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的记忆原创小诗(夜读薄薄的歌片儿)

随着本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降至二级响应,公园景区相继开放公共空间,户外休闲的市民渐渐多起来,鸟语花香的公园里又听到了悠扬的歌声。“拳不离手,曲不离口”,爱唱歌的您现在还用歌片吗?其实,歌片的历史很悠久,早在解放前就有了,还为激发人们的革命斗志立下过汗马功劳呢。

儿时的记忆原创小诗(夜读薄薄的歌片儿)(1)

1954年10月24日是个星期天,工人、战士、干部、学生在劳动人民文化宫愉快地唱歌。 冯文冈摄

解放前:革命歌曲被秘密油印成歌片

在抗日战争时期,传唱充满激昂斗志和必胜信念的革命歌曲,是鼓舞中国人民对敌斗争的重要方式之一,顽强勇敢的中国人高唱着战歌迎来了一个又一个胜利。而简朴实用的油印歌片,则是人们传唱革命歌曲时离不开的好帮手。

1943年的秋天,一支由八路军战士组成的文艺小分队,翻山越岭来到了北京房山区霞云岭乡堂上村。文艺小分队里年仅19岁的战士曹火星,满怀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和抗日救国的激情,伏在村里的一个小炕桌上,创作出了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

儿时的记忆原创小诗(夜读薄薄的歌片儿)(2)

1994年10月13日,《北京晚报》11版。

这首歌先是被堂上村的儿童团员、村剧社的演员们唱遍了霞云岭,接着,在这年10月,晋察冀边区在涞水县办各区县干部训练班,这首歌的词曲第一次油印成了歌片教唱。后来,在易县又办了训练班,还是教唱这首歌。(1994年10月13日《北京晚报》11版,《〈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诞生》)于是,这首歌便在晋察冀边区传播开来,继而唱遍了各个抗日根据地。八路军、新四军以及各边区的人民,唱着这支歌迎来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全中国解放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改成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据逄先知在文章《毛泽东和他的秘书田家英》中说,这个“新”字,是毛泽东同志加上去的。从此,这首流行全国、人人会唱的名歌中的这句话就改过来了。(2001年6月18日《北京日报》1版,《越唱越响的一支歌》)

儿时的记忆原创小诗(夜读薄薄的歌片儿)(3)

2001年6月18日,《北京日报》1版。

“团结就是力量……让一切不民主的制度死亡!向着自由,向着太阳,向着新中国,发出万丈光芒!”这首70多年来始终传唱不衰的歌曲《团结就是力量》,同样创作于1943年,是最早提出迎接新中国到来的一支高亢的序曲。这首雄壮的革命歌曲在战争年代经过多次秘密油印、传播,哪里有反黑暗、反压迫、反饥饿、反独裁的革命斗争,哪里就会响起《团结就是力量》的嘹亮歌声。抗日战争胜利后,这首歌又成为北平爱国青年学生手挽手游行示威时高唱的战歌。

儿时的记忆原创小诗(夜读薄薄的歌片儿)(4)

1990年8月18日,《北京日报》2版。

新中国成立后,这首歌连同《义勇军进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共三首歌的歌片,成为刚刚筹建的中国革命博物馆收藏的珍贵文物。(1990年8月18日《北京日报》2版,《团结就是力量》)

50年代:《歌唱祖国》靠歌片传唱流行全国

在上世纪50年代,曾经诞生过一首家喻户晓的爱国歌曲——《歌唱祖国》。您知道吗?这首让人热血沸腾、激情澎湃的歌曲,在诞生之初曾遭遇过退稿,而它的最终流行,则与创作者的自制歌片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1950年9月15日,正值国庆一周年前夕,在北京出差的人民音乐家王莘来到一派节日喜庆的天安门广场。看着那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王莘的思绪好像一下子又回到了1949年10月1日天安门广场上万众欢腾的场景,忍不住充满深情地吟诵起来:“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

傍晚,在返回天津的列车上,白天天安门广场上海洋般舞动的五星红旗、歌声、欢呼声再次在他的脑海里翻滚激荡,一股强烈的创作欲望使他禁不住想要动笔。可是身上翻遍了也找不到纸,他便从地上捡了一个空烟盒拆开,拿出笔在烟盒的反面写了起来。第二天,这首创作于烟盒纸上的《歌唱祖国》就诞生了。

儿时的记忆原创小诗(夜读薄薄的歌片儿)(5)

