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词的本义和引申义抄写(古汉语中的从字义项详解)

22.从

(1)跟随,随从,追随,追赶

【成语】

择善而从

云集景从

言出祸从

无所适从

轻装简从

从恶如崩,从善如登

【例句】

①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过秦论》)

②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鸿门宴》)

③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伶官传序》)

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师说》)

⑤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六国论》)

⑥张良是时从沛公。(《鸿门宴》)

⑦子路从而后。(《荷蓧丈人》)

⑧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师说》)

⑨吾与汝皆幼,从嫂归葬河阳。(《祭十二郎文》)

⑩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廉颇蔺相如列传》)

⑪公子从车骑,虚左,自迎夷门侯生。(《信陵君窃符救赵》)

⑫从数骑出,微行入古寺。(《左忠毅公逸事》)

⑬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狼》)

古代汉语词的本义和引申义抄写(古汉语中的从字义项详解)(1)

(2)参加

【成语】

投笔从戎

【例句】

①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琵琶行》)

②乃使之从政,则茫然不知其方。(《上皇帝万言书》)

(3)顺从,听从

【成语】

言听计从

碍难从命

惟命是从

从谏如流

【例句】

①佚之狐言于郑伯曰:“事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烛之武退秦师》)

②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谏太宗十思疏》)

③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

④多闻,则其善者而从之。(《论语》)

(4)由,自

【成语】

无从置喙

悲从中来

病从口入

从天而降

【例句】

①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鸿门宴》)

②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邹忌讽齐王纳谏》)

③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兵车行》)

④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琵琶行》)

⑤从骊山下,道芷阳间行。(《鸿门宴》)

⑥用芽者自从本说。(《梦溪笔谈》)

(5)比照、按照

【成语】

从轻处理

从宽发落

从长计议

从俗就简

(6)通“纵”,读作“zòng”。

①特指合纵,战国时六国联合反对秦国的联盟。

合从缔交,相与为一。(《过秦论》)

②放纵

其后复放从自若。(《汉书·王吉传》)

(7)指堂房兄弟,或叔叔、侄子,由本义引申(与亲兄弟父子关系而言,是随从地位),如叔伯是为“从兄”,侄子叫“从子”。 读作“cóng”。

【例句】

其印为予群从所得。(《活版》)

(8)跟,向

【例句】

①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送东阳马生序》)

②从余问古事。(《项脊轩志》)

(9)行,做,处理

【例句】

汝既为水军都督,可以便宜从事。(《群英会蒋干中计》)

(10)依傍,紧靠着

【例句】

樊哙从良坐。(《鸿门宴》)

(11)任,任凭

【例句】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规。(《论语·为政》)

【语义提示】

“从”的本义是“跟随”,引申出“归顺”、“参与”、“随从”等义。“追赶”正是紧紧“跟随”敌人的形象。“随从”乃是较亲密之人,引申出“次于最亲的人(即堂房亲属,读作“cóng”)也是顺理成章。

【语义提示】

古代汉语词的本义和引申义抄写(古汉语中的从字义项详解)(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