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的浦东(海上记忆浦东30年)

当年的浦东(海上记忆浦东30年)(1)

当年的浦东(海上记忆浦东30年)(2)

大约是1991年前后,浦东开发开放不久,有一天学校大队辅导员把我和几位同学叫去,告诉我们有一个“我是浦东小设计师”的创意设计大赛。每一位小朋友会发到一套手工折纸素材,有各种漂亮的“高楼”“大桥”和“住宅楼”,大家先在家按照自己的想象把这些纸质建筑粘贴在象征着浦东广袤土地的卡纸上,到了比赛现场,手托纸板模型,再向在场评委讲述自己的设计思路和未来畅想。

对那个年代的小学生来说,这样的比赛实属创新。那时候每一个浦东小学生都知道浦东开发开放是哪天,三大功能开发区又是哪几个,市区第一座跨越黄浦江大桥名叫什么,新建成的东方明珠电视塔高几米世界排名第几……晨会课上,黑板报上,所有的信息都在告诉我们,自己的家乡,以后将变得非常非常了不起。而小小的我们居然还能通过做手工的方式亲自上阵做设计师,一颗颗小心脏顿时热血沸腾。

我和最要好的发小都参了赛,发小拿了全市一等奖,我什么奖也没有。30年后写下这段往事,当然不是表达颗粒无收的失望,而是突然意识到,这段往事像是一段时代的注脚:在那段热火朝天的建设岁月里,除了日夜殚精竭虑的政府官员、专家学者、工程建设者之外,其他的社会力量也通过各种方式被动员起来,把浦东的开发和建设当作自家事情一样看待。

事实上,20世纪90年代的上海小学生们是很敢想,也很敢做的。如果说我参加的比赛还只是纸上谈兵,那么还有一些小学生,是真的实实在在为浦东的建设出过力。《解放日报》《文汇报》和《新民晚报》曾先后报道过北蔡中心小学学生集资建天桥的新闻——

在当时的沪南公路拓宽工程中,孩子们发现马路拓宽后过马路存在安全隐患,希望能建一座天桥。他们给市领导写信,建议增设天桥,并表示愿意集资解决工程资金缺口问题。最终,全校1300多人捐出了7000元,其中大多数是孩子们一年年攒下来的压岁钱和零花钱。相关镇、村、施工单位,包括浦东新区的领导也纷纷解囊。在各方努力下,人行天桥如期建成。

始终相信,城市与人,是互相依存、互为见证的。对于生于浦东、长于浦东、始终居住于浦东的我来说,浦东的建设发展,不仅仅是见诸媒体的一条条新闻,更是深入肌理的一个个私家记忆片段。

当年的浦东(海上记忆浦东30年)(3)

1994年9月,我到离家10公里开外的地方上中学,途经的主要干道是刚建成两年的杨高路。原来的杨高路是建于“大跃进”前夕的郊区公路,弯弯曲曲,没有一处笔直,路面宽度只有4米到6米左右,且相当部分还是由细煤屑作面层,属于等级较低的4级公路。1992年,杨高路改扩建工程被列为当年上海头号工程,在建设人员的努力下,实现了开工之初定下的当年动迁、当年施工、当年绿化、当年通车的目标。可以想见,若不是有改建后的杨高路,我的上学之路不知道要艰辛几倍。

在去新学校途中,公交小巴还经过了正在建设的金桥立交桥,这是继罗山路、龙阳路后,浦东第三座大型立交桥。我透过车窗玻璃仰望高高的钢筋水泥柱,想象着建成之后桥上车水马龙的情形。

学校本身则位于张杨路旁。张杨路的改扩建工程和金桥立交桥一样,同属于当年浦东新区“五路一桥”工程之一。它还有个“高大上”的标签:全国第一条拥有“共同沟”的道路。它的两侧人行道下各建设一条共同沟,宽在5.6米至5.9米,深约2.6米,平均离地面1.8米左右。其中从浦东南路至源深路段建设双孔共同沟,即每个共同沟中间有两个单体,一个放置煤气管,另一个放置自来水管、电力电缆、通信电缆;从源深路至上川路段建设单体共同沟。为了便于维护管理,共同沟每隔100至200米设置人孔,便于进出,另有材料投放口,煤气、电力通风井,防火门,排水设施等。根据预算,共同沟的总投资约占整个张杨路道路工程总投资的35%至40%。

由此,那一年也成为我迄今为止不算长的人生经历中颇具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它不仅意味着我从此离家求学,开始半独立的住宿生涯,更意味着“小我”和大时代的奇妙连接——你看,在从家到学校的短短路途中,居然见证了这么多浦东重点工程!当然,上面写到的所有工程细节,都是此刻的我通过查阅报纸资料发现的。对当时的12岁少女来说,印象最深刻的,是从车站下车步行至学校途中,路边杂货铺铁门上张贴着饰演“展昭”的演员何家劲的大幅海报。杂货铺四周,是一片田野,不知名的杂草在路边迎风摇摆。

很多年后,当我面临安家置业,居然如同冥冥中注定一般,再次选择了这一片最熟悉的区域。每天穿过杨高中路坐地铁上班,若是开车,必经过金桥立交(现为中环的一部分),有时也会经过张杨路,在路过中学母校的那一刻,依然会张望一眼操场上的少年。

杨高路在时隔20多年后,再次经历了一场大型改建工程,以跨线桥加主线地道的方式,实现了从杨浦大桥到南浦大桥一路没有红绿灯。金桥立交如前所述,已成为中环的一部分,却因当年设计限制,车道过窄过陡,被车友吐槽为“最险匝道”,一律限速40。张杨路的部分路面已有些坑坑洼洼,伴随着最新的轨道交通建设工程,路面正在陆续修整中。只有母校依然在,尽管少年也已换了一茬又一茬。

你看,这就是浦东,没有永远的第一、最好,要保持领先,就要不断自我革新。

曾几何时,城市地标记忆成为非虚构写作的“显学”,而关于上海,人们看到的,多为所谓“原法租界”地段的洋房小楼、梧桐树影,以及穿插其间的衣香鬓影、名人典故。很抱歉,这些在浦东是真没有,于是我能写出的浦东记忆,竟也是同一个个重大工程相连,硬邦邦又戆憨憨。

直至今日,依然有人说浦东“不像上海”。这是一句中性评价。浦东不够有“腔调”,不少地方依然像“乡下”一样到处空空荡荡;但在诸如碧云等国际社区,规划者借鉴了国外的街区设计理念,精心布局道路、绿化和商业设施的密度,使得空间相对更舒适,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也更得体。

对于从小把“去浦西”说成“去上海”的浦东“原住民”来说,“不像上海”这个判语,在过去意味着“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的刻板印象,如今则意味着浦东所天然肩负着的使命。上海是新时代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而浦东又是上海的标杆和闯将。如果和传统之间没有一点“不像”,没有一点突破,又如何承担得起时代赋予的重任?浦东所代表的这种粗糙质地感,于泥土中、从一张白纸始,排除万难奋力突破的顽强毅力、对新事物新文化的好奇心和接纳度,同样是不能舍弃的上海精神之根。

栏目主编:沈轶伦 文字编辑:沈轶伦 题图来源:IC photo 图片编辑:苏唯

内文图来源:视觉中国 题图说明:金桥立交

来源:章迪思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