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王朝的绝唱(有志者空遗恨无志者祸余生)


南宋王朝的绝唱(有志者空遗恨无志者祸余生)(1)

文章配图《江山秋色图》局部

01

南宋的第一任皇帝宋高宗赵构,一味对金国屈膝求和,为求偏安江南不惜害死岳飞父子,在教科书上的名声很差。

但就私德而言,赵构本性不坏,甚至还有几分暖男的光环。

赵构早年任康王时娶妻邢秉懿,两人情投意合极为恩爱。

靖康元年,赵构奉命出使金国,第二年金国攻陷了汴梁,将宋徽宗父子及其皇室成员三千多人掳走,邢秉懿和赵构的五个女儿也被金国人当作性奴,最终惨死在五国城。

日后在临安称帝的赵构,并不知道邢秉懿的下落,依旧为爱妻保留皇后的名位长达16年。

得知邢秉懿死讯的他不胜悲痛,为此罢朝数日。

值得一提的是,赵构和续弦的吴皇后是中国历史上唯一走完金婚的皇家夫妇。

赵构每次吃饭都要准备两副碗筷,在十几个菜品中用干净的筷子挑出自己喜欢的,随后用另一副碗筷吃饭,宫女太监们都背地里说他小气。

吴皇后知道他不是小气人,就问他为何如此?

赵构笑道:“待我吃完饭后,那些精美的菜肴多是被宫人们分食了,我不想让他们吃残羹冷炙,这才特意用干净的碗筷挑出来。”

南宋王朝的绝唱(有志者空遗恨无志者祸余生)(2)

02

赵构唯一的儿子夭折后就丧失了生育能力,晚年传位于养子赵昚即为宋孝宗,自己做了颐养天年的太上皇。

自古儿皇帝难当,赵昚每日早晚请安并过问太上皇的饮食起居,比亲儿子都孝顺,但即便如此,也还是不能让太上皇满意。

赵构有次到杭州灵隐寺冷泉亭游玩,有个和尚侍奉的很恭敬,攀谈起来才知道他原是太守,被诬陷弹劾贬为平民,实在活不下去了才到这里当了和尚。

赵构听完心中不忍许诺替他求情,回宫后向赵昚说了这件事。

过段时间赵构再去灵隐寺发现那和尚还在,他面子挂不住了:到底不是亲儿子啊?这才退位几天,说话就不好使了!

第二天赵构又提起此事面露不悦地说:“朕老了,说话没人听了!”

赵昚赶紧解释道:“那太守贪污受贿证据确凿,能活命已属侥幸,怎么能再度为官呢?”

看赵构还是阴着脸,赵昚只得承诺一定照办。

为了一辩真假,几天后赵构特意到灵隐寺,那和尚还在,但已经穿上官服了,看到赵构他连忙叩头谢恩,说自己不日将要上任,特意在此地恭候感谢太上皇,赵构听罢终于满意地回去了。

受太上皇的掣肘,赵昚北伐中原的大计一直没敢提上议程,赵构明确地告诉他:“你小子等我死后在想着北伐吧!”

但赵构很长寿,一直活到81岁,等他死了,赵昚也60多了,北伐之事就此作罢。

赵昚堪称皇帝中的扫地僧,他随身的手杖是根看似平淡无奇的漆木,有次被遗落在假山上,两个太监去取时才发现原来它是用镔铁打造,用绳子系着合力才拖了出来。

南宋王朝的绝唱(有志者空遗恨无志者祸余生)(3)

03

赵昚嫡生的皇子有三个,长子早年病死,次子不被赵昚所喜,太子的位置就落到了三子赵惇身上。

赵惇被立为太子时25岁正值年富力强,但他小心翼翼地熬了十几年后,发现父皇还是精神倍棒,这让他非常焦虑,在悍妻李凤娘的怂恿下,他开始示意父皇让位了。

赵惇在请安时装作随意地说:“儿臣的胡须已经发白,前几天有人送了染胡须的药水给我,但儿臣不敢用。”

赵昚听出了他的弦外之音,调侃道:“胡子白了正好显得你老成持重,何必要染呢?”

