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战争图谱(意大利独立战争)

时来天地皆同力:意大利战争前夕的外交博弈

如果要列举19世纪最大的地缘政治震荡,意大利和德意志的统一绝对榜上有名。相对于被历史爱好者们津津乐道的德意志统一战争,意大利的统一战争相对来说就不那么引人关注了。实际上,意大利统一战争是一个值得深究的话题,其中的机缘巧合也不能不让人赞叹“时来天地皆同力”这一谚语。事实上,早在1848年革命中,意大利人民就已经开始尝试将奥地利帝国的势力驱逐出意大利,建立独立自主的意大利国家,但由于种种原因,这一尝试最终被奥地利军队的铁蹄碾碎。但在11年后的1859年,意大利人的第二次尝试却取得了甚至超出最乐观的观察家的预期的成功。本文正是希望通过探讨1859年意大利统一战争和1866年意奥战争的进程,进而为“意大利为何又如何统一”这一问题寻找一个答案。

意大利战争图谱(意大利独立战争)(1)

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他在意大利统一和德意志统一中都扮演了重要角色。

19世纪50年代末的意大利局势变动,其先声并非在意大利,而是在意大利的邻国法兰西发端。自1848年末开始的路易·拿破仑政权高度依赖经济增长为自己的统治增加合法性,因此1857年法国爆发的经济危机对这一波拿巴主义政权的打击就相当严重。尽管使用了大量舞弊手段,还是有5名反对政府的议员于1857年5月的立法会选举中进入立法会。拿破仑三世深信,他只有在外交上打开局面,才有可能扭转在内政上的不利局面。1858年1月1日,拿破仑三世在给沙皇亚历山大的信中写道:“我们能够并肩前进的伟大时刻已经到来。”这是意大利风云突变的第一个警报。

拿破仑三世所说的“伟大时刻”将在哪里出现?答案显然是意大利。早在1854年的克里米亚战争中,高瞻远瞩的撒丁王国首相加富尔就意识到了,意大利问题不是一个国内问题而是一个国际问题,光靠意大利人自己是很难建立起一个统一的意大利国家的,因此他在克里米亚中派遣撒丁军队去参加一场和撒丁王国毫无关系的战争,并准备好了利用拿破仑三世法国对1815年维也纳会议所缔造的欧洲秩序的不满来为自己的政策铺路。

意大利战争图谱(意大利独立战争)(2)

撒丁王国首相加富尔,他被称之为“意大利的俾斯麦”,是意大利统一的重要推动者。

加富尔对拿破仑三世的让步对拿破仑三世来说很重要,加富尔慷慨的表示,一旦法国帮助撒丁王国建立起一个“从阿尔卑斯山到亚德里亚海”的北意大利王国,撒丁就将向法国割让萨伏伊-尼斯作为酬劳,而这两块在1815年北割让给法国的领土的回归势必能提高拿破仑三世在国内的威望,帮助他巩固已经开始摇摇欲坠的波拿巴帝国。1858年7月20日,加富尔和拿破仑三世在普隆比埃秘密会晤,两人约定了未来的意大利格局——一个由撒丁王国主导的北意大利王国、那不勒斯及两西西里王国、中意大利各邦组成的国家和教皇国组成的邦联制国家,教皇担任这一邦联的名义领袖,而奥地利帝国将被彻底排除出意大利之外。由于法国国内强大的天主教徒势力,拿破仑三世认为这样一个由教皇任元首的意大利国家安排能让法国的天主教选民更加支持政府。9月,拿破仑三世的堂弟热罗姆亲王前往华沙和亚历山大二世沙皇会晤,希望签订一个针对奥地利的军事同盟,尽管沙皇拒绝签订正式条约,但还是口头承诺,俄国将以奥地利在克里米亚战争中对待俄国的方式对待奥地利——这意味着俄国将在意大利战争爆发后在加利西亚动员数万人以阻止俄奥边境的奥地利驻军前往意大利战场增援。不过,除此之外,俄国就不愿做出更多保证了。自1856年巴黎和会后,俄国的政策就是在保持维也纳体系的同时修改巴黎和会关于黑海的安排,而热罗姆亲王提出的签订一个全面的法俄同盟同时对奥地利帝国开战的前景对沙皇来说毫无吸引力,这可能导致欧洲的全面动荡而俄国在近东一无所获。11月,俄国人致信巴黎,表示俄国将在外交上支持法国并承认意大利的领土变动,而法国应该认为1856年《巴黎和约》所规定的有关黑海中立化的条约已被废止。《巴黎和约》是拿破仑三世的重要外交成果,他自然不愿意轻易放弃。最终,俄国与法国于1859年3月签订了一个秘密条约,约定俄国将在意大利战争中保持善意中立。这当然可以说是拿破仑三世的外交胜利,他没有如俄国人所愿承诺修改《巴黎和约》,但却得到了俄国的中立保证,从而让奥地利不可能依赖东欧保守君主国的团结来增强自己的力量。

意大利战争图谱(意大利独立战争)(3)

普隆比埃会谈设想的战后意大利格局,彼时意大利将组建一个由北意大利王国、中意大利邦联、教皇国和那不勒斯王国组成的意大利邦联。

不过,拿破仑三世仍有顾虑。尽管英国已经宣布保持中立并呼吁双方和解,但普鲁士王国的立场还是模糊的。如果法国以侵略者的面目出现在意大利战争中,那么这种对德意志国家(奥地利帝国)的侵略行为很容易在德意志邦联引发对拿破仑战争的悲惨回忆,继而导致法国在莱茵河上卷入一场被德意志民族主义舆论逼迫着爆发的与以普鲁士为首的德意志邦国的战争,这对于竭力希望限制战争规模以确保进展顺利的拿破仑三世来说并不是好消息。要防止与奥地利的战争激起德意志民族主义者的反对舆论,拿破仑三世和加富尔必须设法让这场战争看上去是奥地利主动挑起的。不过由于奥地利的意大利政策只是为了保住它已经拥有的利益,因此要想让奥地利挑起战争并不容易。

