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野县龙堌镇历史(李家集香油果子)

巨野县龙堌镇历史(李家集香油果子)(1)

前 言

本志所编写的内容,有些是老人凭记忆讲述的口述史,仅。有的是亲身经历,耳闻目睹,事件真实,但由于时间长久,又无文字记录,时间推断可能不精确。大多为全村的历史(没有分立前),由于时间仓促,许多知情人已不在人世,个别内容难以核实,加之本人水平有限,不可能全面,敬请谅解。

——李孔记

2013年11月

巨野县龙堌镇历史(李家集香油果子)(2)

李集村志

李集村位于巨野县政府驻地西方偏南28公里处,327国道横穿东西,二支河穿越南北。南临新日铁路,西与王平坊村相邻,东与闫庄村相接,北与尹庄村相依,村址呈东西长方形,东南长2公里,南北宽1公里,面积约为2平方公里。

明永乐年间(1403—1425),李姓立村,村名安乐村,后更名安义集。李氏四世祖携家人由济宁安居迁入,遂易村名李集,后有郭姓迁入。全村现有李、郭、袁、张、刘、常、岳等姓,1028户,总人口4025人,百分之九十为李姓,均为汉族。

清朝属巨野县至今,乾隆年间改村名为李家集,清末易名李集。抗日战争时期,属巨野县观音镇。

1946年属郓巨县。解放前属巨野县李集区。

1949年9月,归属巨野县,属平原省湖西地区巨野县第五区。

1949年属第五区李集乡,区部驻该村丑家大院。

1949年至1952年,全县分11个区,属巨野县第五区李集乡。

1952年平原省撤销,属山东省湖西地区。

1953年改属山东省菏泽地区。

1958年9月成立龙堌人民公社,属之。公社驻李集丑家大院,李集称李集大队。

1958年10月,菏泽地区归并到济宁,属济宁地区。

1959年6月,恢复菏泽地区,又改属菏泽地区。

1978年分立大李集人民公社,名为大李集,公社驻李集丑家大院。

1980年,在327国道北、村西北部建立分社,驻地李集改为大李集。

1983年实行乡镇制,改为大李集乡。自分立公社后,李集分为3个大队,即李东、李集(李西)、西村。

1984年改为行政村。

2001年乡镇合并,大李集乡并入龙固镇,属之。

1953年前村成立互助组,几家几户为一个互助组,一块耕种,谁的地收入归谁。

1953年春,李集村建立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名为“五星社”,后升为高级社。全村分为四隅一村,即:东南隅、西南隅、东北隅、西北四隅和西村。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李集村为李集大队,下设11个生产队。一、二、三、四队为东北片,五、六、七队为西北片,八、九队为西村,十队为东南片,十一队为“东方红”队,属“东方红”队规模最大,人口近500。现在全村有人口1853人,5534亩土地,现在多数称东南片为“东方红”,西南片习惯称十队。

村(指李西村)地处著名的鲁西平原,主要地块有:南洼、刘洼、西洼、北沙沃、望楼猴、八支林。刘洼、南洼、西洼属黏性土壤,土质好,肥沃,适小麦、大豆、玉米种植。

1961年前,刘洼、南洼、西洼由于土地地势低洼,排水不畅,时遭水灾,减收或绝产。

1961年从燕洼学习挖台田(每隔20-30米,挖一宽5米,深1.5米深沟蓄水排水),低洼地改造成台田地,不再遭水淹,后挖河疏通、兴修水利,73年将台田沟平掉,如今涝可排、旱可灌,成为全村的“粮食囤”。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每年收成两季,亩产可在千斤以上。北沙沃、望前猴属腐沙性土壤,1958年以前,主产小麦、高粱、地瓜等农作物,1959年至1978年主要以地瓜为主,分为春地瓜、秋地瓜,亩产可达6000斤。

