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识雪峰山文章(故乡拾趣之岩峰逐火把)

《故乡拾趣之“岩峰逐火把”》

春天,是百花盛开的季节,更是个播洒希望的季节!

悄悄地,你来了!正如那年春天,悄悄地,你走了!

初识雪峰山文章(故乡拾趣之岩峰逐火把)(1)

众所周知的原因,在故乡绵延盛行了几百年的正月闹元宵活动,号称达埔三奇之一的“岩峰逐火把”,无奈地停办了三年之后,大家盼望着、盼望着,终于在2023癸卯年的春天即将再次与大家见面了!

作为深深印刻在每一个故乡岩峰人记忆里的一项兼具喜庆、欢乐、民俗、宗教的惊险刺激且热闹非凡的活动,“逐火把”在每一个岩峰人甚至达埔、永春一带的人们心中都有太多抹不去的成长趣味和印记,也是每一个在外的岩峰游子在新春佳节来临之际对故乡最好的怀念和神往,更寄托了一代代朴实的乡村百姓对年年岁岁更迭前进的路上的美好祝福与愿望!

初识雪峰山文章(故乡拾趣之岩峰逐火把)(2)

我的故乡“岩峰村”,位于福建省永春县达埔镇,是达埔镇的人口大村和交通重镇,省道306和三郊线穿村而过,村东到村西长约两公里。

所有达埔镇的重要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交通、金融等单位和机构,全部设置在岩峰村,是达埔镇名副其实的CBD。

更因其交通发达,物阜民丰,经济向来比较活络,民风开放,同时岩峰又是达埔著名的革命老区和重要的华侨之乡,因此岩峰村成为远近闻名的大村、富村,且因田少人多,一年四季需要在田里耕种的时间少,众多乡民出外经商或进城打工,早年一直到现在,便成为达埔其他偏远村镇争相把女儿嫁来的目的地。

正所谓“家有梧桐树,引来凤凰栖”,大体如此!

初识雪峰山文章(故乡拾趣之岩峰逐火把)(3)

而在岩峰村的村东头,有一座建于明代的“尤圣宫”,因其处在红头山寨尾,一直以来,村民都习惯称之为“山尾宫”。

初识雪峰山文章(故乡拾趣之岩峰逐火把)(4)

“尤圣宫”里供奉“赵大天君”(俗称武财神,设正仙和二副佛像各一尊)、“司马圣侯”、“武德英侯”和文财神“比干公”,那里常年香火旺盛、有求必应,是岩峰村乃至达埔周边十里八乡众多信众心中所敬仰、信奉之神祗所在。

初识雪峰山文章(故乡拾趣之岩峰逐火把)(5)

而号称“达埔三奇”之一的“逐火把活”动,就是出自“尤圣宫”。

已经无从考证,是从什么年代开始,在每年的正月十一到正月十五,无论刮风下雨,岩峰村的“逐火把”活动都会像春天的信使一样,如约而至,带着吉祥,带着如意,款款而来,闪亮登场,从正月十一的暖场到正月十五达到高潮!

每当到了正月十一晚上,宫里都会统一组织本村的年轻壮年(以前都会按村民小队组织),在经过一定的法事仪式后,四人一组,光着上身,头戴斗笠,抬着“赵大天君”佛像出宫,沿着村里的306省道一路上下来回巡境。

初识雪峰山文章(故乡拾趣之岩峰逐火把)(6)

浩浩荡荡的队伍一路开拔前进,前有火把、鼓队、神旗开路,佛轿前后有竹火把护身(古时村里没有路灯,家家户户门口也是漆黑一片,所以竹火把一为队伍照路,二为春寒时节给抬轿者暖身,但现在基本不用了)。

尔后,从村头到村尾近两公里的一路上,村民们通过燃放烟花、爆竹,特别是用长竹竿挑着长鞭炮靠近到佛像跟前、头上燃放,用以表示对神明的敬意,也诚心祈求神明保佑的将临。

同时,沿着公路旁,每隔一段距离,便有村民或单独或合力烧一堆柴火!既为了燃放鞭炮时的方便,也为了沿路观看活动的人们取暖,更照亮了无数个苦涩年轮里故乡的那抹夜空!

初识雪峰山文章(故乡拾趣之岩峰逐火把)(7)

而每个晚上的“逐火把”,抬神像的队伍是不能停的,要么一路往上,要么在某一小队的地界之间来回折返,直到这个小队的鞭燃放完后,才匆匆或硬生生地被下一小队的年轻壮汉抢了过去。

当然,那些年岁里,佛像路过的地方如果遇到哪家哪户在敬神放电影、演高甲或木偶戏,也会稍作停留。“逐火把”的队伍抬着佛像进去绕一圈,尔后用力晃动轿子,以示神明已巡过境、看过戏、保了佑。

记得儿时,佛像停留最多的地方是邻居潘氏兄弟大院里和村里大队部。

那时,潘氏三兄弟生意做得大,发家发得早。早早建起了富丽堂皇的高楼大厦,尤其是每年正月,几个兄弟都出资在自家院子里请镇里的电影放映队的前进师等来放露天电影或播录像,村民邻里冒着春寒,聚集在那一同观看。同时他们也花巨资购买无数的鞭炮、烟花在村里的“逐火把”活动期间燃放。

