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宋朝和明朝的关系(唐朝之后的中原王朝)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唐朝是非常强大的。唐朝的强大之处就在于他不仅摆平了草原民族,还切切实实当了一回东方的霸主,各路部落全部臣服,唐朝皇帝更是被尊为“天可汗”,唐朝鼎盛时期领土面积达到1200多万平方公里,要知道在那个时代这可是个十分恐怖的数字,这里面很多地方都是唐军打下来的,唐王朝武功之盛,可见不一般。

唐朝宋朝和明朝的关系(唐朝之后的中原王朝)(1)

然而,让人震惊的是,自从唐朝灭亡之后,继之而起的汉人王朝宋朝,仿佛就失去了唐朝的勇武,领土面积少了不少,还被各种少数民族压着打,这是为什么呢?

要知道当时的宋朝GDP可是世界第一,更是有百万之兵,虽然士兵众多,却频频遭受外敌骚扰,除了北方的契丹西北的西夏外,甚至连南方的交趾都频频犯境,更不用说了。养兵百万,却屡遭周边小国欺负,甚至还向其进贡,泱泱大宋,为啥会如此如此憋屈呢?我认为有四个原因、

唐朝宋朝和明朝的关系(唐朝之后的中原王朝)(2)

原因一:燕云十六州的丢失,由于石敬瑭把燕云16州给卖了,使得长城防线完全失效。失去燕云十六州这个北部屏障, 直接导致中原赤裸裸地暴露在北方少数民族的铁蹄下,

唐朝宋朝和明朝的关系(唐朝之后的中原王朝)(3)

原因二:河套产马地的丢失,由于战马的缺失,导致宋朝部队不得不靠大规模的步兵去抵御敌人的骑兵。在古代,骑兵的作用就好比现代战场上的坦克。试想一下,一群坦克同时向步兵阵地发起攻击,步兵即便人数要多出几倍,恐怕也很难胜出。

唐朝宋朝和明朝的关系(唐朝之后的中原王朝)(4)

原因三:重文轻武,具体表现就是过度重用文人,从而轻视武将,就算是在战争中也不例外。制定国家军事战略的枢密院都是由文人掌权,而在军队中,更是有文人做主将,武人做副将的现象。

这最终造成了什么样的结果呢?那就是对敌方和战争并不熟悉的文人瞎指挥,而对游牧民族和战争很熟悉的武人说不上话。在这种形势下,吃败仗那是必然的现象,

唐朝宋朝和明朝的关系(唐朝之后的中原王朝)(5)

原因四:过分的中央集权制。宋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对军队管理实行”强干弱枝”的政策,什么是”强干弱枝”呢?就是把大部分精锐军队从地方调往中央,把精锐都调走了,地方军队的实力自然就变弱了,再也无法与中央对抗,同时还执行更戍法,频繁地更换将领,使得兵不知将,将不知兵,这都是为了防止武将和士兵联合起来对付皇帝。可是将领的轮番调动和频繁的更换,必然会导致军队战斗力大大下降。因此也很难在作战中取胜。

唐朝宋朝和明朝的关系(唐朝之后的中原王朝)(6)

而且从唐朝以后,随着封建体系国家的建立,各项制度逐渐完善,游牧民族政权摆脱了以往部落制的框架,形成了有游牧民族特色的中央集权制度,并且他们的骑兵战术跟武器装备发展更是突飞猛进。这使得他们的军事实力得到了大大加强,在此消彼长的情况下,双方的军事实力开始发生扭转,所以中原王朝的军队在同北方来犯之敌对抗的时候,往往就会处于劣势。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