1978年改种棉花,80%地块种植棉花,皮棉亩产可达100斤,高产地块可达150斤,自1978年始,集体耕种改为农民承包责任田,家家户户以棉为主,棉花丰收,卖棉排队,形成了“卖棉难”,所产棉籽用来榨油,家家户户所生产的油吃不了,就出售,农民靠种棉增加收入,农民有钱花,有油吃,解决了温饱,生活开始富裕,过上了幸福生活。

1992年左右开始植桑养蚕,养蚕每年三期,每期好者可收入千元,比种农作物强好几倍,由于虫害,二三年后毁掉桑树种植小麦、玉米,现在大多地块亩产在千斤左右。

养殖业原以猪、鸡等传统家禽为主,21世纪前后,村有养猪专业户3家,养鸡专业户6家,正常年份收入在一千万元。

1963年在327国道北侧,二支河东岸建立公社兽医站,1978年承包给个人,由耿传法做兽医。

1960年前后,村民生活困难,地里野菜被挖光,村内树叶被摘来充饥。榆树被剥皮,用秸草、粮壳、玉米棒芯磨成面,称谓“无粮面粉”,国家从东北调拨甜菜渣、地瓜干分给农户,直到1960年下半年才略有好转。那时国家供给地瓜干也定人定量,每人每天3两,由于吃不好,不少老人得了水肿,国家在丑家大院建立了水肿院,免费为群众治疗,主要是增加营养,吃点粮食、豆类,不服药。

1957年大队在李宗会老油坊重设油坊,主要压榨豆油、花生油,管理和收入均归大队。

1962年大队在村西洼建立砖瓦窑,收入归大队所有,并在村东赵楼南建立专业合作社,拥地10亩,种植收入归大队,1978年分三村耕种。

1963年大队来了工作队,住队干部是地委办公室主任薛玉刚,他驻村时与社员同吃、同住、同劳动。

1966年6月,文化大革命开始在村开展,村成立了“红卫兵”组织,按所持观点,村民分为“轰”与“保”对立的两派,红卫兵在村内大破“四旧”,将村民房上的狮兽砸掉,所有墓碑被拉倒,旧书画被焚烧,李氏祠堂内的主楼被砸毁,党团组织被“革委会”所替代,给生产造成了重大损失。

1971年由济南南郊宾馆革命委员会主任常绪恩带工作队来村帮助整党建党,“文革”中被摧垮的党团组织得到恢复,成立了党支部和团支部,李宗信任党支部书记,李宗兆、李孔记先后任团支部书记,“革委会”被取消,并发展了一批党员,李孔留、李孔备、李孔记、赵传祥共四名,党团组织的生活自此走向正轨。

1978年家家通了有线广播,党中央的指示直接传送到农民耳中。

1987年在村北安上30千伏安的变压器,农民开始用上照明电,结束长期用煤油灯照明的历史。

1983年在村西,二支河西岸建立了农电站。

1990年村(李西)内有12马力拖拉机8台、机磨2台,2000年后大型机械进入农户家庭,旋耕机2台,收割机3台,推土机1台,吊车1辆,农用三轮车、摩托车、电动车基本普及农民家庭。家用小汽车、轿车已经进入农家院,现有20余辆。

2000年后,家家有电视,80%的农户有了彩色电视,2008年通有线电视,2013年换机顶盒,收看卫星转播的节目,节目更多、画面更清晰,大大丰富了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2005年经国家扶助和农民集资,村主要街道铺设柏油路面,农民出行更加方便。

2007年村工商服务行业兴起,农村超市、饭店、机修、理发、五金、百货、自行车、电动车、商铺纷纷成立,并有花生收购、粮食收购点等。

1967年大搞农田基本建设,修水渠,农田划方修生产路,村北修水渠两条,村南修水渠1条,长约1200米,1975年各生产队组织打机井,全村打机井10眼,二支河挖通,2002年又拓宽加深。

