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宪问篇第二十四章深度解读(文光读论语每天学一句)

欢迎观看文光读《论语》,我会每天为大家讲解一句论语和大家一同体会传统文化的智慧与魅力,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论语宪问篇第二十四章深度解读?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论语宪问篇第二十四章深度解读(文光读论语每天学一句)

论语宪问篇第二十四章深度解读

欢迎观看文光读《论语》,我会每天为大家讲解一句论语和大家一同体会传统文化的智慧与魅力。

原文: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翻译:孔子评论子产:“有四则君子之道:自身行事谦恭,对待上级尊敬,养育人民有恩惠,劳役人民时讲道义。”

今天这段话评论的人叫公孙侨,字子产,又字子美 ,是当时郑国的国相。

子产治理的国家是郑国,熟悉春秋历史的朋友应该知道,郑国处中原腹地,国家小位置危,一有大国发动争霸战争,郑国就要遭殃,并且郑国内部贵族众多,互相争权,矛盾重重。这样一个难以治理的国家,在子产为相时期,却井井有条,周边国家也十分敬重郑国,由此可见子产才能之大。

今天孔子就总结了子产作为君子的四条治国之法,君子在古时也有上级的意思,因此,今天这段话对在上位者尤为重要。

其行己也恭”之前文光读《论语》(15)中有若就曾说过:“恭近于义,远耻辱也。”身居高位,保持谦恭,别人也不好过分为难你。

其事上也敬”侍奉上级恭敬,这在春秋礼崩乐坏之际十分难得,当时的风气是君不君,臣不臣,上级指挥不动下级,下级行事也往往名不正,言不顺,这样的国家很难有力量,因此敬上的子产相对容易整合国家力量,一致对外。

其养民也惠”上面说完对上,这句就开始讲对下了,上位者对人民行恩惠,当然也就得民心,受拥戴,上下一心,国家自然强盛。

其使民也义”上位者往往随意发起劳役,虚耗钱财,人民埋怨,但是征发人民讲求道义就不一样了,建设家园,干正事,人民自然没有理由发出怨言。

身居高位或带领团队之人,若能恪守这四条,说不定你的成绩会超过子产。

希望大家多多批评探讨,让我们一起来品读《论语》一同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智慧与魅力,增强自身的传统文化素养。

文光读《论语》每天学一句(106)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