由于英国在意大利没有政治利益而只有商业利益,而意大利战争可能导致确保了英国利益的维也纳体系出现裂痕(当然,我们现在知道这正是拿破仑三世的目的),因此英国对已经日益紧张起来的意大利局势的立场是缓和性的,伦敦真诚的希望意大利能够维持此前数十年的局势,为此抛出了一个和平计划——由欧洲列强保证撒丁王国中立化,而奥地利则宣布放弃对意大利诸邦的干涉权,以此使得意大利独立于列强之外。这个计划既不受撒丁欢迎页不受奥地利欢迎,撒丁不可能同意在列强担保下解除武装,而尽管奥地利外交大臣斐迪南·冯·布尔表面上承诺如果意大利诸邦同意那么奥地利将解除那些赋予奥地利在意大利诸邦的干涉权的双边条约,但他转而又私下写信给这些意大利邦国宫廷,指示他们宣布欢迎保持与奥地利的关系。

意大利战争图谱(意大利独立战争)(4)

1859年战争爆发前夕的意大利格局。

英国的和平计划还没来得及实施,3月18日,俄国就提议举行一次欧洲会议以解决意大利问题。俄国之所以如此主动,是因为沙皇想效仿加富尔在巴黎和会上的政策,当时加富尔在与意大利问题毫无关系的巴黎和会上将意大利问题扯了进来,而沙皇则希望将近东问题牵扯进这样一场以意大利问题为主题的欧洲会议中。拿破仑三世默许了俄国的这一建议,因为这有可能使得奥地利感受到屈辱,从而引诱奥地利挑起战争。事实上,如果奥地利参加这一会议,就势必要面临其他欧洲列强施加的要求奥地利放弃一些意大利领土以换取意大利问题的缓和的压力,这种以土地换和平的建议对奥地利来说毫无吸引力。作为反建议,维也纳要求撒丁王国首先解除武装并将他们在年初动员起来部署在东部边境的军队撤离边境,加富尔对此的答复是如果奥地利要求撒丁撤军,那么奥地利自己也应该将军队撤出北意大利。

然而就在这时奥地利犯下大错。他们以为自己可以逼迫撒丁单方面解除武装,即使加富尔拒绝并争取到了法国的支持,奥地利也可以依赖英国和普鲁士的支持。因此,奥地利于4月19日向撒丁王国下达最后通牒,要求撒丁将边境的军队撤离。4月26日,加富尔拒绝了奥地利的最后通牒,奥地利随即于4月29日派遣军队进入撒丁王国,挑起了战争。5月3日,拿破仑三世宣布法国将站在撒丁一方参战,而早在4月25日,第一批法国军队就进入了撒丁王国,意大利统一战争爆发了。

战前对比:1859年的奥地利、法国与撒丁军队

1859年的奥地利军队是一支庞大但腐朽的军队。即将在北意大利与法撒联军交战的奥地利意大利军团主要由未经教育的文盲新兵组成,他们通常只在军队中服役两三年就被军队为了节约支出而解雇,战时才又被征召起来。更糟糕的是,奥地利是一个多民族帝国,它的士兵们来自许多不同的民族,因此他们只能勉强学会几个简单的德语单词以与自己的指挥官交流,一旦他们与其他同僚走散就很难回到队伍中,也没有能力和来自其他民族的战友协同作战,一位同时代的观察家对此评论道:“一旦队伍被打破,对奥地利士兵来说,他的工作就完成了;而对一个处于相似处境下的法国士兵来说,他的战斗才刚开始。”绝大多数奥地利士兵只能胜任在阅兵场上列队的工作,一旦将他们部署在北意大利地形复杂的真实战场上,他们的战斗力就显得非常糟糕。当然,奥地利军队中还有很多来自蒂罗尔和克罗地亚山地的轻步兵,这些轻步兵是优秀的战士,但相比于玛丽亚·特蕾莎时代,1848年革命后奥地利帝国对这些边疆少数民族武装的忠诚很没信心,因此奥地利军队中的克罗地亚轻步兵数量相对于过去来说少了很多。

在1859年战争中,步兵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19世纪50年代初法国陆军上尉克劳德·米涅发明米涅式步枪后,步枪的射程从拿破仑时代的40米增加到了360米,而装填速度几乎没有变慢。这一技术进步使得1859年战争中使用米涅式步枪的步兵成为了战场主力并用步枪造成了总伤亡的98%。奥地利步兵使用的米涅式步枪是新式的13mm洛伦兹步枪,但大多数奥军士兵是在前线领取到自己的步枪的,因此他们对自己的武器很不熟悉。奥地利炮兵使用的仍是拿破仑时代的滑膛炮,这些火炮很重,缺乏机动性。而奥地利骑兵在地形复杂的北意大利面对同样装备新式步枪的法国步兵几乎没有发挥什么作用。

与充斥着新兵和预备役的奥地利军队不同,法国军队基本是一支职业化常备军。由于法兰西帝国允许被抽签入伍服役的年轻人用金钱换取职业老兵代替他们服役,因此法国军队的规模虽然不大,但拥有大量有多年军旅经验的老兵。法国军队也多次参与军事行动——1830年在阿尔及利亚、1854年在克里米亚、1856年在中国都有法国士兵的身影,这让这些老兵的战斗经验更加丰富。

法国步兵主要采用小分队队形投入战斗,在克里米亚战争后,法军步兵营的规模从6个连降低到了8个连,这提升了法国步兵营的灵活性。在步兵作战中,法军指挥官通常会投入三分之一的步兵作为一线散兵,这些步兵会分散在复杂地形中射击敌军,而尝试对这些散兵发起攻击的敌军步兵会遭到法军二线步兵的反击。在地形条件允许时,法军有时也会采用将3个步兵营组成庞大攻击纵队的战术。

