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病治疗养生知识(哪些民俗可以养生)
本 期 导 读
岁时民俗讲究到什么时候做什么事,在轻松、易行的民俗习惯中实现养生、防病。掰指头数一数,一年中的岁时民俗都有哪些呢?
民俗就是民间的风俗、习惯,具有「人相习,代相传」的特点,往往以循例从众的形式,对大众形成一种柔性约束。就像鱼在水中,生活中的人很少能离开民间风俗习惯的。
岁时风俗中,真的有不少是人们从保障身体健康的实用目的出发而形成的。这一节,我们聊聊与中医养生内容有关的岁时、节令。
第一,除夕燃爆竹
这个风俗从哪里来的?
大年初一,旧称「元旦」。辛亥革命后推行西历,才正式定名为「春节」。在古老传说中,有一种叫「年」的怪兽,特别能睡,一年睡足364天,到了除夕夜就出来找东西吃,人与畜都不放过。
人们把竹子烧得噼里啪啦响,就能吓跑「年」这种怪兽。爆竹的名号,就是这么来的。放爆竹,立意就是驱邪逐妖,祈求人畜平安,一年顺利。
王安石作《元日》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第二,过年喝屠苏酒
屠苏酒,又名岁酒,一般是除夕进饮,也可以外延为过年时节喝。
为什么叫「屠苏酒」?屠,就是割;苏,就是药草。采了药草来泡酒,泡成的酒就是「屠苏酒」了。
它里面有白术、桂枝、防风、花椒、附子、大黄等中药,入酒浸制而成。作用是益气散寒、活血行气,避除疫疠之邪。由于性温热,喝完可以感到新春的温暖和愉悦,近似于「春风送暖」了。
但喝屠苏酒有个特殊的规矩:一般人饮酒,总是从年长者饮起,但是饮屠苏酒正好相反,是从最年少的饮起,年龄较长的在后,逐个饮少许。
屠苏的饮酒次序为什么别开生面?有解释说:「少者得岁,故贺之;老者失岁,故罚之。」
第三,元宵走百病
走百病,又称「游百病」「散百病」,或「度厄」,是北方的传统民俗。据《帝京岁时纪胜》记述:「元夕妇女群游,祈免灾咎。前一人持香辟人,曰走百病。」一般在正月十五或十六日进行。
这天妇女们穿着盛装,成群结队走出家门,走桥渡危,登城,摸钉求子,直到午夜才归。
以前的女性长年被困绕在家务中,难得有机会出游。借此风俗游乐,促进心身放松。
第四,立春吃春盘
春天是万物生长的季节,所以立春很为老百姓重视。立春之日有食春饼与生菜的风俗。饼与生菜以盘装上,就称为「春盘」。
杜甫有《立春》诗有:「春日春盘细生菜,忽忆两京梅发时。」也有兼吃水红萝卜,说能去春困,整个尝新活动称为「咬春」,表示迎接春天的意思。
而多色多样的「春卷」就是由食用春盘的习俗演变而成。
春盘有时也叫「五辛盘」。为什么叫五辛盘?因为新年的「新」,与辛辣的「辛」同音,取谐音,取迎新(辛)之意。
五辛盘中盛有五种辛荤的蔬菜,如小蒜、大蒜、韭、油菜、香菜等,是供人们在春日食用后驱除旧年陈气、发五脏之生气用的。
第五,注夏
春去夏来,下一个我们讲夏疰(zhù)。夏疰,或叫「注夏」(部分人一到夏天即便无病也容易疲乏)。
这个病有明显的季节性,每在夏令发病,所以得这个名。好发于幼弱儿童,发病原因一般是由于体质娇嫩、脾胃虚弱或阴气不足,在夏季炎热的环境中,不耐温热、湿热之气而致。
其中「脾胃虚弱型」,多见肢体无力、困重、胸闷、懒于说话、纳呆、大便烂,舌苔腻。假如迁延日久,患儿下肢也逐渐痿软无力,又称「夏痿」, 适合的中成药是参苓白术散。
夏疰还有更常见的「暑伤气津型」,多见身热午后略增、后期身热稽留不退、口渴喜饮、消瘦、肢体疲乏、精神萎糜。这形类于现在所说的小儿夏季热,如果用方,该是王氏清暑益气汤比较接近。
第六,端午节的艾草、菖蒲、雄黄酒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端」,古汉语有开头、初始的意思,称「端五」,也即「初五」。又叫端阳、中天节、龙舟节。
仲夏端午,苍龙七宿升至正南中天,是「龙升天」的日子。就如《易经·乾卦》的九五爻爻辞所说「飞龙在天」,寓意大吉。
上古先民以龙舟竞渡形式祭祀龙祖的节日。广东人将端午期间下的雨水称为「龙舟水」,认为这种水是吉祥的水,有辟邪作用。后因楚国诗人屈原在端午节抱石跳汨罗江自尽,也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
如果从气候环境而论,夏季蚊蝇以及病原微生物孳生,瘟疫容易流行。所以,又有人把端午这个月视为「忌月」,百事多禁忌,是卫生民俗较多的「卫生节」。