2008年村又筹资在河东岸埋设了地下电缆500米,河两岸浇地更加方便节省,二支河水流常年不断,三五日全村耕地可灌溉一遍。

2000年用世行贷款修路,打井5眼,建立机井房4个,建设生产桥5座。2013年国家拨款埋设地下管道4公里,排水站4座,变压器楼4个,建成后卡一插便可水流到田,大大改善了全村的灌溉条件。

1951年国家在丑家大院西院建立粮站,院南大园内设立粮库,四面围墙,面积有10000平方米,直到1974年撤销。1980年在村西北建立粮所。

1955年在李氏祠堂设立卫生所,1965年撤走,1967年又设立在丑家大院,1973年撤走。1969年实行村办合作医疗、卫生室设在李氏祠堂南屋,吕德派行医,2006年327国道北侧个人盖了两层楼做卫生室,建筑面积240平方米,李孔伦行医,2007年村民全部参加农村合作医疗,1978年乡卫生院建立在村西北角,2001年乡镇合并后划为龙堌卫生院分院。

1978年国家在村设立农业银行,2001年撤走。1978年在村西327国道北侧建立农村信用社,至今仍在营业。

1946年村设立初级小学,校址在村中南老油坊(留进油坊又名乾斋),今李集小学驻地。

1953年成立完小。1968年10月份农村小学下放到大队办,该村在外教师回村任教,师资力量不足大队找征用民办教师充实教师队伍,民办教师、公办教师都由大队开工分,国家每月补民办教师2元,公办教师24元。学校改为李集联中,附设初中班三个,赵传祥、李孔文任校长。1993年校舍改造,全村农民集资,将旧有房屋推到重建,共建砖瓦房30间,其他功能用房10间,建了大门,拉了围墙,建了厕所,扩了操场,基本达到教室、桌登、院墙、校门、厕所、操场六配套,学校面貌大大改观,焕然一新。

2010年前后村由个人办了3所幼儿园,分别是文轩幼儿园、金翅膀幼儿园、阳光幼儿园。

1980年大李集乡中学在村西建成,占地面积20亩,8个教学班。1998年又扩地30亩,盖了24个班教学楼1座,如今改为龙固镇第二中学,由黄建华任校长。

1964年国家大办教育,实行两条腿走路,国家办学和村办学,村成立工读小学,一班设在西村,找民房做教室,李孔洗任教师,一班在学校内,李孔贤、李素贞任教师,叫工读教师,报酬由大队开工分。

1977年恢复高考后,全村升入中等高等学校近百人,仅大专生就达78人,博士生3人,硕士生1人。李成敏,美国博士、高级工程师;李海连,大学本科,辽宁省辽阳市职工医院院长。

解放后,该村从事教育者20人,李孔纪在1989年评为山东省优秀教师。

解放后村中名人

李文才曾任巨野县宣传部部长、巨野师范学校校长;

李宗章曾任巨野县建设银行行长;

李运斋曾任巨野县委副书记、菏泽市公路局党委书记;

李宗廷曾任巨野县农机局副局长;

李宗雷曾任巨野县民政局副局长;

李泽曾任胶州市委办公室主任;

李孔华曾任巨野县税务局局长;

李亚曾任国税分局局长;

李孔利曾任中国建设银行菏泽市分行行长。

村有革命烈士6人,分别是李纪斋、李宗义、李松富、张自新、李宗真、李兰祥。

1947年秋还乡团进驻李集村,将村民全部集中丑家大院,将所分银元要回,没有者便大打出手,农会负责人被游街,主要农会干部被枪杀。1947年,斗地主分浮财,村内地主李宗贤(丑)拿出银元两箩筐,农会按每户10块现大洋分给农户。李宗贤被划为开明地主,解放后在供销社任主任,1959年因反攻倒算被判入狱,1961年病死狱中。