赵惇碰了一鼻子灰,只得悻悻而出。

赵昚晚年还是禅位于赵惇即为宋光宗,只是盼了几十年才到手的皇位,赵惇却坐得很差劲。

退位后的赵昚住在重华宫,赵惇也不常来探望,终日闷闷不乐。

赵惇性情懦弱,皇后李凤娘却很跋扈,她经常挑拨丈夫与公爹的关系,连宫人们也跟着兴风作浪,久而久之天下人都知道赵惇是个不孝子。

赵惇在这种压力下惶惶不可终日,变得多疑而偏执,整个人近乎患了精神病,要靠药物才能维持。

在位五年后不得不禅位于儿子赵扩即为宋宁宗,自己成了南宋的第三任太上皇。

南宋王朝的绝唱(有志者空遗恨无志者祸余生)(4)

04

赵扩脑子不好使,皇位来得也很勉强。

公元1194年,禅位五年的宋孝宗驾崩,时任皇帝的赵惇与父亲关系不睦,便借口有病不参加丧礼。

孝宗皇帝生前的名声不错却摊上这么个混帐儿子,这让群臣们都很激愤。

最后只得搬出太皇太后吴氏(宋高宗的皇后)才镇住了场面。

在众人的拥护下,太皇太后吴氏借机宣诏,皇帝患有心疾不宜执政,皇子嘉王赵扩可继帝位。

赵扩听罢吓得赶紧拒绝,吴太后亲自将龙袍套在他身上,文武百官顿时三呼万岁,赵扩这才勉为其难地接受了。

赵扩是宋光宗唯一的儿子,自幼被老爹寄予厚望,为此召来好几个名师辅导他,其中就有一位叫黄裳的牛人,而这位黄裳就是《九阴真经》的创始人。

赵扩明显没有学得名师精髓,他资质愚笨,苦读数十载连个奏章都不会批,老师实在看不下去了,就做个模板交给他,让他照着批。

结果等批阅下来的奏章到了群臣手里,大家都愣住了,不管什么内容,上面批的就一个字“可”,让大家无可奈何。

处理政务很吃力,日常饮食方面他也笨得离谱。

赵扩打小就是个病秧子,不能饮酒吃冷食,但他又记不住。

为此,他特意让两个小太监各举一面屏风在前方开道,无论何时屏风有字的一面始终对着自己,一面写:少饮酒,怕吐;另一面写:少食生冷,怕痛。

这个智力体力都不在线的皇帝,在位30年庸碌无为,坐视蒙古的铁木真崛起。

他唯一能算作优点的就是脾气很好,每次临朝时任凭臣子们谈论得口干舌燥,他就是一言不发,事后既不表态也不决断,宫里有伶人讽刺他是个傀儡,他也浑然不知。

赵扩膝下的九个儿子都夭折了,晚年只得在民间找了个宗室子弟即位。

南宋王朝的绝唱(有志者空遗恨无志者祸余生)(5)

05

这个宗室子弟是宋太祖赵匡胤的儿子赵德昭的九世孙,名字很绕口,叫赵与莒,因血统太远,没入宫前地位和平民没什么两样。

十六岁时他被选入宫中改名赵贵诚,等当了皇帝后可能觉得这名不够高端大气,又给改成了赵昀,即为宋理宗。

赵昀在位40年,干得最大的一件事应该是联蒙灭金,且不论这是否正确,从后来的结局来看,赵昀明显是被蒙古人给耍了。

当初联合蒙古夹击金国前,双方约定,事成之后,宋朝将向金国纳贡的待遇转给蒙古,蒙古则归还被金国占据了百余年的河南。

以损失数万精兵为代价换来的河南,其实只有几座被蒙古洗劫过的空城。

尽管如此,赵昀还是在先祖们的牌位前举行了隆重的庆祝仪式,算是赔本赚个声吆喝。

赵昀晚年极度好色,三宫六院的妃嫔们已经难以满足需求,蔓延向了民间,为此太监给他召来了临安名妓唐安安,赵昀一见惊为天人,当即留她宿在寝宫,从此君王不早朝。

有人以唐明皇与杨贵妃的例子对赵昀进行劝谏,他听罢哈哈大笑:“我虽然称不上德行深厚,但与唐明皇相比,还是绰绰有余!”

言外之意,唐明皇这个渣渣哪能和我比?

