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全性命于乱世的于字是什么意思(苟全性命于乱世)

元代著名画家、儒士朱德润长期堙没于艺术史的长河之中。其实,朱德润是一位很值得研究的画家,他的绘画技艺得到了时人的肯定,他的儒学修养得到了统治阶级的重视,他的归隐成为士人追求的境界,他与高丽人士的交往更是为元朝与高丽关系的友好发展做出了贡献。

关于朱德润,学者李天垠经过研究其生平,在紫禁城杂志《遗忘的经典—故宫藏朱德润真伪作品考辨》一文中给出了自己的论述。


苟全性命于乱世的于字是什么意思(苟全性命于乱世)(1)

朱德润 网络图片

朱德润平生的诗文大多收录在以他的书斋存复斋命名的文集——《存复斋文集》和《存复斋续集》中。朱德润的生平大体来讲,可以根据此书附录中周伯琦为朱德润所写墓志铭《有元儒学提举朱泽民墓志铭》中得知。

朱德润(1294~1365年),字泽民,别(斋)号存复,又号睢阳山人、眉宇散人、翁同山人、鸡林道人等,平江(江苏苏州)人。他的九世祖朱贯,为宋朝议大夫兵部郎中,是历史上有名的睢阳五老之一,“与杜祁公等为睢阳五老会,有诗传于世,赠司农少卿。”宋代佚名画家所绘之《睢阳五老图》中就有他的画像。

苟全性命于乱世的于字是什么意思(苟全性命于乱世)(2)

《云溪萧寺图》

北宋时其六世祖朱椿因避兵祸,渡江侨居姑苏,开启了朱德润家族著籍于江南的历史。朱德润有兄弟三人,德润为长兄。他的一名弟弟是道士,名叫方山,死于至正四年(1344年),另一个弟弟也先于他去世。

苟全性命于乱世的于字是什么意思(苟全性命于乱世)(3)

《荷浦延宾图》

朱德润年轻的时候曾拜姚子敬为师,姚子敬是当时江南一带的名士,与赵孟頫等人交往颇多。《题徽太古所藏郭天锡画卷后》说他“受学于霅川姚子敬先生。”姚子敬对年轻的朱德润潜心于绘画的见解是,“艺成而下,足以掩德。”原本姚子敬是不建议朱德润太过勤于绘事的,而当高克恭见过朱德润的画后,告诉姚:“是子画亦有成,先生勿止之。”

苟全性命于乱世的于字是什么意思(苟全性命于乱世)(4)

元 朱德润(伪)  《柳亭销(消)夏图》轴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朱德润首次进京入仕是在元延祐六年(1319年)冬季,朱德润时年25岁,并由此开创了他30岁之前平坦顺利的仕途。朱德润进京时即以名士的身份出现在大都,其往来也都是仕宦之家。

苟全性命于乱世的于字是什么意思(苟全性命于乱世)(5)

元 朱德润 宋元明画册之朱德润《秋林垂钓图》册页绢本设色 纵28.1厘米 横26.6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其间得以浏览大量的私家收藏,“自弱冠游燕京,诸王公家及秘府所藏,悉得瞻览”,“使通都冠盖之会,长裾曳履,走朱门大第,得悉窥古人之大全”这段经历对他绘画艺术风格的形成和官宦生涯的发展是很有裨益的。

在大都期间,朱德润首先得到了元仁宗的赏识,并在尚未登基的英宗皇帝的潜邸当幕僚,同时为英宗讲授一些经典。英宗嗣位后朱德润官拜征东行中书省儒学提举。

由于宫廷政变,英宗被刺杀,此后朱氏便“买舟而南”,辞官而归,“杜门屏处,讨论经籍,增益学业,不求闻达”,在苏州隐居长达30年。

苟全性命于乱世的于字是什么意思(苟全性命于乱世)(6)

元 朱德润(伪)  《夏山纳凉图》轴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元至正十一年(1351年),河南汝、汴地区发生农民起义,江淮农民响应,南方的很多郡县为义军攻占,元统治者紧急镇压。在旧友三旦八的邀请下,朱德润再次出任江浙行中书省照磨,名为照磨实参军谋。

照磨的品级是八品,不过朱德润做得兢兢业业,所制定的政策切实可行,所获政绩颇丰,深得民众爱戴。后来浙省两试乡贡士,都曾想延请朱德润出山,皆被其拒绝。朱德润在苏州安心度过了自已的晚年时光。

至正二十五年(1365年)岁次乙巳,六月十七日,朱德润病逝,七月,葬于吴县阳抱山。享年72岁。《元史》中并没有记载朱德润。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