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电视剧的发展历程及问题(国产剧六十年历史变迁)
随着时代的发展及影视工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电视剧的审美正逐渐改变,从上世纪50年代末首部制作粗糙的短篇电视剧的诞生到80年代长篇电视剧的火爆,再到流量为王大制作的流行与短小精悍的网剧的兴起,国产电视剧制作正在激烈的竞争中为迎合观众的口味而悄然革新。那么,究竟哪种形式的电视剧会在未来成为观众的最爱呢?我们且来分析一下。
上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一口菜饼子》的诞生标志着国产剧进入初创期。
1958年5月1日,是个不同寻常的日子,这天全球67个国家正式开播电视,同年,我国成立了首座电视台——北京电视台。
一个多月后(1958年6月15日),胡旭、梅村等工作人员在没任何创作经验的条件下,联手拍摄了我国第一部电视剧《一口菜饼子》。
《一口菜饼子》剧照
这部剧讲述了一个“忆苦思甜”、呼吁大家“节约粮食”的故事:
解放后一个农家小姑娘用枣丝糕逗狗玩。姐姐看到后上前将她制止,并给她讲述了解放前一家人饭都吃不起的悲惨经历:当年父亲逃荒病死,母亲带着姐妹俩孤苦无依,挨冷受冻,他们向地主家讨饭,却被恶狗咬伤,妹妹饿得又哭又闹,母亲将唯一一块菜饼子给了她,自己却在饥寒交迫中死去。妹妹听了这个故事后,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觉得不应忘记过去,决定节约粮食。
虽然,只有短短的二十分钟,但由于缺乏经验及拍摄条件有限,制作团队却是煞费苦心。他们先将办公室改造成一个临时演播棚,置以简陋的道具,模拟风雨雷电。没有录播功能,便用现场直播的方式,由演员在镜头前直接表演,而这无形中增加了拍摄的难度。
更难的是,为了实现镜头的转移、切换、特写,除由一人掌镜外,还要由多人共同帮忙推动重达二三百斤的机器和拉电缆。
《一口菜饼子》剧照
整场戏下来全部工作人员已是累得满头大汗,但首部电视剧一经播出便轰动全国,标志着我们迎来了电视剧时代,此后,我国又陆续制作了很多短片电视剧。
总的来看,当时的电视剧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制作水准不高,都是黑白图像、篇幅短小、画面粗糙;
第二,具有鲜明的时代烙印。
在内容选择上,大多是一些宣传政策方针以及和教育有关的短片,旨在改变人们的旧思想,让大家迎接新时代的到来。
随着人们思想的解放与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人开始关注电视剧的娱乐属性与整体品质,所以,这类电视剧渐渐难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生活需要。不过,作为国产剧的起点,这段历史却值得后辈铭记。
上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中期,《渴望》成为国产剧发展历史转折点
由于特殊历史时期的限制,国产剧的发展历程一度停滞,直到70年代末开始渐渐复苏。这时国产剧实现了多项突破:
1978年5月,首部彩色电视剧《三家亲》上映,标志着彩色电视剧时代拉开帷幕;两年后,首部电视连续剧《敌营十八年》诞生,虽然,只有短短9集,却开启电视连续剧拍摄的先河。
《敌营十八年》海报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家喻户晓被奉为经典的《西游记》(1986年)、《红楼梦》(1987年)、《三国演义》(1994年)等以经典名著改编的电视连续剧(以下都简称“电视剧”)也是在这一时期拍摄的。
《西游记》海报
但这期间最具历史意义的却是1990年反映时代变革及人民生活、篇幅长达五十集的电视剧《渴望》。
《渴望》海报
《渴望》在当时创造的话题度无人能及,老百姓采取各种途径看这部剧,其盛况完全可用万人空巷形容。甚至连罪犯们也在追看,导致社会犯罪率大大降低。
所以,《渴望》的第一大意义在于:在黑白电视还没普及的年代,让电视剧家喻户晓,促进了全国“电视化”的进程。
第二大意义在于:内容上去除了政治宣传色彩,贴近平民生活,通过讲述刘慧芳、王沪生、宋大成等几个年轻人复杂的爱情经历,用写实的笔触还原了那个社会动荡、是非颠倒的年代,表现出人们对爱情、友情、亲情以及美好生活的渴望,这恰恰是当时人们的呼声。
《渴望》的火爆引领了一批反映时代变迁中平民生活的作品,像《编辑部的故事》、《北京人在纽约》、《我爱我家》等,大大丰富了百姓的精神文化生活。
