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从文晚年的凄苦(沈从文的后半生)

文|晨夕

(本文原创首发,抄者必究)

许多人对沈从文的了解都源于他在文学领域所取得的非凡成绩,尤其是那部《边城》,浓浓的湘西风情和感人至深的爱情,不知打动了多少读者。“如果他活着,肯定是1988年诺贝尔文学奖的有力的候选人。”很多人都喜欢这个说法,以此来表达对沈从文的喜爱和遗憾。

可就是这样一位文学大师,他的后半生却历经磨难,精神上的孤独,身体上的疾病,与时代的格格不入等等,无不让这位心思细腻的书生深感生活的压抑,甚至采取过自杀的行为。

沈从文晚年的凄苦(沈从文的后半生)(1)

跨越死亡线后,沈从文毅然决然地远离了文学,投身到历史文物和古代服饰研究中。在他离世后,为后人留下了一千多万字的精神财富,其中有四百多字都是后半生文物研究的成果。如果你想更深入地了解沈从文,如果你的生活正陷入某种困苦中,不妨深入了解下沈从文的后半,或许,他身上折射出的精神会帮助你。

1:逃离死亡线后,投身到历史文物中,远离文学

早年的沈从文以自己故乡的人和事为背景,创作了一系列让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文坛耳目一新的文学作品,他也曾立志要成为像契科夫那样的国际著名作家,可无奈战事来临,在那个动乱的年代,个人的梦想是没有立身之地的。

自抗战到解放的十多年时间里,沈从文也不曾为生活写出什么东西,整个人的精神状态也不好,经常陷入极大的困苦和焦虑中,但在1948年时,沈从文对写作之路还是很有信心的。

在给妻子的信件中,他提到了自己与儿子的对话:“要好好的写些,写个一二十本。

沈从文晚年的凄苦(沈从文的后半生)(2)

经历了世事沧桑的巨变,还能重拾曾经的激情和梦想是很难能可贵的,可现实总是会偏离你所预想的轨道,很多时候,梦想都是被现实的残酷揉碎的。

沈从文心怀一颗创作之心,但现实却给了他另一番模样。短短的几个月,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这种变化是沈从文无法适应的,他的写作之路似乎又陷入了迷茫中。

精神上的孤独有时候真的可以摧毁一个人,生活中我们时常看到一些人因无法排解内心的苦闷,最后用极端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沈从文晚年的凄苦(沈从文的后半生)(3)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时代浪潮,精神几近崩溃的沈从文仿佛走进了死胡同,他在痛苦的边缘挣扎着、挣扎着,最后没有解开那个心结,选择了自杀。他“用剃须刀把自己脖子划破,两腕脉管也割伤,又喝了一些煤油”,好在家人发现及时,把他从死亡线上活了过来。

这次自杀成了沈从文人生的分水岭,也成为他下半生的起点,在住院期间,他努力寻找令自己“疯狂”的脉络,从昆明时期想到现在,终于“豁然开朗”,最后得出的结论是“我想来想去,实在没有自杀或被杀的需要或必要”,顿悟之后,沈从文最后选择了“新生”。

与此同时,四十七岁的沈从文也做出了一个决定,从此告别文坛,投身到历史文物研究中,与那些瓶瓶罐罐为伴。

即便找到了让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在某种程度上讲,沈从文依然是“孤独”的,很多人对他表示不理解,认为他是在做些“无意义”之事,并规劝他“多写一些对国家有益的文章”。

沈从文晚年的凄苦(沈从文的后半生)(4)

但沈从文,对历史文物领域其实有着浓厚的兴趣,在他三十岁时写自己二十一岁以前的经历,都体现出少年沈从文对中国古代历史文化和文物的热切的兴趣。

所以,凡事都是有迹可循的,看似偶然的事件,背后隐藏着必然的因素,正因为骨子里对历史文物有浓重的兴趣,沈从文才转的那么从容。

其实,即便从事着热爱的历史文物事业,沈从文依然活的很矛盾,他那颗创作的心总是不死,他还从生活中取例创作可感人的作品,无奈,那会他的思想已和时代不相融,他文字并不是那个时代所需要的,作品也没有被采纳和发表。

