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圣地大别山(大平山英雄山革命山)

革命圣地大别山(大平山英雄山革命山)(1)

大平山又叫大坪山、太平山、八宝山,是雷公山的南脉,位于黔东南雷山县达地水族乡背略村,最高海拔葫芦山1471米。大平山山顶平坦,三面悬崖峭壁,唯南面有路可上,易守难攻,自古以来是兵家必争之地。

大平山是英雄山。

咸丰五年(1855)七月二十六日,在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下,斋教领袖罗光明率众教民揭竿而起,都江厅书吏余正纪(因曾在官府当差被人称为“余老科”)率兵在城中作内应,一举攻下都江城。之后,罗光明的斋教军以三脚(今三都县城)为据点,余老科的苗民军以大平山为根据地,苗、教两军携手,与广西的太平军遥相呼应,队伍迅速壮大,成为“太平军的后备队”。苗教军和都匀的柳天成、台江的张秀眉起义军相互配合,先后攻占都江、清平、八寨(丹寨)、平州(平塘)、独山、荔波、黎平、古州(榕江)等地,给清朝政府沉重的打击。大平山成为苗教义军的活动中心,山上建起雄伟的余王爷行宫,还有兵营、练兵场、瞭望台、烽火台等军事设施,环山而建的城墙,把东、西、南、北四个关卡连接起来,加上山势挺拔高峻,大平山固若金汤,成为都柳江流域反清抗暴的活动中心,广西太平军李文茂、李文彩多次率太平军翻越月亮山进入贵州,和苗教军并肩战斗,大平山成为太平天国的大后方。

好景不长,由于起义军各部之间出现分裂,大平山出现危机。史料记载:“咸亨九年(1859)三月,清台苗杨播五据太平,与余老科不翕,老科移据断颈龙。”杨播五即小播五闻国兴,他带领一支苗族队伍上大平山后,与余老科合不来,争地盘闹分裂。余老科为了顾全大局,不得不把大平山让给他,自己回榕江老家摆猫断颈龙山另立根据地。

尽管历史风云变幻莫测,大平山作为苗教义军的大本营,伴随义军反清抗暴十余载,直到苗教首领余老科战死,小播五闻国兴叛变投敌,大平山才被清军攻下。

大平山是革命山。

大平山沉寂半个世纪后,1934年12月13日,红军在大平山东边的黎平古城召开大转折前的重要会议,决定沿清水江穿越苗岭向贵州黔北挺进。为防驻扎在榕江的桂军从侧面袭击,红军左路军进入榕江朗洞,从红三军团兴国模范师特务营派出两支侦查小分队侦查行军线路。一支经榕江乐里、平阳、小丹江、进入雷山毛坪,在毛坪宿营一晚,第二天翻雷公山七里冲,从迪气进入台江。另一支则从榕江乐里、平永、宰勇、怎东、乌美坳(八宝山)到雷山的背略,翻越大平山,向北经桥兑、独南、望丰、报德、乌流,过凯里的养朵、赏朗,进入黄平,到达瓮安与主力部队会合。

红军侦查小分队在宰勇宿营,从宰勇仰望大平山,只见山峰高耸入云,为能顺利翻越大平山,红军向苏家岭的老百姓询问情况。当地老百姓先用民谣“上有骷髅山,下有八宝山,离天三尺三,人过要低头,马过要下鞍”形容大平山之高,再详细介绍山的情况。 侦察分队领导把这首民谣记下来,到达瓮安猴场向师部首长汇报侦查经历时,把记录的民谣交给了军团政治部主任袁国平。

后来袁国平把这首名民谣转给毛泽东。到遵义后,毛泽东对中国革命、红军的命运和自己肩负的重担感慨颇深,看到民谣后有感而书《十六字令》:“山,快马加鞭未下鞍。惊回首,离天三尺三。山,倒海翻江卷巨澜。奔腾急,万马战犹酣。山,刺破青天锷未残。天欲堕,赖以拄其间。”

