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元宵1(第439章地球是圆的的)

百姓嘈杂的议论声传到城头上早朝结束后,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第七章元宵1?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第七章元宵1(第439章地球是圆的的)

第七章元宵1

百姓嘈杂的议论声传到城头上。

早朝结束后。

皇帝就带着群臣来到了皇城城楼上等着观看。

阴氏在城墙一角,努力的张望,寻找自己儿子的身影。

她不敢靠的太近。

她很清楚,皇帝现在对她的反感厌恶。

他不想因为皇帝看到她,而将这种厌恶牵累到儿子身上。

一个做母亲的能为儿子做的,她都愿意做。

当她看到儿子在吴王李恪的带领下,从台阶走上来,往城楼方向走去的时候,张口想要呼喊。

却又连忙伸手捂住嘴。

努力的控制着一个母亲思念儿子的心情。

流着眼泪,看着儿子进了皇城城楼。

杨如意在旁边看着,不由叹了口气,安慰道:“很快你们母子就能团聚了,思念都挨过来了,今天是齐王展现四年成就的时候,你应该高高兴兴的看着。”

阴氏努力的点了点头。

“罪臣李佑,拜见陛下、皇后。”在城楼内,群臣的注视之下,李佑走到帝后二人面前,噗通跪下,以罪臣自称。

群臣平静看着。

李世民隐藏在衣袖中的手哆嗦抖动一下,这话就像是刀子一样,插在他心窝。

李佑瞧着皇帝老子的漆黑的脸色不由苦笑,抬脚不轻不重的踢了李佑一脚,骂道:“你要是只是一个罪臣的话,咱爹早就把你的脑袋砍了,你还有机会在咱爹面前耍这点小孩子叛逆脾气!”

说着,李恪转身冲长孙无忌等人笑着说道:“让诸位大人见笑了,我们这天家父子,都是些犟种。”

噗!

群臣听了这话,唇角抽搐几下,有笑声传出来,长孙无垢抿着嘴莞尔一笑。

李世民好气又好笑的瞪了眼站着的混球。

大家都清楚,李恪是在给李佑缓和气氛。

“爹,我错了……”李佑带着哽咽的哭音响起,匍匐在地上,肩膀一耸一耸。

李世民的眼睛有些酸涩。

哼!

他微微冷哼一声,他刚要开口,李恪就痞笑道:“爹,你看,李佑这混账都知道错了,他错在不该在辽东事件发生后,不知天高地厚的要更爹你打一架。”

“错在不该瞒着爹你,要用自己的一条命来成全朝廷同化辽东。”

“他错在自作主张,却不跟爹你沟通,其实嘛,当初的事情,就是有人利用了我们天家父子之间的隔阂。”

“别说咱们天家父子了,就是寻常人家的父子,夫妻之间拧巴,其实大多是因为没有充分的沟通罢了。”

“这四年的圈禁,这混账一直在反思自己的愚蠢,也一直想为爹你分忧。”

“辽东事件,是爹你心中化不开的结,何尝不是他心中的一个结呢。”

“他这四年,一直在琢磨,如何才能避免辽东事件这种悲剧重演,这不但影响了我们父子之间的亲情,还为地方造成了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化解的痛苦。”

“李佑,你给爹,以及朝中的大臣们讲一讲,你认为辽东事件如何才能够避免。”

众人瞧着吴王李恪一番铺垫后,用脚轻轻碰了碰齐王李佑。

对李恪抱有欣赏和好感的朝臣不由得会心一笑。

敌视李恪,排斥李恪的人,唇角抽搐,眼中闪过一抹冷光,心中暗道:果然!他果然在为齐王李佑脱困做准备!

“爹还以为,什么话都要让你给说了呢。”李世民瞥了眼李恪,语气冷冷的挤兑道。

李恪讪讪一笑。

李世民哪里不知道,眼前这个混球儿子说了这么多想要做什么。

他也希望李佑能够脱困,可这需要时机。

“说说吧,你皇兄李恪说你反思过,那我们就听一听你的辽东事件的认识。”李世民端着说道。

李佑爬在地上,哽咽说道:“儿臣以为,最大的原因是皇兄说的天家父子的隔阂。”

“其次,就是距离的隔阂。”

“如果辽东和关中足够近,就好像陇右和关中一样,辽东事件或许从一开始就不会发生,因为太近了,朝廷旦夕可以做出反应,没有人敢裹挟儿臣,也就没有人敢离间爹和我。”

“爹,今天先看演示。”李恪在李佑停下来后,笑着接过话茬又说道:“李佑花了四年时间,解决了这种距离的隔阂。”

“他正在准备,年后就可以让大家见一见李佑的成果了。”

果然!

长孙无忌等人对视一眼。

李世民也不由感兴趣了,他瞥了眼眼前的混球儿子,李佑在王府做的事情,都是眼前这个混球儿子引导支持做的。

“那好,我们就等年后看看你的成果到底是什么。”

“起来准备准备。”

“谢父皇!”

“陛下,外面已经准备好了,可以开始演示了。”就在此时,王德在城楼门口汇报道。

李世民起身对群臣说道:“诸位爱卿,那我们就一起看看,吴王李恪,搞出这么大动静,给大家演示什么。”

“是!”

李世民带着众人走了出去,只见僧一行已经站在了广场外搭建起的高台上。

众人看着僧一行指挥人正在将一个打磨光滑,黑乎乎的巨大圆球在木架上吊起来不由有些好奇。

“这黑乎乎的东西是什么?”

