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名家读经典(十几岁名家读经典)

【编者按】

在西方文学史上,有两位作家绕不过去,一个是莎士比亚,另一个就是塞万提斯。

湖南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教授李群深耕世界文学、东方文学及中日比较文学研究。本期,他和我们谈谈塞万提斯的代表作《堂吉诃德》。

跟着名家读经典(十几岁名家读经典)(1)

我的服装是甲胄,我的休息是斗争,我的床是硬石,我的睡眠是长夜的清醒……

许多人读《堂吉诃德》,是笑着翻开,哭着合上的。海涅、歌德如此,湖南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教授李群亦是如此。

这个哭丧着脸的高瘦骑士,在四百多年的时间里,逗笑了许多人,照亮了许多人。

俄国批评家别林斯基说:“在欧洲所有一切文学作品中,把严肃和滑稽,悲剧性和喜剧性,生活中的琐屑、庸俗与伟大、美丽如此水乳交融……这样的范例仅见于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

确实如此。

十几岁:塞万提斯提到,创作《堂吉诃德》的目的是“把骑士小说那一套扫除干净”。他为什么要批判骑士?骑士精神是什么?

李群:骑士的本源是战事、权利与贵族的交织。早期的骑士起源于日耳曼习俗的重骑兵。11世纪以后,骑士逐渐演变为“基督教的战士”,成为一种身份(职业),后来约定俗成形成了绅士风度和骑士精神。

骑士精神在中世纪有一套完整的体系。骑士信条、骑士荣誉、骑士风度共同构成了骑士精神。骑士信条包括忠君、护教、行侠、尚武、见义勇为;骑士荣誉往往表现为勇敢追求荣誉、追求女恩主(情人);骑士风度则外化为对礼节和外表举止的讲究,比如说女士优先。中世纪时,欧洲多国是政教合一的,故归结起来,骑士精神就是信仰上帝,信仰国王,为了王国的利益赴汤蹈火。

塞万提斯生活在中世纪向文艺复兴转型的时期,那时骑士制度已经不复存在,但骑士小说盛行。骑士小说把代表理想主义精神的骑士文化引向了狭隘的爱情至上小说文化。

塞万提斯批判骑士小说,实质上是在反对低俗化、世俗化的骑士文化,讽刺变异的骑士小说,追寻消失的骑士精神。有趣的是,塞万提斯选择用骑士小说的那一套来清除骑士小说,即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缘于此,《堂吉诃德》面世了。

当然,骑士小说成为当时的众矢之的,也与资本主义思潮上升,新的权力阶级想扫除传统,走上政治舞台分不开。

十几岁:西方的骑士传统和中国的侠客文化有何区别?

李群:西方骑士出现于中世纪的欧洲,后来与宗教产生联系。骑士身份一度是成为贵族的前提条件,骑士文化则象征了上层的贵族文化。我国的侠客则可追溯到春秋时期。侠客文化代表的多是草莽文化。它根植于民间,有根深蒂固的草根性。

两者虽产生于不同的文化土壤,却存在许多惊人的相似之处,譬如两者都武功高强,有锄强扶弱、侠肝义胆的豪侠精神。但骑士精神重在“忠”,侠客之风则执着于“义”。

西方骑士尽忠行侠,忠于君主,忠于基督教,忠于爱情。一个优秀的骑士,不仅是优秀的战士,也是虔诚的基督教徒,是女恩主的信徒。他们为荣誉而战,有强烈的个人主义色彩,一生可以忠于多个君主。

中国的侠客则仗义行侠、快意恩仇、重义轻利。爱情于他们可有可无。他们若跟定了某个主人(君主),便追随一生,有强烈的契约精神。

十几岁:有人评价《堂吉诃德》是第一部现代文学作品。这是基于哪些角度说的?

李群:这部小说涵盖了诸多人类、人生共通的主题,比如关于理想与现实、正义与公平、爱情等。它的现代性主要是从叙事手法来说的。它最大的现代性是在写实与虚构、现实与理想等界线上的模糊性。

塞万提斯虚构了一些人物,还虚构了很多场景。但哪些是虚构,哪些是写实,却令人难以分辨。因为它具有一种现代性,将内容的真实性留给读者自己去判断。这与现代小说是一致的。

书中的虚构不一定是虚构,写实不一定是写实。书中的人物走进作品,作者走进作品,作品中的人物来评论作者。书中的人物,同时也是书的阅读者和评论者。比如说,第二部的人物有模仿堂吉诃德的行为,并评价塞万提斯。

同时,书中也有许多不确定性。比如堂吉诃德头上戴的帽子究竟是头盔还是盆,灰驴被窃后是怎样回来的。作者没有预定精确的写作计划,是一面写,一面创造,情节随时发生,人物逐渐成长。