这一时期的电视剧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篇幅越来越长,电视剧类型越来越多,出现了神话剧、武侠剧、历史剧、生活剧等等;
第二,剧作紧贴现实、饱含诚意,在艺术性与观赏性上达到一定的高度,像《西游记》、《三国演义》等很多经典电视剧至今仍是爆款。可惜当时拍摄技术水平较差,致使电视剧画面看去不是很舒服,给现代观众造成了不好的视觉障碍。
上世纪90年代末至21世纪初,《还珠格格》的诞生标志着偶像时代的到来
上世纪90年代末至21世纪初,国产剧空前繁荣兴盛,一方面延续了九十年代初的写实笔触,拍出了《空境子》、《中国式离婚》等很多反映当代民众生活的现实主义作品;另一方面,各种类型的国产剧百花齐放。
这其中不得不提到内地和台湾合拍的《还珠格格》,这部剧的横空出世标志着国产剧进入了一个属于偶像的时代,对之后电视剧制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还珠格格》海报
这部剧的火爆程度不言而喻,几乎每年暑假必播,每播必火,影响了八零后、九零后、零零后等整整几代人。
但很多人却不知《还珠格格》开拍之初并不被琼瑶团队所看好,完全是试水之作。为此,在演员任用上,没任用知名演员,反而选择赵薇、林心如、周杰等不知名的新人,至于演员苏有朋、陈志朋虽凭借昔年小虎队的威望有一定名气,但在当时他们都刚踏入演艺圈,正处在事业低谷期;全剧制作成本偏低,服化道并不精细,有很多穿帮镜头。
《还珠格格》穿帮镜头
但谁也没想到,“无心插柳柳成荫”,《还珠格格》首部一上映便火遍两岸三地,收视率持续高居榜首,赵薇、林心如、周杰等新人一炮而红,苏有朋也借助五阿哥的形象转型演员成功。这才使琼瑶重视此剧,并下大力度拍摄续集。
这部现象级电视剧不仅让“小燕子”飞进千家万户,还产生“偶像”效应——剧中俊男靓女的阵容受到年轻观众的追捧,衍生出极高的商业价值,从此,内地诞生了偶像型艺人——一个属于偶像的时代到来了。
偶像时代的到来直接拉高了电视剧对主演颜值的要求,为谋取商业价值,主演越来越倾向于选用俊男靓女,长相平平的实力派演员渐渐失去市场。
总体来说,这时期的电视剧制作水平已非常好,类型也渐趋全面,但距离高水准大制作还欠火候。
2011年,《宫》拉开流量电视剧时代的序幕
如果说赵薇是内地偶像界的鼻祖,那么,流量女王杨幂当属流量明星界的鼻祖。
其实,“流量明星”也属于“偶像”,但却又有微妙的区别,它属于互联网时代的产物,也是不择手段追求明星效应最大化的产物——这点偶像要明显有节操得多。
言归正传,提到杨幂就得提到2011年令她一炮而红的爆款剧《宫》。
《宫》海报
这部剧由商业嗅觉极为敏锐的编剧于正操刀,集结杨幂、冯绍峰、何晟铭等俊男靓女阵容,注入当时最流行的穿越元素,在清宫背景下上演了一场现代人与古代人的恋爱大戏。由于该剧选角、剧情都非常迎合市场,播出后效果极好。
于正尝到甜头后,陆续炮制了很多同类型爆款剧。经过总结,我认为普遍有以下特征:
第一,演员可以没演技,但必须长得漂亮,具有上位潜质;
第二,剧情可以没逻辑,恋爱必须要甜;
第三,服化道可以粗糙,但画面必须艳丽。
流量电视剧就此诞生,之后的《青云志》、《择天记》、《甜蜜暴击》、《扶摇》等都可纳入流量电视剧的范畴。
《甜蜜暴击》海报
流量电视剧虽迎合市场,获得暴利,但也有根深蒂固的硬伤:它将流量明星的重要性凌驾于剧集质量之上,这种本末倒置的做法,在观众观影品味日渐提高的今天渐渐丧失市场。
2015年,《琅琊榜》打造精品大制作
在流量电视剧当道的同期也有一股清流另辟蹊径,把目光重新聚焦到电视剧的品质中来。
54集电视剧《琅琊榜》便是其中的代表作。
《琅琊榜》海报
有别于早期长篇电视剧,《琅琊榜》市场性更强,投入更多——片方不惜花重金大胆任用具有号召力的实力派演员,精心打磨每处细节。如此一番操作,使剧集兼具商业性与艺术性,投入市场后一举扭转了流量剧当道的乾坤,开创了精品大制作的先河。
之后的《大江大河》、《庆余年》《清平乐》等都是这种精品大制作的延续。至此,精品大制作由于迎合了观众日益提升的观剧品味,稳稳碾压了流量电视剧,成为时代的主流。
《庆余年》海报
当然,由此带来的收益也极为可观,在电视台、互联网以及海外的版权收益总和,已让出品方收回了1.1亿元的投资成本,未来的版权销售还将在游戏等方面持续发酵。
但它也不是没有缺点,比如,篇幅较长,现代人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尤其是大城市的年轻人可能没有时间与精力去看完整部电视剧,这也使之减少了相应的受众。
以“鬼吹灯”系列为首的“短小精悍”的优质网剧成为黑马
二十一世纪初,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以及网络播放平台的兴建,网剧作为电视剧的另一种衍生形式也在迅速成长。
