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一帝秦始皇的功绩(千古一帝秦始皇)

千古一帝秦始皇的功绩(千古一帝秦始皇)(1)

秦始皇像

文|龙凤铭

"秦皇扫六合,虎视何雄哉!飞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这是李白在《古风》中写下的诗句,生动地描绘出了秦始皇横扫山东诸侯和统一天下疆土的宏伟气势。

秦始皇是历史上第一位皇帝,所以后人称之为千古一帝,他的一生充满着传奇色彩:

他出生于赵国邯郸,跟父母在赵国为质,至到9岁才返回秦国;13岁时,父亲秦庄襄王过世,他登上了秦国的王位,但是因为少不更事,无理政能力,仲父吕不韦辅政;23岁时,除掉亲政两个威胁:吕不韦和嫪毐,正式亲政;39岁,统一六国,建立起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央集权国家——秦朝,并奠定中国本土的疆域;50岁,死于出游路上,在位37年,称王25年,称帝12年。

千古一帝秦始皇的功绩(千古一帝秦始皇)(2)

秦始皇像

秦始皇在统一中国后,拿到了一张历史上最难的一张试卷:疆土是统一了,如何进行管理呢?

因为这张试卷从来没有人做过,咱们一起来看看秦始皇是怎么做的:

首先,组织架构的制定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的是三公九卿制,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三公九卿分别对应的岗位职责是什么:

高层:三公(左右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左右丞相:行政机构最高长官,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国家大事一般由丞相统领百官进行上奏;

太尉:最高军事长官,协助皇帝掌管军事,但平时没有兵权,只有接到皇帝命令符节才能调动或指挥军队。

御史大夫:相当于秘书长,皇帝的诏令由御史大夫交丞相颁布,同时他还具有监察文武百官的权力。

千古一帝秦始皇的功绩(千古一帝秦始皇)(3)

秦始皇像

中层:九卿(奉常、郎中令、卫尉、太仆、廷尉、典客、宗正、治粟内史、少府)

奉常:掌握礼仪,掌管宗庙礼仪。

郎中令:警卫官,负责皇帝的安全。

卫尉:卫队长,掌握皇宫守卫。

太仆:掌握皇帝的车马。

廷尉:最高司法官。

典客:外交官。

宗正:掌握皇室宗族事务。

治粟内史:最高财政官。

少府:皇帝的私人财务官。

大家看一下,是不是还挺完善的,那么,每一个岗位又对应咱们现代企业组织中的哪个岗位呢?欢迎留言。

其次,五个统一的推行

第一个统一:统一法律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把秦律颁布全国执行,结束了战国时代各国法律条文不一致的状况。秦律以严苛著称,尤其对于"治吏",所以秦代官吏不敢贪污受贿,也不敢玩忽职守,理事效率极高。

第二个统一:统一度量衡

秦始皇专门颁发统一度量衡的诏书,铭刻在官方度量衡器上,发到全国,作为标准器具。当时的1升相当于现在的0.2公升,1尺相当于现在的0.23公尺,1斤相当于现在的256.25克。

第三个统一:统一货币

战国时期的货币很复杂,光币种就有刀、布、钱、贝等,五花八门,不方便流通,秦始皇规定货币分为二等:黄金和铜钱。

千古一帝秦始皇的功绩(千古一帝秦始皇)(4)

秦始皇像

第四个统一:统一文字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发现各地文字形体差异很大,同一个字往往有很多种写法,给政令推行带来了很大的阻碍,怎么办呢?于是令李斯等人以秦国的篆文为基础进行了文字的简化和统一。

第五个统一:统一私田和赋役制度

战国时期,关于田地和赋役,每个国家的规定都不一样,就拿土地制度来说,多数诸侯已实行土地私有制,还有一部分保持土地国有权,呈现一种混乱状态。于是秦始皇下令推行"使黔首自实田",即国家承认土地私有权,但需根据数额征收租赋。

最后,四个动作的追加

第一个动作:迁徙富豪

秦始皇把天下所有的富豪12万户通通迁到咸阳,使六国的贵族失去了反抗的社会基础和物质基础,便于帝国的监视和控制。

第二个动作:没收兵器

秦始皇把民间兵器全部没收,集中到咸阳销毁,铸成了钟座和12个金人,从而剥夺了反抗的武器,以保帝国的统一和安定局面。

第三个动作:毁坏城防

秦始皇下令将六国原有的城防(包括边城、关塞)一律拆毁,破坏了分裂帝国的割据凭借,让他们无容身之处。

第四个动作:修筑驰道

秦始皇为了便于控制广阔的领土,下令修筑驰道,以咸阳为中心,通向四面八方,驰道宽约50步,路基夯实,两旁每隔三丈种青松一颗。

千古一帝秦始皇的功绩(千古一帝秦始皇)(5)

秦始皇像

至此,秦始皇树立了皇帝的至上权威,确定了秦朝的正统地位,建立了中央集权的行政制度,后来尽管秦朝的寿命很短,但是,后期封建朝代的更迭基本上都是在秦始皇所创立的秦朝帝国的基础上进行发展的。

到此, 秦始皇的丰功伟绩自是不必说,第一个统一了中国的疆土、统一了文字、统一了货币、统一了度量衡、统一了法制、颁布了私田和赋役制、修筑了长城、修筑了驰道......