李氏谱载,清朝时期村太学术24人,贡生2人,邑痒生18人,武痒生21人,倒贡生1人,贡监生1人,郡痒生1人,岁贡生2人。李崿,乾隆拔贡,高密县教喻,诰封职修郎。李观政,由浙江宁波卫干总历阶至宣化都司广东游击,诰封武翼大夫。李崇,康熙丁酉科进士,诰封奉直大夫。李观桥,诰封盐课提举司提举。李政选,湖南常德府通判,诰封奉直大夫。李昌岐,报捐布政司理向,封儒林郎。李一新,嘉庆辛酉举人。李恪,岁贡生,博学能文行事,载入县志。

李鸿基,族谱载:“李鸿基,字丕之,邑痒生,承办团练,成绩卓著。为邑积仓谷,欠年散之,全活甚众。黄河决,率民捍御,不辞辛苦,屡蒙抚院嘉奖。南匪之乱,烽火相望,倡修寨圩,严守备,村人赖以保全。里人树碑以志其行”。德行碑在李集村西,文革中被毁。

村文化生活

解放前后主要有两个花鼓戏班,东有宋典花鼓戏,西有宋暖花鼓戏,戏院有两个,一个在327国道北宗各店内,一个在公路南,一年有一半时间都在唱戏,均在公路南戏园,村人最爱听的戏是人民舞台,舞台和化妆室相连,东西一侧各有乐队厅台,全砖木结构建有围墙、售票室、大门,可容观众2万人,1973年因火烧毁。

1951年县政府颁发土地证。1951年在村南北街北建代销点,路西建供销社。1961年村在327国道建大队代销点,并开设了旅店,1969年买了拖拉机搞运输,拖拉机归大队所有,拖拉机机手李宗挝、李运河。

1957年麦收季节,下大雨,路不能走,南洼小麦被水淹,捞了麦子,从官坑插篓来运,麦子生芽。

1958年全村男女劳力在官坑挖水库,靠背粪头,用滑轮,轱辘运土。

1958年大跃进,群众称“大会战”,男女劳力被组织搞耕地深翻,大队改为营编制,李集村为5营,浮夸风盛行,口号“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不讲科学,小麦密植,小麦稠的不结穗,国家号召大炼钢铁,农民将鏊子、锅献出来作为炼钢材料,1959年国家发放期票,对无偿使用农民的物资给予补偿。

1967年文革期间,社员每天干活实行早请示、晚汇报。

1964年秋,阴雨达一个月,地瓜都烂在田里,种麦时播种后,麦垅都浸出水,牛拉耧陷在地里都出不来。

1983年麦收阴雨数日,没收割的小麦在棵上都长出一指多长的芽子,垛上的麦子都生了芽,群众吃了一年芽子麦。1982年实行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包产到户。

1984年村内实行土地改革,取消大队,建立村民委员会,分田到户,村民分土地根据各队实际,少者在0.8亩,多者1.2亩,2000年调整土地后,实行30年不动地。

2010年60岁以上老人开始领养老金,领取人员达120人。

2004年在河东岸建设新村委大院,并在2012年设立了图书室。

村里建筑

一、洋楼。群众称日本岗楼为洋楼,1940年在村西北角,现卫生院处,1944年被八路军烧掉,1964年前还有遗址。

二、丑家大院。即李宗贤家的大院。丑家大院位于李集西南处,今天楼及部分房还在,建于晚清,围墙长50米,宽30米,有房屋50间,围墙高约5米,主楼3间,角楼2个,一圈房屋上有通道,可供保卫巡逻之用,全砖木结构,重梁起架,是近几十里内一大地主庄园,1969年前基本完好,后逐被破坏,现存不多,后附1952年原地貌图可见。

三、老林园子。老林园子,祖坟林地,在村东南,高1.5米,宽30米,长50米,有六个大坟,四世祖坟。原松柏长青,后被毁掉,现可见坟和碑,主坟是悬棺墓,下有一火井,棺吊顶之上。

