区 尼尔基水库 大兴安岭资源馆 洛古河 伊春滑雪场 瑷珲城 沾河漂流 带岭动植物资源馆 国际狩猎场 金山屯大森林探险漂流 恐龙博物馆 林中园 龙骨山 桃源湖 五营国家级森林公园 小兴安岭植物园 小兴安岭资源馆 蒸汽机小火车 大黑河岛 鄂伦春民族风情 黑龙江风光 胜山狩猎场 药泉山 呼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桃山国际狩猎场 北极村 加格达奇北山公园 莫尔道嘎国家原始森林公园

哈尔滨

黑龙江各地市(东北三省城市介绍)(3)

位于东经125°42′-130°10′、北纬44°04′-46°40′的哈尔滨是黑龙江省省会,东北北部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东北北部地区最大的中心城市,也是中国省辖市中管辖面积最大、管辖总人口居第二位的特大城市(仅次于成都),是中国十大城市之一。全市土地面积5.31万平方公里,辖8区10县(市)。户籍总人口998.34万人,其中市区人口495.2万人,48个少数民族,其中少数民族66万人。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和旅游城市,素有“共和国长子”、“冰城”、“天鹅项上的珍珠”、“东方莫斯科”、“东方小巴黎”以及“冰城夏都”等美称。

自然资源

哈尔滨地域广阔,土地肥沃,雨水充沛,空气清爽,是中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是发展食品加工业和农业经济的理想地点。这片广阔的黑土地堪称中国最肥沃的土壤,适合种植各种食用和纺织用农作物。大豆、马铃薯、亚麻、甜菜等农产品产量居全国之首;貂皮、猪鬃、马尾、黑木耳、猴头蘑、黑加伦、蕨菜、蜂王浆、等土特产品驰名中外;药用植物防风、甘草、刺五加、人参、黄芪等名贵药材的质量属全国上乘;哈尔滨的东部和北部生长着红松、白松、水曲柳、黄柏等珍贵树种--这些产品为加工业提供了充足的原料。

全市已发现的矿种为63种,已探明资源储量的矿种共计25种,其中,能源矿产1种,金属矿产10种,非金属矿产14种。全市共有自然保护区12个,其中省级自然保护区4个,自然保护区面积11.94万公顷。列入国家一二类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50种,国家一二级重点保护植物7种。

民俗风情

冰雪服饰文化

服装首先是人类生存的必须品,它为人类的生活,生产、劳动提供最基本的保护。随着文化的诞生、变迁和发展,服装就成了反映人的文化符号的艺术品了。我们可以说,服装反映了朝代的文明形式和文明程度。

东北大秧歌

东北地区的民间舞蹈有秧歌、龙灯、旱船、扑蝴蝶、二人摔跤、打花棍、高跷等形式,多在一起配合演出,统称为“秧歌”。

东北二人转

二人转又称作“吉剧”、“唱蹦子”,是东北土生土长的载歌载舞的民间艺术之一。它集中反映了东北民歌、民间舞蹈和口头文学的精华,是在东北地区喜闻乐见,具有浓郁地方色彩的民间艺术,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发展历史。长期以来深受东北群众尤其是广大农民的喜爱。

东北皮影戏

皮影又叫驴皮影,其演唱叫唱影,旧社会称皮影艺人为影匠。

关东三大怪

关东有民谣:“关东三大怪;窗户纸 糊在外;生了小孩吊起来;大姑娘叼着大烟袋。”其实,这三大怪是过去独特的民俗,现在已基本消失了。

满族旗袍与马褂

说到旗袍,人们往往会把它与妇女联系在一起。其实,旗袍是满族一种很有代表性的服装,它的穿着范围不只限于妇女。

能歌善舞的高丽白衣

头顶搬运,是朝鲜妇女的一种独特的劳动习惯。她们从小就学习用头顶东西的能力,长大成人后,便都熟练地掌握了这门技能。不论是水罐、粮袋、包袱,还是其它什么东西,她们都不用肩挑、背扛或手提,而是放在头上顶着,行走自如。

野游

由于受历史上北方游牧民族传统影响,早在20世纪90年代,哈尔滨就有了野游的风俗。解放后,野游之风日益盛行,许多单位春夏秋季都要组织职工到郊外野游,也有的以家庭为单位野游。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哈尔滨人的野游正在发展为更大规模的旅游活动,并成为生活中文化娱乐的一项重要内容。

野餐

在哈尔滨,凡组织或进行野游活动,都离不开野餐。哈尔滨野餐有历史渊源,受北方少数民族饮食习惯以及后期欧洲移民生活方式的影响,从20世纪90年代起,哈尔滨人逐渐形成野餐风俗。

喝啤酒 哈尔滨在20世纪初就已经生产啤酒,哈尔滨啤酒厂始建于1900年,迄今已有百年历史。哈尔滨啤酒年消费量30多万吨,人均啤酒消费量居全国首位,主要品牌是“哈尔滨”和“新三星”。哈尔滨人酷爱啤酒,很多人把啤酒视为普通饮料,也有人以饮酒来显示北方人的豪气和待人的热情。

