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杭州著名诗句(苏轼自称馋太守)

欢迎关注晚秋枫情,这里不仅有唯美的诗词和经典的文学名著赏析,更有文人的趣味典故和传奇经历与君分享!

中国古代文人中,吃货不少,但像苏轼那般爱吃、会吃,并专门为美食写诗赋词的,堪属凤毛麟角。

苏轼杭州著名诗句(苏轼自称馋太守)(1)

大文豪苏轼的人生经历坎坷,但他天性旷达,随遇而安。每贬谪一处,就地取材,从猪肉到羊蝎子,从荔枝到竹笋,那些当地人看不上眼的食材,经他一番侍弄,华丽转身为网红美食,流传千古。

今天我想和大家聊一聊苏轼和螃蟹的故事。

北宋年间,苏轼与当朝宰相王安石政见不合,上书批评王安石变法。王安石非常恼怒,派人在皇帝面前攻击他。于是苏轼干脆请求出京外放,先到杭州再到吴兴(现是浙江湖州)。

在吴兴任太守期间,相识了一位名叫丁公默的朋友,有一次苏轼给他寄去诗稿,结果丁公默却送来了蝤蛑,也就是梭子蟹,正中美食家东坡先生下怀。品尝美食,让他收获了难得的愉悦,于是提笔写下一首诗。

《丁公默送蝤蛑》宋代:苏轼

溪边石蟹小如钱,喜见轮囷赤玉盘。

半壳含黄宜点酒,两螯斫雪劝加餐。

蛮珍海错闻名久,怪雨腥风入座寒。

堪笑吴兴馋太守,一诗换得两尖团。


苏轼杭州著名诗句(苏轼自称馋太守)(2)

诗开头先写蝤蛑(yóu móu) 之大:那溪边的石蟹,形体很小,小得像一枚钱币,然而蝤蛑呢?煮熟了,端上桌,蟠屈着,团缩着,哇,好大呵,就像一只赤色的玉盘。

次写蝤蛑之美:打开蝤蛑的背壳,澄黄澄黄的,此刻酒兴就来了。斫出大螯的蟹肉,雪白雪白的,此刻饭量就增加了。

苏轼杭州著名诗句(苏轼自称馋太守)(3)

又写蝤蛑之名:南蛮之地,沿海一带,海汇万类,品种繁多,然而对于其中的蝤蛑却闻名已久,是一种珍品,是一种佳肴。这天吃蝤蛑,下着怪雨,刮着腥风,入坐的时候感到了一种寒意,特殊的天气里吃特殊的美味,好使人难忘呵!

最后写诗人之馋:自己想想也真好笑,写了首诗赠丁公默,他竟给我送来了两尖两团四只蝤蛑。哈哈,我成了以诗换蝤蛑的馋太守。

苏轼在江南任地方长官,品尝过不少水产海味。比如江瑶柱、河豚鱼之类,却从未用过“馋”字,唯独面对蝤蛑,竟自称“馋太守”。可见苏轼对蝤蛑之大、之美,对吃蝤蛑之乐、之趣,格外赞赏,给予了一份特别的评价。

结合苏轼其他作品来看,他对螃蟹确实特别青睐。

苏轼杭州著名诗句(苏轼自称馋太守)(4)

《老饕赋》说,“蛤半熟而含酒,蟹微生而带糟”,认为蛤蚧和糟蟹是好吃的,是人不可或缺的食物;《东坡志林》说,“当为我置酒、蟹、山药、桃李,是时当复从公饮也”,要人家准备了酒和蟹之类,才高兴去参加大家的宴会......

苏轼不止一次地坦认“性嗜蟹蛤”。如此种种,说明了其面对蝤蛑自称“馋”太守,并非心血来潮,一时兴会,相反是如实地反映了蝤蛑的诱惑和魅力。

苏轼出生于四川眉山,却喜食江南水乡的鱼虾蟹将,似乎不合常理。

但转念一想,苏轼很早就离开故乡走南闯北,仕途中又几次遭贬,最远被贬至海南岛。为了生存下去,他的胃早就适应了天南地北的各种食物。

苏轼时常和朋友们说,“我生涉世本为口”,“自笑平生为口忙”,当然,他不是一个随意糊口的人,而是一个口感如尺、舌灵如秤的美食家。

蝤蛑是能使人又“喜”又“馋”的东西,由此诗作,蝤蛑也就有了在食界不可动摇的地位。

苏东坡吃蟹的欲望和兴趣远胜他人,光读读这首诗,都可以想见,东坡当时得意洋洋,喜笑颜开的样子。

好一个可爱的“馋嘴太守”苏东坡!

“馋嘴”丝毫没有降低大文豪于文学界的地位,反为其摘得美食家的桂冠。

苏轼杭州著名诗句(苏轼自称馋太守)(5)

因“馋嘴”,苏东坡才会有制作美食的欲望和动力。并且通过实践,创作出一道道美味,满足口欲,愉悦心灵。所以,世间就有了东坡肉、东坡饼、东坡菜。

读了《丁公默送蝤蛑》这首诗之后,你有没有被东坡君撩得垂涎欲滴?要不赶紧去菜市场买几个肥美的蝤蛑来解解馋,别忘了置上酒,上好的黄酒!

(文章为原创,图片来自网络,感谢图片提供者。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晚秋枫情删除。)

#公开课繁星计划#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