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设计中最重要的三个要素(平面设计史第24回)

“历史中的风格”就是设计师可收藏一道锦囊

平面设计中最重要的三个要素(平面设计史第24回)(1)

上期回顾:狂热的未来主义

设计圈与艺术圈都充斥着各种主义,有时候将大家搞得很糊涂,但无法回避,开始本次故事之前,史太浓先告诉大家什么叫“主义”。

“主义”这个词产生于16世纪的西方,是跟“宗教”相对的派生词,“派生词”属于英语的一种构词法,举个例子方便大家理解,比如“平衡”的派生词是“不平衡”,“可能”的派生词是“不可能”。

平面设计中最重要的三个要素(平面设计史第24回)(2)

16世纪的宗教

按此逻辑推导, “不是宗教的非正统”就是“主义”最初的意思,后来被慢慢的不断引申,“主义”往往就代表了“思想”、“运动”、“体制”三种互为相关的内容。

所以除了设计与艺术,各行各业都充斥着数之不尽的各种“主义”。

上一回我们谈到“未来主义”有点意犹未尽,这个“未来主义”是当前史太浓认为启发了最多现代流派的一种风格,比如达达主义、至上主义、立体主义、跟今天要聊的漩涡主义等。

平面设计中最重要的三个要素(平面设计史第24回)(3)

未来主义风格平面设计

未来主义从立意来看,最有意思的地方是:永远不会过时。

因为“未来”永远“没有到来”,它的主旨也是推翻过去一切,重新构建法则,所以这种思想放在任何时候都能受用,但放在“风格”这个语境的时候,未来主义的形式感是被固化的。

就是速度、科技与工业机械感,详细大家自行回顾上一期。

平面设计中最重要的三个要素(平面设计史第24回)(4)

未来主义风格平面设计

本次,我们来看看受其影响在英国诞生的“漩涡主义”(Vorticism),如果放到今天的设计工作中,还有指导意义吗?

为什么产生“漩涡主义”

“漩涡主义”本质上是一场以绘画为主的流派,也是一个画派,命名者是现代主义诗人艾之拉·庞德(ezra pound),他属于一名生活在英国的美国侨民。

平面设计中最重要的三个要素(平面设计史第24回)(5)

艾之拉·庞德

日常生活经验告诉我们,暴雨中的地面出水口就能产生漩涡,带动出一股吸纳的力量,庞德大致的意思也是借此表示英国伦敦的这个画派将是一个“智力与艺术运动的漩涡中心”。

“漩涡主义”画派以英国画家、作家温德姆·刘易斯(wyndham lewis)的创作风格为核心,这种风格其实脱胎于意大利“未来主义”,但刘易斯希望自身能明显有别于未来主义。

平面设计中最重要的三个要素(平面设计史第24回)(6)

温德姆·刘易斯的骚气

从形式上看,“漩涡主义”的风格充满机械感,属于一种硬边的抽象几何风格,线条比未来主义更加大胆,用色上哗众取宠,非常凌厉。

平面设计中最重要的三个要素(平面设计史第24回)(7)

“漩涡主义”作品

就色彩计划而言,史太浓认为纯粹是为了制造个性而刻意离经叛道的,有点“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意味。

而“漩涡主义”虽然作为一个画派存在,但他们的作品都能够以平面构成的角度去看。

在大部分”漩涡主义“的绘画中,经常能看到一些类似纸片被撕碎或者揉得很皱的表达,这种风格放到如今,比较适合做一些个性强烈的设计,比如先锋艺术展览、时尚画报跟街头一类的主题。

平面设计中最重要的三个要素(平面设计史第24回)(8)

“漩涡主义”作品

有一些评论家形容这种风格为:一种有节制的侵略。

史太浓最近做了一个线香包装设计,提出“几何花“概念,在一些具体表现形式上其实就借鉴了”漩涡主义“那种撕裂手法。

平面设计中最重要的三个要素(平面设计史第24回)(9)

史太浓的包装设计

所以历史的这些流派风格就像设计师收藏的锦囊,遇到创作焦虑的时候就可以打开一个,说不定就找到答案。

这个画派是有明确发布宣言的,时间是1914年,正是一战同年,发起这个宣言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未来主义者在英国伦敦频繁活动,包括演讲与展览。

意大利人在艺术上表现的一种傲慢让“漩涡主义”的创始人刘易斯感觉很恼火,而且他认为英国这边发展起来的一些现代艺术成果很可能被未来主义者吞并,因为很多英国青年艺术家都被未来主义那种前卫概念所打动。

因此到了6月份,他迫不及待的进行了“漩涡主义“宣言。

平面设计中最重要的三个要素(平面设计史第24回)(10)

“漩涡主义”作品

宣言很有针对性,除了表明这是一场诞生自英国的抽象艺术之外,还决心要打击来自意大利的未来主义。

而且他将自己开创的 “漩涡主义”拿来跟当时风行的“立体主义”及“表现主义”(详见【风格列传】)并列。

但天时地利真的非常重要,宣言发布才两个月,也就是1914年8月英国对德国宣战,在国家危机时刻,谈论艺术显然是不合时宜的。

平面设计中最重要的三个要素(平面设计史第24回)(11)

“漩涡主义”作品

所以“漩涡主义“在1915年时候办的唯一一次展览先不管艺术形式如何,收到的都是一些尖酸刻薄的评价。

而且没多久,这些艺术家大部分都上了战场。

文艺青年刘易斯

了解“漩涡主义“的关键是了解刘易斯,他的创作风格就是流派的核心。

刘易斯1882年出生于加拿大,父亲是美国人,妈妈则是英国人,这样说来不知道算不算混血儿,根据历史记录,当时他出生在爸爸的游艇上,可见家里不是一般的有钱。

但在他11岁那年,父母离异,他跟随母亲回了英国的娘家。

刘易斯开始在英国接受教育,母亲的娘家也很富裕,而且重视对孩子的培养,放在今天来看,就是培训班是排得满满的。

平面设计中最重要的三个要素(平面设计史第24回)(12)