尽管法军没有太多的骑兵部队,仅有一些用于侦察的轻骑兵,但他们的炮兵部队远胜于奥地利人。法国炮兵使用的是新式的线膛炮,这些新式火炮的射程是奥地利滑膛炮的两倍,且拥有更高的精度。最重要的是,这些线膛炮非常轻便,可以很快的集结在一起或被部署到需要火力掩护的区域。在开阔的苏法利诺战场上,奥地利人即将品尝到法国炮兵猛烈火力的威力。

不过对法军来说,他们最重要的武器并非步枪火炮,而是法国南部发达的铁路网。由于奥地利帝国在北意大利长期维持着一支庞大的军队,而大多数法军都被部署在莱茵河一线,这使得战争初期奥地利军队相对于联军有着绝对数量优势。但通过法国发达的铁路系统,拿破仑三世很快就将大量法军运送到撒丁,然后由铁路和蒸汽船组成的后勤补给系统就能支撑着这些军队参加战斗了。

撒丁王国使用四年期的征兵制,这意味着撒丁军队更注重数量而非质量。撒丁步兵使用法国生产的米涅式步枪,在战前撒丁王国又从英国临时购买了一批英制步枪。撒丁军队同样组建了专业的轻步兵部队,装备有Carabina 1856式步枪。在骑兵方面,撒丁骑兵主要由轻骑兵组成,这些轻骑兵比奥地利龙骑兵和胸甲骑兵更适合意大利战场的复杂地形。

参加意大利战争的法军由100000名步兵、2000名骑兵和312门各式火炮组成,与法军并肩作战的撒丁军队由45000名步兵、4000名骑兵和90门各式火炮组成。与法国-撒丁联军作战的奥地利军队由两个军团组成,拥有198000名步兵、22000名骑兵和824门各式火炮。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于1859年成立的摩尔达维亚和瓦拉几亚联合公国与奥地利帝国的关系很差,且法国向联合公国派遣了军官团并向联合公国提供了10000支步枪,这迫使奥地利帝国在东南边境保留了一支30000人的军队,无法将全部机动兵力都投入意大利战场。

除了上述正规军外,撒丁王国还有一支由朱塞佩·加里波第领导的志愿武装力量,被称为阿尔卑斯猎兵,这些士兵是经验丰富的山地轻步兵,装备有远程狙击线膛枪。加里波第和5个团的阿尔卑斯猎兵参加了1859年意大利战争并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一次拿破仑式的战役机动

奥地利军队的前线总指挥是弗朗茨·居莱伯爵,居莱是个谨小慎微的人,他拒绝在法军主力抵达北意大利前就全线出击歼灭撒丁军队,但作为主动发起战争的一方,奥地利军队又不能退回四角防线以等待后续援军。4月29日,奥地利军队越过了奥属伦巴第和撒丁王国边境上的提契诺河,此时居莱手上只有五个军(分别是第二、三、五、七、八军)的机动兵力,第一军和第十一军还未抵达前线,而第九军和第十军则作为预备队被留在提契诺河以东。不过,随着奥军前锋越过边境线,大雨席卷了整个北意大利,在恶劣天气的影响下,奥军的推进非常缓慢。4月30日,奥军占领诺瓦拉,随后奥军又于5月2日占领了韦尔切利,打开了通往撒丁王国首都都灵的道路。

意大利战争图谱(意大利独立战争)(5)

1859年战争初期三国军队的行动路线

奥地利人似乎忘记了自己在1848年是通过击败撒丁军队主力而非攻占都灵才成功战胜了撒丁人,也忘记了撒丁王国现在不再是孤军作战了。5月14日,拿破仑三世本人和法军主力抵达亚历山德里亚,居莱发现奥军左翼遭到法军威胁,很快奥军与法军的第一次交战就证明了他的担忧。5月20日,奥地利第九军在蒙特贝罗与联军福雷师的6600名法国-撒丁步兵交战。尽管奥军拥有18000名步兵和600名骑兵,但奥地利军官们将大量步兵部署在撤退路线上准备掩护撤退,而联军指挥官福雷则投入了自己的所有步兵营,以刺刀冲锋将奥军从蒙特贝罗击退。也许正是因为联军的英勇表现,居莱以为第九军遭遇的是联军主力,因此被迫在南方部署了更多部队。与此同时,加里波第的阿尔卑斯猎兵们在瓦雷泽和科莫击败了一些奥地利和匈牙利步兵,这迫使居莱收缩自己麾下的大军,为联军的进一步行动扫清了障碍。

意大利战争图谱(意大利独立战争)(6)

1859年战争初期的奥地利军队总指挥弗朗茨·居莱伯爵

奥地利军事将领一贯的谨慎性格让居莱在遭遇了一次小失败后就不愿继续进攻了,因此战场的主动权落到了联军手中。拿破仑三世和法国将军们在这片他的叔叔,伟大的拿破仑一世皇帝曾经征战过的土地上策划了一场典型的拿破仑式战役机动。法国第一军和第二军在联军右翼的沃盖拉集结,而联军主力则在亚历山德里亚集结,准备在奥地利人不知情的情况下迂回到北方的奥军右翼,迫使奥军在放弃米兰和在仓促间与联军主力决战之间做选择。5月29日,所有的5个撒丁师在韦尔切利集结,掩护法国军队沿着塞西亚河西岸北上前往诺瓦拉。6月1日,走在最前面的法国第四军抵达诺瓦拉,得到了当地居民的夹道欢迎。作为对法军行动的掩护,3个撒丁师在撒丁国王伊曼纽尔二世的亲自指挥下于5月30日攻占了帕莱斯特罗以将其作为联军在塞西亚河上的桥头堡,奥地利指挥官腓特烈·佐贝尔仓促间集结了来自第二军和第七军的三个师对帕莱斯特罗的撒丁军队发起了反冲击。尽管奥军的反击非常有效,但随着伊曼纽尔二世亲率一些法国北非轻步兵渡过塞西亚河攻击奥军左翼,奥军很快就被迫放弃了进攻。

