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公桃李满天下诗赏析(习诗录:草长莺飞二月天)

前期,一直复习唐诗宋词,当然,也附带复习了一些宋诗据有关专家研究,中国古诗有三大顶峰,分别是唐诗、宋诗和清诗高鼎,浙江杭州人,清代诗人他的一生,可以说是颇为不幸的他自幼家境贫寒,他十五岁起在一家店铺学做生意,读书全靠自学和家教他十六岁父亲去世,二十一岁母亲去世,从此只得与妹妹相依为命他一生经历的最重大的事件是太平天国运动他的妹妹和妻子林氏在逃难途中殒命这一经历给他的内心带来了难以抚平的创伤此后,他大部分时间都待在宁波教书四十二岁那年,他娶了宁波的一个哑女为继室,后来又有了两个儿子同年,有人给他介绍了一份文书工作,自此生活才稍稍宽裕了一点高鼎相貌平平,不善言谈,还有高度近视,终其一生,不过是个教书先生、行政文员,最大的爱好便是写诗,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令公桃李满天下诗赏析?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令公桃李满天下诗赏析(习诗录:草长莺飞二月天)

令公桃李满天下诗赏析

前期,一直复习唐诗宋词,当然,也附带复习了一些宋诗。据有关专家研究,中国古诗有三大顶峰,分别是唐诗、宋诗和清诗。高鼎,浙江杭州人,清代诗人。他的一生,可以说是颇为不幸的。他自幼家境贫寒,他十五岁起在一家店铺学做生意,读书全靠自学和家教。他十六岁父亲去世,二十一岁母亲去世,从此只得与妹妹相依为命。他一生经历的最重大的事件是太平天国运动。他的妹妹和妻子林氏在逃难途中殒命。这一经历给他的内心带来了难以抚平的创伤。此后,他大部分时间都待在宁波教书。四十二岁那年,他娶了宁波的一个哑女为继室,后来又有了两个儿子。同年,有人给他介绍了一份文书工作,自此生活才稍稍宽裕了一点。高鼎相貌平平,不善言谈,还有高度近视,终其一生,不过是个教书先生、行政文员,最大的爱好便是写诗。

今天复习高鼎 的《村居》,原文如下: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这首诗的大意是:早春二月,村前村后,漫山遍野的青草已渐渐发芽生长,黄莺欢快的飞来飞去。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杨柳披着长长的绿枝条,随风摆动,好像在轻轻地抚摸着堤岸,春天的水泽和草木蒸发出许多水汽,形成淡淡的烟霭,朦朦胧胧,杨柳似乎都陶醉在这浓丽的景色中。春天是最适合孩子们撒欢的季节,村里的孩子们放了学,急急忙忙,早早的跑回家。他们一心牵挂的,就是赶紧趁着和煦的春风,把那状似老鹰的风筝放上蓝天,与白云一起飞翔。

高鼎晚年归隐于江西上饶地区的一个小乡村。在远离战争前线的村庄,宁静的早春二月,草长莺飞,杨柳随风,好一派欣欣向荣的春日景象。就在他欣赏这盎然春意的时候,一群天真活泼的儿童背着书包,嘴里唱着歌儿,蹦蹦跳跳地放学回家了。回家后,他们把书包一放,又飞也似的跑到野外,到田野里去放风筝了。这时候,风筝在天空中凌风飞舞,时上时下,飘忽不定。此刻,他想到春天给人们带来了无限的欢乐和生机,孩子们的欢笑也反衬了春光的无限美妙。于是,他立刻回到家里,激情难抑,心情愉悦,把他的所见所闻,挥笔写就了这首诗。

这首诗是描绘春天风光的小诗,是高鼎闲居乡村时的即景之作。同样,这也是一首儿童启蒙诗,老幼皆知。整首诗落笔明朗,用词洗练,通俗易懂,几近口语,却又生动形象、笔调轻快,活灵活现地描绘出一幅秀美的春景图,以及儿童放风筝的快乐情景。全诗洋溢着轻松欢快的情绪,给人以美好的情绪感染!整首诗给人的感觉就是淡淡的,对春天的赞美和喜爱是淡淡的,对孩子们放纸鸢这样田园气息的描绘也是淡淡的。在这些淡淡地感情中,又饱含着高鼎对于生活浓浓的爱意,如前所述,虽然高鼎的一生是极其不幸的,但是生活仍然要继续。忘却一切的不如意,记住眼前的美好。这种豁达淡泊的品质,正是真正值得我们学习的。

2021年3月3号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