可是,后世对他的评价却是两面的,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竟然连续三次遇刺:张良刺秦、荆轲刺秦、高渐离刺秦。这些人都为六国贵族,百姓方面呢?也从起初的感恩到后来的怨恨,他过世后的第一年,陈胜、吴广就拉开了农民起义的序幕,口号是"伐无道、诛暴秦"。

于是秦朝从秦始皇自己称帝的13年到秦二世继位的2年(包括孙子子婴继位的3个月),总共存在了15年,是历史上为数不多的几个短命王朝,而且后代几乎都没善终,让人唏嘘不已

我们不禁思索,千古一帝、开山之祖,为什么会落到这步田地呢?假设他没做以下几件事情,是不是秦朝能多存在几年?他的威名也将更大?

第一件事情:疯狂建宫殿

千古一帝秦始皇的功绩(千古一帝秦始皇)(6)

秦始皇特别喜欢兴修宫殿,已经到了痴迷的地步,仅首都咸阳四周200里内就有宫殿270座,关中有行宫300座,关外400多座,规模最大的阿房宫,大到难以确估,据载阿房宫的前殿东西宽500步(约700米),南北长50丈(约115米)。

第二件事情:修造骊山墓

千古一帝秦始皇的功绩(千古一帝秦始皇)(7)

秦始皇刚即位,就开始在骊山为自己修造坟墓,常年使用刑徒72万人,一直修到死。(刘邦就是在往骊山运送刑徒的路上起义的。)

第三件事情:修万里长城

千古一帝秦始皇的功绩(千古一帝秦始皇)(8)

秦始皇修长城本是一件好事情啊,但是在修造的过程,常用动用民力数以百万计,为了赶工程,大批无辜者被罗入刑徒去服苦役,达到路上行人半数都是囚犯的地步。秦国成了一座人间大地狱,百姓生活在恐怖之中。

第四件事情:四处求神仙

千古一帝秦始皇的功绩(千古一帝秦始皇)(9)

秦始皇喜欢四处巡游,并于巡游时派遣大量的方士去寻找神仙,求取长生不老的仙药。后来就出现了徐市的带着数千名童男童女出海蓬莱求仙。

秦始皇也是死在巡游求仙的路上,因为众臣不敢在他面前提"死"字,所以,直到弥留之际才给公子扶苏留下玺书,谁知道现官不如现管,赵高乘机策动政变,勾结李斯篡改了他的遗嘱,立少子胡亥为帝(就是那个无能并比他老爸还残暴的秦二世)。

大家看一下,假设这四件事情没有发生,或者说没有这么极端,秦朝是不是能多存在几年,秦始皇的威名也将更大?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是非。这个历史故事,又给咱们当今的企业带来哪些启示呢?笔者觉得主要是以下四个启示:

千古一帝秦始皇的功绩(千古一帝秦始皇)(10)

启示一:性格特征利弊双依

秦始皇性格外放、豪气冲天,以结果为导向、意志坚韧不拔,崇尚武力治国,所以在打天下时,这种性格特征非常有优势,但是在治理天下时,却也突显出了这种性格的弱势。比如过于威严,下臣在他面前不敢说真话;比如过于自信,下面不敢推翻他的任何举措;比如过于果断,决定做得太快容易出现隐患.....

在现代企业管理中也一样,每一个人都有不同的性格特征,每种性格特征都是利弊双依的,所以要知人善任、用人所长。

启示二:功成名就后不要飘

秦始皇在统一六国后认为天下无敌了,所以建宫殿、修陵墓、求神仙.....总之怎么奢华怎么来,以显皇权的威严,可是真正天下无敌了吗?非也,老百姓是水,俗话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所以后来不断地出现贵族刺秦和百姓起义。

在现代企业管理中也一样,成功后只顾自己享乐和盲目追求大于自己实力的物质,都是属于"飘"了,有很多人因此而吃亏了,一定要引以为戒。

启示三:得人心者长治久安

秦始皇在统一六国后,连续三次遇刺:张良刺秦、荆轲刺秦、高渐离刺秦。这些人都为六国贵族,百姓方面呢?也从起初的感恩到后来的怨恨,他过世后的第一年,陈胜、吴广就拉开了农民起义的序幕,口号是"伐无道、诛暴秦"。这是为什么?因为不得人心,所以难以长治久安。

在现代企业管理中也一样,大家好才是真的好,人性是平等的,人心所向才能让众人追随,共同进退。

启示四:不要痴迷封建迷信

秦始皇的封建迷信思想是有名的,相信有长生不死之术,还不允许众人提"死"字,为了让自己实现长生不老还采取了很多奇葩的举动,比如派人求仙、自己则每时每刻在不同的宫殿玩神龙见首不见尾、宠幸江湖术士等,最后暴毙在求仙巡游路上,连遗嘱都没来得及立,让赵高钻了空子篡改遗嘱,扶了一位最不成器的秦二世,直接导致了秦朝的短命。

在现代企业管理中也一样,如果过于痴迷封建迷信,以为自己不成功只是时运不济,而不去自省真正的原因就非常可怕了。其实最好的运气是努力,因为越努力越幸运。

以上仅为个人陋见,希望本文对您有所启发,也期待您留言分享自己的智慧,更希望您能转发此文帮助更多的人受益,谢谢!

(图片来源网络,如侵即删,谢谢!)

#秦始皇##历史故事##教育故事##企业管理##教育#,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