冬泳

冬泳是哈尔滨富有自己文化特色的体育活动,表现了哈尔滨人不畏严寒的强壮体魄和坚强意志。冬季,哈尔滨的室外温度下降到零下十几、二十几度。冬泳者在松花江上,刨开冰面,修筑了冰上游泳池。冬泳下水时间多在太阳未出来的5?6时左右,冬泳表演时间在10?14时之间。

看冰灯

哈尔滨的冰灯始于60年代初期,是在民间传统简陋艺术形式上发展起来的。它以园林艺术为依托,以建筑和雕塑艺术为表现手法,用电灯光为光源,制作成各种冰的景物。上世纪下半页,冰灯逐步发展成哈尔滨具有代表性的冰雪文化艺术。每年一届的冰雪节、冰灯博览会成为冰灯艺术的大观园,吸引了大批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游览。

冰上婚

冰上婚礼是哈尔滨青年人喜爱的的一种婚礼形式。冰上婚礼由哈尔滨青年宫主办,集体举行,成为哈尔滨每年一届的冰雪节的组成部分。

冰雪宴

1985年第一届冰雪节,江南春饭店举办了第一届冰雪菜点技术大赛,揭开冰雪饮食文化的序幕。新颖美观、玲珑精巧的冰雪餐点艺术,展现了冰城厨师的精湛技艺。宾客在品尝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冰雪餐点中,领略与品味了哈尔滨特有的文化特色。

鹤岗

黑龙江各地市(东北三省城市介绍)(4)

鹤岗市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地处小兴安岭向三江平原过渡地带,北隔黑龙江与俄罗斯相望,东南临松花江与佳木斯接壤,西屏小兴安岭与伊春为邻。面积1.5万平方公里,下辖萝北、绥滨两个边境县和6个行政区,人口110万,其中城市人口70万。

鹤岗是以煤炭为主的矿产资源型城市,是东北重要的老工业基地。煤炭储量20多亿吨,年产原煤2000多万吨,可采100年以上,煤种主要有主焦煤、1/3焦煤和工业气煤,发热量平均5500千卡/KG,灰分25%,全硫小于0.2%,是我国少有的高热值、低灰、低硫优质煤炭。是黑龙江省四大矿区中煤质最好、产量最高的煤矿。石墨储量6亿吨,居亚洲之首。选矿能力近20万吨,黄金储量30吨,年产黄金万两,此外,还有石灰石、菱镁、硅石、铁矿石等多种矿产资源,开发条件优良。

鹤岗有丰富的林木资源,小兴安岭面积6700平方公里,活立木蓄积量4000万立方米,70%为天然林,主要树种有红松、白松、水曲柳、黄波罗、白桦、橡木等,国家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后,年产木材30万立方米,此外,每年还可以从俄罗斯进口木材50万立方米,可为木材深加工提供充足的原材料。

鹤岗是三江平原粮食主产区,黑龙江、松花江在鹤岗境内汇合,两江冲积平原8300平方公里,,是三江平原的腹地,耕地面积650万亩,年产粮食40亿斤,主要产品有水稻、大豆、小麦和各种经济作物,具有发展绿色无公害食品的优越条件。宜牧草原面积150万亩,宜渔水域面积165万亩,是典型的农、牧、渔结合区,发展生猪、奶牛、肉牛等养殖业及乳品、肉类等食品加工业,具有巨大的潜力。黑龙江流域盛产鳇鱼、鲟鱼、大马哈鱼、三花五罗等名贵鱼种,鲟鳇鱼籽号称“餐桌黄金”远销欧美及日本市场。

鹤岗是对俄开放的边境城市,与俄罗斯有235公里边境线,有国家一类口岸──萝北口岸,年过货能力50余万吨,并且是距哈尔滨最近的对俄边境口岸,俄罗斯远东地区矿产丰富,森林茂密,耕地辽阔,迫切希望与我们合作开发资源。俄罗斯还有广阔的消费市场,大量出口粮食、水果、蔬菜等食品和服装鞋帽、家用电器等轻工产品。这种区位优势使鹤岗在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开拓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上具有更大的空间和前景。

鹤岗有充足的水电资源和土地优势。黑龙江、松花江过境水量达3000亿立方米以上,流域5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9条,年平均水资源量33.5亿立方米。电力供应充足,鹤岗发电公司装机容量120万千瓦,三期工程建成后装机总容量将达到320万千瓦;鹤矿集团热电厂年发电能力为9.75亿度,10万千瓦矸石电厂建成后,年发电能力将达到15亿度。鹤岗土地资源丰富,有未利用土地360万亩,其中宜农地50万亩、宜牧地105万亩;有6.9万亩工矿废弃地,可以承载大型资源深加工项目和高耗电、耗水项目。

鹤岗交通比较便捷。鹤伊、鹤佳、鹤萝三条出口公路全部是高等级路面,到哈尔滨只需4个小时,到萝北口岸只需1个小时,到佳木斯机场不足1个小时。铁路运输可以直达哈尔滨、大连等城市。黑龙江黄金水道可行驶5000吨级船舶,能以较近的距离,较低的运价进入日本海,实现对日本、韩国的江海联合运输。