刘易斯的绘画手稿

到了18岁时候,他已经先后修习过绘画、艺术跟文学这些课程,还对哲学充满兴趣,基本上是哪些不实用就学哪些。

1900年之后,他到法国巴黎专门学习绘画,期间对后印象派风格最感兴趣。

在他学成回到伦敦后,首先发表的作品却是文学小说,所以他是先以作家身份亮相伦敦的,到了1912年他才正式以绘画作品参加第二届后印象派展览。

平面设计中最重要的三个要素(平面设计史第24回)(13)

刘易斯1912年的绘画作品

他展出的作品有明显现代感,也因此吸引到一些商业委托,这让刘易斯感到很是高兴,因为任何表演者都是需要观众的,何况还是愿意买单的观众。

这些委托包括夜总会跟一些前卫歌舞团的壁画设计,还有一些宣传海报等,所以刘易斯其实很早就将一只腿伸到设计圈。

但设计工作显然满足不了刘易斯的终极追求,在当时现代艺术迅猛发展的社会氛围中,大部分艺术家都很有抱负,这种抱负主要表现为“开宗立派”。

所以1913年到1915年期间,属于刘易斯对“漩涡主义“风格探索的关键期,处于这种状态的画家通常都会痛苦至极,但却又无法避免。

平面设计中最重要的三个要素(平面设计史第24回)(14)

刘易斯的作品

任何以创新为目的的探索都离不开时代局限,当时最风行的艺术当属立体主义、未来主义跟表现主义,所以刘易斯用了一种常见的创新方法来处理,就是“择优组合“。

立体主义的优势是结构,未来主义的优势则是动感,刘易斯在两者的基础上再叠加耐人寻味的色彩计划,就成了“漩涡主义“最基本的几个特征。

平面设计中最重要的三个要素(平面设计史第24回)(15)

刘易斯的“漩涡主义”作品

而有着画家与作家的混合身份,宣传思想的最佳方式就是办杂志,还可以同时兼任主编与美编,刘易斯办的这本杂志就叫《爆炸》(Blast)。

如果放到现在,估计是一个叫“爆炸“的公众号或者抖音号。

让人脑壳痛的杂志

《爆炸》杂志紧接于“漩涡主义“宣言之后诞生,就是1914年的7月份,就内容来看,属于一本文学杂志,诞生到停刊一共只发行了两期。

第二期在1915年发行,也就是一战期间,前文说过,后来这批“漩涡主义“艺术家几乎都上了战场,其中包括刘易斯,所以等于间接终结这个流派。

平面设计中最重要的三个要素(平面设计史第24回)(16)

《爆炸》杂志第一期

刘易斯是两期杂志的主编,除了把控杂志内容,还负责了设计,第一期的《爆炸》封面居然被刘易斯处理为“老夫的少女心“那样的纯粉红色系,任何多余的装饰都没有,纯色背景上就是一个倾斜的大标题。

杂志的内页除了粉红色就是罕见的紫褐色,排版上参考了未来主义,但明显保守一些,以纵横组合为主,但动感与机械感还是非常强烈。

平面设计中最重要的三个要素(平面设计史第24回)(17)

《爆炸》杂志内页设计

当时一些评论家认为:《爆炸》杂志是一种让人脑壳痛的色彩计划。

所以也算名副其实,刘易斯的《爆炸》从开始就似乎是为了捣乱而来。

杂志第一期用了大致20页的篇幅给“漩涡主义”的参与者发表宣言,然后紧接着就是成员们诗歌与短剧,这些文学创作就搭配了“漩涡主义”风格插图。

这一类设计基本上很难从实用性角度去看,只能说其艺术性就是功能本身,是一本表达先锋态度的杂志。

平面设计中最重要的三个要素(平面设计史第24回)(18)

《爆炸》杂志第二期

如今我们看一些先锋设计,看不懂可能就是设计者本身的目的,正因为如此才能显得创作者的先锋性。

因为如果缺乏艺术背景知识,看上去自然是乏味与无解的。

从整个发展轨迹来看,“漩涡主义”属于昙花一现的风格,一战直接终结了这个流派,因为建立时间太短,还来不及产生社会影响就被冲散。

一战期间刘易斯成为一名英国炮兵少尉,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西部前线负责观察敌军,虽然他活到一战结束,但战争的各种惨况显然剧烈冲击了他的三观。

平面设计中最重要的三个要素(平面设计史第24回)(19)

一战中的刘易斯

一战在1918年结束后,“漩涡主义”流派基本上也无法再重组起来,大部分这个画派的作品也因为战争而丢失,刘易斯也曾公开表示愿意接受这个流派消亡的事实。

其后刘易斯的创作逐渐温和,没有了过去“漩涡主义”的锐利,反而更像折中的印象派,而且他的大部分精力也放在了写作上面。

他一直活到1957年,去世的前两年,英国为其办了作品回顾展,虽然名为漩涡主义,但其实已经很少漩涡主义作品。

平面设计中最重要的三个要素(平面设计史第24回)(20)

刘易斯的作品

直到2004年,伦敦再有人策展“漩涡主义”,也引发了一小波复兴模仿的风潮,所以过去的就是未来的,曾经存在过的流派都会为未来的风格赋能,只是已经跟有待的区别而已。

今天的故事聊到这里,感谢各位,下期再会!

原文链接: https://huke88.com/teacher/1076710.html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