因袁国平是湖南人,而湖南常德及湘西一带也流传八宝山离天三尺三的民谣,很多人误以为十六字令写的是湖南越城岭一带,但郭沫若、张涤华等专家认为“八宝山,在贵州省雷山县”。而公木著的《毛泽东诗词鉴赏》明确指出“1934年12月,中央红军进入贵州……其另一支部队则经过雷山。此词第一首原注所引民谣中的八宝山即在雷山县境。”

因受王明“左”冒险倾主义和教条主义的影响,红军在湘江遭到重大损失,人员由8万减至3万。危急关头,在湖南通道召开会议,转兵贵州。黎平会议后,红军在反思中,逐渐采纳毛泽东的主张,放弃向湘西和二六军团会和的计划,向敌人力量薄弱的黔北进军。毛泽东深感革命之剑“刺破青天锷未残”,正是为中国革命贡献力量的时候。翻越苗岭之后,心潮澎湃,写下千古名篇《十六字令》。诗词表达了革命家面对困难绝不低头下马的斗争精神,力挽狂澜、浴血奋战、勇于担当的革命豪情,这一切是诗人在翻越苗岭主峰雷公山崇山峻岭的感受,更是大平山民谣在诗人灵魂深处点燃的火花。

革命圣地大别山(大平山英雄山革命山)(2)

革命圣地大别山(大平山英雄山革命山)(3)

革命圣地大别山(大平山英雄山革命山)(4)

革命圣地大别山(大平山英雄山革命山)(5)

革命圣地大别山(大平山英雄山革命山)(6)

革命圣地大别山(大平山英雄山革命山)(7)

革命圣地大别山(大平山英雄山革命山)(8)

革命圣地大别山(大平山英雄山革命山)(9)

革命圣地大别山(大平山英雄山革命山)(10)

革命圣地大别山(大平山英雄山革命山)(11)

革命圣地大别山(大平山英雄山革命山)(12)

革命圣地大别山(大平山英雄山革命山)(13)

革命圣地大别山(大平山英雄山革命山)(14)

革命圣地大别山(大平山英雄山革命山)(15)

革命圣地大别山(大平山英雄山革命山)(16)

革命圣地大别山(大平山英雄山革命山)(17)

革命圣地大别山(大平山英雄山革命山)(18)

革命圣地大别山(大平山英雄山革命山)(19)

革命圣地大别山(大平山英雄山革命山)(20)

革命圣地大别山(大平山英雄山革命山)(21)

革命圣地大别山(大平山英雄山革命山)(22)

革命圣地大别山(大平山英雄山革命山)(23)

革命圣地大别山(大平山英雄山革命山)(24)

革命圣地大别山(大平山英雄山革命山)(25)

革命圣地大别山(大平山英雄山革命山)(26)

革命圣地大别山(大平山英雄山革命山)(27)

革命圣地大别山(大平山英雄山革命山)(28)

革命圣地大别山(大平山英雄山革命山)(29)

革命圣地大别山(大平山英雄山革命山)(30)

革命圣地大别山(大平山英雄山革命山)(31)

革命圣地大别山(大平山英雄山革命山)(32)

革命圣地大别山(大平山英雄山革命山)(33)

革命圣地大别山(大平山英雄山革命山)(34)

革命圣地大别山(大平山英雄山革命山)(35)

革命圣地大别山(大平山英雄山革命山)(36)

革命圣地大别山(大平山英雄山革命山)(37)

革命圣地大别山(大平山英雄山革命山)(38)

革命圣地大别山(大平山英雄山革命山)(39)

革命圣地大别山(大平山英雄山革命山)(40)

革命圣地大别山(大平山英雄山革命山)(41)

革命圣地大别山(大平山英雄山革命山)(42)

革命圣地大别山(大平山英雄山革命山)(4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