鹤岗有独特的旅游资源。毗邻俄罗斯犹太自治州,浪漫的俄犹异域风情使人流连忘返,山青水碧的大界江──黑龙江峡谷神秘而古老,苇场湿地保护区仙鹤傲立、百鸟成群,国家级原始森林──联营红松母树林古木参天,奥里米古城流传着辽金文化、完颜氏家族、女真人的故事,神奇的黑土地刻印着十万官兵、百万知青开垦北大荒的足迹。改革开放以后,鹤岗建设发展迅速,城市面貌焕然一新,道路宽阔,楼房林立,广场相连,绿树成荫,夜幕降临,一路一灯,一街一景,喷泉流彩,金桥走虹,描绘着边疆鹤岗优越的人居环境。

鹤岗有着光荣的历史。抗战时期,东北抗日联军总司令赵尚志在此壮烈牺牲,解放战争时期,鹤岗作为大后方,为支援前线做出了巨大贡献。中国医科大学──兴山医大,新中国第一个电影制片厂──东北电影制片厂(现长春电影制片厂)均诞生于鹤岗。建国以后,新中国第一对现代化矿井──新一煤矿在鹤岗建成投产,计划经济时期鹤岗煤炭产量曾位居全国第四位,累计为国家生产煤炭5亿多吨。这里是殷秀梅、郭颂、刘佳……的故乡,这里也曾留下过丁玲、姜昆、濮存晰……的身影。

开放的鹤岗,渴望五洲客商投资兴业,热情的边疆,欢迎四海宾朋旅游观光。

黑河

黑龙江各地市(东北三省城市介绍)(5)

黑河,是中国首批沿边开放城市,地处中国东北边陲,以黑龙江主航道中心为界,与俄罗斯阿穆尔州隔江相望,是一个幅员辽阔、区位优越、资源富集、美丽神奇的边境地区。黑河辖2市3县1区(北安市、五大连池市、嫩江县、逊克县、孙吴县、爱辉区),幅员68726平方公里,人口172.9万。有汉、满、回、蒙古、鄂伦春、达斡尔等31个少数民族。黑河市的气候为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长夏短。冬季气温-10°C?-30°C,夏季气温5°C-32°C,年降雨量450-650毫米。

展望21世纪,黑河市委、市政府将满怀信息地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牢牢把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黑河人民热切期盼的事情办好”的工作主题,以建设21世纪黑龙江畔国际旅贸名城为城市定位,实施旅贸牵动可持续发展战略,全力构筑以“一岛、二桥、一场、四路”为重点的国际经贸旅游大通道,建设一个服务全国、面向国际的多功能、现代化的开放、富饶、文明的新黑河。

资源 土地资源:现在耕地125.5万公顷,人均耕地0.77公顷,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有天然草原98.6万公顷,是国家重要的黄牛生产基地。水利资源:境内有黑龙江、嫩江两大水系,自然水面6.4万公顷。人均占有水量为全省的3.6倍、全国的2.7倍。矿产资源:有各种矿藏93种,矿产地410余处,已探明储量的221处56种,其中金、铜、玛瑙石、石灰石、矿泉水等15种矿藏储量居全省之首。多宝山铜矿为全国第二大铜矿,五大连池矿泉水与法国维西矿泉、格鲁吉亚、高加索矿泉并称世界三大冷泉。森林资源:森林覆盖率58.5%,有林地面积281.3万公顷,木材蓄积量1.58亿立米,是黑龙江省三大林区之一。野生动植物和水产资源:黑河市有1500多种植物、多种动物和200多种飞禽。在江河湖泊中,生长着18科87种鱼,其中黑龙江特产的大马哈、鳇鱼、哲罗、细鳞等尤为珍贵。旅游资源:黑河是别具北国特色的绿色净土观光带,拥有世界三大旅游资源中的冰雪、森林两大资源。世界罕见的五大连池天然火山地质博物馆,闻名遐迩的爱辉古城,民族风情浓厚的鄂伦春、达斡尔少数民族聚居地,惊险奇特的沾河漂流,茫茫的小兴安岭林海,两岸文明迥异的中俄大界河--黑龙江,为黑河旅游增添了无穷魅力。 黑河主要旅游景点:火烧山 ?黑河学院?老黑山 ?二龙泉 ?大黑河岛 ?逊克沾河漂流 ?药泉山 ?南泉 ?北泉 ?瑷珲 ?爱珲历史陈列馆 ?钟灵禅寺 ?大沾河国家森林公园 ?卧牛湖 ?黑龙山庄度假村 ?冬青园 ?五道豁洛影视城 ?山口 ?嫩江农场现代农业旅游区

鸡西

黑龙江各地市(东北三省城市介绍)(6)

自然资源

鸡西市野生资源比较丰富,药材上百种,山产品 300 佘种,蕨菜、薇菜等闻名中外。有虎、熊、鹿、貂、狍等 39 种野生动物繁衍生息;鱼类 65 种,其中翘嘴红鲅 ( 大白鱼 ) 为中国四大淡水名鱼之一;鸟类 180 多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鸟类 4 种:丹顶鹤、东方白鹳、白尾海雕、金雕:植物 460 多种,其中国家二级植物 9 种:兴凯松、兴安桧、野大豆等。

