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个常见又容易读错姓氏(连专家都说不清楚的姓氏)

100个常见又容易读错姓氏(连专家都说不清楚的姓氏)(1)

百家姓

在中国的姓氏文化里,有些冷门的姓氏一般人不认识很正常,毕竟姓氏文化也有专家。而今天我们要说的这个姓氏,不但10个人读,10个人错,就连研究姓氏文化的专家,都不清楚这个姓氏到底该怎么读,这个姓氏就是“支”姓。

从字面上来看,“支”我们一般读zhi,不过当“支”作为姓氏来读的话,却不能这么读,应该读shì。本来“支”姓就很少,再加上很多人日常的习惯,所以很多时候,这个姓氏经常会被人读错。所以至今为止,“支”姓到底该怎么读?就连专家也有点摸不着头脑。

100个常见又容易读错姓氏(连专家都说不清楚的姓氏)(2)

世界支氏宗亲联谊总会会徽

从可以查询到的数据显示,“支”姓的起源有多种。有说是出自于一位传说中的隐士“支父”的,也有说是出自于出生辈分“支子”的,还有说是源于其他姓氏改姓得来的,更有说是出自于晋朝时期,官位职称的。支姓本来就比较稀有,而且姓氏来源又极其复杂,所以有关支姓的历史,确实也只有翻看支姓家谱才能够略知一二。

100个常见又容易读错姓氏(连专家都说不清楚的姓氏)(3)

朔州下木角支氏族谱

早前的时候,有位支氏宗亲,公开了一本名为《朔州下木角支氏族谱》。根据该家谱的记载,我们能够了解到,支氏家谱的一些发展。清初支氏宗祠建于下木角国公祠内,名曰“孝亲堂。”宗祠内有支氏祖先遗像、牌位、家训、族规等,族人每年春、秋两祭。可惜这座宗祠,在抗日战争年代被拆毀。

100个常见又容易读错姓氏(连专家都说不清楚的姓氏)(4)

支氏宗祠

明初与公主持纂修《孝亲堂支氏家谱》,传说同祠堂一起焚毁。清康熙年间盛荣公主修《支氏家谱》,遗失无存。清光绪年间敏中公主修《支氏家乘》,只收录了朔城南街一支。其后下木角支氏均因老谱遗失,代远年久,一直没有续修家谱。明以前的资料湮没无存,清代碑刻、史籍残缺不全,通过这些资料加上老辈们的零星记忆和传说,来还原下木角支氏家族的历史。

如今,该支氏通过自己的努力,成功的修缮了家谱,毫无疑问是对祖上积攒功德的大事,能够把家谱文化,汇入到民族文化的江河中来,支氏宗亲也在给许多姓氏宗亲做起了标榜带头的作用啊。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