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雷真的很好听(惊雷引起全网热议)

最近,杨坤diss《惊雷》事件在网络上引起了轩然大波。

一场关于音乐的争论“大火”迅速席卷了音乐圈和喊麦圈。

01

惊雷真的很好听(惊雷引起全网热议)(1)

事件源于杨坤的一次直播。

网友一直刷弹幕,想要杨坤唱一首喊麦作品《惊雷》。

杨坤怀着无限的期待,听过之后,心情一落万丈。

在其直播间,

对《惊雷》这首喊麦作品进行了无情的diss。

认为《惊雷》这首歌,要歌没歌,要旋律没旋律,要节奏没节奏......

觉得这首喊麦十分恶心,

让喜欢《惊雷》的人不要来他直播间!

《惊雷》是最近火遍各大直播平台,以及短视频平台的一首喊麦作品,原作者是yy的一名喊麦主播,“mc六道”。

如果你没听过,先去感受一遍吧。

看到杨坤的diss后,《惊雷》的原作者坐不住了,连发视频进行回怼!

他表示:

“每个人爱好不同,

有人喜欢阳春白雪,有人喜欢下里巴人,

没必要让所有人都喜欢和你一样的音乐。”

面对自身喊麦作品品质不足的指责,

却偷换概念,

在其直播间隔空神回复:

“音乐没有高低之分,存在即合理。

这么多人喜欢惊雷,给人快乐的音乐就是好音乐,

我的音乐比你任何作品都要火......”

惊雷真的很好听(惊雷引起全网热议)(2)

六道说《惊雷》比杨坤任何一首歌都要火。

让他骄傲的资本是流量,而他不知道的却是,大多数人只是图一乐。

六道还与其师傅在直播间对杨坤本人进行了语言攻击:

“杨坤是捏软柿子,

如果是王思聪马云在喊麦,杨坤还敢怼吗?

不用给他面子,干就完了!”

诸如此类, 口吐芬芳,言语粗俗,直指人身,

对自身喊麦品质问题则避而不答。

02

六道对杨坤的diss,让话题热度再度升级。

原以为正面刚会博得很多人支持和关注,

没想到大家对杨坤的呼声这么高!

对六道及其喊麦作品《惊雷》却骂声一片,舆论一边倒。

喊麦到底是个啥?

其实通俗来讲,

喊麦就是下载一些伴奏,套用一些押韵句子,配合着伴奏用固定的节奏喊出麦词。

其中对喊麦者有一条要求:每个人都适合喊麦,只要你普通话流利,口齿清楚。

您瞧见了吧,如此人性化的要求,打着灯笼都难找。

就是没有一点是音乐作品该有的要求!

甚至有网友调侃说:

“可以一秒钟学会喊麦。

首先要熟练运用四个字,我,他,这,那,

然后只要在任意一句麦词上押韵一下即可。”

举个例子,氢氦我锂铍硼,碳氮他氧氟氖,钠镁这铝硅磷,硫氯那氩钾钙......

《惊雷》没有旋律可言,节奏单一,

又缺乏人文情怀,强行拼凑,语病不断,让人感受不到美感。

麦词甚至被人调侃为:

“每个字都认识,放一块就完全不明白其含义了。”

惊雷遭到一致声讨,其内容有明显的庸俗化倾向,土味十足,大概也是一个原因。

惊雷真的很好听(惊雷引起全网热议)(3)

六道隔空回应

对于网友的群嘲,mc六道不服,

甚至说自己是从老子的《道德经》中得到的灵感。

创作经历类似黄沾的《沧海一声笑》!

六道一定是没有看懂道德经,也没有听懂《沧海一声笑》。

当年的《沧海一声笑》,黄霑是怎麽创作的?