鸡西市矿产资源十分丰富,现已发现 56 个矿种。主要有煤炭、石墨、硅线石、钾长石、大理岩、黄金、铂、钯、矿泉水等。鸡西煤田分布广、煤种齐全,有焦煤、气煤、肥煤等 7 个煤种,总储量 80 亿吨,年产原煤 3000 万吨:石墨总储量 7 . 8 亿吨,居亚洲之首,年产量 7 万吨:硅线石储量 4000 万吨,年产量 3000 吨:大理岩储量 6 . 3 亿吨、铂储量 3 .29 吨、钯储量 5 . 66 吨、黄金储量大于5吨。

民俗风情

鸡西地区是祖国东北边陲开发较早的地区。早在六千年前,鸡西地区的先民??肃慎人就开始生息繁衍在这片肥沃的黑土地上,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渔猎文明??新开流文化。以后,肃慎人的后裔??挹娄、勿吉、女真人的足迹又遍及了鸡西大地。唐朝时,鸡西地区正式和中原地区有了交往,渤海国在此设立了东平府(府治在今密山市),鸡西地区正式划入了政权版图。

鸡西的古代居民在这片土地上留下了大量的遗迹,至今已发现的文物遗址达成123处之多,其中古墓葬9处,古城址15处,革命文物遗址15处。有7处文物遗址被列为黑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鸡西市刀背山墓地、滴道区的万人坑和炼人炉、鸡东县的永安大锅盔山金代古城、密山市的新开流遗址、虎林市的虎头侵华日军地下工事和虎头关帝庙),11处遗址被列为县(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鸡冠区烈士墓、梨树东山烈士墓、城子河小城山古城、恒山区柳毛乡小四平山古城、鸡东县平阳镇八角楼、向阳古城、金城古城、密山市的大珠山古城、承紫河古城、虎林市的安兴古城、迎南古城)。征集文物标本近三千件,其中已定为国家一级文物1件,二级文物8件,三级文物90余件。

漫 话 鸡 西 冷 面

鸡西人的“吃”文化同其它北方城市没什么差别,以鲁菜为基础发展进来的北方菜丰富多彩,偶尔流行起新花样。不过,在鸡西,有一道饮食受到了市民几十年来经久不衰的喜爱,乃至在“市花”、“市徽”始终难产的情况下,这道饮食便公然地成为了“市吃”,它就是鸡西冷面。

鸡西冷面是“中朝合壁”的产物。冷面本是朝鲜族的传统食品,是用荞麦面或小麦面(也有用玉米面、高梁米面、榆树皮面的)加淀粉加水拌匀,压成圆面条,煮熟后浸以冷水,再去冷水伴牛肉片、辣椒、泡菜、梨或苹果片、酱醋、香油等佐料,加入牛肉汤即成。以前汉族人看到压制冷面的器具是木合子,便称为“盒勒面”。过去,朝鲜族有正月初四中午,或过生日时吃冷面的传统,据民间传说,这一天吃了纤细绵长的冷面,就会预兆多福多寿、长命百岁,故冷面又名“长寿面”。凡遇喜庆节日,或新婚嫁娶,或客来宾至,这也是主人招待客人的食品。几十年前鸡西就有专门的冷面馆,在当年繁华的商业区有一家特别出名,鸡西人都称为“鸡西大冷面”,那饭店历经时代变迁,位置有所变化,但名称仍然保存,仍然赫赫有名。冷面在鸡西历经演变,不断创新,放宽了原材料选择范围,溶入了东北人饮食口味,具有浓郁的地方风味。比如,在鸡西称“冷面”,既是指“面”,又是指“菜”,是主副食的统一称呼,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吃冷面离不开冷面菜”,冷面的原料限于荞麦面和小麦面。再有,朝鲜冷面辣中带甜,鸡西冷面多偏重于咸口、酸口,牛肉汤也被酱油清水汤替代,牛肉片和水果片有的则干脆省略。至于冷面菜,朝鲜族原有的只有白菜等几种辣泡菜(也称京渍),而鸡西冷面菜以辣拌为主,多达五十余种,凡常见的蔬菜、肉类和海鲜均可入菜,基本口味都是一个:辣。经过这些改造,正宗的朝鲜冷面反而不被鸡西人看好。去过朝鲜、韩国或国内延吉等地的鸡西人,品尝当地冷面,总感到不如咱鸡西的冷面“有味儿”。在鸡西人眼里,鸡西冷面倒成了“地道货”。当然,鸡西冷面有一样是不变的,就是加工过程,必须现吃现压,保持口感新鲜,这和有些大城市把冷面加工成象挂面那样的干货是不同的。