“华而不实,哗众取宠。”

“这些和尚还真的应该好好整治整治了!”

……

李世民听着周围的声音,心中跟明镜似的,这些对僧一行的批评指责,其实都是冲着儿子李恪去的。

他指着询问道:“这黑家伙是什么?”

“启禀父皇,是一块巨大的磁铁,僧一行认为,我们脚下的大地并不是方的,而是圆的。”

“所以今天这个演示,圆形的磁铁就是代表着我们脚下的大地。”

“圆的?”

“吴王,由此可以看出,你一定被骗了。”

“我们脚下的大地是圆的,为何我们能够站在地面上?”

……

李恪的话音落下,立刻就有大量的杂音响起。

李恪笑了笑,扭头看向说话最高的温彦博和卢赤松几人:“几位宰辅大人,大家还是继续往下看吧,不要过早的发言论,毕竟我们固有的认知,也没有得到证实,谁对谁错,又有谁能说得清楚呢?”

“何况孔子的学生,曾子就曾猜想大地是圆的,汉朝也有许多人认为,天如蛋壳,地如蛋黄,天大地小……”

“当然这些东西都没有得到事实的证明,我们主流大多数都认为大地是方的,我们站在一个平面上。”

“可诸位有没有想过,现在我们已经知道,这天下十分大,在极西之地还有许多国家。”

“更有广阔,我们都没有寻找到今后的大海。”

“诸位试想一下,让一个鸡蛋足够大,大到超出我们的想象之后,从鸡蛋上选择一小块,就比如我们长安,是不是就是一个十分接近水平的平面。”

“如果这颗鸡蛋再放到无数倍,我们熟知中的天下是不是也只能算是这个大圆球上的一个接近水平的平面?”

“只要各位愿意认真看下去,等李佑演示完之后,大家或许就会发现,其实我们能够站在一个球体上,并不是站在一个平面上,是有更重要的原因。”

“……”

哼!

许多人瞧着李恪握着拳头比划解释,选择闭口不言,心中暗暗冷哼一声。

不过他们不能否认,李恪的确激起了他们的火气。

温彦博笑着说道:“倒是要看看这演示,到底是能不能像殿下所说一般如此神奇。”

“对,倒是要认真看看了。”

……

许多人不服气的开口。

李恪笑而不语,点了点头。

“各位,演示要开始了。”僧一行忽然开口,手中拿着一个用铁丝制成的磁针装在枢轴上,在开口吸引众人注意力的同时,拿着枢轴靠近磁球。

同时魏叔玉站在旁边,几个黑骑将士抬着一个大的司南针。

李恪在听到声音的时候,双手不由的攥紧。

他很清楚,这是一场头脑风暴!

今天的两个演示,将会成为千百年来,超越王朝更替的重大事件!

这场风暴是对旧有的质疑。

是对新的探索!

这场头脑风暴,会深刻影响今后的每一天……

这种风暴,不是有一个神一样的人提出的,不会是鬼力乱神之论,也不会是什么天降异象。

这种实践发现会牢不可破!

……

“这个球体就是我们认知的世界,早在汉朝就有天如蛋壳,地如蛋黄的说法,通过这个发现,贫僧更加认定大地是圆的。”

“大家请看磁针在这个磁球表面位置不同,产生的不同行为。”

“这个球体的上下,就好像我们大地的南北两极。”

……

僧一行一边说着,一边为移动磁针,不管磁针在球体的什么位置,两段总是指向南北。

同时,僧一行还不断的用一块白泥在黑色的球体表面,根据运动磁针的指向画出一道道线圈。

于此同时,魏叔玉则带着黑骑的兄弟,带着大司南针走入人群中。

“大家可以看一看,磁球上面的磁针各种行为,与我们站在大地上使用司南针是不是一模一样?”

“还真的一样!”

“快,不管怎么移动位置,指向的都是南北,就好像这个大黑球上的磁针一样,总是指向上下。”

……

当百姓看到司南针和磁球上磁针的行为十分相似后,不由激动议论起来。

皇城上。

王德拿着一个更加精致的司南针在给皇帝和群臣们演示。

温彦博等人看的面面相觑。

大地到底是不是圆的姑且不说,磁球上面铁针的行为与司南针的行为一模一样,这似乎至少佐证了僧一行的猜测。

“难道大地的南北两个天涯海角真的存在两块巨大的磁铁?”

“谁把他们放在南北两端的。”

……

“南北两端放着两块巨大的磁铁,这是一个通俗形象的说法。”就在这时,僧一行又开口大声说道:“如果大地是圆,那么我们脚下的大地就是一个巨大的磁球。”

“信口开河!”

卢赤松冷哼一声,转身冲李世民拱手道:“陛下,这就是个妖僧!如果我们脚下的大地是一个一个巨大的磁球,为什么我们大唐只是偶然找到了一个磁铁矿?吴王更是为了他的发电工坊拥有足够的磁铁,在天下寻找磁铁矿!”

“陛下,臣也以为僧一行就是一个妖僧!”李行密附和道:“吴王年轻,被僧一行现在的这番言论蒙蔽了。”

“这不过是此等妖僧的习以为常的手段,他们会先用一些似是而非的东西让人相信他的言论。”

“当人们对我们的言论,对其本人十分相信的时候,他们就会求财求名求利,千百年来,有足够的经验教训,让我们惊醒!”

……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