蝙蝠侠出新游戏了(13.10.31蝙蝠侠改编游戏的独行者)

动画、漫画或者电影改编成为游戏 上世纪80年代=哦我能在游戏机上玩XXX了?COOL!

动画、漫画或者电影改编成为游戏 上世纪90年代=哦我能在电脑、游戏机上玩XXX了?COOL!

动画、漫画或者电影改编成为游戏 21世纪=我的天,这帮人有完没完了,别毁原作了!

不知是什么原因,似乎知名的动画、漫画还有电影只要一改成游戏,90%都会悲剧。我们一次次满怀欣喜地购买下这些封面上印着喜爱人物的游戏,然后又一次次看着这些脱离时代,让人悲痛欲绝的游戏画面,还得玩着让人闹心闹肺的游戏内容。那不忍直视的游戏体验和操作手感总是会瞬间降低自己的理性高度(好吧,诚然笔者也没那么高),在自己怒砸机器的崩溃边缘徘徊。——“我去,早知道玩破解了!”

在“原作粉碎机”的改编游戏圈子里面,最惨的莫过于动画与漫画的改编,而比最惨还要更惨的就是DC和惊奇手底下那近千名的英雄们。然而在这些被“碾压”的英雄里面,蝙蝠侠似乎算是一个异类。是的,相对于出一部碾一部的其他二次元的英雄们,蝙蝠侠在这上面虽然也砸了不少,但是从销量和外国游戏媒体的评价上来看,从上世纪80年代(WIKI记录是1986年)的最早一代授权蝙蝠侠游戏,一直到最近刚出的《蝙蝠侠:阿甘起源》(后缀名也有翻译成为阿卡姆起源的,下文统一阿甘,这样可以少打一个字降低编辑压力),冠以其名字的好游戏却也有不少,想着DC漫画旗下本身就很特立独行的蝙蝠侠,似乎在这方面也有着其特“异”独行的一面。所以,今天就带领诸位玩家老爷们好好回顾下这位将阴谋隐匿在蝙蝠背后的独行者。

蝙蝠侠出新游戏了(13.10.31蝙蝠侠改编游戏的独行者)(1)

一,《蝙蝠侠1》与《蝙蝠侠2》,属于蝙蝠侠的黄金时代

以蝙蝠侠的基…挚友超人来区分蝙蝠侠游戏的代数,颇有一番情趣。

上世纪80年代是电子游戏产业真正意义上开始发展的时期,这时候也正是同在二次元的动画、漫画、游戏开始互相“客串”的时代,因此就有了一直被老玩家称道至今的蝙蝠侠一代和蝙蝠侠二代。当然这里还是要提前说一下,这个一代和二代这个只是我们国内玩家的说法,实际上一代指的是1989年蝙蝠侠电影的改编游戏,从1986年第一款游戏到这款已经出了

从那时候到现在,蝙蝠侠系列的游戏从未使用过什么名称序号,所以国内某些网站标注的什么蝙蝠侠123456之类的不过是一些从业“盲人”的“摸象”行为,对于这种情况我们只需要微笑就可以了。

大家最熟悉的就是这个一代,上乘的游戏动作,丰富的游戏画面(当时而言),还有很棒的8-BIT音乐——就当时而言,只要背景音乐越晚被听出来是循环的就是最棒的——而且还有那让人爱不释手的游戏难度……

虽然在当时已经有了《忍者龙剑传》初代(早一年),以至于很多忍龙极端人士都挖空心思地想从蝙蝠一代身上找到忍龙初代的影子,进而想证明在当时来看也仍显粗糙的忍龙一代是多么的强大,但是蝙蝠一代其实有很多地方和那个也会“踩墙跳”的兄弟有着很大的不同,让我们以现在的角度再回去看蝙蝠一代,不知道大家是否有注意,蝙蝠侠在作很多动作时候都有一个小停顿,而这个停顿上SUNSOFT给足了人物动作帧。比如踩墙跳的时候有一个很明显的蝙蝠侠转身的动作,而同时期的横版过关游戏中但凡有踩墙跳的,一般都是第一秒脸冲着墙,而下一秒脸已经转过来了。