冷面的魅力在何处?皆在它入口后,柔韧耐嚼,凉爽清淡,汤汤水水,滑顺润喉,而其中的辣、咸伴以微甜能立刻勾出口水,再配嚼冷面菜,令人食欲大增。越吃越辣,越辣越爱吃,直至沁人心扉、荡气回肠、余味绵长,给人以醇美的享受。另外,冷面经济实惠,普通百姓都能接受。在鸡西,冷面馆到处都有,家家吃冷面,人人爱冷面,用它请客也不寒酸。正因为冷面的群众基础广泛,近20年前,鸡西就通过新闻媒体评选“冷面王子”、“辣菜皇后”,群众的热情劲儿就别提了,众多的冷面馆更是趋之若鹜。如今还有精明老板,以“超级冷面”等名目注册,实行商标专有,冷面经营也溶了现代意识,有的还引进了韩国风味的冷面。现在,鸡西以冷面为主的风味饭店已近500家,年可创销售1亿元以上,实现利税2000余万元。鸡西的朝鲜族人还发挥“人缘、地缘、亲缘、资源”的优势,不断唱响朝鲜民族日常饮食品牌,象鸡西周边的鸡东县鸡林乡和城子河区永风乡等都形成了规模,把朝鲜族日常饮食、平常小吃作为规模化特色产业发展,形成了以经营冷面、辣菜、狗肉、鱼锅为主的特色餐饮业,还出售自己酿制的"麻格里"??一种米酒,与汉族的黄酒相似,只是稍甜。这些集中的乡下冷面饭店群有很强的辐射力,成为城里人吃冷面的新去处。

不少鸡西人都有这样的感觉,个把月不吃冷面,就好像缺点什么。过去,夏天是吃冷面的旺季,现在冬天也有一大批“冷面族”。尤其是春节过后,吃腻了大鱼大肉的人,一窝蜂涌进冷面馆。要是这时有朋友请你吃冷面,也是相当有情义的礼节了。只是请客一定要提早赶到饭店,因为家家冷面馆都爆满,生意红火着呢。离家在外的鸡西人,也念念不忘鸡西冷面,只要一回鸡西,立刻奔向冷面馆。一时回不来的人,只要有机会就人亲朋好友捎带。有一年我去深圳,想起那里有一个高中同学,就打了个电话,问在家乡有什么事没有。她说,太好了,等你临来前,我的家人会去找你捎东西。果然,我临走的时候,她的家人拎来满满一大兜冷面菜,我会意地笑了??这是鸡西人呐。我的同学还到深圳机场去接我,我很明智,我这是借了辣菜的“光”,因为经过长途跋涉,这辣菜下的飞机是急需进冰箱的。正因为这样,鸡西的一些冷面老板受到启发,顺势把生意“做大”,推出真空包装冷面菜或出外开店,甚至将冷面馆开到了一些省内外大城市。哈尔滨、北京、南京、广州等地,都有挂鸡西招牌的冷面,有的牌匾竟写成“鸡西朝鲜冷面”,令人忍俊不禁,看来冷面也打起了“鸡西牌”。

鸡西冷面也成了不少外地人的向往。许多郊区和周围县城的人,节假日到鸡西只有两个目的:逛街、吃冷面。今年一月,哈尔滨的一个区在主要领导的带领下,组成“高丽风情一条街”招商考察团来到鸡西,洽谈引进鸡西独具特色的朝鲜民族特色饮食业。在一定意义上讲,许多外地人是通过冷面认识鸡西的,这小小冷面还真是不可小瞧啊。有许多吃过鸡西冷面的外地朋友一谈起冷面,也都是一脸“禁不住唾津的潜溢”的样子。

佳木斯

黑龙江各地市(东北三省城市介绍)(7)

佳木斯地处黑龙江、乌苏里江和松花江汇流的三江平原腹地,东西长340公里,南北宽190公里,隔黑龙江、乌苏里江与俄罗斯相望,边境线长达580公里。是我国最东端的城市,也是仅次于哈尔滨、齐齐哈尔的第三大城市,素有“东方第一城”之称。

『观光游览』

佳木斯作为北国江城、边境城市,四季分明。2006年被评为全国魅力城市最佳生态环境城市。有原始生态游、冰雪特色游、赫哲民俗游、异国风情游、革命缅怀游等旅游项目。大界江

独具一格;大平原一望无际大湿地闻名世界;大农业魅力无穷;大森林生态优良;大冰雪极具北国特色;大岛屿风光无限。

佳木斯生态环境良好。生态多样、系统稳定、环境优美。佳木斯市建有二十个自然保护区,总面积400112公顷,占辖区面积的12.23%。其中,三江湿地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沼泽湿地,也是世界仅有的原始湿地之一。有各种沼泽植物600多种,水禽候鸟120多种。有国家一级保护鸟类白鹳,还有大天鹅、丹顶鹤等。佳木斯市有茂密苍翠的原始森林、波涛万顷的人工林海。汤原大亮子河森林公园、同江街津口森林公园都是国家级森林公园,夏可休闲度假,乌苏镇在黑龙江与乌苏里江汇合处的小岛上,东临大江,西依小河。从地球经度上看,它是中国疆域的最东端,是国人每天早晨最早迎来“太阳升起”的地方,故号称“东方第一镇”。冬可狩猎滑雪, 佳木斯卧佛山滑雪场规模是黑龙江省东部地区较大的雪场,通讯迅捷、整体服务配套设施完备,雪场设备齐全,是集滑雪旅游,观光避暑,休闲度假为一体的四季旅游胜地。

柯尔克孜族多住用红柳、毛毡做成的圆形毡房和平顶土房。饮食以肉食、乳制品和面米细粮为主。这里的驼皮碗、驼皮壶、驼皮桶等驼皮制品以及美观大方的壁挂造型奇特、匠心独具,都是很有收藏价值的手工艺品。

