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孝文帝和宇文泰(和三个堂姐妹姘居)

北魏孝文帝和宇文泰(和三个堂姐妹姘居)(1)

南阳王元宝炬领着一帮元氏子弟气势汹汹直奔皇宫而去,守门的皇宫卫队本想阻拦,一看这帮人杀气腾腾的模样,瞬间怂了。元宝炬等人径直进宫,去见孝武帝去了。

广平王元赞、淮安王元育等人去见孝武帝,元宝炬自己去见妹妹元明月,找了个理由将她骗出宫,随后交给宇文泰。宇文泰也懒得废话,当即下令杀了元明月。和高欢相比,宇文泰显然更果敢,杀伐果决,如果说高欢喜欢装,宇文泰则连装都懒得装,完全是真性情。

你不听我话,我就收拾你,不像高欢那样还玩什么“先礼后兵”,迂腐!

孝武帝这次是碰上硬茬了,宇文泰丝毫不给他留面子,你乱伦,我就杀你情妇,你再呲牙,马上给你一杯毒酒。孝武帝傻眼了,此时他才明白宇文泰比高欢那伪君子狠多了。

元明月死后,孝武帝气急败坏,对宇文泰恨之入骨,多有抱怨之言。他的身边都是宇文泰安插的人,这些话很快便传到了宇文泰耳中,早已对孝武帝失去耐心的宇文泰意识到这个蠢货不能再留了。

北魏孝文帝和宇文泰(和三个堂姐妹姘居)(2)

永熙三年(534年)闰十二月十五日(按公历已经是535年2月),孝武帝在逍遥园喝闷酒,越喝越闷,便命人牵马过来,他要出去散散心。结果没走多远,坐骑突然倒地而死,这个不祥之兆令孝武帝非常恼火,命人换马,坚持要出游。等他玩够了,一回宫便看到了宇文泰派来的使节,手里端着一个酒壶。

里面不用说都明白是什么,一杯毒酒解千愁。

孝武帝先是沉默,后是愤怒,大喊大叫那种。

理由,给朕一个理由!为什么?

理由宇文泰早就想好了,身为大魏天子,乱伦失德,无以服众,辜负列祖列宗的重托,亵渎大魏社稷,你不死何以安天下?

孝武帝气急败坏,又哑口无言,找不到反驳的词语。

当年彭城王元勰也是同样的命运,是自己喝,还是被人灌,自己选。

孝武帝无奈地举杯一饮而尽,瞬间瘫软在地,一命呜呼,时年26岁。

孝武帝死后,灵柩被放置于草堂佛寺,不知是出于厌恶还是遗忘了,孝武帝的灵柩居然在佛寺里一直放了十几年才被正式下葬。

西魏朝廷追谥他为孝武皇帝,高欢掌控的东魏朝廷则追谥为出帝,后来到了北齐,史官魏收编写的《魏书》里便称呼其为出帝,其实就是孝武帝。

孝武帝葬于云陵,大致位置在陕西富平县东南二十二里广乡原。冢高六丈,早年保留有石人石虎,在宋代宋敏求《长安志》中有记载,但确切位置目前尚无法确定。

孝武帝元修是北魏法统意义上的最后一位皇帝,只要他活着一天,北魏在理论上就没有灭亡,因为皇帝和西迁到长安的朝廷还存在,顶多算偏安关西。

宇文泰杀了孝武帝,宣告北魏的国脉就断了。尽管后来的东西魏都宣称是北魏国统的继承人,但毕竟和北魏不同,又都被权臣裹挟。后世史家毫不客气地称其为东魏、西魏,和北魏并列,成为新的朝代。

孝武帝死讯传到邺城后,如何回应这个问题成了朝野议论的话题。元修这个人虽然讨人厌,东魏阵营没有一个人喜欢他,但他毕竟做过三年的大魏皇帝,高欢在名义上也是他的臣子,君父遇难,臣子不能没有任何表示。

一贯善于表演的高欢站出来说话了,他向孝静帝元善见上奏,请求为孝武帝举哀发丧。这一招真是绝了,昭告天下,虽然皇帝有负于我高欢,但我高欢问心无愧,绝不辜负皇帝。你不仁,我仍然义,这叫格局。

北魏孝文帝和宇文泰(和三个堂姐妹姘居)(3)

该不该给孝武帝发丧,为这个问题东魏专门开了一个讨论会,会上两种观点激烈交锋。

这个话题属于礼法范畴,武将们基本都是吃瓜观战,不发表意见,主要是一帮儒生在那里唇枪舌战,吵得不可开交。太学博士潘崇和认为不应该为孝武帝服丧,他的观点是“君遇臣不以礼则无反服”。

什么意思呢?

意思是如果皇帝对大臣无礼,大臣就不必为皇帝服丧。为了论证自己的观点,他举了殷商之民不为夏桀哭丧,周武之臣不为商纣服丧的典故,以此证明古圣先贤就是这么干的,有先例。

太学博士类似于今天的国家最高学府教授,或者社科院学者之类,这个博士是官职,和现代的博士不一样。潘崇和的观点遭到国子博士卫既隆、李同轨等人的反驳,他们一听这话傻眼了,当即质问潘崇和,按你这说法,如果父母对儿子无礼,儿子难道就不必服丧了吗?

没等潘崇和组织好语言,这俩人又抛出一枚炸弹:“高王之女乃出帝(孝武帝)未亡人,虽然已经分开,但毕竟名分尚在,理应为夫服丧。”

这话确实有道理,高欢之女就是前面说的永熙皇后,虽然在孝武帝西逃时俩人分道扬镳,但毕竟天下人都知道她和孝武帝是夫妻关系,名分尚在,那会儿又没有皇帝皇后离婚的事儿,说到底这孝武帝还是她的丈夫,还是高欢的女婿。

即便从私人角度,也应该服丧。

话说到这份上,加上高欢也主张服丧,以此笼络人心,恶心宇文泰,大肆宣扬他的“弑君之罪”,这事儿也就定了。

随后东魏朝廷大张旗鼓为孝武帝举哀发丧,如果那会儿有现代媒体,估计高欢会马上举办记者会,再来个全程直播,请几个资深专家到演播室分析孝武帝的死因,和全国观众热烈互动,玩命恶心宇文泰。

北魏孝文帝和宇文泰(和三个堂姐妹姘居)(4)

为了尽快摆脱不利的舆论影响,宇文泰在杀了孝武帝后便开始物色新君人选。追随孝武帝西逃的宗室子弟本就不多,想选一个称心如意的确实不是一件易事。

宇文泰的标准是既不能太荒唐,又不能不听话。这看起来不算苛刻,可却是相互矛盾的。不荒唐的皇帝一般都不甘平庸,都想有一番作为,不会忍受大权旁落寄人篱下的屈辱。而听话的傀儡皇帝多半都是破罐子破摔,自甘堕落,整日无事可做,只能纵情声色,想不荒唐都难。

选来选去,最终也就南阳王元宝炬勉强还算可以,那就他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