溧阳市耕创生态农业发展(常州溧阳生态)

来源:【常州日报-常州网】

盛夏时节,在溧阳现代农业产业园的食田畔家庭农场内,数十个蔬果大棚里绿油油的南瓜、红彤彤的西红柿飘散出阵阵香气。不远处,成片的玉米在微风中摇曳沙沙作响,仿佛在演奏着丰收的赞歌。

一大早,蔬果大棚里就热闹起来,十几位村民忙着采摘新鲜蔬菜瓜果。不一会儿,一筐筐新鲜蔬果就被搬上货车,配送到各个家庭。

溧阳市耕创生态农业发展(常州溧阳生态)(1)

“这是原种贝贝南瓜,我们采取的是有机种植方式,虽然产量不高,但是美观的外形、粉甜的口感广受客户好评。”说起自己种植的贝贝南瓜,食田畔家庭农场负责人汪辉就抑制不住满心的喜悦。

汪辉是溧阳现代农业产业园内大学生返乡创业的典型代表。他和妻子张青都是85后,从小没有从事过农业生产,有关农业生产的知识和技术几乎为零。大学毕业后,他们俩一直都在常州的企业里工作,生活无忧。自打孩子出生后,食品安全成了全家关注的重点,夫妻俩寻思着找块良田,自己生产粮食、蔬菜和水果,方便又放心。

溧阳市耕创生态农业发展(常州溧阳生态)(2)

2016年,经反复商量、深思熟虑,尽管亲友不理解,他们还是毅然回到家乡,在吐祥村开启了食田畔农场这一“新篇章”。当年,在多数家庭农场都大力发展高产高效农业的时候,汪辉却独辟蹊径——坚持原生态种植方式。他根据当地土地状况,选择适宜的农作物品种,坚持使用生物有机肥料和发酵农家肥,既保护了土壤环境,又保证了产品品质,并坚持人工杀虫、除草,物理防治病虫害,从而生产出真正的绿色农产品。

与此同时,随着从田间直达餐桌的蔬菜水果网络销售模式的兴起,汪辉的妻子张青从创业初期,就尝试线上线下销售相结合的运营模式。她说:“蔬果产品线上销售要有别于菜市场或超市并树立品牌,就必须突出特色。我们的秘诀就在于一个种类的蔬果,分不同时期种植,这样果蔬的销售周期就长,让消费者常年购买到时令果蔬。”

溧阳市耕创生态农业发展(常州溧阳生态)(3)

近年来,食田畔家庭农场先后获得江苏省级示范家庭农场、常州市高质量发展示范单位、常州市优秀家庭农场、溧阳市示范家庭农场、巾帼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等多项荣誉称号。作为常州市蔬菜种植业协会的理事单位,食田畔家庭农场把常州作为主营市场,经过五年多的耕耘,食田畔已经深受广大常州市民的喜爱和信任,特别是出产的甜糯玉米荣获国家绿色食品认证,在上海、南京等大城市也受到客户青睐。

经过多年发展,目前农场种植贝贝南瓜、甜糯玉米、锦绣黄桃等特色农产品50余亩,稻鸭立体综合种养60余亩,苗木种植50余亩,年均总产值已经突破百万元,农场的线上销售已占销售总额的80%。

溧阳市耕创生态农业发展(常州溧阳生态)(4)

农场规模的不断扩大,也促进了当地村民就近就业,带动了村民增收。今年64岁的施小兰从食田畔家庭农场创办之初就在这里打工。她说:“我年龄大了,白天过来干活,一天80块钱,还能照顾家庭。”像施小兰这样早出晚归在这里务工的村民有20多人。以前因为缺少就近就业的机会,他们大多数长期在外务工,如今在“家门口”就业,劳动强度也不大,不仅能到月领工资,增加家庭收入,还能照顾到自己的家庭。

“我们这边很多种植户看到我种植的贝贝南瓜口感不错,加上溧阳现代农业产业园的技术支持,乡亲们感觉发展前景也挺好,他们明年也想开始种植。我可以帮助他们提供种子和技术服务,还可以帮助他们销售。”对于未来发展,汪辉自信满满。他表示,将在溧阳现代农业产业园的技术指导下,再引进一些适合溧阳本地的鲜食类果蔬品种,以“生态农业”为理念稳步推进,为农业产业化发展探索更多经验,让田野留住更多儿时的味道。(韩一宁)

本文来自【常州日报-常州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