当时,徐克导演监制电影版的《笑傲江湖》,

为了衬托三位武林高手会面时的器宇不凡,特意找来黄霑制作主题曲。

黄霑与徐克在笑傲江湖的世界里刀剑相对,创作了六稿,都被徐克否定。

在其后的思考中,

他认为刘正风和曲阳两大高手弹出的曲子,

不是高深莫测到让旁人听不懂,

就是简单的像儿歌一样,但是要弹奏的极其好。

但是要如何创作呢?无奈之下便去翻阅书籍。

最终在黄友棣教授的《中国音乐思想批判》之中找到了答案:书中提到古书里《乐志》“大乐必易”的话。

使他得出了,伟大的音乐必然是简单的,最容易弹奏的就是好音乐的道理。

于是他从中国古代音乐最简单的五个音阶出发,

一气呵成完成了三句的创作。

又从《沁园春·雪》的诗词中得到灵感,最终完成了《沧海一声笑》的创作。

创作过程一波三折,终于造就了这首不朽的传世佳作。

靠的是他对音乐的思考和理解,靠的是身上的匠人精神,

而不是土味堆砌,恶意抄袭和厚脸皮。

时至今日,《沧海一声笑》传唱度还是很高,

依旧有很多人翻唱、改编,日常挂在口边,时不时就要哼唱几句。

随着岁月的积淀,魅力有增无减。

面对土气味道十足,拼凑感如此之强的病句式作品《惊雷》,我们属实欣赏不来。

你唱《惊雷》可以,但请不要侮辱“沧海一声笑”!

惊雷真的很好听(惊雷引起全网热议)(4)

音乐人成学迅爆出《惊雷》抄袭

最讽刺的是,《惊雷》还被音乐人成学迅指责抄袭了《姑娘跟我走》的曲子。

彻底沦为了笑柄。

03

随着李天佑《一人饮酒醉》在网络爆火后,

喊麦风潮一发不可收拾,逐渐出圈,但流行并不意味着经典。

从喊麦这个娱乐形式出现开始,

就不可避免地走向了庸俗化,低俗化的道路。

《惊雷》只是庸俗化的又一个高峰。

近年来,网红歌曲肆意冲击着我们的生活,

一首又一首的洗脑歌曲不断爆红。这些你还熟悉吗?

“我们一起学猫叫,一起喵喵喵喵喵”

“你说你喜欢森女系,而我多了一个G,就像LOVE, 去掉一半变 loli”

“你的笑像一条恶犬,撞乱了我心弦”

“谁的孤独它像似把刀,杀了我的外婆桥”......

从《学猫叫》、《佛系少女》、《盗将行》、《假装》,再到《惊雷》,此类花里胡哨,不知所云,却又爆火的所谓歌曲,

不是第一次出现,也绝不是最后一次盛行,虽然火热但是毫无价值。

在其他同类作品里,

像“长板坡在燃烧,我直播砍曹操”等已是屡见不鲜”,

更有宣扬黄色、毒品等不利于未成年人成长的词汇和语言。

2018年2月12日,曾经靠喊麦《一人饮酒醉》爆火的李天佑在直播时公然唱出《冰毒你真酷》。

赤裸裸描述吸毒的过程和体验,公然传播涉毒歌曲,还公然谈论女性胸部大小。

后被《焦点访谈》点名,全网封禁。

对于这样的音乐,我们必须要抵制。

惊雷真的很好听(惊雷引起全网热议)(5)

“音乐不分贵贱,

但分经典和糟粕!”

在这个娱乐至死的年代,也要为自己留下一丝尊严!