意大利战争图谱(意大利独立战争)(7)

5月28日到6月2日联军和奥军的行动路线

作为整个机动最关键的一部分,法国第一军和第二军依靠从沃盖拉到诺瓦拉的铁路,仅用1天就完成了在18世纪需要强行军3-4天才能走完的路程,从而让整支法军主力在奥地利人完全没有反应过来前就到了奥军面前。6月3日,法国近卫军和第二军在图尔比戈与奥军爆发战斗,法军顺利攻占图尔比戈,为法军主力通过图尔比戈进入塞西亚河东岸的广阔战场打开了道路,马真塔战役旋即爆发。

马真塔的阳光

6月4日中午,法国近卫军的卡穆师在马真塔战场北侧与奥军相遇,与此同时,梅利内指挥的另一个近卫军师也在战场西侧进入战场。不过,梅利内师要与奥军接触,必须跨过已经被奥军炸毁大多数桥梁的提契诺河。拿破仑三世一直跟随着梅利内师在战场西侧观战,他一直在等待北方由麦克马洪指挥的第二军和卡穆的另一个近卫军师赶到战场,但他们被来自奥地利第一军和第二军的3个步兵旅拖住了。此时整个马真塔战场上的奥军只有第一军和第二军的5个步兵旅,而奥地利第三军和第七军正从东方赶来支援。奥军在马真塔西部的战斗非常成功,尽管通过一些奥军没来得及炸毁的浮桥顺利渡河,但梅利内师只有11个步兵营而非一般步兵师的13个营,因此奥军的两个步兵旅完全压制了数量劣势的法国人。拿破仑三世非常紧张,他一边指挥近卫炮兵在塞西亚河西岸掩护东岸法国近卫师的战斗,一边催促援军,而居莱已经开始起草奥地利胜利的电报准备发给正在维罗纳的弗朗茨·约瑟夫皇帝。

意大利战争图谱(意大利独立战争)(8)

马真塔战役中双方的行动路线

对法国人来说幸运的是,法国第三军的皮卡德旅很快就赶到了战场。尽管奥军仍然有数量优势,但法国步兵们能隐蔽在树林中抵抗奥地利人的进攻,等待第三军和第四军的其余部队抵达前线。下午五点,法国第三军和第四军的各一个师抵达前线,而奥地利第三军也赶到马真塔西侧提供支援。尽管仍处于下风,但在得到第三军和第四军派出的两个师的增援后,法军已经很难被奥军击垮了。现在,战场北侧的战斗就决定奥地利人的命运。

意大利战争图谱(意大利独立战争)(9)

马真塔战役中的法国近卫军,这些步兵属于正在渡过桥梁进攻马真塔的梅利内师

在北方,法国第二军和卡穆师很快就与奥军全面交火。由于北方的法军拥有3个师的兵力,远远超过奥军的3个步兵旅,因此在持续了一整天的战斗后,法军逐步攻克了马真塔镇。这在奥军右翼形成了强有力的威胁,迫使居莱选择将奥军撤出马真塔战场,法军再一次赢得了马真塔战役的胜利。7月8日,法军在梅里尼亚诺击败了尝试阻拦他们的奥军,这迫使奥军主力撤往明乔河并导致居莱被解职,弗朗茨皇帝亲自接管了奥地利军队。

鹰扬苏法利诺

尽管在梅里尼亚诺再次被法军击败,且被迫放弃了米兰乃至几乎整个伦巴第,但奥军主力还是在法军的追击下完好无损的撤退到了明乔河流域。奥地利军队沿着明乔河展开了战线,但他们没有料到联军的进军速度如此之快,而联军也没做好追上奥军主力的准备,因此一场大规模的遭遇战就在苏法利诺打响了。与马真塔不同,苏法利诺战役中,双方的军队基本在战前就已经被部署到前线,而非像马真塔那样由援军抵达战场的速度来决定成败。

参加苏法利诺战役的奥地利军队由两个军团组成,第一军团下辖第三军、第九军、第十军和军属骑兵,第二军团下辖第一军、第五军、第七军、第八军和军属骑兵。由于没有意识到会与联军主力决战,奥地利第二军被留在了曼托瓦,没有参加苏法利诺战役。奥军在苏法利诺投入了120000名步兵、9400名骑兵和429门火炮

意大利战争图谱(意大利独立战争)(10)

苏法利诺战役中双方的行动路线

联军在数量上与奥军相仿。撒丁军队在苏法利诺投入了4个师,这几乎是撒丁王国的全部机动兵力,拥有37000名步兵、1500名骑兵和80门火炮。法军投入了四个军和近卫军,这也几乎是在北意大利的全部法军(除了拿破仑亲王指挥的第五军),拥有82000名步兵、9100名骑兵和240门火炮。可以看出,联军拥有更多的骑兵,奥军拥有更多的步兵,联军炮兵的规模远不如奥军,但联军炮兵使用的火炮更加先进。

6月24日凌晨四点,法国第四军在向圭迪佐洛前进时在梅多尔遭遇了奥地利第一军团主力,法军立即与之交战以阻止奥地利第一军团北上增援苏法利诺的第二军团,那里是法军主力进攻的方向。梅多尔战斗主要在法国第四军和奥地利第九军之间打响,起初法军占据了优势并发起进攻,但随着奥地利第三军和第十一军抵达梅多尔,法军的攻势被奥军轻松击退,随后奥军发起全线反攻。不过,由于法国第三军赶到前线,法军还是在梅多尔阻挡住了奥军的攻势。