另外游戏中有很多地方有着小细节,可以不需要走官方规定的路线就更快地到达,不知道这是不是有意为之,因为有意为之和无意而成可是有着质的区别。

诚然很多玩家会抱怨,为什么蝙蝠侠不能立刻跳走或者很灵活地攀爬,但是如果以美漫对日漫的角度来想,蝙蝠侠这两三帧的过度让我们见识到了什么叫做20多年前的细节,当然了,虽然这个游戏是日本游戏公司做的。

至于“蝙蝠侠二代”,如果诸位想说这玩意像洛克人的话笔者也很同意,除了加速版的洛克人二代BGM以及跟洛克人一样的蓄力蝙蝠枪以外,更要命的是连换版切画面的方法都如出一辙,但是真的像的话就不会卖不过一代了。那可怕的操作感让人很是无语,人物操作很“滑”,没有办法急停,总是会往前蹭那么一步,而且更让人无语的是这是一个没有了拳脚功夫的蝙蝠侠,本身蝙蝠侠就不提倡用枪,你这直接就剩下枪了。

不过这个事情正如我题头用的黄金时代这个名字一样,这时候的蝙蝠侠的画面的确不如现在华丽,人物动作招式也略显单一,但是那时候的人们却对其乐此不疲,而且这两个蝙蝠侠的销量在那时候也是令人满意的,毕竟那时候,也是属于游戏的黄金时代。

蝙蝠侠出新游戏了(13.10.31蝙蝠侠改编游戏的独行者)(2)

二,各路蝙蝠侠,寻找属于《蝙蝠侠》出路的白银时代

从蒂姆伯顿的两部《蝙蝠侠》之后,蝙蝠侠就成为了DC也成为了各大游戏厂商眼里的“金坑”。是的,比金矿还能挖的金坑。

从那之后直到现在风靡的蝙蝠侠电影三部曲未出来之前,单纯以蝙蝠侠当做主角的游戏就有15部,而蝙蝠侠露脸的游戏就更数不过来了。这些游戏当中,横板过关仍然占据主要类型,但是就此之后的格斗类、潜入类甚至是赛车类都融入其中,就像白银时代的超人一样,这时候的蝙蝠侠类型离谱,出的离谱,玩法离谱,销量更是离谱。

千禧年前的实在是查不全了,就知名游戏统计网站VGCHARTZ所示,2000~2005这几年出的蝙蝠侠的游戏就没有一个销量能破百万的(给诸位玩家一个对比基点,2003年出的知名射击游戏《荣誉勋章:突袭珍珠港》是700万,同年的《使命召唤》加上资料片是450万),能够卖上二三十万的基本可以烧高香了。几万份简直是家常便饭。可以说偌大一个金坑在这十几年间就被这些大小“煤老板”给挖个一干二净。

这里面卖的相对比较好的要数一款叫做《Batman: Rise of Sin Tzu》的游戏,这款第三人称的动作游戏在保有一定自由度的情况下,丰富了游戏的实际细节还有打斗效果,通过和周遭景物的互动以及打斗的连击配合,游戏中连击的提示效果也会愈加华丽,让人有一种满足感,更主要的是这种打斗能让玩家从视觉和操作上体会到拳拳到肉的感觉,这点除了制作组经年制作动作游戏的经验外,其给这款Sin Tzu使用的游戏引擎也是这个游戏制作公司的扛鼎之……引擎,自然通过这个引擎开发出来的游戏加起来也有了千万销量,在此之上,游戏里面角色画风更是由DC旗下猫女漫画的作者TIM来绘制的,游戏高端,画风原汁原味,这样的话不应该只卖几十万套啊。

让人感到遗憾的是,这个本应该更加大卖的游戏却被该死的剧情毁掉了,制作公司一意孤行地舍弃了原有的DC宇宙邪恶组织设定,主角不是JOKER、不是企鹅、不是谜语人、也不是忍术大师,而是这个游戏公司胡来的一个叫做Sin Tzu的人,因为这个游戏没有中文版,笔者也不知道到底应该翻译成为什么。

不过可以知道的是,这个游戏最后是以让蝙蝠侠漫迷们抱怨颇多的少年漫画式剧情做的结局,光烂尾就算了,通篇的剧情让人感觉制作方就没有认真写个大纲出来,简直就是做到哪里编到哪里。一个以灰暗“色调”为主的独行英雄给制作方写成了那个样子…这真的就是一种只有某法国游戏暴发户才能做出来的不修边幅的事情,等等,这个游戏是谁做的?