网剧和电视剧不同之处是以网络平台为媒介进行播放,由于所受约束较小,准入门槛相对低,使之具有两大特点:
第一,内容更多元、趣味性较强、尺度较大,电视剧不能拍的,网剧可以拍;
第二,制作成本较低,不必非得任用大牌明星,不用投入太多,只要内容够新颖够刺激,能吸引广大网民买单便能获得暴利。
2012年,一部低成本网剧《东北往事》以点击量1周破亿,16天破2亿的惊人成绩,让大家正式见识了网剧的巨大商业潜力。
《东北往事》海报
2014年,国内多家视频网站纷纷宣布要大幅度加大自制剧的投入力度,并提出2014年是“网络自制剧元年”的概念,此后,《万万没想到》、《屌丝男士》等各种低成本爆款自制网剧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以新奇有趣的剧情受到观众的追捧。
《屌丝男士》海报
不过,由于管制较松,网剧质量普遍糟劣,导致观众对网剧的印象愈发不佳。直到“鬼吹灯”系列网剧的出现,令观众眼前一亮。
《鬼吹灯之龙岭迷窟》海报
“鬼吹灯”系列网剧一改普通网剧的粗糙,打出了自己的特色,用一个词概括就是“短小精悍”,具体表现在:
第一,制作成本增加。
斥巨资购买热门经典IP版权加以改编;花重金聘请具有号召力的实力派演员演出;加大特效的投入,以便最大程度还原原著。
第二,剧集品质提高。
精简剧情,摒弃大量注水情节,每集时长控制在半小时左右。
第三,创新播出模式。
分部播出,每部仅二十集左右。
不难看出,这个套路已和美国Netflix网络剧模式类似。投入市场后,反响热烈,每部都制造了很高的话题度,收视率一度超越普通电视剧。
结合市场、成本、产品特征、国际对比等各种因素,我认为这类“短小精悍”的优质网剧最有可能成为未来观众的宠儿,原因如下:
第一,受众面更广。
如今,人们的生活已离不开互联网,在互联网上消耗的时长已远远超过了传统电视媒体。再加上,网剧比普通电视剧更迎合网民的口味,凡此种种,为网剧提供了更广的受众面,而他们都将成为未来潜在的用户群;
第二,制作成本虽高,但获利前景美好。
虽然,精品网剧成本较高,据说《鬼吹灯之精绝古城》单集制作成本高达800万,与精品大制作类型的电视剧已不分高下。但对比先行者美国Netflix便知这么做不亏。
2013年Netflix创新性推出自制网剧《纸牌屋》,单集成本约为400万美元,远远高于美国一般电视剧的单集制作成本——150万至200万美元,同业人士都认定它难以赚钱,可《纸牌屋》却凭过硬的质量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订阅用户,单在美国境内就增加了 200多万订阅用户,连美国前任总统奥巴马都成为其忠实用户。
《纸牌屋》海报
随着订阅用户的增多,越来越多国际知名品牌在其中植入广告,这又为其带来不菲的广告收入。
全盘核算,Netflix2013年当季收入较去年同期增加 18%,达到10.2 亿美元。它的耀眼成绩又促使公司股价出现近两年来最大的涨幅,成为影视界的标杆,第一季财报公布后股价狂飙26%,达到每股217美元,较去年8月的低谷价格累计涨幅超三倍。
由此可见,精品网剧首要任务是获得更多愿意付费的粘性用户,而用户的增多又会衍生多元收益。
我国网络平台的订阅用户明显不如Netflix多,但随着网剧质量的优化,势必会吸引更多订阅用户。举个小例子,一部《盗墓笔记》便令独播的视频平台新增500万会员,全剧点破27亿,再加上广告植入的收益,想想看这是多么诱人的利润。所以,一旦市场培育起来,凭借基数庞大的网络付费群体,国产精品网剧的钱途不可限量。
第三,最大限度迎合现代观众日益提升的观影口味与快节奏的生活。
精品网剧由于质量过硬能够适应现代观众愈发刁钻的观影品味,这自不必过多解释;与此同时,精短的剧集与适宜的单集时长也适应了如今现代日益加快的生活节奏,使更多人能忙里抽闲将整部剧看完,从而吸引更多的受众。
以上种种优势都决定精品网剧必然在未来的收视竞争中胜出,成为新的风口。
结语
电视剧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娱乐节目,通过看电视剧我们既获得了娱乐,也获得了知识。
我国电视剧自1958年6月15日始,历经六十多年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通过不断尝试与探索,创造了不同类型的电视剧,体现出了行业人士卓越的智慧与勇于创新的精神。
如今,电视剧产业已蓬勃壮大,形成今天百花齐放的繁荣景象,这对于观众是无限利好,但对于电视工作者却是艰巨的挑战,想要在激烈的竞争中胜出必须不断寻求方法与突破。
但不论怎样,事实证明,投机取巧、劣质的内容终将被市场淘汰,只有优质过硬的内容才会赢得观众的赞扬,期待我们在未来能够制作出越来越优质的电视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