沈从文晚年的凄苦(沈从文的后半生)(5)

沈从文努力尝试恢复自己的写作能力,最终都没有成功,但在历史文物上的成果却不断的取得了新的突破,和文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也构成了沈从文下半生的生命脉络。

其实那个时代的中国,许多文人的命运都是相同的,他们都曾是文坛最耀眼的人物,但在“新时代”面前,他们忽然就乱了脚步,有人选择顺应时务,也有人选择从此“封笔”,但获得新生的沈从文并没有选择屈服,他虽然放弃了文学,却没有选择苟活,而是将毕生精力都用在历史文物的研究上,并开创了这一领域的先河,也奠定了中国传统服饰研究的基础。

2:大动荡时期,饱受病痛折磨,仍致力于文物研究中。

一九六六年,中国人民活的诚惶诚恐,十年动乱,改变了许多人的命运。

沈从文一向做事谨慎、小心,可依然没有躲开那场政治运动,大字报、检查交代、抄家、批判会,他都没有逃开,在多次抄家中,沈从文家中的藏书都被当成废品而卖了。

沈从文的家人也被分散四处,他本人也被下放到湖北,那会儿,沈从文已年近七十,精神上的压抑和身体上的疾病无时无刻不再折磨着这位年近古稀的老人。

沈从文晚年的凄苦(沈从文的后半生)(6)

而下放地区的生活环境又十分恶劣,居住的房子都是漏雨的,只一场大雨,就要从屋内倒出几十盆水,若是常人,早就因环境而丧失了斗志,但沈从文没有,在那样艰苦的环境下,他依然没有懒惰,依然靠着意志力坚持研究历史文物和古代服饰,无论下放到哪,他都会随身携带那些珍贵的资料,只要得空就会工作。

沈从文的后半生不曾虚度过半点光阴,在下放时因身体疾病,一度无力继续他钟爱的文物研究,那会的他是痛苦的,他常常说人生百年长勤,可重病面前人就会变得力不从心。

那段日子是他自杀后,心灵最软弱无助的时,若是常人,大概早就静心养病或数着指头过一天算一天了,但沈从文却趁着那段枯寂长日,拾起了旧体诗,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他生命的坚忍和不屈服于命运的一种来自灵魂深处的力量。

沈从文晚年的凄苦(沈从文的后半生)(7)

在疾病一天比一天严重时,沈从文曾申请回京治疗,却没有得到回信,而他的住处也再次迁移,条件并没有得到改善。

在那样艰难的日子里,沈从文还是坚持写文物专题文章,七十岁的年纪,在没有原文可参考的情况下,他全凭记忆去写。有熟人来到他房间都会被震撼到,他的书桌上全是文稿,那一字一行记录着上万件文物介绍。

沈从文的右手指关节炎严重,写字时关节都会痛,即便如此,他仍然完成了博物馆六十个展柜的文稿。此外,还写了些专题小文章的初稿。

后来,干校为沈从文换了另一住处,虽然环境稍微改善些,可他的身体却很糟糕,高血压、心脏病、关节炎都让这位走入人生暮年的老人感到力不从心。

沈从文晚年的凄苦(沈从文的后半生)(8)

关节炎直接导致他写字越加的不方便,但他还是不肯歇息,将服饰资料的修改补充想法写成签条备忘,同时还琢磨改之前写的几首诗。

在整个下放期间,面对恶劣的生活环境和身体上的疾病,沈从文都选择抛开这些障碍,专心于文物研究,这种力求“为国为下一代人留下净胜财富的精神”,让人为之动容。

一九七二年,这位七十岁的老人终于获准回京治疗,回到北京后,沈从文并没有静心养病,在解决了居住问题后,就孜孜不倦地投入到工作中。

专心致力于工作中的沈从文,生活经常乱了套,甚至连吃饭、睡觉都会忘记,他之所以把全部生命都投身到工作中,就是想为后代留下点有价值的东西,他在拼尽全力地以“忘我”来恢复人的“潜伏能力”,激活生命内在的能量,并在这个过程中体会到了生命深层的愉悦。

