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坪山发展现状(南方观察深圳坪山)

美国《时代》周刊曾在多年前一篇题为《深圳的诞生与再度辉煌》的报道中写道:深圳的转型或许“将再次给整个中国提供答案”历史的进程为这一定义进行了证明,2019年8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正式发布《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赋予了深圳全新的历史使命,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深圳坪山发展现状?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深圳坪山发展现状(南方观察深圳坪山)

深圳坪山发展现状

美国《时代》周刊曾在多年前一篇题为《深圳的诞生与再度辉煌》的报道中写道:深圳的转型或许“将再次给整个中国提供答案”。历史的进程为这一定义进行了证明,2019年8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正式发布《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赋予了深圳全新的历史使命。

将目光放到深圳坪山区,从2017年1月7日正式挂牌成立行政区以来,坪山的转型升级之路可谓是深圳过去几年创新发展的缩影,其对应的正是深圳逐步迈向全球“创新之都”中所择取的方向和路径、面对的困难与挑战。通过审视坪山一路变化,从中寻找答案,亦可为不少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地区提供借鉴意义。

创新新热土

从工业大区向创新大区突围

从工业大区到创新大区,坪山所呈现出变化,正是深圳特区从世界工厂向全球创新城市的转变路径,但如果从更微观的角度来审视坪山的创新发展,不难发现,坪山的创新发展路径显得尤为突出。

观察坪山的产业结构不难看出,其发展方向有着清晰的主线与脉络。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是坪山的三大主导产业。目前,这三大主导产业正朝着千亿级产业集群目标迈进。

2019年,坪山高新区正式成为深圳国家高新区两大核心园区之一,这是深圳高新区五大园区中规划面积最大、创新潜力最大、产业特色最鲜明的园区。借助这一主引擎,坪山的视野变得开阔,变得更有“国际范”。仅在去年,蒙纳士科技转化研究院揭牌,中英、中澳等海外创新中心成立,掀开了与海外知名高校及社团深度合作的新篇章。

一组最新数据为创新坪山的发展提供了注脚:2019年,全区规上工业企业增至601家,较去年增加112家。新增生物医药企业135家,增长46%,总量达430家。新增国高企业132家,增长36%,总量达502家。新增高层次人才82人,全区博士人才达612人。

功能新定位

从偏隅一角向东部中心迈进

在深圳版图上偏隅一角的坪山区,就在几年前其外在形象与深圳市区的现代化国际化大都市,相距甚远:以往坪山是关外地区,是郊区,留给人的印象是低矮的厂房、密集的城中村、破烂狭窄的马路。

日前,深圳市委、市政府印发了《深圳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行动方案(2019-2025年)》,其中明确提出,坪山要建设产城融合的深圳东部中心。

事实上,近几年来,伴随着深圳东进战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等重要战略步伐,坪山城区已然发生了巨变:高楼一栋栋崛起、地铁加速建设中、高速路网逐渐完善、吸引众多外来游客的图书馆、美术馆、来自全球的创新创业者齐聚坪山……

这些现代化城区所特有的城市符号不断涌现,目前的坪山已经逐渐呈现出了一个城市新中心的崭新面貌。而在这外在变化的背后,一个城市的市容、产业形态、人口结构甚至生活方式也都在悄悄改变,作为城市中心这一新的城市功能正逐步凸显。

城区新形象

从后发城区向品质城区蝶变

坪山大道,见证着这座城区的沧海巨变。2017年3月,坪山成立行政区不久,便将这条贯穿坪山南北两端的道路更名为坪山大道。

不少坪山人直言,坪山的巨变,正是从这条大道开始,如今,不仅大道本身焕发新颜,沿着大道两侧可以看到,重点路段的景观改造、村镇化迹象的祛除、现代商业形态的涌现、城市综合体的鳞次栉比,坪山正不断演绎着城区蝶变。

“坪山当前正处于一个大建设、大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过去三年内,这句话成为坪山区无数场合里的标志性话语。仅在去年,坪山便完成了燕子湖国际会展中心正式启用,创新广场正式运营,地铁14号线首座车站顺利封顶,16号线全面开建等一系列提升城区品质的建设工程。

在这一轮开发建设中,提升城市形态的硬环境,正不断为曾经的传统工业区,跃升为一座现代化的品质新城披上华丽的外衣。坪山城区形态还在不断进化当中,按照建设深圳东部中心的要求,坪山正以世界一流的眼光,谋划城区品质的下一轮蝶变。

文化新高地

从文化滞后到坪山文化现象诞生

如今,高品质文化活动几乎每周都在坪山区图书馆、美术馆、大剧院上演。周国平、莫砺锋、丁学良等一大批文化名家也陆续来到坪山,在这里为市民带来新的文化体验。

高品质的文化活动,让越来越多人从福田、南山,甚至是香港、广州来到坪山观展览,听讲座,看演出。“我们欣喜的看到,坪山文化事业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个独特的‘坪山文化现象’。”对于当前坪山在文化事业上呈现的繁荣景象,不少专家如此说到。

事实上,在行政区刚成立之初,坪山文化事业发展相对滞后于城区建设进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亟待提升,与建设深圳东部中心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

这些变化源于坪山坚持“正而新、小而精、特而亮、惠而美”的文化发展路线,并加快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创新发展,率先建成普惠性、高质量、可持续的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形成了不少新的文化发展探索。

从建区初始的文化滞后地区,到如今“坪山文化现象”诞生,坪山因文化带来的变化正让这座偏隅一角的城区有了更大的影响力和吸引力。

民生新图景

从民生洼地向宜居高地跃升

“坪山长时间作为深圳大工业区的定位,让其在发展的路径上,只考虑到了产的发展,而忽略了城的建设。”对于坪山区当前面临的挑战,中国城市经济专家委员会副主任、综合开发研究院旅游与地产研究中心主任宋丁曾如此表示。

从传统“建小区”的思路向“建城区”转变,近年来,坪山合理规划民生设施是其中的关键。以2019年为例,通过优先保障民生工程用地,全年供应民生设施用地127公顷,占总用地供应量的87%,为民生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2019年,深圳技术大学首次独立招生,成功引进深圳中学办学,新(扩)建深圳高级中学小学初中部等6所学校,新增学位1.42万个,占全市新增总数的28%。全年新增床位912张,与南方医科大学合作共建医疗健康集团,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口腔医院试运营。筹集建设保障性住房7384套,供应1497套。

治理新样本

从粗放管理向精细治理探索

坪山区成立之初,在人口结构倒挂、半城市化的城市形态中,这座年轻城区的城市管理和社会治理面临着点多、面广、线长、变化快等一系列难题,而这也是诸多城市正面临的现实困境。

“城市管理应该像绣花一样精细。”一流城市要有一流治理。绣出城市的品质品牌,既要善于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实现智能化,又要通过绣花般的细心、耐心、巧心提高精细化水平。

一系列创新案例的探索正在为坪山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提供新的视角:坪山民生诉求系统改革项目获评全国社会治理最佳案例;“AI+视频创新社会治理应用系统”项目荣膺“2019年全国政法委雪亮工程十大创新案例”;全市率先出台房地产项目全过程、全方位、全覆盖“三全”监管体系。

【撰文】徐剑

【作者】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 客户端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