四、李氏祠堂。坐落在村北中央,距327国道50米,1914年建造,1994年重建,有门楼、主厅、高大宏伟,院内松柏掩饰,庄严肃穆,是李氏纪念先祖的场所,占地1亩。

解放后,组织负责人更序为:李稳斋(1949—1953)、李顷斋(1953—1958)、李宗典(1958—1965)、李宗信(1965—1971)、李运斋(1971—1972)、李宗廷(1972—1973)、李宗生(1973—1977)。分村后:李宗款(1978—1986)、李法显(1986—1992)、李成林(1992—1996)、李孔翠(1996—2001)、李新建(2001—2013)。

轶事

一、村中名吃。

娃斋的香油果子,宗社羊肉汤,二袋子包子,纪孔烧鸡,大二馍馍,矿斋豆沫,宗好丸子,宗行烧饼,报斋豆腐脑。

二、立村传说。

据传李集立村并非在此,先是在良寺村附近,据说良寺处有一口老井为李家井,先祖将良寺和李集处土同体积相称重,李集土比良寺重,故迁移至今李集处。

三、九九座楼。

据传闻,李集清朝有九九座楼,后不知何因家破人亡,楼址在小学西北角处,解放初期满是砖头,有盖房的还挖出楼基,解放后刘楼一教师在该村任教,说是当时丫鬟之子。

四、茶叶案。

民国初,北方一大商户到南方运茶叶,走至该村,要吃饭休息,有十几辆红车(独轮车),饭馆主人给做饭,吃面条,一碗一碗下锅,故意拖延时间,直到天黑才吃完饭上路。走至村北被李集村数人将车堵截,茶叶抢光,商家告到官府,立案查抄,抢茶叶者被罚,主谋者被杀。

五、太平调。

解放前,1920年左右,太平调剧团刚成立,麦季在李集因麦收不能出演,不出演,演员就吃饭不能,村主事者就筹粮柴周济,在村数日,度过难关。因此太平调剧团报恩于李集,只要剧团来村演出,演员即说“到家了”。太平调剧团对李集有深厚感情,村民也喜欢这一剧种,虽然老人们都已不在,直到现在仍和太平调剧团有着友好关系。

六、一支步枪。

事件发生在1944年,日本兵在村北树林休息,少了一支步枪,说是被村人偷去,因此在村到处查找,扬言找不到这支枪要杀人,村民非常恐慌,后来了一个叫大瞎子(不知名,1990年逝世,胆大,勇猛)的孩子,十二三岁,扛着枪给送去,日本兵才善罢甘休,避免一次大的流血事件。

七、乌金盆内腌腊肉。

这是村人都知道的,附近村人都知晓,丑家每年都将一头猪腌制做腊肉,其实是用一口大缸盆,说是陈腊肉能治病,九十里外的农民都来讨取陈腊肉,不管何人俱不收费,无偿供取,所以在全县很出名。巨野县志载:李保真(丑之父)字朴树,太学生,性仁厚,慷慨好施,民国九年岁大侵,出粟分给乡里,一方赖以全活,尤好慈善事,若哇药、兔脑丸、陈腊肉不惜重金自行配制,恣人取求,惠及百里以外,每年辄耗数百金,邑人为制“仁被梓里”及“急公好义”匾额旌其门。

八、郭氏寄居李集。

郭氏迁居李集,郭氏姓是旧时村富户之佃户,因此就在李集落户至今。

九、弮门胡同的来历。

李氏祠堂往南有一南北胡同,至今仍有多人称弮门胡同,原在胡同南端有一大弮门,高约5米,宽4米,长8米,全砖木结构,弮门不能通大车,1958年后被扒掉,人们习惯称这条胡同为弮门胡同至今。

十、善庙。

位于李集西村西,今被村民建房占居。

以上资料由李孔记提供并编写。

巨野县龙堌镇历史(李家集香油果子)(3)

如果您有什么值得关注的线索一定要告诉我们哦!

新闻热线:0530-801811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