每年的春天,每年的正月,在那个潘家大院子的人气和热闹景象,总是羡煞旁人,风光一时无两。

那时,往往因为潘家鞭炮多,过境的神明停留时间短,很多同组的村民都主动帮忙燃放鞭炮,既尽了社员之宜,也借了一些若有若无的光。

而大队部因为有个大庭院,便于聚集人气或举办活动。往往一到春节,特别是元宵期间,村里或第五小队的村民也会请神看电影。所以,那里也时常是“逐火把”队伍的停留之地,也因为其场地开阔、平整,往往队伍到了五队后,因为鞭炮众多,乡民便会生拉硬拽把神像轿子拖到里面去,不断在那些高高低低的院子里转圈,让村民放个够、放到爽。

只不过一时“苦了”那些抬佛像的壮汉,也打断了乡里老人孩子兴致勃勃看电影的景致。电影与火把交融,现代与文明交织,多么奇怪,却毫无违和!

而今,时代变迁,当年潘氏三兄弟的高楼大厦已换了地、变了样,大队部的平房也早已建起了巍峨的大厦,村里也已经没有人家再请神看露天电影,而“逐火把”的传统和活动却不断延续传承下来,且生生不息。。。。。。

初识雪峰山文章(故乡拾趣之岩峰逐火把)(8)

儿时,村民们除过在自家庭院、阳台散放或挂起鞭炮燃放外,大多都是用竹竿挑着或盘绕着或长或短的鞭炮一路追着佛像跑。

逐火把的队伍中,前有孩童手举的火把开路(小时候,都是家家户户的小孩用竹筒、土油做的火把,现在基本看不到了。儿时的我,总是央求父亲也就地取材给我做一个,并去村里燕定同学父亲开的供销社买上几两土油,而后和堂弟基发、进发、邻居志亮一起擎着点燃的火把,骄傲地走在队伍的前头),中间有大的竹火把护身,上有鞭炮燃放闪烁的火光,佛像轿子不断前进移动,乡民用竹竿挑着燃放中的鞭炮在拼命追逐,后有戴或背着斗笠的年轻壮汉和一众老少村民簇拥相跟,好不热闹,也很壮观!

这就是“逐火把”最真实、最形象的体现!

初识雪峰山文章(故乡拾趣之岩峰逐火把)(9)

而这号称“八闽第一奇”的“逐火把”的神奇有三。

“奇”一,是所有想要去抬佛像的人,虽然以前一般都是未婚的青壮年,但后来逐渐扩大到已婚男士也奋勇争先,但不管已婚未婚,去之前都必须先净身沐浴。

这兴许是对神明的一种虔诚,也兴许是一种净身净心的仪式,更兴许是人们对祈求自己和家人新的一年从新开始的美好祝愿。

儿时春寒料峭,天气寒冷,家家户户都没有热水器,如何洗澡成为一个大难题。

好在,达埔隔壁的蓬壶镇有个汤城村,汤城村素来有地下温泉。

于是,每当从正月十一到正月十五,村里的青壮年就争先恐后去到汤城洗澡。虽然儿时汤城村的温泉澡堂里,设施较为简陋,又是开放式略显不雅,且一次一元的费用也略显奢侈,但对于冬末春初季节,严寒尚未散去,又逢一年一度的民俗盛事,大家便都竞相十几公里跋涉,只为一洗之快!

从小到大的我,虽对神明常怀有敬畏、恭敬之心,却从没那个勇气去抬过“赵大天君”佛像,也就从没在春天到来之际去过汤城洗过天然的热水澡,更无法在那温泉氤氲之时体验净身沐浴中的灵魂出窍。。。。。。

初识雪峰山文章(故乡拾趣之岩峰逐火把)(10)

“奇”二,所有抬佛像的人都必须脱掉上衣,光着膀子,只有头上戴的斗笠护住上身,任那爆竹在身边爆响、火光四射、大小鞭炮随意弹到身上。

奇怪的是,几乎所有抬过佛像的人,都表示“一点事都没有”,虽然时常背部会起了很多小疙瘩,像虫子咬过一样,但不痛也不痒,最多像蚂蚁咬过一样,感觉皮肤热乎下而已。

初识雪峰山文章(故乡拾趣之岩峰逐火把)(11)

儿时的鞭炮,慢硝、炮大,一震一个那叫响。特别是那种长串的鞭炮,都是一段小炮后,再夹串着几个“大雷公炮”,小爆一会再来个大爆,不仅声音震天,而且燃放的危险系数也大大增强。

那时,往往父辈们都是用晾晒过、重量较轻的长竹竿盘绕起鞭炮,高高地举在佛像头顶,一路紧跟或慢跑追着着轿子燃放,边走或跑,边转动手中的竹竿,既保证鞭炮能有序、长时间的燃放,也能让自己的“家庭门面”、诚心多一些时间体现。

