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学习时间过得慢(学习时间比别人多)

每年高中考前三五个月的时候,在网上总能看到这样一些提问:有什么办法可以让我从300分提高到600分?我如何才能用三个月的时间逆袭?······

下面总有很多学习方法或者攻略,说句实在话,那些内容我都看过,写得非常中肯,如果真的按照人家的思路去做的话,成绩虽然不可能提升复读那么大,但是多少还是有用的。

可是大部分人试过之后发现自己都失败了,于是就责怪人家的学习方法有问题。其实,不是人家的学习方法有问题,有问题的是你自己。

学习这件事情,有它内在的规律所在,搞不清楚规律,盲目地照搬,最后肯定以失败告终。

今天我们就来谈谈如何获得超强的学习能力的问题:

学习必须带着明确的目的去学

在每次学习之前,你需要问清楚自己三个问题:我要学习什么内容?我要学到什么程度?我要使用哪些方法?

高中有一类学生很常见,他们一整个早自习都在读书,背书,可是到了课上,老师一检查发现他连一段非常短的文字都背不下来。

这就好比你天天上下楼走楼梯,你走了十年八年,可是问你有多少个台阶,很多人都答不出来。为什么?因为你从来没有考虑去记住这个东西,你每天都是漫无目的地走路,你根本没有明确的目标。

考试前的一个周,感觉自己前期学习非常不扎实,考试又近在咫尺,于是手忙脚乱眉毛胡子一把抓,天天通宵学习,最后成绩还是一塌糊涂。

无数的事实证明,没有明确目标的学习都不会有高效的结果。

背书就是背书,背下来才是王道,你在稍微熟悉全部需要背诵的内容之后,你就要根据自己的记忆能力确定自己的背诵内容。

它们可能是一小段,可能是几句话,这就是你的学习内容。

我要流畅无误地背诵下来,这就是你要学习到的程度。

只有增加重复的频率,才能实现这个目标,这就是你学习的方法。

为什么学习时间过得慢(学习时间比别人多)(1)

同理,大考之前,无论你前期学习的多么糟糕,你都要明确短时间内能够帮助你大幅提升成绩的知识点有哪些。找一张类似的期中或者期末的试卷,分析一下每个章节在试卷上所占的分值,因为时间有限,你只能狠抓这些占分比重最高的内容。

把这些章节的课本上面的例题认真看看,所涉及的公式定理背熟,然后再找三五十个这个章节的高中低档的题目反复做做。注意是反复做,只有对这类题目达到深入的理解,你才有可能应对试卷中出现的各种变式题目。

在平时新的章节的学习中,在老师讲授之前一定要预习一下。

先看一下这个章节的例题,没有老师的讲解你自己能够做出来吗。再看看课后练习题,这个章节到底要解决什么问题,看不懂没事,那就上课认真听,思考一下例题和你预习时看到的题目有什么关系。

如果例题和课后练习都没有问题了,那就去做相关的题目,遇到不会的题目思考五分钟没有结果就去看答案,把让自己卡壳的地方记录下来,可以作为你的错题本。只要不断总结自己的做题思路,你就可以积累丰富的做题经验,从而具备了突破的可能。

学习必须有科学的学习方法

没有记忆,就没有学习。

学霸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记忆力特别强。有的同学可能会抬扛说:我也没看见他们整天背啊,他们的成绩为啥就那么好?

其实很多学霸都有自己的记忆技巧,只不过他们自己不知道罢了。学霸往往理解力很强,一段文字特别是数理化的知识点,他们可以很快地掌握并能够灵活运用,背诵只是一种方式,运用才是终极目的。

可是我们大部分人没有这个能力,我们必须要有记忆这个环节,那么如何快速地记忆呢?这就涉及到记忆方法的问题:

无论什么样的记忆方法,都离不开两个字:重复!要想记得快,记得牢,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增加背诵的频率。

你一定可以说出很多广告词,你似乎根本没有刻意地去记忆,但是你整天听,整天看,耳濡目染,你自然而然就熟练地背了下来。

学习上的背诵当然要比广告词复杂得多,要想记住它们,你要分多个时间段去背诵。或许你在某个时间段集中背诵也可以背诵下来,但是那种记忆并不牢固。只有多个时间节点去重复背诵,你才能够背得滚瓜烂熟。

至于这些时间段是什么,那就需要你根据自己的时间去安排了,记住一天之中至少重复三次。

为什么学习时间过得慢(学习时间比别人多)(2)

理解可以让你记忆更加牢固

高中学习的内容大都非常抽象,死记硬背下来的内容如果不能理解应用那基本等于没用,更何况新高考的试题最强调的能力就是灵活运用的能力。无论你刷多少题目,你都很难在高考中遇见原题,对于知识,你必须学会理解。

理解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把抽象概念和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建立联系,一种是把一个抽象概念和另外一个抽象概念建立联系。

比如小说中情节的作用中有一个是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你就可以想到《天龙八部》中段誉被打下山崖得到绝技六脉神剑的情节,打下山崖就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同理,物理的电学和磁场学,你在做题的时候也要去思考二者的联系,只有在不同抽象概念之间,也建立起联系,这才是真理解。

所有理解过程都有几个前提:

第一,牢固地记忆课本上最基础的公式、概念、定理等最基础的知识。

第二,只有做过不同类型的题目,才能获得深刻的理解。一个只做过一台手术的医生绝对不可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医生。

第三,及时记录自己的理解障碍,有一个精简的错题本。

理解的终极目的是运用

很多同学上课感觉听明白了,结果下课一做题还是不会。出现这个情况不要着急,你可以学着去模仿别人做题。

先不看答案去模仿例题,例题没有问题了就去做题,做题遇到不会的题目思考五分钟没有结果果断看答案,看懂之后在盖上答案试着自己做一遍,直到做会为止。

等你模仿得多了,你自然能够发现做题的诀窍所在,如果再适当地提升做题的数量,那么就可以朝着学霸的方向迈进了。

我是高考语文123,致力于研究挖掘高中生学习内驱力和学习方法,每日更新,敬请关注!

为什么学习时间过得慢(学习时间比别人多)(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