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深山发现的古庙(宿迁一村民家惊现188年前)

在我国古代,有为重要的事件和人物立碑纪念的文化传统,不同的碑文都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在湖滨新区皂河镇张孝林的家中有一块收藏了50年的功德碑,这块碑至今已有188年的历史。这些年张姓一大家想尽办法来保护它,若不是因为家里要翻建新屋子,这块功德碑可能永远也不会再次面世。

农村深山发现的古庙(宿迁一村民家惊现188年前)(1)

《楚风夜话》记者看到,因为年代久远,碑上镌刻的文字已经有些模糊。经过测量,这块碑长70厘米,宽50厘米,只有上半截,右下方还有一处敲打撞击的裂痕,看上去很有年代感。

张孝林:我反正也识几个字,然后看到了道光十年,查了一下道光十年在1830年左右,应该是1830,我认为这快石碑应该有价值的。

张孝林的母亲孙业兰今年已经89岁高龄,嫁给张家70年了,耳不聋眼不花,提及这块残碑话匣子一下就打开了。

农村深山发现的古庙(宿迁一村民家惊现188年前)(2)

张孝林母亲 孙业兰:碑啊,我保存68年了,我家老头没死时候我就跟他保护这碑。

老人家说,这块碑是原来张埝自然村(即现在的刘庄村十一组)附近一座古庙地藏庵里面的功德碑,地藏庵东侧还有个尼姑庵,在这一带非常有名,被称为“一步两个庙”,原先这两个庙里住着和尚和尼姑,清朝的时候,有一个县官下来查探民情,认为和尚尼姑住在一起,有伤风化,便驱赶尼姑回家还俗,于是,这两个庙里就只有地藏庵里还住着和尚,平时代管尼姑庵里的香火。据说,这个庙还有许多下院,皂河以南的王官集、沙集等地有欧庙、陆庙等都属于这个庙的下院,关于这一点,67岁的村民王树奎也有印象。

村民 王树奎:当时我爷爷在那里面做饭,给老和尚做饭,俺父亲就搁那长大的。

孙业兰老人回忆,嫁到这里的时候,很多僧人都回乡还俗,庙里只剩下一个法名为决明的方丈,带着两个徒弟,一个叫仓元,一个叫祥真,庙也都很破败了,但仍然保留着三间大殿,六间偏殿和山门,大殿里面供奉着地藏王菩萨,隔壁尼姑庵里面供奉着一丈多高的铜铸泰山奶奶像,一般民间称为奶奶庙。

农村深山发现的古庙(宿迁一村民家惊现188年前)(3)

村民 王树奎:那个泰山奶我也看过的,反正有三米多高,底面有宝座,确实存在。

有关地藏庵兴建缘由,张孝林母子说,当地人祖辈传说是在几百年以前,因为张埝北面的黄河决堤,赵埝、张埝一带民众生命财产损失无数,很多大户纷纷捐资,加上和尚四处化缘,才在此地建起了这样一座庙宇,祈求风调雨顺。地藏庵建成以后,当地还流传着两口大钟的传说,传说地藏庵建好后,黄河上面突然飘过来两口大钟,并轰轰地说着什么,当地人仔细一听,原来两口钟正在争吵。

农村深山发现的古庙(宿迁一村民家惊现188年前)(4)

张孝林:就讲说黄河故道发大水把这两口钟给冲来了,一个铜的,一个铁的,说我去张家埝,你去宿迁县,其中一个就被我们张家埝捞上来了,这都是以前老一辈人讲的神话传说,此地包括邳州那边都知道。

孙老太太说她以前曾亲眼目睹过这口大铁钟,铸造精美,钟声洪亮,但可惜在大炼钢铁年代已经砸毁炼钢了。而这块“功德碑”也是当年地藏庵里的一大遗存,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地藏庵被拆,村里年轻人将这块功德碑砸断修水利,下半段已经砸成碎石,上半段被扔在那没动,怀着一种对于列祖列宗的尊崇,张家觉得不能让地藏庵最后一点遗物都完全损毁,于是,张孝林父亲就悄悄地将其用板车拉回家,一直保存到今天。

农村深山发现的古庙(宿迁一村民家惊现188年前)(5)

张孝林母亲 孙业兰:弄大闸,弄石头放在闸那的,人给榔头弄的,俺家老头有劲,夺下来的。

张孝林:就给它埋在地底下,收了那么多年,直到我房屋返修的时候才把他找出来保存到现在。

农村深山发现的古庙(宿迁一村民家惊现188年前)(6)

那么,这处地藏庵到底建于哪个年代?遗留下来的半截石碑写了哪些文字,记录了什么内容?又有着怎样的文物研究价值?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