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世界文本与电视剧对比(平凡的世界电视剧对陕北方言传播的效果分析)

李文博

《平凡的世界》电视剧(2015年版,文中简称《平》剧)的热播,也带火了陕北方言,一些陕北方言词语在全国各地群众中再次传播开来。陕北方言属于北方方言中的晋语,陕北与晋西北隔黄河相望,历史上联系密切,从“秦晋之好”到陕北人常说的“要问祖先何处来,山西洪洞大槐树”,《平》剧中二爸婆姨贺凤英、孙少安的媳妇贺秀莲都是山西省柳林县人氏。从过去的船渡到现在的铁路桥、公路桥把晋陕两地群众的日常往来便利起来,两岸方言、民风民俗相近。

平凡的世界文本与电视剧对比(平凡的世界电视剧对陕北方言传播的效果分析)(1)

方言反映了一个地方的地域文化,地域特色浓厚。语言是表达意义的符号系统,是思维的载体,所以方言显示了不同地域人们的思维差异,这种差异也在影视艺术中体现出来。《平》剧的创作中加入陕北方言元素,将方言元素与陕北乡村环境、平民化的生活情趣融为一体,凸显了陕北地域文化特征、真实化了故事文本意蕴,演绎了一系列的过往陕北农村生活故事,实现了《平》剧意象陕北乡村具有鲜明个性与魅力袭人的文化展示。原著作者路遥是陕北人,说陕北话,小说《平凡的世界》以上世纪改革时代陕北城乡社会生活和人们的思想情感的变迁为文学创作资源的,陕北文化背景鲜明,书中陕北方言的应用,从语法修辞两方面轻车熟路驾驭娴熟,为了照顾小说的大众传播模式,小说中的方言词语、语法、修辞的应用尽量使普通大众、尤其陕北以外的全国读者受众容易理解,靠近普通话的表达方式。总体上陕北方言的应用比较平实而能说得过去。例如:一瘸一跛(书中第一部第1章)→一瘸一拐(陕北方言原词);嚎哇哭叫(第一部第26章)罢了拿到石圪节或米家镇打造成镢头……(第二部第10章)→“罢了”易理解,“完了”的意思,打造成→打成(陕北方言)综合起来,我们发现“嚎哇哭叫”“罢了”这两个方言词语原封不动照搬照用,而“打成”“一瘸一拐”采用添字或换字法。

一、《平》剧对陕北方言的有效传播

剧版《平凡的世界》(2015年版)拍摄时,导演毛卫宁要求演员以陕北方言作为主要语言,这样有利于还原原著,同时更符合当时的人物,也符合社会传播的总过程理论。所以《平》剧开拍前,演员们找机会与陕北当地的老乡们用陕北方言交流,不停地听录音,相互间沟通也是用陕北方言。《平》剧在北京电视台、东方卫视等几个电视台轮番播出对陕北方言的推广功不可没。虽说剧中的陕北话不太标准(下面有专门论述),但名著、名作家、以及电视剧的明星效应,让更多人认识了陕北方言。特别是陕北方言词语的几个明显特点给受众留下了较深的印象。例如:

1.四字格词:陕北方言词语中含有大量的四字格词,《平》剧中也不例外。例举如下。

鸡毛蒜皮(3,表示所在剧集序数第3集,下同);

家奴恶狗(6);两旁世人(29);流里流气(31);吃风屙屁(34);

清汤利水(35);不三不四(37);点灯费油(37);披红挂花(37);雷鸣击鼓(41);歪门邪道(41);偷奸耍滑(44);挤眉弄眼(49);破墙烂院(51);吭哧瘪肚(54)。

2.古汉语词语遗留:

看把你能的。(29)

三岔路口遇上鬼了,辱没先人。(32)

不怨你(42)

“俊斌本人,入土也?”枉活一场(42)

匀着劲干(45)

平凡的世界文本与电视剧对比(平凡的世界电视剧对陕北方言传播的效果分析)(2)

3.其他特色的陕北方言词语

骚情(2);营务(4);婆姨(5);晌午(15);受苦人(20);后生(20);圪蹴(20):麻缠(20);拾掇(20);显能(20)。

二、《平》剧对陕北方言传播的不足

现实中,《平》剧中陕北话、关中话、普通话的混杂运用在受众中引起热议。整体上观众吐槽剧中蹩脚的陕北话。王雷饰演的孙少安陕北方言最多,较接近,陕北话味道较浓。佟丽娅饰演田润叶语言使用接近普通话,尤勇饰演田福军关中话味道很浓。出现了一个家庭里,说几种方言的现象,陕北的群众看了《平》剧后,觉得剧中陕北方言很别扭,也会引起其他地方观众的误解:“陕北话也许就是那样儿的。”

路遥文学奖发起人高玉涛看来,小说《平凡的世界》中关中人很少,九成的实际人物都是陕北人。

给我们的经验教训是对于地方剧来说,尽可能找些当地的演员来,尤其是主演,像东北剧《乡村爱情》那样。对于《平》剧来说,找些陕北人来扮演,使用陕北方言作为主要语言,对方言的处理上,更接近于普通话的那种选项,以适应大众传播的需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