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的两个成语故事 鸡鸣狗盗毛遂自荐

最近最火的电视剧是什么?

必须是《大秦帝国之崛起》啊!

战国时期的两个成语故事 鸡鸣狗盗毛遂自荐(1)

听说“中毒”的人越来越多了

战国时期的两个成语故事 鸡鸣狗盗毛遂自荐(2)

看剧还“炸出大家的古文热情

战国时期的两个成语故事 鸡鸣狗盗毛遂自荐(3)

就连小编从来不爱看电视剧的小姨

都在周末拿起手机默默刷剧

要说这《大秦帝国之崛起》

此前一些亮点

还有哪些让人着迷的地方

就让小编一一为您揭秘吧!

战国时期的两个成语故事 鸡鸣狗盗毛遂自荐(4)

还原历史苏秦张仪不聚首

战国时代群雄逐鹿,纵横家三寸之舌定天下,其中翘楚必属张仪、苏秦。《史记》将二人定位对手,留下了关于他俩博弈的精彩故事。

战国时期的两个成语故事 鸡鸣狗盗毛遂自荐(5)

但事实上二人并未真正斗法,在出土的《睡虎地秦简》、《战国纵横家书》等史料中可以得到佐证。《大秦帝国》剧组,力邀数位历史学家担任历史顾问,仔细考证剧中人物、器物、历史事件,在剧本创作中,决定将被以讹传讹当作鬼谷子门下师兄弟的苏秦、张仪分割开来。在《大秦帝国之纵横》中,张仪已与公孙衍上演合纵连横,纵横另一大才苏秦将在《大秦帝国之崛起》挂六国相印,演绎传奇一生。

成语故事井喷式出现

战国时期的两个成语故事 鸡鸣狗盗毛遂自荐(6)

春秋战国时期是汉语成语的孵化器,从第一部《裂变》徙木立信、到第二部《纵横》的庖丁解牛,成语故事将在第三部《大秦帝国之崛起》中井喷式出现在观众面前,大家耳熟能详的鸡鸣狗盗、毛遂自荐、完璧归赵都将展开,每个成语背后的人、事件汇成一段段惊心动魄、扣人心弦的故事,拉近了观众与书本中所学成语的距离。

战国时期的两个成语故事 鸡鸣狗盗毛遂自荐(7)

鸡鸣狗盗

出处

《史记·孟尝君列传》载:齐孟尝君出使秦被昭王扣留,孟一食客装狗钻入秦营偷出狐白裘献给昭王妾以说情放孟。孟逃至函谷关时昭王又令追捕。另一食客装鸡叫引众鸡齐鸣骗开城门,孟得以逃回齐。

东汉·班固《汉书·游侠传》:“皆藉王公之势,竞为游侠,鸡鸣狗盗,无不宾礼。”

释义

指微不足道的本领,也指偷偷摸摸的行为

毛遂自荐

出处

《史记·平原君列传》记载:秦军围攻赵国都城邯郸,平原君去楚国求救,门下食客毛遂自动请求一同前去。到了楚国,毛遂挺身而出,陈述利害,楚王才派兵去救赵国。

释义

比喻自告奋勇,自己推荐自己担任某项工作。

战国时期的两个成语故事 鸡鸣狗盗毛遂自荐(8)

完璧归赵

出处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

释义

比喻把原物完好地归还本人。

有庙堂的地方就有纷争

踏着“季君之乱”的鲜血,秦昭襄王登上了王位,秦昭襄王用范睢而罢魏冉,范睢妒贤陷害白起,权位的争夺、平衡成为庙堂之上恒久的冲突,秦国如此,六国亦如此。

战国时期的两个成语故事 鸡鸣狗盗毛遂自荐(9)

当冲突和战争日益成为这一时代的主题,国与国之间关系不断洗牌,列国之间的征伐、臣子之间的权力之争,一步一惊心,交织出《大秦帝国之崛起》冲突激烈、跌宕起伏的剧情。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

战国时期的两个成语故事 鸡鸣狗盗毛遂自荐(10)

冷兵器时代教科书

战国时期的两个成语故事 鸡鸣狗盗毛遂自荐(11)

秦昭襄王在位的五十六年期间,东征不断,以凌厉的军事手段成功削弱六国。为了展现出冷兵器时代战争的残酷和激烈,剧组聘请专家设计兵器,以求真实再现其寒气逼人的锋利质感,并运用了大量的电影拍摄手段烘托出庞大的战争场面。史上规模首屈一指的战役——长平之战将在剧中呈现,历史的厚重感和战争的惨烈性在《大秦帝国之崛起》中演绎到极致,堪称冷兵器时代的教科书。

战国时期的两个成语故事 鸡鸣狗盗毛遂自荐(12)

编辑/唐瑶 校对/杨鑫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