意大利战争图谱(意大利独立战争)(11)

一幅描绘苏法利诺战役的军事地图

在梅多尔战役进行的同时,法国第一军的3个师开始进攻苏法利诺,与驻扎在此地的奥地利第五军交战。位于战场中心的奥军有着由第一军、第五军和第七军组成的强大力量,因此法军调集了第一军和第二军参加战斗。法国第一军负责进攻苏法利诺镇,而第二军则负责进攻卡弗里亚纳。

法国第一军的3个师以纵队阵型向奥地利步兵占据的高地进攻,每个纵队由4个营组成,轻骑兵负责掩护步兵纵队的侧翼。尽管奥军占据高地,但还是在法军的冲击下被迫后撤,一直到奥军在苏法利诺镇西部的公墓和西普雷西山组成了交叉火力才迫使这3个法国师停止进攻。

而在第二军正面的奥军是第九军和第三军,但由于没有准确判断出法军的力量,奥地利第九军选择南下,从而在梅多尔与正在尝试迂回到奥军南侧的法国第四军交战。麦克马洪和第四军军长尼埃尔原本的计划是第二军在正面拖住奥军,第四军迂回至奥军南侧展开包抄,但由于第四军反而被奥军拖住,麦克马洪被迫转入进攻。

由于奥地利第三军人数稍多,奥地利第三军在军长施瓦岑贝格的指挥下展开进攻,负责第一波攻势的是舍恩贝格师和30门奥地利火炮。法国炮兵很快展现了新式线膛炮的威力,由24门线膛炮组成的法国炮群很快就击毁了几门奥地利火炮,迫使这些奥地利炮兵停火并炸毁了两辆奥地利弹药车。这些法国炮兵争取到了足够的时间,让一些法国骑兵得以进入第二军和梅多尔的第四军之间的阵地以掩护这两个法国军的侧翼。随后法国炮兵再次向奥地利人展示了新式火炮的威力,第二军的线膛炮群在1500米外以连续的速射火力摧毁了一个尝试转移到更前线以加强精准度的奥地利炮兵连的6门火炮中的5门,随后在一分钟内摧毁了另一个奥地利炮兵连的3门火炮。奥地利骑兵对法军阵地的进攻尝试也很快被7个法国猎骑兵团挫败。

与此同时,战场中心的法国第一军在对小镇进行了一上午的攻击后,终于在法国炮兵连们接近前线后成功驱逐了奥地利第五军的步兵。下午两点,法军巴赞师在皇帝万岁的高呼声中发起全面进攻,奥地利军队被迫撤出苏法利诺。这直接导致整条战线上出现缺口,继而导致了奥地利军队的溃败。在奥地利第五军撤退后,奥地利第三军的阵地再次遭到法军线膛炮火力的轰炸。冯·黑塞亲王指挥的两个奥地利师仍旧在卡弗里亚纳的高地上坚持作战,尽管奥地利炮兵在被法军线膛炮压制后不敢继续炮击法军步兵,但奥地利步兵们找到了前一年军事演习时留下的战壕,并躲在这些掩体中用步枪射击法国步兵。麦克马洪不得不等待近卫炮兵将炮兵阵地部署在高地上并居高临下的用线膛炮轰炸这些奥地利步兵的后方,使黑塞亲王无法向前线投入预备队增援,以此逐步消灭了这些顽强抵抗的奥地利步兵。下午三点半,黑塞亲王放弃了卡弗里亚纳,奥地利输掉了这场战役,也输掉了意大利战争。

从南到北,都要唱同一首歌

苏法利诺战役后,奥地利军队重新夺回伦巴第的一切企图都破灭了,但是威尼托仍被奥地利帝国牢牢掌控着。如果拿破仑三世要完成他向加富尔所做的帮助建立一个“从阿尔卑斯山到亚得里亚海的北意大利王国”的承诺,那么法军还需要继续前进。但国际形势已经不允许拿破仑三世的军队继续取得胜利,6月24日,普鲁士军队动员,普鲁士王国要在1815年条约的基础上展开武装调停。所谓武装调停,其实质就是以军队动员胁迫法军停止进攻威尼托。法国现在面临德意志诸邦的敌意,又无法得到英俄的协助,这两个位于欧洲边缘的强权对北意大利发生的一切不感兴趣。在这一僵局下,拿破仑三世和奥皇弗朗茨·约瑟夫于7月11日在维拉弗兰卡会晤。拿破仑三世不希望在莱茵和普鲁士军队作战,而他想要破坏维也纳体系的尝试也已经取得了初步成功,而对弗朗茨来说,他正急于求和以阻止奥地利在北意大利的势力范围被进一步摧毁,更重要的是,防止普鲁士借着奥地利被牵制在意大利的时机扩张自己在德意志的影响力。由于双方都诚心求和,法奥之间便缔结了《维拉弗兰卡和约》,和约规定奥地利帝国向法国割让伦巴第省,法国立刻将该省转让给撒丁王国。此外,在战争期间被广泛的民众起义推翻的中意大利诸邦君主应该以和平方式恢复统治。

意大利战争图谱(意大利独立战争)(12)

朱塞佩·加里波第,世界近代史上最伟大的人物之一,他在意大利和南美都组织了红衫军参与当地的革命斗争,被誉为“两个世界的英雄”

尽管撒丁王国对《维拉弗兰卡和约》感到非常不满,但加富尔知道自己无法在没有法军帮助的情况下独自对抗奥地利帝国,因此撒丁勉强接受了和约的条款。不过,加富尔当然不准备让意大利统一的理想就此搁浅,而是选择了新的进攻方向。