2011年9月6日,《北京日报》18版。

虽然《歌唱祖国》在天津当地的中学和大学演出很成功,很受人们欢迎,但当王莘把歌曲寄到报社希望能发表时,却被退了稿。不过,他并没有因此而放弃,而是开始动手刻印歌片,去工厂、去学校,在群众中广泛教唱。

1951年春天,王莘自制的歌片传到北京工人合唱团。到了夏天,北京人民广播电台播放了北京工人合唱团演唱《歌唱祖国》的录音。一时间,《歌唱祖国》便在北京的工厂、学校、社区传唱开来。

1951年国庆节前夕,《人民文学》《人民日报》先后发表了《歌唱祖国》的词曲,继而中央乐团录制并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放了《歌唱祖国》大合唱。9月15日,《人民日报》发布了《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关于国庆节唱歌的通知》,规定在这一年的国庆节,除了要唱国歌《义勇军进行曲》外,《歌唱祖国》也是全国民众普遍歌唱的基本歌曲。从此,这首歌便在全国流行起来,成为传唱最广的一首祖国颂歌,老百姓把它赞誉为中国的“第二国歌”。(2011年9月6日《北京日报》18版,《王莘:我的祖国我的歌》)

儿时的记忆原创小诗(夜读薄薄的歌片儿)(6)

1960年7月18日,北京冷风机械厂二车间的青年车工们在工余时间手持歌片,排练比赛歌曲。李晞摄

60年代:火热的“大家唱”现场买歌片学歌

上世纪60年代,每年的春季到秋季,北京劳动人民文化宫都会在周日下午两点举办“大家唱”活动,愿意学歌的人可以自由参加。而且,每次的教唱现场都备有歌片出售,方便人们学歌。

儿时的记忆原创小诗(夜读薄薄的歌片儿)(7)

1964年9月1日,平谷县城关公社建设街大队俱乐部社员们每人手里都拿着歌片,认真地练歌。冯文冈摄

当时,来教唱歌的有音乐学院的师生,还有专业的歌唱演员。参加学歌的不仅有工人、干部、解放军、学生,还有退休老工人、家庭妇女等。《红梅赞》《我为祖国献石油》《在北京的金山上》《我们走在大路上》这些歌曲,最受人们喜爱,教歌站每次准备的几百份歌片经常是一抢而空。(1965年10月26日《北京晚报》4版,《革命歌曲“大家唱”活动受欢迎》)

1963年3月5日,《人民日报》发表毛主席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学习雷锋先进事迹的热潮迅速在全国上下掀起。在这一年的春天,“大家唱”的歌声也比往年提前一个月,唱出了当年的第一支歌——《学习雷锋好榜样》。

文化宫文化园内的扩音器一响,孩子们就围过来了。他们拿出两分钱,买一张歌片,热情地学着唱起来。许多青年人也来到这里学歌。一对年轻的夫妇抱着孩子站在人群里,他们买了一张歌片,妈妈一句一句地学歌,爸爸指着雷锋的照片,告诉孩子说:这是雷锋叔叔。孩子还在牙牙学语,雷锋叔叔的名字就记在这幼小的心灵里了。“大家唱”也吸引着游人。须发斑白的老爷爷自己唱不动了,但是听歌的兴致却很浓,有的在学歌的圈圈里听了有个把钟点。

儿时的记忆原创小诗(夜读薄薄的歌片儿)(8)

1963年3月19日,《北京晚报》4版。

学歌的人越来越多,歌声也由开始时的生疏、低弱,渐渐高昂起来。学歌的人也不完全都围在教歌站旁,有人买到歌片后,坐在树林中的长椅上学,扩音器传送的声音,在方圆一里左右的地方都能听到。

学一支歌,只用不到半小时。人来人往,没办法准确统计出究竟有多少人在学歌,不过,准备的七百张歌片,早就售卖一空了。

“大家唱”结束后,在文化宫内,无论是幽静的后河畔,还是在巍峨的大殿前,都能听到有人在唱“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1963年3月19日《北京晚报》4版,《大家唱》)

80年代:新星音乐会观众来信点名要歌片

进入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提高了物质生活水平,人们的内心也渴望有更加丰富的精神食粮来滋养。可是,当时的音乐界存在着一种现象,对于新的歌手、新的歌曲这也挑剔,那也指责,这也不行,那也不是。为了让更多的新星呈现、更多的新歌流传,让扶持新生力量的风气大大发扬,北京晚报首开先河,在1980年9月举办了首届新星音乐会。