这天,民间风俗以艾和菖蒲插户,饮菖蒲雄黄酒。小孩身上佩香囊(叫「辟邪袋」),涂雄黄酒,拴五彩线,还有烟熏除害虫及各种驱五毒等。
最常用的艾叶性温,它的茎、叶都含有挥发性芳香油,产生的奇特芳香具纯阳之性,通十二经,有通阳、行气血、逐湿寒、芳香辟秽等功效。
菖蒲辛温,它也含有挥发性芳香油,具有豁痰开窍、芳香化湿、辟秽之效,清芬之气也能助人振奋精神。
我国大江南北乃至于东南亚一带,都兴悬艾挂菖蒲的习俗。《荆楚岁时记》记载:「五月五日……采艾以为人(形),悬门户上,以禳毒气。」有的地区将艾叶剪成虎形戴在头上,俗称「艾虎蒲剑」或「蒲龙艾虎」,反映了驱恶辟邪的民俗文化心理。
还有将菖蒲、艾叶等香草放入锅内煮水,成「香汤」以沐浴的习俗,以求避灾祛邪。也有薰苍术、白芷,以辟温疫。
端午还有饮雄黄酒的习俗,古语说:「饮了雄黄酒,病魔都远走。」一般饮用的雄黄酒,是在白酒或自酿的黄酒里加入研磨成粉末的微量雄黄而成。
雄黄有毒,老百姓认为雄黄可以「以毒攻毒」,但注意:古人有主张「内服当慎重」。未到喝酒年龄的小孩子,大人则给他们的额头、耳鼻、手足心等处涂抹上雄黄酒,意在消毒防病,虫豸不叮。
端午吃粽子的习俗是国人皆知的,一般认为是为了纪念屈原的,在古代倒没有赋予太多的医学意义。
第七,三伏天治冬病
夏至之后进入三伏,「伏」是隐伏避盛暑的意思。气温过高,人的活动应该有所减少,饮食宜清淡。(大热天如果服参茸等补品,往往容易「上火」,这方面得注意。)
但有一些疾病,比如过敏性鼻炎、哮喘这一类,容易秋冬发作的,多半偏寒性的病,有「冬病夏治」的方法。比如天灸,在这时预先施行治疗,以预防冬季老毛病发作。
冬天加重的病,基本是阳虚的病变,阳虚的病变在三伏天应该是最轻的,这个时候给他用补阳的方式,最符合经济学原则。
第八,重阳登高
夏去秋来,就到重阳登高了。
重阳是农历九月九日,《易经》中把「九」定为阳数之极,九九相重,称「重阳」或「重九」。
重阳节也有特殊的习俗。《齐人月令》记载:「重阳之日,必以糕酒登高眺远,为时宴之游赏,以畅秋志。酒必采茱萸甘菊以泛之,既醉而还。」
重阳节有登高祈福、秋游赏菊、佩插茱萸、祭神祭祖及饮宴求寿等习俗。传承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等内涵。
重阳要登高,又称「登高节」。据说登高是为避瘟疫,而佩插吴茱萸,因它有浓烈辛香味,古代之说是有辟恶气,御初寒,祛邪防病的功效。
或佩带于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带,还有插在头上的。大多是妇女、儿童佩带,有些地方男子也佩带。
第九,立冬扫疥
秋去冬来到立冬。立冬,江浙地区以各色香草及菊花、金银花煎汤沐浴,叫做「扫疥(jie,螨虫)」,以驱病患。
第十,冬至进补
以前北方不少地区,在冬至这一天有吃狗肉和羊肉的习俗。因为冬至过后,天气进入最冷的时期,羊肉狗肉都有壮阳补体的功效,民间至今有冬至进补的习俗。
现代因为以狗为宠物的人越来越多,所以吃狗肉的人就越来越少了。
第十一,腊月蒸腊米
下来是腊月,就是农历十二月。以前秦人岁终祭神曰「腊」,所以叫腊月。
其中蒸腊米的习俗与医学有些关联。大寒时节,家家户户会拿出一些上等好米,洗净蒸透,之后铺摊在芦席上。等冷透后晒干,装进干净的瓷缸内储存, 藏于干燥之处,可至数十年不坏。
夏天吃这种米可以免泻痢。老年人或体弱多病者,用蒸腊米煮食,对脾胃有益。
第十二,年前扫尘
腊月二十四,是「扫尘日」。所谓「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家家户户清扫、扬尘、清洗。
虽然说「二十四,扫尘日」,不少地区实际上每年从祭灶(农历腊月二十三)起至除夕止,这段时间都叫做「扫尘日」,也叫「迎春日」。
既有驱除病疫、祈求新年安康的意思,又因「尘」与陈旧的「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
不难看出,岁时风俗,是人们顺应自然规律而生息的行为,大部分是在争取生存、希望吉利平安、兴旺发达的前提下进行的。
其中保障人身健康、消灾免病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而民俗的演变过程,大多是与中医药文化齐头并进的。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