早在战争还在进行中时,中意大利各邦就发生了剧变。4月27日,托斯卡纳大公国首都佛罗伦萨发生暴动,民众要求大公立即向奥地利帝国宣战,托斯卡纳大公利奥波德二世逃往维也纳,托斯卡纳落入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手中;5月3日,帕尔马大公逃亡,帕尔马落入临时政府手中;6月13日,教皇国的罗马涅、马尔科和翁布里亚三省发生起义,三省组建临时政府,脱离了教皇国统治;6月15日,摩徳纳大公逃亡,摩徳纳落入临时政府手中。在苏法利诺战役前夕,帕尔马、摩徳纳、罗马涅三个临时政府经过协商合并组建艾米利亚政府。可以说,在1859年战争结束后,中意大利各邦已经基本脱离了哈布斯堡家族的意大利君主们的掌控了。

在得知了《维拉弗兰卡和约》签署的消息后,沮丧的加富尔辞去了撒丁王国首相的职务,立即投身于意大利统一运动中,前往艾米利亚政府统领武装力量。9月,中意大利各邦的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纷纷召开制宪会议,决定组建军队以防止奥地利反扑,加里波第等意大利统一运动领导人也前往中意大利参与中意大利军队的组建工作。

1859年11月10日,法国、奥地利和撒丁签署《苏黎世和约》,正式确认了《维拉弗兰卡和约》的诸条款。为了更好的与法国交涉以让法国承认未来撒丁王国对中意大利各邦的吞并,艾曼纽尔二世再次邀请加富尔出任首相。由于法国没有迫使奥地利帝国向撒丁割让威尼托,因此撒丁也无需兑现承诺向法国割让萨伏伊-尼斯。但刚刚上任的加富尔决定利用这一机会,他向法国指出,只要法国承认撒丁王国以公投形式吞并中意大利各邦,那么撒丁将遵守承诺向法国转交萨伏伊-尼斯。尽管拿破仑三世不希望意大利出现一个新的强权,但他必须以和平方式为法国争取到萨伏伊-尼斯以巩固因为法国在意大利参战却一无所获而动摇的国内舆论,因此他最终答应了加富尔的条件。1860年3月,托斯卡纳、帕尔马、摩徳纳和罗马涅通过全民公投并入撒丁王国。3月24日,法国和撒丁签订《都灵条约》,撒丁向法国割让了萨伏伊-尼斯,而法国则承认了撒丁王国对中意大利各邦的吞并。4月中旬,萨伏伊-尼斯也以全民公投的形式被并入法国。

因此,到1860年4月,整个意大利就剩下五个政权——奥地利的威尼托省、刚刚吞并了大量领土的撒丁王国、教皇国、圣马力诺和两西西里-那不勒斯王国。彼时的那不勒斯国王是弗朗西斯二世,尽管他拥有一支100000人的军队,但他的暴政却相当不受欢迎,尤其是在北方的撒丁王国正在积极的进行制宪活动以向现代资产阶级政府过渡时,封建的那不勒斯政权就更不受欢迎了。1860年4月,那不勒斯王国的墨西拿和巴勒莫爆发起义,但遭到国王军队镇压。加里波第认为这些起义是那不勒斯民众不满国王统治的信号,因此他于5月6日召集了大约1000名志愿者投身于解放那不勒斯民众的运动中去。这支1000人的志愿军只有意大利民族协会提供的1500支步枪而没有弹药,乘坐的是年久失修的蒸汽渡轮“皮埃蒙特号”和“伦巴第号”。5月11日,加里波第和他的志愿军们在西西里岛西部的马尔萨拉登陆。

5月15日,加里波第的志愿军们(由于没钱购置制服,这些志愿军大多身着红色布衫,被称为红衫军)在卡拉塔菲米和一支2000人的那不勒斯军队爆发战斗。卡拉塔菲米战役以国王军队打光所有弹药后撤退告终,尽管没有取得彻底胜利,但击退国王军队大大提振了红衫军的士气。据说加里波第在战斗中喊出了那句著名的口号“Qui si fa l'Italia o si muore”(“我们将在这里创造意大利或战死”)。

意大利战争图谱(意大利独立战争)(13)

卡拉塔菲米战役中正在冲锋的红衫军

由于驱赶走了西海岸盘踞的国王军队,红衫军得以充分收编当地的起义者,在三天内将自己的规模扩大到了4000人。5月14日,加里波第以伊曼纽尔二世的名义宣布自己为西西里岛临时政府领导人。5月27日,一路所向披靡的红衫军开始围攻巴勒莫。在与克莱里指挥的一支18000人的王军交战于米拉佐并战胜之后,加里波第征服了巴勒莫,标志着红衫军完成了对西西里岛的控制。

在加里波第攻打西西里岛期间,欧洲各国虽都予以了关注,但由于奥地利帝国被匈牙利革命的前景所困扰,而普鲁士和俄国又忌惮于英法的态度不敢直接出兵意大利,列强之间的相互牵制为加里波第创造了很好的条件。自5月24日起,撒丁境内的意大利民族主义者在撒丁政府的庇护下筹措了大量物资和援军,分批在撒丁舰队的护航下运往西西里岛。到8月10日为止,从热那亚开出了21批运抵西西里岛的物资和援军,让加里波第得以组建了一支多达20000人的大军。

8月19日,加里波第亲率4000人横渡海峡,在卡拉布里亚登陆,随后一路北上进军那不勒斯城。红衫军所到之处得到民众竭诚欢迎,大量沿途城镇的守军都携带武器投奔红衫军,王军根本无法组织起有效的抵抗。9月6日,弗朗西斯二世召集了仍然忠于他的4000名士兵,撤退到了沃尔图诺河。9月7日,加里波第进入那不勒斯,得到了市民们的欢迎。

意大利战争图谱(意大利独立战争)(14)

