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史中跟张辽有关的三个未解之谜(正史上张辽明明是病死的)

在《三国演义》中,蜀国的五虎上将个个实力了得,就连能力最平凡的黄忠,都是杀死曹操爱将夏侯渊的能人。和蜀国相比,魏国的能人异士更是不计其数,单说那五子良将就碾压蜀国和吴国众将。

不过,最近有人却提出了一个疑问,曹魏的五子良将被捧得那么高,可是名列前茅的张辽却被吴国大将一箭射死,五子良将的实力真有大家所说的那么厉害吗?

正史中跟张辽有关的三个未解之谜(正史上张辽明明是病死的)(1)

图片:黄忠剧照

一、张辽其人

张辽的老家在并州雁门郡的一个小县城,地处汉朝边塞。张辽本来并不姓张,他的祖先因为担心被人陷害,这才更改了姓氏。

张辽出生的时候,塞外的胡人已经非常猖狂,张辽小时候见多了胡人进入汉朝边境夺取食物的场景,非常痛恨胡人的作为。为了自保,张辽的族人与当地其他百姓拿起武器反抗,张辽也在战争中一路成长。

汉代末期军阀混战,丁原看中了张辽的勇猛,把他招揽到旗下,让他进京。张辽进入京城后恰好遇到十常侍作乱,身为大将军的何进一心想要处死那些祸乱朝纲的阉人,又苦于实力不足。

正史中跟张辽有关的三个未解之谜(正史上张辽明明是病死的)(2)

图片:张辽进入京城剧照

为了对付阉人,何进特地让人各处招兵,张辽刚好赶上何进的大动作,被派到河北征兵。然而,张辽虽然招募了上千名士兵,却没有顺利复命,因为在他还没有回到洛阳前,何进就已经被杀死了。身为正主的何进已经死于宦官手中,为此,张辽招募的士兵便归董卓所有。

董卓被吕布杀死以后,张辽又成为了吕布的部下,后来,曹操顺利拿下下邳,张辽与主子一起成为了曹操的俘虏。吕布身为三姓家奴,被曹操捉住后只想活命,对曹操极尽讨好。

张辽看到自己主子那么不要脸,对他破口大骂,没想到反而因此入了刘备与关羽的眼,并且在刘备的周旋下成功留在曹操身边,成为曹操的得力干将。

正史中跟张辽有关的三个未解之谜(正史上张辽明明是病死的)(3)

图片:张辽破口大骂剧照

二、大败东吴

在演义中,刘备与张飞夜袭曹操军营,结果反而中计,死伤无数,刘关张三人也在战乱中走失。当曹军包围关羽时,原本关羽想与曹军死战到底,却被张辽劝说最终心甘情愿暂投曹军。关羽离开曹军千里寻兄时,也是张辽亲自相送,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张辽与关羽虽然身在不同阵营,但是颇有英雄相惜的意味。

曹操向来惜才,而且用人不疑,得到张辽以后多次委以重任,使张辽的能力得到了极致发挥。张辽还擅长打心理战术,并且在第二次合肥战役中把这种能力发挥到了极致。

战争发生时,曹操的势力并不算强大,除了袁绍以外,孙权和张鲁都是他的劲敌。起初曹操把主要精力放在东吴,没想到却失败而归,之后,曹操把目标转向张鲁,调走了军中大部分精锐,企图拿下张鲁。

曹操觊觎张鲁,没想到孙权也看中了他的老本营。当他得知曹操的军队被调走以后,率领十万兵马直指合肥。当时曹军只剩下张辽和少量兵力把守,孙权手中的兵力比曹军高出数十倍。

在正常情况下,张辽必输无疑。然而,在这一战中,张辽使用心理战术多次把孙权的大军击溃。之后,孙权发现张辽的计谋,对着曹军猛攻。张辽虽然差点全军覆没,却还是将东吴士兵打得哭回老家。

正史中跟张辽有关的三个未解之谜(正史上张辽明明是病死的)(4)

图片:张辽送别关羽剧照

三、中箭而亡

在正史中,张辽是因病去世,可是在演义中,张辽却是被吴国的丁奉一箭射死的,结局让人惋惜。既然历史上的张辽并不是被一箭射死的,作者为什么要把这位英雄的结局写得那么凄惨呢?

在演义中,张辽是为了保护曹丕才中箭的,当时他跟着曹丕讨伐东吴,却被东吴大将用计吓退。在退兵的过程中,东吴大将丁奉追了出来。张辽为了保护主子,停下来准备应战,没想到却被丁奉一箭射中腰部。

在古代,弓箭的杀伤力是非常强的,赵云长坂坡时之所以能自保,完全是因为他有防备之心,而且不用保护别人,再者,曹操对上赵云时出于爱才的心理,并没有对赵云下死手。

可是张辽护主心切,几乎没有防备,这才被丁奉用箭射中。张辽虽然是英雄,但并不是神仙,一心想要护住主子,却在着急之下失去了自保能力。

书中写到,张辽中箭后徐晃出手相救,还带着他和曹丕一起逃跑,回到许昌以后,张辽因箭伤过重,不治而亡。可能大家会问,关羽那么多次中箭都没事,为什么张辽只中了一箭却无法挽救了呢?

其实并不是因为张辽比关羽弱,而是两人被射中的部位不同,关羽虽然多次中箭,但是受伤的部位都不是致命的,张辽却不同,他被射中的部位是腰部。

腰部的神经非常丰富,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就深有体会,哪怕只是压迫到一点点神经,患者都有可能直接瘫痪。张辽被射中以后只顾着护送主公逃跑,根本没有时间治疗,错过了治疗的最佳时机。可能张辽也没有想到,他唯一的一次失手,竟然会直接要了他的性命吧。

正史中跟张辽有关的三个未解之谜(正史上张辽明明是病死的)(5)

图片:张辽被一箭射中剧照

四、作者用意

既然张辽不是被箭射死的,作者为什么非要把他写成中箭而亡呢?在个人看来,主要有两个原因。其一,为了突出东吴的胜利。作者在写《三国演义》时,用了尊刘贬曹的手法。吴国作为蜀国的盟友,在作者心中也是正义的一方,让张辽死得悲惨一些,东吴的胜利就能被放大一些。

其二,为了突出一代名将的悲壮。张辽在五子良将中排在前列,是综合实力较强的人物。当强大的英雄以这种悲壮的方式离开人们的视线时,人们的心里不禁感到迷惘与惆怅,这种心理可能也是作者看到吴蜀两国一路走向灭亡时的感受吧。

正史中跟张辽有关的三个未解之谜(正史上张辽明明是病死的)(6)

图片来源于网络:五子良将

不管作者的心中是怎么想的,历史的天平始终偏向了曹魏,谁也无法阻挡。可是,在这种关头,吴国与蜀国依旧不断的反击。最终虽然以失败告终,却同样称得上英雄。

五子良将的实力自然是有的,否则曹操最终也不可能战胜其他两国,成为主宰。可是,作者的初衷却是赞扬正义,打倒曹魏,让魏国大将死得悲惨一些,也算全了作者那颗伸张正义的心吧。

文章作者:大慧

整篇图文由大咖说史工作室团队制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