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是真实存在还是虚构的(桃花源记真的存在吗)
要说东方人心中的理想国,非陶渊明的“桃花源”莫属。隔绝尘世,祥和优美,民众仁善安居,不为时事所扰,不被乱世所困……桃花源中的一切被世人向往了千年,“桃花源真的存在吗”这个疑问也被追问了千年。
当人们试图将这个玄妙之地放回历史中寻找种种可能时,却通过种种蛛丝马迹得到了些令人毛骨悚然的发现——桃花源也许并非一处假象的天堂,而是一个被扭曲和颠倒出来的地狱。
《桃花源记》被文学家和教师们以纸面方式精致解析多年,在我们心中留下了一种完美的印象,一直被视为陶渊明在兵荒马乱时代里对理想生活的幻想和渴望。
但将“桃花源”放在两晋时期的大背景下进行捋顺还原,情境便发生了巨大翻转,变成了一个暗藏着阴森死气的巨大骗局,诸多美好细节都变得细思极恐起来。
桃源内外的缤纷桑桃,是烘托美景,还是暗示聚阴辟邪、两界隔绝
《桃花源记》开篇讲道:渔人忽逢桃林,落英缤纷,百步无杂树,进入山后发现旷野中良田、桑竹环绕,似是为了烘托景色的美轮美奂,但实际上,东晋时期“桑桃”在风水中大有讲究。
东晋郭璞在《葬经》里记述:“桑桃聚阴,辟邪”,因此桑桃多出现在当时的墓穴和坟地旁。“百步无杂树”也不像是自然生成,更像是人工栽种的。
从时间上来看,桃源外,桃林里“落英缤纷”,正是花开花谢的季节,在武陵应该是初春三四月;而桃源内,桑竹繁茂应该已经入夏,在七月左右。
由此可见桃源内外不仅在地域上隔绝,在时间上也有很大偏差,可谓两个时空完全平行的世界。
狭口寻光到敞阔俨然,过的是山道还是阴阳门
渔人穿过桃林,水源尽头发现一座山,山有小口透光,入口极其狭窄,刚能通过一个人,向里走几十步后渐渐敞阔,来到一片美好田园,祥和社会必备应有尽有。
渔人看似巧合的发现之旅从空间结构上来看,缺少自然的杂乱和随性,刚能通一人、房屋俨然、阡陌交通种种细节都藏着些人为的刻意。
靠山环水的地势、辟邪的树木、狭窄的入口、敞阔的内部,种种格局设置与秦汉古墓的形式如此匹配;寻光而入的过程像是受神邪指引,跨过了阴阳门,从人间进入阴间;桃园内部错落有致的房屋、连通各家各户的小路不像自然开发,反而如同规划过一般井然有序,与成片的陵墓、坟地特点如出一辙。
秦时百姓,不通外人,不知魏晋,为何穿着魏晋衣着
村民见渔人大惊,可见桃源多年未有人来;听说外面的变迁都感慨叹惋,酒肉招待数日,可见他们吃喝不落时代,富富有余。
桃源百姓自述是秦时躲避战乱定居于此,不通外人,不知世事变迁、朝代更迭。依照常理,从秦到汉到魏晋,他们已隐居于此五百多年,饮食可能已经大改,要么还穿着秦款衣装,要么演变出自己的特色服装,很难富裕到家家“设酒杀鸡”,更不可能衣着“悉如外人”。
在将桃源联系到陵墓、坟场时,这些疑问便有了答案——秦汉重视丧葬礼节,后代要给祖辈供奉酒食,烧去用度,所以阴间的人们虽不知时代变迁,却依然有酒、有鸡,穿时下衣装。
好好的仙境为何“不足为外人道”,处处做了标记为何却“不复得路”
渔人离开桃源之时,百姓特地嘱咐他“不足为外人道”,明显不想让世人知道这处存在,循迹而来。表面上看是想保护家园,不为外人所扰。
但当渔人一路做着标记离开,再带人寻标记去找的时候却再也找不到那片桃花源了。这不禁让人疑问:桃源有什么魔力自己隐身了吗?村民们不让他宣扬是为了自保还是别有深意呢?
若桃源并非桃源,而是坟地,一切就都得到了解释——渔民误走了一趟阴间,他的经历都是幻觉,村民嘱咐他“不为外人道”实际上是守着阴阳两界的秘密,一路标记却“不复得路”是有鬼怪作祟,一切顺理成章。
刘子骥寻桃源病终有什么深意
历史上刘子骥是一个切实存在的人,名叫刘驎之,字子骥,与陶渊明是亲友关系,两人都爱山水,曾一起出游。
刘子骥很有才情,但只爱游山玩水,曾拒官不受。《世说新语》中记述他隐居期间帮助友邻,《晋书》中记述他为孤寡老者送终置丧,《搜神后记》中记述他到处游览,采药猎奇。
可见其人确实品德高洁,心地仁善。这样热衷山水的人,听说桃花源的存在后欣然去寻找不足为怪,奇怪的是没有找到,回来却病逝了。
从社会背景来看,东晋时期南北战事不断,当政者贪婪暴虐,无辜百姓枉死者无数,整村湮灭的人间惨剧不算新奇。
据考证刘子骥并没有像文中那样病亡,陶渊明为文章杜撰这一结尾显然别有深意。有人推测,愤恨世事的陶渊明将血腥残酷的人间惨剧粉饰成美轮美奂的幻境,以避过政治锋芒。
引刘子骥之死是暗示百姓惨状给仁善之人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冲击,郁郁病终则代表着他对社会和时代的恐惧和绝望。
各种版本的恐怖传说
由以上种种推断,《桃花源记》衍生成了另一个诡谲的恐怖故事:渔人并没有划船进入桃花源,而是误入了一片乱坟岗,被鬼怪缠身,产生了幻觉。
坟地埋葬的鬼魂都是无辜善良的百姓,以酒肉祭品热情招待了他,对他所讲世事感叹惋惜,最后将他完好送回了阳间。
渔人醒过来后做了标记回到郡下,带着太守去找桃花源,鬼魂们发现来人不怀好意,以“鬼打墙”将他们驱逐了,所以到最后他们什么也没找到,无功而返。
而好奇的刘子骥去寻找时,鬼魂们不堪其扰,直接惩罚了他,以致他回家后不久就病亡了。
另有一种延伸讨论是桃花源确实存在,渔人确实到访过,也确实带着太守找到了桃花源。但太守贪婪暴虐,劫走财物后将桃源中的人屠戮殆尽,为了掩盖事实便对外宣称没有找到。
刘子骥闻讯找到桃花源时,见到的其实是一片血腥死地。至于他的死,一说是因内心受创,郁郁而亡,一说是太守怕事情败露将其害死了。
《桃花源记》以一种新奇的方式创造了一个人人向往的理想世界,千年后,人们以一种更为新奇的方式和角度去解读它也不足为奇。
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斯人作古,桃花源是美好的奇妙历险还是颠覆的坟茔恐怖故事,亦或二者都虚幻臆想,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版本,真正的答案已无从追寻。唯一可以肯定的是陶渊明对美好的向往是真的,世人对美好的向往也是真的。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