加里波第和红衫军在市民们的欢迎中进入那不勒斯城

由于红衫军的行动太过顺利,加里波第没有立即乘胜追击,而是在那不勒斯处理政务并让军队就地休整。然而,当9月底红衫军北上准备一举歼灭王军主力时,才发现弗朗西斯二世已经纠集了50000大军,且围绕沃尔图诺河建立了一道防线,红衫军的强攻最终失败,使加里波第陷入困境——如果他率军北上进攻罗马,那么王军就会立即南下收复那不勒斯城,而在王军拥有数量优势且占据了沃尔图诺防线的情况下,要一举歼灭王军主力也是不可能的。正是这一僵局,为撒丁王国介入那不勒斯局势提供了机会。

9月7日,加富尔在照会教皇要求他解散教皇国的外国雇佣军被拒绝后,命令35000撒丁军队进入教皇国。撒丁军队迅速击溃了教皇国军队的抵抗,但没有占领罗马,而是直接南下进入那不勒斯王国,出现在王军防线后方。由于遭到撒丁军队和红衫军的围攻,那不勒斯军队最终在撤退途中溃散,那不勒斯王国在事实上已经覆灭了。

10月21日,那不勒斯和西西里岛进行了全民公投,最终以压倒性优势决定那不勒斯和西西里岛加入撒丁王国。11月8日,维克托·伊曼纽尔在那不勒斯接受了加里波第移交的对那不勒斯王国的管理权。1861年3月17日,维克托·伊曼纽尔正式加冕为意大利国王,意大利王国就此建立起来了。尽管意大利王国的首都被宣布为罗马,但彼时的罗马仍然由法国军队保卫。1864年9月,意大利王国和法国达成《九月条约》,规定法国军队将在两年内撤出罗马,而意大利则承诺保证教皇国的领土完整。

意大利战争图谱(意大利独立战争)(15)

意大利统一的历程图

迎回我们的女儿威尼斯

自1864年德丹战争后,普鲁士-奥地利关系变得越来越紧张,欧洲国际关系的主题逐渐从意大利转向德意志。新生的意大利王国看到了借助普奥可能的战争为自己夺取威尼托的机会,而彼时领导普鲁士外交政策的俾斯麦也有意利用意大利牵制奥地利帝国的力量。1866年4月8日,普鲁士王国和意大利王国签订了军事同盟条约,这一条约针对的当然是两国共同的敌国奥地利帝国。

1866年6月16日,普鲁士和奥地利进入战争状态。6月19日,意大利王国按照与普鲁士的军事同盟条约向奥地利帝国宣战,夺取威尼托的军事行动开始了。

1866年战争中的意大利军队相比1859年的撒丁军队来说强大了许多。参加1866年战争的意大利军队主要由两个军团组成,总指挥是拉·马尔莫拉将军。意大利第一军团由艾曼纽尔国王亲自指挥,拥有120000士兵,被部署在伦巴第;第二军团由恰尔丁尼指挥,拥有80000人,被部署在波河流域;另有一支由加里波第指挥的20000人的志愿军在意军左翼活动。意军共拥有五个步兵军和一个骑兵师,合计220000人。而奥地利帝国部署于南线的南方军团由阿尔布雷希特大公指挥。奥地利南方军团由第五军、第七军、第九军和两个骑兵旅组成,拥有140000人。尽管意军在数量上占据压倒性优势,但许多意大利步兵师都是在意大利王国成立后收编的来自中意大利诸邦和那不勒斯的军队,这些南方诸邦的军队战斗力非常弱,装备也不好。反观奥地利军队在1859年战争后非常重视炮兵的建设,为奥军装备了新式线膛炮,且南方军团下辖的奥军大多参加过1859年战争,有丰富的战斗经验,绝不是临时扩编的意大利军队能媲美的。

意大利人的计划是越过明乔河向东进攻威尼托,一路直抵威尼斯,而阿尔布雷希特大公的计划相对而言就更高明一些,大公希望奥地利军队从维罗纳出发向西行军,出现在意军的北方并切断意大利军队的补给线。6月24日,马尔莫拉的侦察骑兵发现了奥军主力的踪迹,随即他要求意军转而北上,尝试攻击向西行军的奥军左翼,而阿尔布雷希特大公也派出侦察骑兵探查意军主力,双方都意识到要攻占维拉弗兰卡附近的高地以占据优势。

尽管已经在北方发现了奥军,但意大利指挥部中几乎所有将领都相信在主力调往北方与普鲁士军队作战后,奥地利军队一定会依托明乔河防线防御,没有人料到阿尔布雷希特大公敢于主动求战。马尔莫拉将乔瓦尼·杜兰多的第一军麾下的第二师留在明乔河西岸保卫佩斯基耶拉,另外三个师被派往明乔河东岸。此外,第二军和第三军的六个师也将前往明乔河东岸。由于相信自己有充足的时间和兵力展开对明乔河东岸奥军主力的迂回包抄,马尔莫拉让自己的军队分散在广阔的战线上,导致实际在库斯托扎战役中与奥军战斗的军队反而比奥军要少,丧失了意军依赖的数量优势。

意大利战争图谱(意大利独立战争)(16)

库斯托扎战役地图

6月24日上午六点,意大利第五师在从佩斯基耶拉出发向南推进时,在奥利奥西遭遇了奥地利人,随后意大利第一师也参与了战斗。意军在奥利奥西遭遇的是奥地利第五军一部,尽管意大利第一师随后也参加了战斗,但随着附近的奥地利第五军各部陆续赶到战场,意军很快陷入数量劣势。

与此同时,另外两支意军也遭遇了当面奥军。意大利第三军的第七师和第十六师于上午6点30分在维拉弗兰卡遭遇了一个奥地利骑兵旅,在激烈的战斗后意大利人将奥地利骑兵们驱逐出了这里,但自己也蒙受了很大伤亡。在他们的左翼,意大利第一军的第三师从明乔河西岸向东推进,上午9点,该师在库斯托扎东北部遭遇奥地利第九军。在激烈战斗后,数量质量全面居于劣势的意大利第三师被奥军击退。幸运的是,在意大利第八师于上午10点30分抵达战场后,奥地利第九军在战场留下两个营后就撤退了,意军随后收复了附近的高地。