赵昀唯一的儿子几个月时夭折,晚年他拒绝了众人在宗室子弟中挑选继承人的建议,而是指定他的侄子赵禥为太子,即为宋度宗。

时值蒙古铁骑大举南下,他的这个决定无异于给风雨飘摇的南宋江山浇上一瓢冷水。

南宋王朝的绝唱(有志者空遗恨无志者祸余生)(6)

06

因为即位的赵禥是个荷尔蒙分泌过盛的傻子。

赵禥的生母是小妾出身,平时总受正房的欺负,怀孕的事被正房知道后,立即逼她服用堕胎药,或许是命不该绝,几个月后赵禥还是出生了。

随着兄弟们的先后夭折,宋理宗又无子嗣,赵禥成了皇帝近亲中唯一的男丁,这才得到了全家人的重视。

奈何他母亲服药太多毒已入腹,赵禥长大后明显异于常人,手足发软,三四岁了只会在地上爬,七岁还不会说话。

赵禥被过继给宋理宗后,宋理宗为他召集了名师辅导,但赵禥脑子不好使,经常将宋理宗气得破口大骂。

左丞相吴潜建议宋理宗另选他人收作养子,自私的宋理宗不愿意让这来之不易的皇位再度传给外人,明知侄子太弱鸡,还是坚持传位于他。

成年后的赵禥创下了一夜临幸三十多人的记录,私生活的豪放程度令人咋舌。

沉湎于酒色的赵禥将朝政全部委托给权臣贾似道处置,以致于言路闭塞,南宋的灭亡只是时间问题了。

有一次,赵禥在祭祖途中遭遇了大雨,负责行程安排的是胡贵嫔的父亲胡显祖,也算是赵禥的老丈人,建议他先乘小车回宫,赵禥惶惶不安地说:“这事还没请示贾丞相,怕是不妥吧!”

胡显祖急着想下班回家,就忽悠他说:“我已经请示过了,丞相同意了。”

事后贾似道得知此事,声称自己连皇上的动向都掌握不了,这差事干着没意思!

随即便大张旗鼓地要离家出走。

赵禥为此苦苦相劝,直到将胡贵嫔罚作尼姑,贾似道才心满意足地回朝。

这个的窝囊废,命还不错,死在亡国前两年,成功地躲过了亡国之君的名号。

南宋王朝的绝唱(有志者空遗恨无志者祸余生)(7)

07

赵禥的身体素质明显比前几任都要好,在他35年的短暂生命里,留下了7儿2女。

最终继承皇位的,是全皇后生下的次子赵显。

赵显即位时只有三岁,还不到两年光景,就赶上了蒙古大军兵临临安,赵显和母亲全太后、奶奶谢太皇太后一起作为俘虏被送往元朝大都,这个当时连话都说不完整的小娃娃,就这么成了大宋王朝最后的接盘侠。

赵显献降那天是公元1276年农历二月初五,北宋与南宋两朝延续了319年的国祚就此终结。

至于后面三年,赵显的两个弟弟在张世杰、陆秀夫几个遗臣的组织下成立的流亡小朝廷,已经是末世残阳,史学界大多都不认可。

作为亡国之君,赵显的传奇才刚刚开始。

蒙古人对这些被俘的皇室成员还不错,基本上都将他们妥善安置。

公元1288年,元世祖忽必烈诏令已经十八岁的赵显前往吐蕃学习梵文以弘扬佛法。

赵显赶往吐蕃后,和当地的郡王阿儿厮兰家族有了交情,他们看赵显出身皇家仪表不俗,便将家族中最漂亮的女儿迈来迪嫁给他为妻。

这里需要解释一下,藏传佛教和中原佛教不同,出家人是可以娶妻生子的。

赵显与迈来迪婚后不久,忽必烈的玄孙看上了迈来迪将她据为己有,后来生下一名男婴,取名为妥欢帖木儿。

只是在被抢之前,迈来迪已经怀孕,很显然这个孩子就是赵显的骨血。

阴差阳错的是,几十年后,这个孩子继承了皇位,成为蒙古国第十五任大汗,也是元朝最后一任君主——元顺帝。

宋朝亡国之君的私生子,终结了元朝,不知道这算不算曲线复国?

南宋王朝的绝唱(有志者空遗恨无志者祸余生)(8)

08

南宋偏安一隅,历经7任皇帝,享国149年。

只是宋宁宗、宋理宗这两代昏聩无能,任期却长达70年。

宋高宗赵构一味求和,任用秦桧打压主战派,在位35年,禅位后又活了25年,更要命的是赵构很恋权,虽然退居二线,但大到军国大事小到朝臣任免全由他说了算,这等于皇位又被他间接地把持了25年。

去掉疯癫的宋光宗在位5年,小皇帝赵显在位2年,唯一能算作有为之君的宋孝宗还能掀起多大的浪头?

有志者空遗恨,无志者祸余生,这或许就是一个王朝的宿命吧。


参考资料:《符台集》、《南村辍耕录》、《佛祖历代通载》、《宋人轶事汇编》、《元史》、《庚申外史》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