柯尔克孜族的婚礼十分隆重,结婚一般要举行三天,日期多选择在月底,婚礼期间要举行赛马、叼羊、摔跤等各种娱乐活动,让人们处在长时间的新婚喜悦之中。“叼羊”是驯马高手间赛马争抢羊羔的骑术比赛,惊险刺激,深受广大牧民喜爱。

牡丹江

牡丹江市是中国黑龙江省政府直属的一个地级市,中国大陆最大的边贸城市之一,亦是北方的一个著名旅游城市。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与吉林省交界地区,与俄罗斯接壤,境内的绥芬河和东宁等四个口岸是中国与俄罗斯进行贸易的重要口岸。因松花江上最大支流之一的牡丹江横跨市区因而得名。牡丹江海浪机场拥有六条国际航线和数条国内航线,是中国东北地区的七大航空港之一。亦是黑龙江省东部和吉林省东部最大的城市和政治、文化、交通、科技、经济、旅游中心。总面积4.06万平方公里,人口280万人,其中市区人口92万人。市人民政府驻江南新区。

七台河

七台河(拼音:qī táihé)南与鸡西市、牡丹江市相邻,北接佳木斯市、鹤岗市,东连双鸭山市,西通哈尔滨市,周边有13个县、7个国营农场,铁路交通便利。七台河1958年开发建设,1983年晋升为省辖市。是全国三大保护性开采煤田之一。

旅游观光

七台河市共有旅游涉外星级饭店3家,其中四星级一家??昆仑大酒店,三星级两家??金融大厦和敏江美食;国内旅行社2家??华宇旅行社;康辉旅行社。旅游商品定点生产企业4个,包括勃利黑陶有限公司、森帝酒具有限公司、宏翔木业有限公司和林源木器厂;滑雪场1处??万宝山滑雪场;旅游景区(点)10余处,其中包括吉兴河水库旅游风景区、石龙山水库旅游风景区、桃山水库旅游风景区、桃山公园、仙洞山公园、万宝湖儿童公园等,尤其是今年新开发的勃利西大圈森林公园,集洪峡谷漂流、卧龙峰攀岩、原始森林探幽为一体,不仅全面提高了我市生态旅游的空白,为“山水园林城市建设”锦上添花。

齐齐哈尔

黑龙江各地市(东北三省城市介绍)(8)

齐齐哈尔是中国黑龙江省第二大城市,省辖的地级市,是经国务院批准具有独立立法权的城市。是黑龙江省西部地区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商贸和交通的中心,与内蒙古自治区和吉林省交界,哈大齐工业走廊西端。全市辖七个区、一个市、八个县。人口561.1万(市区143.9万)。面积43000平方公里。齐齐哈尔又称鹤城,国内著名湿地之一也是鹤类栖息地的扎龙自然保护区在此,数字简称7732。

特色文化

齐齐哈尔的满族风情(Man Nationality Custom InQiqihar)

清康熙年间,满族人陆续迁入齐齐哈尔地区,其中主要是驻防齐齐哈尔城的满洲八旗兵丁及其后裔,分布于城外,自成村落,即今昂昂溪区、铁锋区、梅里斯区所辖的满族聚居村前身。

[姓氏]满族姓氏形成于氏族社会,最初为表示血缘关系的称谓,满语称“哈拉”。满族姓氏多以居住地的地名、山川、河流名称为来源,或金元时代女真人的旧姓,或皇帝赐与的姓氏,或以父祖名字之一作为本支子、孙的姓氏。随着汉族文化的影响,满族逐步改变了原来多音节姓氏,而冠以汉字姓。清末,特别是辛亥革命后,满族人几乎都改为汉姓。齐齐哈尔满族有“关、富(傅)、陶、胡”四大姓氏。冠以汉姓的同姓者,不一定都是同宗的本族人。

[文化]满族人最早使用女真语。清代,齐齐哈尔满族人使用萨哈拉??嫩江语区的满族语。后来,随着满汉杂居,齐齐哈尔满族人开始学习汉语,至清末,满文、满语逐步被汉文、汉语取代。民国年间,满语、满文已不常见了。

齐齐哈尔的满族民间文学内容丰富。如《罕王的故事》、《阿骨打的传说》等,流传很广,影响也很大。最有代表性的民间歌舞是秧歌舞。

[体育]满族崇尚体育运动。清代,重视具有军事性质的骑射,还有角抵、赛马、打珍珠球等传统体育项目。近年来,在一些满族村每年春、秋之际,都举行“莫勒真”(体育盛会),进行赛马、摔跤、射箭、打珍珠球等比赛。

[习俗]满族人住宅很有特点。“四合院、口袋房、字炕、隔扇墙、烟囱生在地面上。”满族人以西为上,故西墙供神或祖宗牌位。西炕一般不住人,南北炕以南炕为大,长辈住南炕,晚辈住北炕。齐齐哈尔的满族饮食,民间以面食为主,称面制品为饽饽。满族人喜食小米饭、高梁米水饭,尤其是富有民族特色的稷子米饭泡鲫鱼汤。还有荞面制品,如荞面面条、荞面饺子等。满族的民间菜肴以猪、羊肉为主,如白肉血肠、烤乳猪、烤全羊等。火锅是满席中的主菜,鲜美可口,味道醇厚。

