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网络舆论的力量(专家建言网络草根)

随着我国网民数量的不断攀升及自媒体普及率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普通百姓拥有了更多发言权,并催生了“网络草根”。但同时,近年来我国群体性事件也愈来愈呈现频发态势,对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造成了一定的影响。“网络草根”在反映民情、畅通表达机制上起到了一定作用,但自身的“草根”性也伴随着与生俱来的不足。本文着眼于此,探讨“网络草根”舆论在群体性事件中的作用与影响,并对于合理管控提出建议。

如何看待网络舆论的力量(专家建言网络草根)(1)

“草根”“网络草根”的定义

“草根”产生于19世纪的美国,自20世纪80年代引入中国后被赋予了更深刻的含义,一是指同政府或决策者相对的势力,民间组织、非政府组织等一般都可看作“草根阶层”;另一种含义是指同主流、精英文化或精英阶层相对应的弱势阶层。进入21世纪,自媒体就为“草根”从一个概念变成一种时代的精神铺平了道路,文字、图片、视频成为他们展示的手段,论坛、微博、微信公众号、直播平台成为他们的免费秀场,造就了一类全新群体网红。

群体事件的定义、特点及产生原因

群体必须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组成,并且要相互作用和影响,且这个群体的形成是有原因的,比如为了满足某样需求,实现某个目标。群体事件在发生时往往有一定的特殊性,例如事发突然,为获得关注度往往会采取一些非正常的手段以扩大事态,有的甚至会威胁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

截至2016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7.1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1.7%,超过全球平均水平3.1个百分点。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扩大器”。网络自媒体、网络论坛赋予了公民话语权,但同时,我国现在正处于社会矛盾爆发期,一些权益受损的民众,在正常渠道无法解决的情况下,通过自媒体和论坛来进行维权,且为了吸引眼球而夸大事实制造轰动效应,不明真相的网民往往会被鼓动情绪而产生群体事件。

此外,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6.56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占比由2015年年底的90.1%提升至92.5%,网民上网设备进一步向移动端集中。每个移动终端用户都可以通过即时聊天工具,利用社交和即时通讯软件进行群体事件的策划、人员招募等,线上安排与线下实施的同步推进,重大群体性事件的组织已经呈现出典型的“互联网 ”特点。

但随着互联网络进入百姓生活,社会各个层面都发生了重要的变化,公民的民主意识和参政议政的愿望都日益强烈,但是少数公共管理部门和领导干部却仍沿用旧的管理方式和工作方法处理不断出现的新问题,处理手段简单粗暴,甚至直接回避和拖延,以致民众不满不断积累,最终导致大规模群体事件发生。

“网络草根”舆论在群体事件中的作用与影响

潜伏期——议题设置作用

潜伏期是群体事件网络舆论的产生和力量积蓄阶段,“网络草根”舆论在这个时期承担起了议题设置和扩散的角色。以高考为例,国人的命运在某种程度上和高考相联系。然而,高考录取不公平现象也一直被诟病。新浪教育统计的2014年全国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本一录取率的调查报告显示,北京、上海、天津是中国最容易考好大学的地方。重点大学录取比例均超过20%,其中北京占比25%,雄踞全国第一。此外,高考移民等现象也频现。

突发期——燃爆作用

2016年4月22日,教育部、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关于做好2016年普通高等教育招生计划编制和管理工作的通知》中明确规定,2016年,支援中西部地区招生协作计划安排21万人,其中本科14万人,由北京、天津等14个省(市)的公办普通高校承担,面向河南、广西、贵州等10个中西部省(区)招生。在高考试卷和录取不公平的“积怨”下,《通知》发布后,涉及“减招”人数最多的湖北和江苏两省的考生家长纷纷采取行动抗议。

在抗议“减招”事件中,微博和微信的作用突出,发布的相关信息均得到网民的疯狂转发和评论,使得舆情持续发展。在舆情爆发伊始,由于微信有传播速度快、互动性强等特点,参与游行的考生家长通过微信“朋友圈”的方法发布相关信息,成为舆情发酵、扩大影响的重要推手。

