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血战上海滩很烂吗(同是民国往事抗日神剧夸张)

抗日血战上海滩很烂吗(同是民国往事抗日神剧夸张)(1)

抗日血战上海滩很烂吗(同是民国往事抗日神剧夸张)(2)

灵希,曾用笔名圣灵泉,真名全颖,畅销书作家,代表作:《伊甸园》《绯雨倾城》《倾城之恋》、《玉簟秋》、《芙蓉锦》等。现在长沙从事编剧创作,代表作:中央一套与湖南卫视联播电视剧《毛泽东》。

抗日血战上海滩很烂吗(同是民国往事抗日神剧夸张)(3)

注:灵希本人承诺文中数据无误,为其真实性负责;天榜已备份采访记录,为文中信息客观性背书。

文| 天榜 记者 何双

一个人的一生,到底是选择平平淡淡的生活,还是轰轰烈烈的爱情。

《芙蓉锦》是灵希“民国三部曲”中的第三部作品,2011年实体书上市、并售卖出影视版权;三年后,根据同名小说改编的《芙蓉锦》在台州的地方频道上线,并成为当年“年代青春情感组合”系列三部曲中的第二部作品。

《芙蓉锦》主要讲述了在民国这样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下,两个男子与清贫女子贺兰之间爱恨情仇的故事。这两个男子,一个是让贺兰陷入灼热刺激的爱情但是心灵受到巨大创伤的高仲祺,另一个则是怀着满腔柔情并一直守护在她身边不离不弃的秦承煜。

“我写这个故事的主题,一个人的一生,到底是选择平平淡淡的生活,还是轰轰烈烈的爱情,在这个主题的引导下,我构思了代表两种不同生活的男性形象,而女主角,与其说是与两个男人纠结,不如说,是在两种生活里抉择,因而一生颠沛流离。”

相比于现在很多韩剧中都会刻意出现的一女配两男的角色,在灵希的作品中,这种一女配两男的人设,在民国这个大环境之下,在不同的时间,所处的不同事件之下,每一个故事里的主人公他们所做的角色都是关乎亲情与爱情之间的抉择。最终,呈现在读者面前的便是一段真情实感的往事,真实的作品总是打动人心的。

谈到民国文,灵希“民国三部曲”中的另外两部作品《倾城之恋》和《玉簟秋》均已出售影视版权。其中,《玉簟秋》的剧本已经在创作中。

在《玉簟秋》中,虞昶轩、江学廷就是围绕在清贫女子叶平君身边的两个人男人,但不同于《芙蓉锦》的是叶平君的结局却是灵希“民国三部曲”中最悲惨的。在那样的年代,拥有还是失去,往往只在一念之间,也许,一错过,便是一生。

灵希曾在她的博客里解释过“玉簟秋”这个三个字的含义:“是指如玉一般的簟席渐渐地冷下来,也可以理解为簟席到了秋天,自然是无用的,要束之高阁,与秋扇见捐的意思差不多,人去席冷,曾经的一切繁华,都如过眼云烟,不过是一段往昔的记忆罢了。”

民国是一段特殊的时期,相比于都市言情盛行的时代,灵希以独特的视角架构了那个年代的情感观,一段又一段的绝世虐恋呈现在读者眼前,不得不佩服灵希扎实的写作功底。

“我觉得我最擅长的,还是民国文,那个时代的色彩,让我痴迷其中。”

在谈到如何去写民国文时,灵希认为民国文更注重的是一种味道,专属于那个时代的味道。胡同里的青石板路,四合院内的养着金鱼的大水缸,孩子们在院外跑过的欢笑声……在灵希写民国文的时候,会更注重这些非常生活的细节,而就是这些细节,让故事变得真实,让读者更加直接的触摸到这个时代,并沉浸其中。

说起民国爱情,少不了乱世颠沛,形形色色的人物,不同文化的撞击,不同信仰的追求,带来这个时代独特的魅力和对人性更大的考验,这往往是其他时代所不具备的,这也是作者写民国文的时候,最喜欢的入手点。

众所周知,民国是一个战乱色彩的时代,而在那个时代,不同阶层的人们往往会有不同的家国情感,江山与美人之间的矛盾由此凸显出来。这也是灵希的“民国三部曲”中所表达的内容,孰是孰非全在读者的细细体味中。

灵希从2006年就开始小说创作,初了擅长写民国文外,还出版了很多风格多样的文学作品,如以《伊甸园》为代表的青春文、《绯雨倾城》为代表的武侠言情等,灵希说道,在工作之余要写完一个商战类的小说,同样有很多读者正在期待中。

抗日血战上海滩很烂吗(同是民国往事抗日神剧夸张)(4)

在谈到小说改编影视的热潮时,灵希认为只要是好书,被改编是很正常的,而且市场优胜劣汰,即便有鱼目混珠的,也自然会被淘汰出去。我们有理由相信,影视改编的市场,一定会越来越好。

正在从事编剧事业的灵希,在编剧行业也已经取得了成就,除了参与编剧《芙蓉锦》外,另有代表作《毛泽东》,已在2013年首播于各大电视台。

抗日血战上海滩很烂吗(同是民国往事抗日神剧夸张)(5)

从小说创作到编剧创作,灵希认为两者是有区别的。小说创作可以按照作者的主观意愿,进行构造,而编剧创作,需要求逻辑清晰,戏与戏之间绝对的有机化,对人物的层次、故事的层次,情感与情节的双重递进,都有着绝对的要求。

“一个随心所欲的剧本,绝对不是好剧本。”

随着近年来影视产业的蓬勃发展,有不少小说家都转行做起了编剧、导演、制片人,市场上便出现一些言论,只要会写小说,就可以当编剧,对于这个说法,灵希表示了不认同,这是对小说作者的不负责任,也是对编剧这个职业的不负责任。

由此,灵希认为,要做到一个合格的编剧,必须要沉下心来学习,这也是从灵希作品中,我们看到的品质,不骄不躁、逻辑清晰、有理有据。

记者手记:

第一次与灵希联系是在凌晨,从与灵希的交谈中,能看出她是一个非常具有亲和力的女生,让人感觉很温暖。当时灵希还在写作,从小说作者到编剧的跨度,足以看出灵希对文学的热爱和对工作的认真。如在谈到民国文时,在她的书中对于年代的刻画很是细致,从细节中就足以打动读者,一起去回味那个具有传奇色彩的年代。

作品来源于生活,在灵希的动态中,能看到她对生活中一草一木的感悟,能看到她满是书籍的桌子,也能看到她对工作的严谨、对生活的热爱。也许正是因为这样,将作品融入情感,才能写出那么多打动人心的作品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