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到底怎么读(六安这个地名原来是他取的)

六安历史悠久。上古时,这里是偃姓皋陶部族活动和聚居地。“皋陶卒,葬之于六(音Lu)。禹封其少子于六,以奉其祀”。故六安又称“皋城”。至西周,境内形成英、六、蓼、群舒诸方国。春秋、战国时期属楚。秦属九江郡。公元前121年,汉武帝取“六地平安、永不反叛”之意,置六安国,“六安”之名沿袭至今。

六安到底怎么读(六安这个地名原来是他取的)(1)

皋城缘何称六安,六安先秦叫什么?

六安到底怎么读(六安这个地名原来是他取的)(2)

  郭沫若先生在其《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里说,西周穆王时的古“录国”在今天的安徽六安。六、录,六安的六是否源自先秦古录国之“录”;西周时的录国,填补了六安这块地方自夏初以来的先秦史吗?  首先,从字音上来看:  对待单一“六”字,每一位教师都会对他的学生说,这是数词六(liù)。在殷墟甲骨文中已不多见。汉字的数词有大写、小写两种写法。六是小写,它的大写是陆。而单讲一个“陆”字,是指高于水面的平地,亦是华夏古老的姓氏之一。在殷商的甲金文字中,可看到“陆册父甲”、“陆册父乙”、“陆册父庚”等文存。“六”与“陆”,可以说均是上古先人在同一时期所造之字块,不仅发音有异,亦绝不是谁是谁的古字,六读作liù,陆读作lù,六非陆,两字可谓是鹿、马不相及。而后来,当把陆借作数目字六时,就亦读作liù,即陆是数目字六的大写。有的字、词典籍在释“陆”此方面的含义时书:“俗代数目六字。”

数目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各字是华夏民族原始的计数符号,先人造字之初始就有了;而其大写壹、贰……,不是同时出现的,是后来逐步借代而来的,如先秦时期的金文尚未发现“七”的大写“柒”。在这10个大写的数目字中,仅“拾”字是三音字(shì、shè、jiè);“壹”、“陆”是双音字,且陆借代为数目字六时,用的不是其基本音lù,而是读其第二音liù。  六安之六不读liù, 而读成陆的基本音lù,这与数目字六与陆的通假是不无关系的。而古录国的录字是双音字(lù、lǜ),其基本音与陆的基本音相同,读lù,这个字也是先人在上古就造出的,不仅金文有,甲骨文也有。上古时字目较少,“录”既表示记录、福录,又是西周时期的一个方国的国名。其录国在西周时, 先是夷族的子爵小国,后升为伯爵之国。  综上所述,可以说,在殷商早期的甲骨文存中,“录”、“六”、“陆”三字均分别出现,不存在相互替代,“六”字为数字、“陆”为高平地或姓氏,“录”既是录、禄,还是国名。在现今的诸多典籍中,往往把录国的录写成了六。而六安的“六”,非“陆”,实为“录”。  其次,从史料上看:由于六安的“六”读音不读liù,所以就完全可以排除什么“因大禹封皋陶的第六个儿子(或皋陶排行第六)在此地,所以这里叫六地”,以及“六以星度得名”,什么“天文女星,六度分野,夏为六,春秋为六国”的说法,因为此几种说法若有一种成立,六安就应读为六(liù)安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