十几岁:堂吉诃德、桑丘两个人物,相辅相成,推动故事发展。请您分析一下他们的人物形象。

李群:有人说,堂吉诃德代表着理想,而桑丘代表着现实。有评论说,他们两个人加起来等于生活的现实,一个活生生的人。借助他们两人的游侠经历,我们可以看到16世纪末至17世纪初的西班牙在社会政治、经济、道德生活层面的广阔现实。譬如揭露了封建贵族的骄奢淫逸、官僚衙门的贪污受贿、下层人民的苦难。

堂吉诃德显然是典型的人文理想主义者,是疯癫的骑士,不食人间烟火。只要不涉及骑士的事情,他都是清醒的,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智慧、善良、纯洁、高尚。桑丘则是纯粹的农民,精于计算。在堂吉诃德的影响和感染之下,他从小我走向大我。

两人一高一矮,一胖一瘦,一个严肃,一个诙谐,一个疯癫,一个清醒,像小品或者相声的捧哏、逗哏。他们配合得天衣无缝,让整个“行侠”过程不至于单调,使小说充满了故事的张力。

我想,塞万提斯设计堂吉诃德这样一个疯癫的形象,是想借助他或者给他戴上这样一个面具对当时的宫廷、教会、皇权等制度进行反抗和讽刺。

十几岁:为什么说《堂吉诃德》是一部喜剧中的悲剧?

李群:堂吉诃德是一个悲剧人物,采取的却是喜剧的写作方法。这也是塞万提斯非常高明的地方。

说它是喜剧,因为堂吉诃德行为滑稽,让人发笑。他总是用骑士小说中骑士的行为规范自己。他觉得骑士需要盔甲和长矛,他就做了头盔。他认为受苦受罪是对骑士的考验,就义无反顾地去搏斗。

他一路搏斗的“妖魔鬼怪”却多是他臆想的。他把风车当成巨人,把羊群当成魔法师的军队,与狮子战斗。为此,他受尽了皮肉之苦,他却仍然接受这一切。但他的理想还遭到了平民(如旅店老板)、权贵(如公爵夫妇)的戏弄与嘲笑。堂吉诃德理想的纯洁性遭到了毁灭。

可以说,堂吉诃德的身体和灵魂在他的三次出游中,已变得残破不堪。这是一种含泪的微笑,是理想在现实环境下的破碎。在笑的当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深深的悲剧性、失落感。

十几岁:堂吉诃德虚构了魔法师弗瑞斯冬、意中人杜尔西内娅。这两个人物是缺席的,又似乎无所不在。这样的设置有何目的?

李群:这两个人物是一种隐喻。它触碰到了塞万提斯的写作核心——反抗。

爱情是骑士的标配。书中写了许多爱情故事,但没有一件发生在堂吉诃德身上。堂吉诃德认定邻村的村姑是他的情人,并给她虚构了一个名字——杜尔西内娅,认为她是美丽的公主,冰清玉洁。他在冒险途中遇到过无数个美女,但他认为没有人能和杜尔西内娅相媲美。堂吉诃德战斗前,失意时,寂寞时,特别是遇到危险时,都会想起杜尔西内娅。

魔法师是堂吉诃德最大的对手。堂吉诃德觉得不是妖魔鬼怪战胜了他,是魔法师战胜了他。在这里,魔法师站在妖魔鬼怪的身后,支持这些妖魔鬼怪与他战斗。

全书洋洋洒洒近百万字,在堂吉诃德的精神世界里,上帝是缺席的。作为骑士小说,这不合常理。可见,塞万提斯是反基督反宗教的。

十几岁:堂吉诃德的结局让人唏嘘。他的疯病好了,为何又忧郁而死?

李群:小说的结尾引人深思。结尾符合塞万提斯的创作初衷——讽刺当时粗制滥造的骑士小说。事实上,《堂吉诃德》出版之后,骑士小说便销声匿迹。

从小说而言:堂吉诃德饱受骑士文学的毒害。几次远行,让他受尽了辛酸困苦。他立遗嘱时,要求外甥女“嫁个从未读过骑士小说的人”。这遗言是对自己前半生所做的蠢事的讽刺,也是一个决断。

当神父请公证人证明“称为堂吉诃德·台·拉·曼却的善人阿隆索·吉哈诺已经善终去世”时,世上再无堂吉诃德。

堂吉诃德死前的长吁短叹和忧郁,何尝不是我们现代人的忧郁呢?他的死亡,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理想的死亡,理想的没落。

本刊记者/杨丽芳

原文刊登在《十几岁·高中生阅读与写作》杂志2021年3-4月刊(总126-127期)。

附杂志版面图:

跟着名家读经典(十几岁名家读经典)(2)

跟着名家读经典(十几岁名家读经典)(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