满族的服饰也很有特点。男人穿长衫、长袍,更爱在长袍外套马褂,有“长袍马褂”的俗称。妇女们穿的旗袍,领口、袖头、衣襟都绣有不同颜色的花边。

齐齐哈尔的达斡尔族风情(Dawur Custom In Qiqihar)

17世纪中叶,沙俄入侵黑龙江流域,生活在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北岸河谷地带的达斡尔人被迫迁居齐齐哈尔西、北?带,建立一批达斡尔族村屯,以有血缘关系的哈拉、莫昆形式构成社会组织。后来逐步被多哈拉、莫昆成员混居一村的格局替代。

[婚俗]达斡尔族历史上有早婚的习俗,20岁左右的年青人基本已完婚。达斡尔族人订亲时只要认为双方年龄、家教、出身适当就可。通常先通过介绍人探听女方父母的意见,经媒人说合,女方家同意后,媒人便磕头致谢,并及时将结果传达给男方家。之后,择日由男方备齐活马、活牛、肉类、酒肴、点心等、在媒人的带领下拜访女方家。女方家则摆下酒宴招待亲朋好友,席上将未来的女婿介绍给大家。同时举行正式的订婚仪式,未婚女婿磕头礼拜,表示信守诺言,他将牛赠给未来的岳母,马赠予未来的岳父,以此感谢女方父母对女儿的养育之恩。

婚礼那天,新郎身着盛装,骑着高头大马去迎娶新娘。女方家则派出三四名男宾乘马,女宾二三人陪伴新娘乘车,连同数辆嫁妆车一同前往。接亲的队伍返回时,男方亲属均到门前迎接。这时,新娘亲属中的主要人物领先进屋,随后新娘在女宾相的搀扶下进屋,被安置在南炕,脸上蒙着纱(绸)巾,面向窗户盘腿而坐。男宾相及其他亲友们则落座西炕,然后举办盛大的酒宴。婚宴结束后,两家近亲留下,这时才叫双方的父母及近亲相见。礼仪完毕后,继续进行酒宴,通宵达旦。

[春节习俗]达斡尔族人过传统的春节,腊月三十那天在大门口放两堆烟火,祭祖,祭众神。据传说,那天是神仙下凡巡视之日,各地将在日常所供的神位前烧香点蜡,供果品,求神拜佛,虔诚祷告,这种祭祀延续到正月十五为止。

三十晚饭一般不炒菜,就是粉条炖猪、羊肉,烀猪头,吃手扒肉。吃饭时晚辈们给长辈敬酒磕头。当晚去舅舅、伯父、叔父和岳父等近亲长辈家敬酒磕头。大年初一那天人们早早梳洗打扮,都换上节日的服装,走上街头,三五成群,逐户拜年,给长辈们请安、点烟、磕头。每到一家都受到热情招待,将全村走完为止。妇女们一般从初二开始拜年,身穿各种花色服装,给近亲的长辈们拜年。到外村走亲串门需过正月十五以后,见面后都有给长辈们磕头的习俗。

春节期间有各种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如哈肯拜舞、打“包考”球(曲棍球)、毛得他特勒(拉棍)、赛马、摔跤、比箭、屋如古乐台勒(故事会)、讨乐卡其(猜谜语)、白乐苦那得勒(抓迷藏)等文化体育活动。这些活动一直延续到正月十五。正月十六是黑灰日,到那天人人都往脸?亡抹锅底灰,不抹黑者不吉利。大人起床后取下锅底灰,先将自家的孩子抹上黑灰,东西邻舍和亲属之间对抹,打上花脸,嬉闹不止。

齐齐哈尔的蒙古族风情(Mongolian Custom In Qiqihar)

齐齐哈尔地区的蒙古族世居嫩江流域,是一个淳朴、剽悍、善良、吃苦耐劳的民族。生活习惯颇有独到之处。

[那达慕]

建国后,蒙古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诸多方面,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蒙古族人民自豪地唱起“草原上升起了不落的太阳”。

“那达慕”蒙语是娱乐或游戏之意,历来是蒙族的盛大节日。而今,逐渐演绎为“文化搭台、经贸唱戏”的节庆活动,内容丰富多彩。除“三勇绝技”(骑马、射箭、摔跤)外,还增添了电影放映、体育表演等项目。大会的饮食文化也很有特色。“手把肉”是首菜,即把整羊煮熟,用大盘端上桌。在大块地品尝手把肉的同时,烈酒是必不可少的,蒙古族人民诚心城意地用烈酒招待客人,男女老少随着马头琴声,翩翩起舞,到处是欢乐祥和的场面。

[敖包会]

敖包,又称“封堆”,最早是大草原辨别道路和交界的标志。敖包始见于清代,逐渐演变为民间祭祀山神、路神等活动的场所。每逢春秋两季,都要举行盛大的祭敖包活动。摔跤、射箭,尤其以赛马夺羊最为热闹。剽悍的骑手相互追逐,人欢马叫,争抢一只羔羊。抢到羊又最先到达目的地,就是胜者。夜幕降临,月挂中天。一曲优美的《敖包相会》唱出心声……

[蒙古包]