唔……是法国育碧。那就说得通了。

蝙蝠侠出新游戏了(13.10.31蝙蝠侠改编游戏的独行者)(3)

三,降下神坛面对现实,游戏内容决定一切的,属于《蝙蝠侠》的后现代

2005年,神奇的诺兰所执导的蝙蝠侠新三部曲开始了。而从这几年开始,知名动画漫画改变成真人电影的热潮也开始了,因此衍生游戏也是一个大爆发时期,而笔者相信也就是因为这几年的衍生游戏、改编游戏太多,尤其是动画、漫画改真人电影再衍生游戏这种二次产物里面粗制滥造的太多,才导致对此积怨太深的玩家们在此刻爆发了,所以之后出现的衍生游戏、改编游戏很多玩家没上手就敢直接说“改的?肯定是渣!”

对此,我想任何任何干过傻事的游戏公司都没有借口反驳。比如隔壁的《变形金刚》。但就游戏质量而言,近年《变形金刚》漫改游戏比电影改的要好上不少,也算重新开了一个好头。

那么我们的《蝙蝠侠》呢?

是的,和变形金刚一样,三部曲的第一部也改了一个游戏卖,名字和电影一样都是《Batman Begins》,所以也可以翻译成为《蝙蝠侠:侠影之谜》。但是销量可就不如票房了,百万套毛了点头,笔者估计就是卖了一个成本价格吧。人家隔壁《变形金刚》三部曲第一部的改编游戏可是卖了你三倍啊。

我想或许因为这个事情而激活了DC的智商,从此之后的蝙蝠侠系列官方脱离了真人改电影的大众路线,自己根据漫画独立制作了一个全新的三部曲(怀疑孩之宝是不是看到这边来了灵感才做的漫改),看着隔壁变形金刚电影改一部卖得比一部少,这边第一部《蝙蝠侠:阿甘疯人院》就秒掉700万套,随后乘胜追击的《蝙蝠侠:阿甘之城》不光拿下了当年(2011)的第一动作游戏,而且狂扫千万销量(VGCHARTZ有910万,但没算STEAM这种,笔者真不信这上面卖不出90万套来)。

当时阿甘疯人院那个类细胞分裂的模式一出,我差点以为蝙蝠侠这个大碗要来抢克兰西老爷子的饭碗,最后发现玩起来真是别有一番风味。另外,希望克兰西老爷子在天国享福。

如果说第一部疯人院的线性还是很让人觉得不太舒服的话,那阿甘之城的自由度绝对让人惊叫不已。而且随着制作技巧的纯熟,阿甘之城在支线设计,战斗系统上更是百尺竿头,再进一步。

现在三部曲的第三部《蝙蝠侠:阿甘起源》已经出了,就前两部曲的成功,这部会差到哪去呢?

蝙蝠侠出新游戏了(13.10.31蝙蝠侠改编游戏的独行者)(4)

那么说,到了20多年后的现在,动漫改编游戏还是只有那么几棵独苗么?诚然这样也还行。虽然随着蝙蝠侠游戏三部曲的引爆,蝙蝠侠这张金漆招牌再次闪光锃亮,但动漫改编游戏在接下来的十年还能有其他作为么?在这个后现代的竞争环境下,游戏更加难以存活,假如蝙蝠侠系列不小心出现了差池,那这跟独苗很可能也毁于一旦。

动漫改编的游戏在告诉全球的那些同行们,明星脸或许能逞一时之宠,但想要经起长久的考验,还是得靠游戏本身的素质。

因此,最先要无视的,就是动漫产品本身带来的人气。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