最近有人甚至把《惊雷》与周杰伦的歌曲拿来作比较,让人瞠目结舌。

千禧年,周杰伦作为歌手出道。

二十年后,在我们纷纷感慨老了的时候,

他依然稳稳占据着华语乐坛的半壁江山。

周董刚出道时,也被质疑,被人认为不懂音乐。

但他用才华给用自己的作品插上了翅膀,

征服了听众,各大奖项的评委,甚至是国外听众的耳朵,也征服了语文课本。

《听妈妈的话》等闪着人性光辉的作品被收录其中。

渐渐地他的作品成了经典。

喊麦作为新兴的娱乐方式,

形式简单无可厚非,大家只是为了图一乐。

但不能把它当做音乐作品,更不能以娱乐的受众多就攻击音乐人,甚至是比肩经典的音乐作品。

此外,喊麦者大多半路出家,文化水平普遍偏低。

表演随意,又没有专业编曲,至今为止也没有什么优秀的代表作品。

到底是吃了没文化的亏!

惊雷真的很好听(惊雷引起全网热议)(6)

郑钧评价现在的流行音乐

我们拒绝的不是流行,而是充斥着土味,低俗甚至是恶俗文化的流行。

我们一边骂,一边唱,

只是为了赶上“造梗年代”的一场场群体狂欢!

但不能在流量中迷失自我,要擦亮双眼去真正享受那些有意义的音乐文化。

“优雅才是唯一不会褪色的美”

套用杨坤的一句话:咖啡爱喝,大蒜也爱吃,但是《惊雷》就算了吧。

惊雷真的很好听(惊雷引起全网热议)(7)

04

“每个人成年后的行为都和童年的环境与境遇有关。”

如今,此类的喊麦歌曲萦绕在我们生活周围,

几岁的孩子早已随着父母亲人接触了这些东西。

"音乐有一种魅力,可以感化人心向善,也可以诱人走上堕落之路。"

很难想象“砍杀帝王,斗苍天”的喊麦,教唆吸毒的歌曲,

如果作为孩子的启蒙歌曲,

会对幼龄孩子的成长产生什么不利影响,又会引发什么极端思想?

而它对于青少年的危害已经逐渐显露出来了。

最近看到了这样一段场景:

“前几天,看到一个东北哥们在骂一个叫天佑的主播,

一问之下才知道,他的侄子今年15。

初三中考前,竟然趁寒假偷偷跑到一个主播家里学习喊麦。

他的侄子说:‘喊麦是他的梦想,是他的天赋。他要成为天佑那样的超级网红赚大钱。’

这哥们说,现在在东北,像他侄子这样的,对喊麦有天赋的,或者自认为有天赋的孩子,

有无数。”

现在的孩子们在充斥着《惊雷》、《学猫叫》的环境里耳濡目染。

等孩子们长大了,再回头看待曾经听过的这些雷人土歌。

哪还会有美好的回忆和感动呢!

好的音乐环境需要更多的音乐人去精心打造,共同维护,因为听者是无辜的。

惊雷真的很好听(惊雷引起全网热议)(8)

李宗盛在致信金曲国际论坛中说:

“听音乐的人,你喂他猪食,他就变成猪。

你喂他品味很差的歌,他就永远是这个样子,这是有前因后果的!”

听惊雷可能会反胃,听杨坤的歌曲则可能会让你流泪。

惊雷真的很好听(惊雷引起全网热议)(9)

《天下无贼》里,在最后时刻,

刘德华为了帮傻根抢回他的钱,不惜付出了生命。

与刘若英,还有未出生的孩子阴阳相隔,最终完成了人性的救赎。

响起的音乐就是杨坤的歌曲《那一天》。

好的音乐拥有直达人心的力量。

能让人无比感动,不经意间就留下几行泪。

而这首歌,词曲作者都是他,编曲也是他参与的。

他还创作了《无所谓》、《空城》、《牧马人》等脍炙人口的高水准音乐作品。

杨坤的成名之路充满了艰辛,所以他更明白音乐人应该担负的使命。

当下音乐行业乱象频发,这个时代需要更多的“杨坤”站出来发声。

音乐世界森罗万象,却又鱼龙混杂,

有人渴望清泉就有人踏足浊溪。

不希望到最后,才发现:

“我们这个时代挺可悲的,原来大家也不知道到底什么音乐是好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