蒙古包又称穹庐、毡包。半农半牧地区采用固定式,放牧区采用移动式。二者外形都是圆形尖顶,以柳条、泥土为覆盖物,也有用毛毡围盖的。底部(哈那)以若干细木棍和毛皮绳相连结,成为圆形围墙。?上部(乌尼)是用长达2.3米,直径为数厘米粗的椽木与中间的“套脑”,结成伞骨形穹顶。“套脑”即天窗,用于进光、透气、出烟。门高约1.17米,宽约0.83米,分板门、毡帘两种。

双鸭山

双鸭山市(Shuang Yashan Shi)位于我国黑龙江省东北部,西与佳木斯、七台河等城市相毗邻。1956年,经国务院批准,双鸭山市成立,由当时的松江省管辖。双鸭山市下辖的饶河县隔乌苏里江与俄罗斯相望。历史上的双鸭山市,曾经是挹娄王国古都,距今约7000年历史。

自然景观

位于双鸭山市集贤县福利镇的大菩堤寺、青山国家森林公园中的九峰禅寺和普渡寺、双兴生态旅游区佛母山脚下的中道寺等佛教建筑群,坐落在青山碧水之间,建筑依山就势、规模庞大、气势雄伟。自然景观与人文之妙无不令人赏心悦目,是各界人士观光旅游和佛教信徒朝山礼佛的圣地。

位于双鸭山市友谊县的挹娄古城,见证了双鸭山市7000年历史。

位于双鸭山市宝清县炮台山遗址,让您品位中华历史的杰作。

位于双鸭山市饶河县的赫哲族,是中国赫哲族的聚集地。

绥化

黑龙江各地市(东北三省城市介绍)(9)

地理位置

绥化县位于黑龙江省中南部、松嫩平原的呼兰河流域。东西宽305公里,南北长308公里,其地域轮廊犹如在松花江、嫩江汇合的江段上跃向小兴安岭西麓的一条鲤鱼,其头朝东北,尾在西南,斜卧在塞北的松嫩平原上。具体地理位置是东经124°13′至128°30',北纬45°3′至48°02'。北部由东向西依次与逊克县、北安市、拜泉县、依安县接壤;西部由北向南依次与林甸县、大庆市毗邻;南部由西向东依次与肇州县、肇源县、双城市相连;东部和东南部由北向南依次与伊春市、铁力市、通河县、木兰县、巴彦县、哈尔滨市呼兰区和哈尔滨市交界。

气候特征

绥化市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热同期。冬季冰雪覆盖。夏季降雨集中,气候温热湿润。春、秋两季气候宜人。

全市年平均气温在1.3℃?4.0℃之间,≥10℃积温2 400℃?2 700℃,无霜期120?140天,日照时数2 600?2 900小时。全市平均降水量483毫米,东北部年降水量在550毫米左右,西南部年降水量在400毫米左右,7?8月份降水量约占全年降水量的60%左右。

人口民族

人口:绥化市辖北林1区,安达、肇东、海伦3市及绥棱、青冈、庆安、兰西、望奎、明水6县,共6个办事处、160个农村乡镇,1 331个行政村。截止到2007年末统计,全市总人口575.9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50.4万人,占26.1%;农业人口425.5万人,占73.9 %。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11.8%,达到68万人。

民族:绥化市共有32个民族,其中汉族占总人口的96.27%,少数民族占3.73%。共有满族、朝鲜族、回族、蒙古族、达斡尔族、锡伯族、苗族、壮族、瑶族、赫哲族、鄂伦春族、彝族、藏族、畲族、鄂温克族、维吾尔族、纳西族等31个少数民族,其中满族、朝鲜族、回族、蒙古族人口较多。共有民族乡镇7个,其中满族乡镇6个,朝鲜族乡1个。共有民族村66个,其中满族村49个,朝鲜族村15个,回族村2个。

伊春

黑龙江各地市(东北三省城市介绍)(10)

伊春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与俄罗斯隔江相望,边境线长2495公里。小兴安岭纵贯全境,行政区划面积3.3万平方公里。1948年开发建设,1958年建市,现在行政企合一管理体制,即伊春市人民政府和伊春林业管理局合一,辖1市(县级)、1县、15个区、17个林业局,2008年末全市总人口1276309人。现任市委书记许兆君,市长王爱文。

伊春是座美丽的林业城市,是国家的重要木材生产基地。这里因盛产珍贵珍树“红松”,被誉为“红松故乡”、“祖国林都”。在伊春市的嘉荫县,曾挖掘出了我国第一具恐龙化石??被称为“神洲第一龙”的黑龙江满洲龙,在其附近又新发现了隐藏量巨大的鸭嘴龙、霸王龙、虚骨龙和甲龙的化石群。因而伊春又被称为“恐龙故乡”。这里山清水秀,林茂石美,四季风光如画。初春,冰雪动融、杜鹃盛开;盛夏,千山盎然、百水争秀;仲秋,层林尽染、姹紫嫣红;深冬,银装素裹、雪玉冰清。独具特色的森林生态旅游以其原始、自然、粗犷、神奇而闻名遐迩。2000年,伊春被国家旅游局评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伊春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红松原始林,号称为“天然氧吧”。被誉为“祖国林都”、“红松故乡”。伊春市的市树、市花和市鸟分别是红松、兴安杜鹃和啄木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