稳定期——持续作用

2016年5月11日,当地教育部门通过微博@江苏教育发布发布了《关于2016年江苏高等学校跨省招生计划的说明》,力图通过引用数字证明“减招”不存在,然而简单的数字并不能够使人信服。江苏省教育厅新闻办副主任薄其芳在接受采访时发表的“江苏省教育厅作为东部的发达省份,也该到为全国做贡献的时候了,不能江苏省教育具备了这样的能力,国家要求你做贡献,你不去做,这肯定是不行的”言论再次触怒公众,微信、微博及论坛纷纷进行转发,还引起了网民的“人肉”搜索,一时各种爆料帖甚嚣尘上,使得事件影响力不断扩大。

衰退期——稀释、弱化作用

2016年5月14日,江苏省教育厅厅长沈健就“江苏高考减招”问题接受记者采访。他表示,将在招生中做到三个“不减少”。5月15日,微信公众号“中国政府网”发表题为《教育部回应江苏湖北2016年高考招生计划问题》的文章,再次强调,安排协作计划,以不降低各支援省份的高考录取率、本科录取率为基本前提,并表示,早在2008年就启动的协作计划,其目的是“缩小区域发展差距,促进教育公平”。5月16日,江苏紧急召开“减招”发布会,会上江苏6所211高校表态:2016年在苏招生数不低于2015年。

媒体刊发的官方采访、回应及相关专家对“减招”事件的分析解读,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矛盾的激化,抑制了舆情的失控局面。“减招”发布会的召开,省内重点高校的表态,坚定不会减招的态度,直击矛盾的冲突点,缓解并给广大考生及考生家长吃了一颗定心丸,对平息舆情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至此,微信微博及相关论坛上关于“减招”的舆论终于归于平静。

群体事件中“网络草根”舆论引导的策略

“网络草根”舆论的确在反映民情、畅通表达机制上存在着优势,但自身的“草根”性也伴随着与生俱来的不足,如:制造谣言煽动网络暴力;夸大阴暗助长极端情绪,引发群体事件。因此,要想更好地引导“网络草根”舆论,就必须从政府、媒体、民众三方面入手。

(一)政府。群体事件发生时,政府如果出于各种原因,或者惯性思维刻意营造“和谐”环境,有意地掩盖事件真相,就会给其他小道传言或者网络不实言论占据舆论主导留下通道,不利于事件的良性发展。各级政府部门应建立起群体性事件部门联动处理机制,第一时间将事件的真相报告给社会,尽可能将事件隐患处置在萌芽状态,从而确保社会的稳定、和谐与安宁。此外,面对突发事件,政府尤其是相关部门需要具备快捷准确的舆情搜集和研判能力,迅速回应公众疑问。

(二)媒体。“网络草根”舆论在群体性事件究竟充当什么性质的角色很大程度取决于传统主流媒体的反应,如果传统媒体敏锐捕捉到事件发生的端倪,并且报道充分全面,那么“网络草根”舆论在群体性事件中就可能充当社会稳定的“安全阀”。而如果传统媒体行动滞后,并且报道有失偏颇,那么“网络草根”舆论则可能就会成为社会稳定的“高压锅”。

作为网络平台运营商,有必要严格审核和监控信息。同时,网络媒体还需要积极培养和发挥网络大V的作用。相较于政府部门和官方媒体对事件的解读而言,公众更愿意相信第三方且较权威的人士对事件的解读,所谓的旁观者清。因此,大V们对事件的解读,更容易使人信服,而多数“大V”能够理性地看待问题,并发表客观、中立的观点,对缓解舆情也有积极作用。

(三)提高“网络草根”阶层的素质,塑造主流价值观 。对于“网络草根”阶层来说,在呼吁政府加大信息透明度,保护自由表达权之外,还需要提高自身的素质,做到不盲信、不偏信,从而打造一个理性和高素质的“网络草根”群体。

网络舆情是转型期社会面临的新问题,网络群体性事件是新时期危机的新形态,“草根”舆论在网络群体性事件中释放着亦正亦邪的力量。了解掌控“网络草根”舆论在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机制和传播规律,从而因势利导,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局面,合理推进网络民主的社会化进程,以及促进公众参政议政的历史进程有特殊作用。

(来源:《今传媒》)

识别二维码,关注更多网信动态!

编 辑:杨 柳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