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剑楚云飞最后的下场(楚云飞的两任一营营长)

熟知《亮剑》这部剧的朋友,应该对楚云飞的358团并不会陌生。这支部队是晋绥军中的一个加强团,隶属于第二战区长官部,全团共有5个营,其中包括4个步兵营和1个山炮营,共约5000人马。由于《亮剑》的剧情主要围绕着李云龙和独立团展开,所以剧中关于358团的介绍并不多,甚至连营以上的军官,都还介绍的不够全面!

亮剑楚云飞最后的下场(楚云飞的两任一营营长)(1)

其中大家熟知的关于358团营以上军官的名字,大概仅局限于团长楚云飞、参谋长方立功、原一营营长钱伯钧。由于副官孙铭是上尉军衔,应该是正连级,所以不在营级以上军官的行列中。除了这些人之外,其实在剧中还出现了两个营一级的军官,虽然这二人的镜头并不多,但是仍然可以知道他们的名字。其中第一位是现任358团一营营长吴子强、第二位是炮营营长梁国平。

亮剑楚云飞最后的下场(楚云飞的两任一营营长)(2)

除了上面5位营以上军官的名字可以查证外,剩下的二三四营营长的姓名,就不得而知了。当然今天的主题,并不是专门来介绍358团的军官,而是仅与一营营长有关。通过上面的介绍,我们可以发现,358团一营营长先后有过两任,第一任是钱伯钧,第二任是吴子强。那么这两任营长,都处于一个什么样的水平呢?通过剧情不难发现,这两人完全可以用“草包”二字来形容!

亮剑楚云飞最后的下场(楚云飞的两任一营营长)(3)

先来说说钱伯钧。钱伯钧虽然跟随楚云飞多年,但是一点也没有学到楚云飞身上的优点,比如民族气节、带兵能力、枪法等等。日军仅用一个“和平建国军旅长”的头衔,就让钱伯钧心甘情愿的当了汉奸,不仅如此,在反水的关键时刻,钱伯钧竟然主动与团部切断了联系,从而导致“阴谋”败露,最终不得已上演了李家镇兵变。

亮剑楚云飞最后的下场(楚云飞的两任一营营长)(4)

在兵变的过程中,钱伯钧虽然坐拥2000人马,但竟然对付不了楚云飞的一个警卫班,而且在与李云龙的骑兵连交火之后,直接一触即溃,从而导致功败垂成。一副好牌,硬是让钱伯钧打得面目全非!还有,在最后的决斗时刻,楚云飞已经让了钱伯钧一秒钟,结果他还是被一枪击毙。所以综合来看,钱伯钧就是一个草包!

亮剑楚云飞最后的下场(楚云飞的两任一营营长)(5)

再来说说吴子强。钱伯钧死后,吴子强接替了他的位子。本以为这个吴营长会比他的前任强上不少,但事实证明,他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草包。其中在大孤镇事件中,吴子强的一营和梁国平的炮营被李云龙的三个营包围,结果这个吴营长直接就乱了阵脚,在与团部的联系中断之后,他更是没了主见,像个无头苍蝇一样,直接将所有的希望都放在了楚云飞身上。

亮剑楚云飞最后的下场(楚云飞的两任一营营长)(6)

了解完钱伯钧和吴子强,那么问题也就来了,楚云飞的两任一营营长,为何都是草包呢?其实他有难言之隐!

这个难言之隐就是阎长官的办学水平太差了!众所周知,晋绥军是地方实力派武装,虽然属于国军序列,但实际大权都掌握在阎长官的手中。这个阎长官虽然表面顺从南京,但实际上他不会让南京插手地方事务,因此南京也自然不会给予他军费和装备上的支持。没有上面给的补贴,那就只能自己想办法了,军费的来源可以依靠税收。没有装备,可以自己从国外采购和组建兵工厂(太原兵工厂)。没有兵员,可以就地招募,没有军官,那就只能自己组建军事院校了。

亮剑楚云飞最后的下场(楚云飞的两任一营营长)(7)

在1918年至1930年期间,阎长官先后开办的军校有:北方军官学校、山西陆军辎重教练所、山西航空预备学校、第三集团军骑兵教练所等,共培训军官和技术人才8000余人。在抗战时期,阎长官又陆续开办了一些军校和训练团,比如随营军政干部学校、青年军官教导训练团、天才军官学校等。这些军事院校,虽然给晋绥军培养出了不少军官,但是对学员的招募要求比较低,而且学习周期也比较短,大约为一年左右,另外,师资力量也是一大硬伤。显然,这些军校无法与黄埔军校和国外名校相比,办学水平有限。所以,培养出来的军官,自然也就比较平庸,像钱伯钧、吴子强等,很可能就是出自这些军校!

综上所述,楚云飞的两任一营营长,之所以都是草包,正是因为以上原因导致!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