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首夜已寒的诗(不随夭艳争春色)

每日一首夜已寒的诗(不随夭艳争春色)(1)

每日一首夜已寒的诗(不随夭艳争春色)(2)

萧萧:象声词,草木摇落声。

偏称(chèn):最适宜,最合适。称:适合。

闲官:指当时诗人所任商州团练副使之职。

夭艳:异常艳丽而不端庄。

量(liàng)移:唐宋时期公文用语,指官员被贬谪远方后,遇恩赦迁距京城较近的地区。此处为反语,意为被贬到更偏远的地方。

每日一首夜已寒的诗(不随夭艳争春色)(3)

插图作者:邱玥

每日一首夜已寒的诗(不随夭艳争春色)(4)

王禹偁(chēng)(954-1001),字元之,北宋诗人、散文家、史学家。济州钜野(今山东巨野)人。出身寒微,曾为左拾遗、左司谏等官。为政提出重农耕、节财用、任贤能、抑豪强、谨边防等建议。反对五代浮靡文风,倡导文宗韩愈、柳宗元,诗学杜甫、白居易。其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平易。有《小畜集》《小畜外集》。

淳化二年(991年),作者因直言抗疏触怒太宗,被贬为商州团练副使,郁郁寡欢,于是写了这首托物言志的七言律诗《官舍竹》。竹,岁寒三友之一,古人多用以指代君子之道,是高尚品格和坚守情操的象征。诗人以竹自喻,通过描写竹子耐寒、有节的情操品格排解内心的忧愁,表达自己坚贞不渝的人格追求。

首联以问句开笔。是谁在官舍里种的这几百杆潇潇绿竹呢?在它们的陪伴下吟诗作赋最适合我这充个闲职的被贬之人了。诗人因故被贬到商州这个偏远的地方,才情无处发挥,心情十分郁闷,但看到官舍中不知谁种下的几百杆潇潇绿竹,明澄澈碧,顿时神清气爽。

颔联借咏竹而言志。春天里,群芳争奇斗艳占尽春色,而竹子却一袭青衣独守坚贞。竹子并不是没有追求,它是在等待着严寒中漫天的冰雪来检验自己的高洁与坚贞。“孤贞”一词升华了主题。

颈联运用拟人手法,描写官舍竹在日常与诗人的互动,营造出一个竹即我友、竹我同品雅趣、共享清欢的美妙意境,让读者感受到诗人面对低谷不甘自弃的人生态度。尾联通过想象,表达了自己在因言遭贬的逆境中淡然豁达、不屈不挠、坚贞不渝的情操。

这首诗自然贴切、语浅意深、情味隽永,风格简古淡雅,是诗人艺术主张的具体体现。

鸣谢:屈永红(程序员 写作爱好者)

每日一首夜已寒的诗(不随夭艳争春色)(5)

书法:德阳广播电视台台长 游光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