据1980年9月18日《北京晚报》1版《应首都广大读者和听众的要求 本报举办〈新星音乐会〉》报道,这场在首都体育馆举办的音乐会,参演的新星有朱明瑛、苏小明、郑绪岚、任雁、吴国松、李默、远征和王静等8位,大多都是二三十岁的年轻人,最小的只有19岁。北京晚报还重点推荐了《军港之夜》《年轻的朋友来相会》等8首新歌,并且印成了歌片,随节目单出售。

儿时的记忆原创小诗(夜读薄薄的歌片儿)(9)

1980年9月24日,《北京晚报》1版。

这场音乐会座无虚席。歌坛新星们不同风格的演唱,受到了全场一万八千名观众的热烈欢迎。朱明瑛载歌载舞演唱的亚非拉歌曲和苏小明那渗透人心、极富诗意的歌声,使音乐会出现了两次高潮。在现场演唱的几十首歌曲中,《军港之夜》和《年轻的朋友来相会》最受观众喜爱。一位观众说:“这样的音乐会使人在愉快的艺术享受中感受到青春的活力,感受到向上的力量。”(1980年9月24日《北京晚报》1版,《〈新星音乐会〉昨晚首场演出 受到观众热烈欢迎》)

儿时的记忆原创小诗(夜读薄薄的歌片儿)(10)

2010年8月26日,《北京晚报》35版。

在新星音乐会结束后,中央电视台和中央电台都进行了转播,许多观众和听众纷纷来信、来电话要求邮寄歌片。通县服装厂的观众王志华、石丽丽、安美英等在来信中说,“希望能给我们寄来一些歌片,最好是苏小明、李默等唱的歌曲。”(2010年8月26日《北京晚报》35版,《一毛钱晚报给读者寄歌单》)

为了满足广大市民的要求,北京晚报不仅给一部分观众回寄了歌片,还将部分推荐歌曲的歌片刊登在了报纸上,供更多的读者珍藏留存。

儿时的记忆原创小诗(夜读薄薄的歌片儿)(11)

1992年7月,北京复兴医院血液透析室全体医护人员在与病友举办的联欢会上,手持歌片在麦克风前引吭高歌,表达自己对工作的热爱。贾明摄

90年代至今:公园合唱团与歌片相伴

上世纪90年代,拥有1000余万人口的北京步入了老龄化城市的行列。安乐祥和的晚年生活,自然少不了悠扬愉悦的歌声作伴。在北京的公园里,拿着歌片唱歌的老歌友们成了清晨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儿时的记忆原创小诗(夜读薄薄的歌片儿)(12)

2011年冬,在怀柔区人口文化公园里,一群老年唱歌爱好者人手一张歌片,快乐地唱着老歌红歌。 卜向东摄

从1990年起,北京市春光食品公司退休工人武荣璋就开始在东单公园义务教大家唱歌。早上7点多,武荣璋拎着两大书包歌片露面了,在附近等着的歌友纷纷围上来帮忙拉绳子、挂歌片。在武师傅领着大家唱了几遍“练声曲”后,《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牡丹之歌》《红梅赞》等或高亢嘹亮或旋律悠扬的歌声便回荡在东单公园上空,一直唱到8点多。(1996年5月2日《北京晚报》1版,《退休工人武荣璋义务教歌整六年》)

儿时的记忆原创小诗(夜读薄薄的歌片儿)(13)

1996年5月2日,《北京晚报》1版。

“爱连着爱,波浪连波浪,友情好似江河水,浩浩荡荡”……21世纪的北京早晨,歌声悠扬。在景山、香山、天坛、紫竹院、陶然亭等各大公园,都有群众自发组织的合唱团体在进行合唱练习。在被称为歌咏乐园的景山公园内,教歌者自带不同曲目的歌片,学唱者选择自己爱好的歌曲,各种歌声形成一片歌唱的海洋。(2008年8月23日《29th奥林匹克运动会官方会刊》第19版,《乘着歌声的翅膀》)

儿时的记忆原创小诗(夜读薄薄的歌片儿)(14)

2018年9月,北京市第五中学通州校区学生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手持“老歌片”学唱抗战歌曲。周良摄

如今,与歌声如影随形的歌片依然是爱歌人的心头好。一首首曲调优美、富于时代特征的新老歌曲,深受人们喜爱;而那写着词曲的歌片,则寄托了人们心中那份穿越时空的真挚情感和对美好生活的永恒追求。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