那时,抬佛像的最怕的那种不知道什么时候不经意响起的“大雷公炮”,虽说有神明护体,也无太大的杀伤力,但多少有些忌惮,要是真在身上炸开了,威力也不可小觑。

初识雪峰山文章(故乡拾趣之岩峰逐火把)(12)

所以,那时候,往往在佛像前后有一两个专门手拿竹竿不断善意甚至大声训斥地拨开那些热情过度靠近佛像的村民手中的挑着鞭炮的竹竿,既保护了抬佛像的年轻壮汉,也保护了神明不被喧嚣和烟熏长时间地笼罩。

记得,小时候很多村里的娃娃,会跟在“逐火把”的队伍里,一路拣拾那些未燃放的“大雷公炮”,装在口袋里。随后第二天,在自家院子或是野外的田间地头,点跟香、捂着耳朵一个一个的燃放,炮声响彻山谷,也引来了父母声声的叫骂。。。。。。

现在的鞭炮,快硝、炮小,基于安全和生产工艺的考虑,也早已经没有儿时的那种“大雷公炮”了,往往都是引信一响便快速的连成串。虽然大家还是用长竹竿盘绕挑着,依然快跑紧跟着轿子燃放,但往往才刚点着鞭炮冲到轿身旁,炮都已经放完了。

这样以来,既增加了鞭炮的成本,也徒劳了追逐神像的热忱。

如今,虽然正月十一到正月十五的岩峰村的夜空中硝烟更加弥漫,却少了些儿时的那种惊心动魄和拾拣鞭炮的乐趣和期待。

初识雪峰山文章(故乡拾趣之岩峰逐火把)(13)

“奇”三,就是传说谁家鞭炮燃放得多,神明越是会保佑。特别是越靠近佛像燃放鞭炮,神明越是能感受到你的诚心。如果谁在近身燃放时,一不小心把佛像的胡须引燃,这个人新的一年便会行大运。

特别是未婚的想要找对象的, 已婚想要生儿子的,求学的想要上进的,做生意希望发财的,当官希望高升的,曾经失意落魄想改有所改变的,往往屡试不爽、络绎不绝。。。。。。

初识雪峰山文章(故乡拾趣之岩峰逐火把)(14)

那一路追逐着佛像,挑着燃放着的鞭炮的架势,好似千军万马、雷霆万钧!

初识雪峰山文章(故乡拾趣之岩峰逐火把)(15)

这也就是为什么那么多村民在燃放鞭炮时,都喜欢用竹竿挑着,一路紧紧追逐着,紧紧靠着佛像燃放,管他烟熏火燎,管他震耳欲聋,都通通顾不上。

所以,每年逐火把时,宫里的管理员都会手提水壶,一路不停的给神像浇水,以防稍不注意,佛像便被鞭炮的长时间近身燃放的火星引燃胡须或是木雕金身。

初识雪峰山文章(故乡拾趣之岩峰逐火把)(16)

而往往,在经过个晚上的烟熏和炮炸之后,“赵大天君”的佛像变得有些面目全非,浑身上下虽布满了乡民的善意和虔诚,也“亵渎”了神明的庄严。

所以,在三月十五“赵大天君”圣诞之前,宫里和村里便会请来师傅给佛像重塑金身,周而复始,年年如此!

而我,在2015年的元宵节,也曾因一度的失意落魄,大胆地学那村民邻里,挑起竹竿,靠近佛像,近身燃放鞭炮,想要寄托于神明,改变言不由衷的命运。

那个夜晚,我戴着安全帽,戴着口罩,挑起竹竿,在母亲和哥哥、嫂子的帮助下,一次次盘绕起长长一串的鞭炮,一次次在烟雾中追逐着佛像快意冲锋,一次次的发泄着自己压抑多年的心境,寄托着无法向人们诉说的期待,无数失落后的自言自语飘落在那年岩峰村热闹且寂寥的夜空中。。。。。。

初识雪峰山文章(故乡拾趣之岩峰逐火把)(17)

不想,命运是改变了,而我却在炮声隆隆之下,落下了耳鸣的病根。。。。。。

想必,从来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神明也是清楚的!

如今,我早已过了儿时央求父亲给我做火把的年纪,也过了想要去尝试净身沐浴后抬佛像的跃跃欲试,也没了挑着竹竿追逐着神像奔跑的激情。

但在我心中,对于故乡“闹元宵、逐火把”的期待依旧,特别疫情弥漫这三年里,我相信很多同村邻里,都度过了无数漫长而郁闷的夜晚,坚韧不拔地活着的同时也静待如花岁月在风雨之后的含苞待放!

我想,无数乐观上进、快意鲜活的人们,在岁月前进的年轮里,内心一定也和我一样对未来有无数的期待,理解政府在过去三年疫情当下管制的初心,更期许在今兔年立春之际“大疫终会结束、春天即将到来”时的漫天绽放的烟花下,照耀着的那颗从故乡“岩峰村”一路走来的从未泯灭的“少年心”!

初识雪峰山文章(故乡拾趣之岩峰逐火把)(18)

顺祝大家:人寿年丰、风调雨顺、吉祥安康!

(文中部分图片为网络照片,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