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剧老艺人已去世的几个(潮剧名家姚璇秋逝世)
潮剧著名表演艺术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潮剧代表性传承人姚璇秋先生7月2日清晨七点零五分驾鹤西去。老人家一生为潮剧发展、弘扬与传承做出了杰出贡献,临走前几天还在为潮剧发展奔波。走时无病无痛,享年88虚岁。
广州青年作家协会副主席黄剑丰介绍,6月26日,姚璇秋老师在第二十一届国际潮团联谊年会团长暨秘书长会议上向全球乡亲发出邀请:2024,欢迎乡亲们回汕头看戏。
姚璇秋先生此前曾接受南方都市报专访,就潮剧的非遗传承、讲好中国故事、担当“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修培训计划:首届国际潮剧文化研修班”班主任等做了阐述。
回顾《南方都市报》2022年6月17日专访文章:
录制卡拉OK、办本科班!非遗传承人姚璇秋:潮剧从来就不是故步自封的
她是《辞郎洲》的陈璧娘、她是《扫窗会》的王金真、《玉堂春》的苏三、《苏六娘》的苏六娘、她是《革命母亲李梨英》、她是《江姐》,她就是国家一级演员、 现任广东潮剧院名誉院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潮剧代表性传承人姚璇秋,2010年她获得广东省首届文艺终身成就奖,2021年她被授予“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为非遗潮剧之传承和发展,88岁高龄姚璇秋仍重任肩挑。
非遗小科普
潮剧:潮剧又名潮州戏、潮音戏,是用潮州方言演唱的一个古老地方戏曲剧种。它是宋元南戏的一个分支,距今已有四百三十多年的历史,主要分布于粤东、闽南、台湾、香港和东南亚等地。
潮剧传统剧目分宋元南戏和明清传奇、文明戏和新编历史剧两大类,有剧目两千多个。传统剧目在潮剧中占据重要地位,有《荔镜记》、《苏六娘》、《刘明珠》等精品剧目;传统折子戏《扫窗会》、《杨令婆辩十本》、《闹钗》汇聚了传统潮剧的精华,被誉为“百花潮中的三块宝石”。
汕头市、潮州市申报的潮剧项目,已于200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及后揭阳市申报的潮剧项目,于2008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传承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潮剧代表性传承人姚璇秋
春风践约到园林
“春风践约到园林”,是姚璇秋饰演苏六娘的一个著名的唱段,这句美好的句子不仅描述着苏六娘当时“喜忧参半”的心情,还仿佛诉说着姚璇秋在潮剧这座花园舞台中的曼妙和幸福。
姚璇秋的潮剧之路俨然就是新中国潮剧发展之历程,从潮剧二度进京汇报表演,到潮剧电影化,借由香港“出海”,畅行国际潮汕华人圈层,以其婉转轻盈的曼妙身姿展现其生生不息的生命力。
马蹄儿似未见这般匆忙
同样是,姚璇秋先生的成功作品《辞郎洲》唱词“马蹄儿似未见这般匆忙”,这仿佛是姚先生退休后“退而不休”的工作写照。
2000年,姚璇秋先生退休,但她一直“退而不休”。
2008年,姚璇秋被评选为潮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她还是汕头大学文学院潮汕文化研究中心客座教授。
直至当前,广东潮剧院的每次“需要”,姚先生都不遗余力地配合,从广州往返潮汕各地,手把手地教导潮剧的年轻演员及潮剧票友。
南都·湾财社记者了解到,当前,在汕头市潮剧艺术博物馆里面,有一个“姚璇秋艺术传习所”展厅,不仅有姚璇秋不同时期的艺术展示,还不定期地举办主题活动,时常呈现潮剧艺术的魅力。
暮春三月莺飞草长
姚先生在《荔镜记》饰演黄五娘时唱“暮春三月莺飞草长”,正是江南好风光。这个情景宛如这个“潮剧”的大花园,潮剧有着近600年的历史,是一门美丽的艺术。专家评论,“潮剧是中国古老戏曲存活于舞台的生动例证,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表现形式的代表之一,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和较高的审美价值。”
从表演上来看,潮剧的角色行当中以生、旦、丑最具地方特色。生旦戏《扫窗会》被誉为中国戏曲以歌舞表演故事的典型代表;姚璇秋先生创作的《扫窗会》独树一帜,她在2022年的“国际潮剧研修班”上授课,以此讲授《<扫窗会>何以成为潮剧青衣入门打基础的剧目》,整节课3个小时,全程脱稿,思路清晰,气稳神定,结合自己的经验,侃侃而谈;从该剧的唱做念表结合她本人入剧团的自身经历“亲述”王金真的表演,其中她还回忆了当年老师教授她出演《扫窗会》的过程,包括老师如何先“讲戏”(讲述《扫窗会》的故事),再描述了表演“扫”的动作,开口“苦啊”的不同声调等。
历年来,只要是“潮剧”相关的传承活动,姚璇秋先生都带着使命感参加。为了潮剧这个古老剧种,她愿意力所能及地培育年轻学员,希望学员们把握潮剧发展的大好时机。
潮剧代表性传承人如何“传承”潮剧?
2022年3月31日-4月30日,在文化和旅游部、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的支持和指导下,汕头大学联合广东潮剧院举办“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修培训计划:首届国际潮剧文化研修班”。该研修班的班主任为中国戏曲学院荣誉教授、广东省戏剧家协会名誉主席、广东潮剧院名誉院长、著名潮剧表演艺术家姚璇秋先生。
谈及“潮剧的传承”,姚先生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要同时体现在继承与创新两方面,两手抓。潮剧的创新,要有立足传统,认识到这一点,潮剧院将一些经典的剧本拿来传承给年轻一代,让他们以传统剧目打好基础,知道剧本本身的唱腔、做功。她说:“这些年我们传承了很多剧目,比如《扫窗会》《梅亭雪》《陈三五娘》《辞郎洲》《铁弓缘》《闹钗》《八宝与狄青》等。在传承的同时,我们也在找寻古老剧种与当今时代观众审美的契合点,潮剧从来就不是故步自封的,故步自封早就被淘汰了,大家有空可以对比一下民国时期的潮剧、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潮剧,甚至是六十年代、七十年代、八十年代、九十年代到两千年后,每个时代的潮剧都是不同的,就是因为每个时代都在吸纳新的元素,甚至八十年代潮剧还录制了一批电声版的卡拉ok,为的就是吸引年轻一代。在创新方面,剧本、舞美、灯光、唱腔、服装等等都在探索。观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好的东西自然会经得起考验流传,不好的东西自然而然会被淘汰。”这几年潮剧的传承发展还特别重视对年轻人才的培养,先是跟中国戏曲学院合作,开办了潮剧首个本科班,这次又跟汕头大学合办国际潮剧研修班,目的就是要为潮剧培养有文化有素养的从业人才,带动潮剧在新时代的发展。
非遗潮剧如何“讲好中国故事”?
在首届国际潮剧文化研修班的推动下,广东潮剧院密切联系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地多个潮剧表演团体并达成协议,决定在这三个国家的四个城市分别成立广东潮剧院潮剧传承中心。传承中心将,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同时,通过开展海外潮剧宣传、教学、交流、演出等活动,促进海外社团间的密切联系,提高潮剧保护传承水平和国际影响力,增强海外华人华侨文化认同和家国情怀。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肖阳 郭毓玲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如果有线索提供或服务咨询
可联系南都新文旅研究课题组。
发送邮箱:
nandulvyou@126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