意大利战争图谱(意大利独立战争)(17)

奥地利乌兰枪骑兵在维拉弗兰卡向意大利步兵冲锋

午后,意大利人在全线展开了进攻尝试。意大利第五师从奥利奥西向圣卢西亚进发,直接攻击奥地利第五军的战线。意大利第三师和第八师也在库斯托扎恢复了进攻态势,意大利第八师师长戈沃内向第三军军长莫罗佐·罗卡请求让担任预备队的第七师和第十六师投入库斯托扎以扩大优势,但莫罗佐由于马尔莫拉下达的“不惜代价守住维拉弗兰卡”的命令,担心将这两个师投入战斗可能导致奥军对维拉弗兰卡展开反击,因此拒绝了戈沃内的请求。由于预备队没有及时投入战斗,奥地利军队在最初的震惊后很快稳定了战线,随后利用局部数量优势展开反攻。奥地利第五军和第九军的8个步兵旅在军属炮兵的火力掩护下发起反击,除军属炮兵外,每个奥地利步兵旅都有一个炮兵连,这使得奥军的火力远比意军猛烈。下午3点,奥地利第五军击败了当面的意大利第五师,攻下了圣卢西亚和蒙特温托,这使得库斯托扎的意大利第三师和第八师侧翼被奥军所威胁,阿尔布雷希特大公随即下达了最后的攻击命令。在40门火炮的轰炸下,下午5点,意军被迫放弃库斯托扎,全面撤出战场。奥地利赢得了库斯托扎战役的胜利。

意大利战争图谱(意大利独立战争)(18)

下午,奥地利步兵对库斯托扎的意军发起决定性进攻

尽管库斯托扎战役本身不是决定性的,意大利军队基本还完好无损,但此役后马尔莫拉开始担心奥军会沿明乔河东岸南下切断意军主力渡河返回伦巴第的道路。不过,由于担心自己的军队太过疲惫,阿尔布雷希特大公没有下令追击意军,且出于对法国干涉的担心,阿尔布雷希特大公也没有让奥军进攻伦巴第,这使得马尔莫拉得以将意军及时撤回伦巴第。

尽管奥地利人在库斯托扎挫败了意大利人的攻势,但在7月3日,奥地利北方军团主力在克雷格尼茨被普鲁士人决定性的击败后,这就使得南方军团也不得不转入防御,且被迫将三分之一的兵力调回北方以组织维也纳防御战,南方军团的剩余军队聚集在特伦托和伊松佐河组织防御。7月5日,意大利人得知了拿破仑三世准备调停普鲁士和意大利与奥地利帝国的战争,意大利人知道,由于他们目前还没有在南线取得任何胜利,法国和普鲁士很有可能不会在和平谈判上支持意大利对威尼托的领土要求,因此意大利人决心继续进攻以为自己争取更多谈判筹码。7月14日的费拉拉军事会议确定了意军下一步的计划,恰尔丁尼将指挥150000意军穿越威尼托进攻,而马尔莫拉的70000意军将在四角防线进行牵制性攻势以吸引奥地利军队的注意力。此外,海军上将卡洛·迪佩尔撒指挥的意大利舰队将从安科纳起航攻击蒂利亚斯特,而加里波第的阿尔卑斯志愿军将在一个正规军步兵师的支援下北上特伦托。

由于奥地利军队已经放弃了威尼托大部分地区而将剩余的两个军收缩到特伦托和伊松佐河,因此恰尔丁尼的军团很顺利的在威尼托推进。恰尔丁尼军团于7月8日渡过波河北上,7月22日就在几乎没有遭到阻拦的情况下抵达乌迪内。加里波第志愿军从布雷西亚出发北上,在山区中一路推进到贝泽卡并在这里击败了一支15000人的奥地利守军。

意大利战争图谱(意大利独立战争)(19)

贝泽卡战役中的阿尔卑斯志愿军

不过,尽管由于奥地利军队几乎没有抵抗使得意大利军队在地面作战中一路取得胜利,但在海上意大利舰队却遭遇了惨败。7月20日,一支包括12艘铁甲舰的由32艘战舰组成的意大利舰队在组织对里萨岛的登陆作战时被一支包括7艘铁甲舰的由26艘战舰组成的奥地利舰队发现。在至关重要的铁甲舰数量上,意大利舰队完全压制了奥地利舰队,但奥地利舰队以楔形队形冲击排成一列组织登陆作战的意大利舰队,随后在近身混战中通过撞击击沉了两艘昂贵的意大利铁甲舰,迫使意大利舰队返回安科纳。里萨海战是奥地利海军的伟大胜利,奥地利舰队几乎没有任何损失,但击沉了两艘意大利铁甲舰,重创了意大利海军,还迫使意大利人放弃了对蒂利亚斯特和达尔马提亚的军事行动。

意大利战争图谱(意大利独立战争)(20)

里萨海战中奥地利铁甲舰通过撞击击沉两艘意大利铁甲舰

1866年7月,普鲁士和奥地利缔结《尼克尔斯堡停战协定》,结束了战争状态,普鲁士和法国要求意大利自行与奥地利和谈。由于担心奥地利将所有战争资源集中到南线后意大利军队无法抵抗,意大利被迫在8月12日与奥地利缔结《科蒙斯停战协定》,并于10月3日签署了《维也纳和约》。意大利王国在1866年战争中得到了威尼托,但没能吞并特伦托和达尔马提亚沿岸的意大利人聚居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意大利王国在巴黎和会上获得了特伦托和蒂利亚斯特,这被意大利人称之为“第四次意大利统一战争”,不过这都是后话了。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学社观点,敬请读者注意。

(芝兰学社)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