沈从文的一生从未浪费过生命,一旦闲下来无论上精神上还是身体上都会感到不适应,他说:“我一生最怕闲。一闲,就把生存的意义全部失去了。”

他的前半生为人们留下了文学财富,后半生为后代留下了历史文物财富,无愧于“伟人”称号。

3:一生成绩斐然,却始终保持赤子之心。

在这个大家都忙着追名逐利的时代,“赤子之心”似乎已经成了昂贵的奢侈品,每当看到一些歌颂型的文章都会觉得触动心弦,而当你真正了解了沈从文的后半生,就会真正理解了什么是“赤子之心”。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沈从文是文坛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可到了解放后,沈从文的名字几乎销声匿迹了,虽然在历史文物上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却不被大众所熟知,他曾经的文学作品,也被淹没在时代的洪流中。

文革结束后,扣在他头上的帽子也被摘掉了,住处也得到了解决,他本人也被掉到了社科院工作,七十几岁的老人,依然带着饱满的热情积极的投入到工作中。

沈从文晚年的凄苦(沈从文的后半生)(9)

为了保障《中国古代服饰资料》工作的进行,他更是有三个月“无日无夜赶工”,完成了约一千个正附图像和约二十五万字一大份文字说明。

在沈从文接近七十八岁的时候,他被邀请到美国去演讲,三个半月的时间,到十五所大学演做了二十三场演讲,即便已别外国友人所熟知,但他依然谦虚地说:“能和各位专家见见面,真是一生极大愉快事。

同时,在国内,社会也开始关注他的文学作品,一九八一年的时候,他的旧作开始陆陆续续地印行,那会国内掀起了一阵“沈从文热”。

但在这种“热度”中,沈从文自始至终都保持着平常心,用作者的话说,他非但没有因“热”而膨胀,反倒想把自己“缩小”。

沈从文晚年的凄苦(沈从文的后半生)(10)

外界的关注越来越多,但他却只专心地做着自己喜欢事儿,八十岁的时,还计划对《服饰研究》就行修改。

在沈从文生命的岁月,有人想写他的自传,沈从文却连着写了两封信,告诫对方不要放弃这个想法,他在信中一再强调,我一生都不想出名,他也最怕出名,沈从文如此说,并不是他多傲气,而是他一生真的“只为做事实,而不求被关注”。

曾经,北京文联主席的高位向他抛来橄榄枝,却被他拒绝了,他只喜欢做个“平头百姓”,专心地做自己喜欢事儿,或许正是这分“淡泊名利,与世无争”的道家睿智,让他和很多无妄之灾擦身而过,让生命在悲微坚守中延续到了八十六岁。

沈从文晚年的凄苦(沈从文的后半生)(11)

从前只知沈从文是一位才华横溢的作家,直到了解了他的后半生经历,才知道原来他还是研究历史文物的专家;原来他的后半生都是在精神孤独和身体疾病中度过的,字里行间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有血有肉的“普通人”,他有对生命的不解,对前途的迷茫。

但他身上所折射出的精神足以震撼每一个人,在那个风云变幻、动荡不安的年代,他始终保持着自己的清白,用另一种方式为国出力,默默前行。

在他的身上,我们看到一种“匠人”精神,这种精神不会因外界的变化而妥协,同时,透过书中文字,我们看到了沈从文的生命中透着一种坚忍与豁达,勤奋与淡薄的高贵品格

当你觉得生命无望,前途渺茫时,不妨看看这位伟大的文学家和历史文物专家的后半生经历,看看伟人是如何走过坎坷,看待生命的,或许,眼前的一点挫折,就会变得微不足道了。

作者:晨夕,一个爱写文的自由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