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侯霸为什么投降蜀国(夏侯霸和蜀汉有杀父之仇)
三国风云时代,名将辈出。夏侯霸的名号不算响亮,对三国不是特别熟悉的话,可能都不知道有这号人物。不过,这个人不仅有血性,有能力,而且有远见,有头脑,很了不起。
夏侯霸的爹爹是大名鼎鼎的夏侯渊,曹操是他的姨夫。夏侯霸的堂妹是张飞的老婆(打柴时被张飞看上后掳走的),他的女儿嫁给了西晋开国大臣羊祜,女儿的姑姐是司马师的皇后。他的关系网很庞大,与曹魏、蜀汉、西晋都有瓜葛。
夏侯渊跟随曹操一起东征西讨,战功赫赫,被曹操授予征西大将军,镇守汉中。刘备要出川搞军事活动的话,都要经过汉中。为此,双方经常发生战争,但僵持了1年多,也没有分出胜负。219年,定军山一战,老将黄忠亲自出马,将夏侯渊斩杀。
得知老爸的死讯,夏侯霸悲愤不已,对蜀汉恨得咬牙切齿,多次扬言必报杀父之仇。然而,夏侯渊死后,夏侯霸并没有得到重用。经过6年的战场厮杀,他才做到偏将军,封了个关内侯。
曹魏集团知道夏侯霸对蜀汉的痛恨,每次作战,都派他当先锋。夏侯霸一上阵,完全一副不要命的架势,格外卖力。慢慢地,曹爽开始注意夏侯霸并加以重用。
在曹爽的关照下,小皇帝曹芳加封夏侯霸为讨蜀护军、右将军,进封为博昌亭侯。他的名号毫不掩饰与蜀汉势不两立的意思,这时候的夏侯霸,对蜀汉还是仇视的。
249年,曹爽与司马懿在争夺掌控曹氏江山的权力斗争中失败,被司马懿灭了三族。这本身没有波及夏侯霸,但惹得他不高兴。夏侯霸效忠的是曹魏政权,尤其感激曹爽的知遇之恩。既然曹爽死了,政权落入司马家,夏侯霸不想干了,决心离开魏国。
在人生十字路口处,何去何从的抉择,显露了夏侯霸的精明与果敢。魏国既不能留,吴国压根不熟,剩下的只有蜀汉可去了。当然,以前和蜀汉为敌,干掉不少他们的人,前去相投,是要冒掉脑袋的风险的。
但夏侯霸仔细一想,放心了。因为张飞老婆很争气,生了两个如花似玉的女儿,也就是夏侯霸的外甥女。她们都被刘禅纳入后宫,先后做了皇后。算起来,如果到了蜀汉,自己就是国舅爷啊。不看僧面看佛面,刘禅肯定会关照自己。有皇帝、皇后做靠山,其他人也不敢怎么样。
果然,听说娘家舅舅到了,刘禅立马派人出城迎接。见面后,刘禅看出夏侯霸的顾虑,安慰他说:“以前各为其主,不必耿耿于怀。你父亲死了,我们也死了很多人,就算有仇恨,也可以化解”。
后人总说刘禅是“扶不起的阿斗”。其实,从大度接纳夏侯霸这件事上,似乎可以从侧面证明刘禅并非愚昧无知,因为这是一个富有战略远见的做法。
很简单,夏侯霸此时走投无路,对愿意接受他的蜀汉自然感激不尽,免不了死心塌地效忠,顺便还卖了皇后一个大人情。其次,夏侯霸身为高级将领,长期参与曹魏军事、政治活动,掌握的情报肯定少不了,重要而且真实有效,得来还全不费功夫。
明白刘禅的态度后,丞相姜维对夏侯霸礼遇有加。每次出兵前,姜维都要虚心询问夏侯霸的意见,采纳他的建议。有了夏侯霸提供的信息,许多行动得以顺利进行。
由于夏侯霸的贡献,他在蜀汉地位步步高升,一直做到车骑将军,死后还得了谥号。蜀汉立国42年,享受谥号待遇的不过十几个。由此看来,当初夏侯霸弃魏投汉实在是一步高招。
中华民族历来颂扬“忠义”,不忠的人被认为是可耻的。十恶不赦里面的“谋叛”,说的就是不忠。可见,忠不仅是个人的道德修养,也是国家法律层面的要求。
但是,所谓的忠,不是说一生只能跟随、效忠一人或某个集团,那是愚忠。为了生存、追求更大利益,或是形势改变时,重新选择出路是无可厚非的。
在跟随一人或某个集团时,能做到一心一意,就是忠。跟着谁,就效忠谁,不愿意就离开。身在曹营心在汉,才是真正的不忠,也最为人所不齿。
三国时期,背弃原主跳槽的很多。比如黄忠,原是刘表部下,后来投降刘备,但没人说他不忠。他对刘表、刘备都是忠心耿耿,毫无二心。再说吕布,为了一己之私,跟谁杀谁,对谁都不忠,所以才被张飞耻笑。
夏侯霸前后的人生道路和结局,对今人也有启示意义。不少人无论感情还是事业,总是吃着碗里看着锅里,这山望着那山高。这种心态其实很不好,只会害人害己。不管做什么,“忠诚”才是明智的选择。
【声明:文章图片均来自网络,我们尊重原创作者劳动,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