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闹钟都叫不醒的人是什么原因(为什么有的人在闹钟响之前就醒来)
闹铃对于我们来说
绝对不是一个陌生的声音
闹钟会提醒我们起床或者该做什么事的时间到了
作为懒觉一族的小科总觉得
起床闹铃一定是世上“最可怕的声音”
对于有的人来说,早上起床就是与闹钟的一场拉锯战,至少对战几个回合才能结束这场对抗。
但还有些人却在闹钟没响之前就醒了,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今天我们来研究一下:
为什么闹钟叫不醒赖床的人?
生物钟是怎样形成的?
早上起床有哪些事情需要注意?
不要设置多个闹钟
很多起床困难户会一次性设置多个闹钟,每五分钟一个,早上起来一个个关掉再继续睡,不到最后一秒绝不起床。
哈佛医学院的一项研究表明:人在反复惊醒的情况下再睡,可能会导致慢性疲劳。
被闹钟反复叫醒,人体会分泌一种名为“腺苷”的化合物。腺苷含量上升会使人感到困倦,陷入“睡眠-觉醒”的循环中,很难完全清醒。
美国《预防》杂志指出,闹钟响过几次后才起床的人,醒来后反而更不清醒。
而且再次入睡不一定能完成一个完整的睡眠周期,正常人的完整睡眠周期大约为90分钟。
如果不停被闹钟打断,睡眠周期也会被打乱,专家建议:按照睡眠周期制定闹钟时间。
人体睡眠周期图,图源台湾大学睡眠实验室
只定一个闹钟,并在闹钟响后就起床,如果要定多个闹钟,两个闹钟的时间间隔最好在一个睡眠周期后,大约一个半小时。
为什么会在闹钟响之前醒来有人闹钟叫不醒,有人却在闹钟响起之前就醒了,这是为什么呢?
德国图宾根大学行为神经学教授詹·鲍恩解释:如果你对一件事有预期,那么身体里就会释放一种与压力有关的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这种激素会提示你在特定时间做某些事,而大多数定了闹钟的人拥有更多这种激素。
早醒与基因也有一定关系,美国堪萨斯大学一项新研究发现,人体拥有闹钟基因(KDM5A),该基因堪称“起床控制开关”。
堪萨斯大学医学中心毒理学和治疗学系助理教授Luciano DiTacchio博士表示:
这个特定的基因实际上是基因网络的一部分,基本上可以当作钟表使用。它不是由机械部件制成的,它们是分子组件,但功能与时钟完全一样。
研究人员提醒:长时间被闹钟“惊醒”会影响睡眠质量,建议平时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形成良性生物钟。
人体内存在一种决定人们睡眠和觉醒的生物钟,生物钟根据大脑的指令,调节全身各种器官以24小时为周期发挥作用。
生物钟决定了你的睡眠时间、睡眠状况和其他身体状况的变化,并且是可以自我校正的。
生物钟的建立,取决于人体内的褪黑素,褪黑素由脑内的松果体分泌,号称 “体内安眠药"。
褪黑素一般在晚上8点左右分泌增加,随后分泌量逐渐上升,晚上11点迅速升高,凌晨2-3点开始下降,早上8点降到最低点,这就是一个完整的生物钟周期。
所以要规律睡眠时间,在固定时间睡觉、起床,形成生物钟,早上自然醒来,不再被闹钟强制“惊醒”。
早起注意事项
1、醒来后不要立刻起床
人在刚睡醒的时候,认知能力缺失、警觉性降低、感知和运动能力均会下降,科学家将这种现象称为睡眠惯性。
人体的反应是需要一定时间的,在人体未充分觉醒时,身体的保护性反应比较差,血供应不足,大脑可能处于短暂的缺血状态。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在未完全清醒的状态下大小便有晕倒的可能,所以先要让身体完全清醒过来。
专家指出:三个“一分钟”有利于从睡眠状态中恢复,即醒来后在床上躺一分钟,起来后在床头靠一分钟,下床前双腿下垂等一分钟。
这样可以迅速从睡眠中清醒过来,有利于机体的全面清醒,避免一些突发事件。
2、适度赖床
适度赖床可以让身体有一个从沉睡到清醒的过渡,防止瞬间起床造成脑供血不足以及血压波动而出现头晕的症状。
但需要注意,赖床时间最多不超过十五分钟,而且这段时间是让自己慢慢清醒,而不是再度入睡。
人体的生物钟每90分钟循环一次,如果早上自然醒来,继续赖床,就会重新进入一个90分钟的睡眠循环。
赖床30分钟或40分钟醒来后,反而会让人变得无精打采,甚至还会头晕恶心。
而且人体长期处于半梦半醒状态不仅会让身体无法顺利清醒,影响工作或学习,甚至会造成晚上入睡困难。
3、闹钟铃声
发表于《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的一项研究发现,闹铃声会影响起床后睡眠惯性的强度。
研究人员测试了50名志愿者在自己家中起床后的状态,统计了每个人的闹铃声,并且根据标准化的睡眠惯性量表来对他们的睡眠惯性进行量化。
结果发现:相比于那些“哔哔哔哔”的闹铃声,更具旋律性的铃声,往往能让志愿者更加迅速地清醒过来。
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的博士生斯图尔特·麦克法兰表示:“许多人可能会认为那种刺耳的警报声能让人迅速地清醒过来,但我们的数据显示,有旋律的铃声反而效果更好。”
研究人员推测,这大概是因为无旋律的警报声可能会打扰我们的大脑活动,使其更加混乱。
而那些温和的旋律能够帮助我们从睡眠状态更有效率地过渡到清醒状态。
因此,可以将闹钟的铃声设置为舒缓的乐声,音量以逐渐增强为佳,逐步唤醒身体。
| 本文观点来源:
[1].https://mp.weixin.qq.com/s/cbyhYSFYj4qZljDVPMMyqA
[2].http://www.stdaily.com/
[3].https://www.kepuchina.cn/
| 编辑:小科
| 审核:科普菌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