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稻盛和夫给年轻人的忠告 稻盛和夫的忠告

《四十二章经》中有言:

“人有众过,而不自悔,顿息其心,罪来赴身,如水归海,渐成深广。”

事情做不成功,遇到了挫折和困难,或者人际关系处得不好,不要怨天尤人,而要反躬自省。

励志稻盛和夫给年轻人的忠告 稻盛和夫的忠告(1)

励志稻盛和夫给年轻人的忠告 稻盛和夫的忠告(2)

古人云:小人无错,君子常过。

一个人如果遇到问题后,不懂得反思自己,就永远不会有进步。

曾国藩有个弟弟,叫曾国华,是几个兄弟中资质最好的一个。

但他的科举之路却很坎坷。

考秀才屡试不第,无奈之下花钱捐了国子监监生。

本以为这样,可以跃过秀才一级,直接参加举人考试。

没想到依旧名落孙山。

得知自己落榜后,曾国华开始不停地抱怨。

怪老天爷没给自己好运气;怪老婆太柔弱,管不住自己,没有约束他好好读书。

曾国藩知道后很生气,给曾国华写了一封信,批评他:

“牢骚太多,性情太懒。”

曾国藩认为,一个人不能总把自己的失败,归结为别人的过错。

曾国藩考秀才时,也屡屡落榜。

但他丝毫没有抱怨,而是把自己过往的文章和模范试卷反复对比,总结反思自己差在哪儿。

到他第七次参试,终于考上了秀才。

弱者抱怨,强者自省。经常反省自己的人,看到自己的局限,弥补自己的不足,他最终能到达的地方,一定更辽阔。

日拱一卒无有尽,功不唐捐终入海。

当你坚持时时自省,就会一天比一天进步。

励志稻盛和夫给年轻人的忠告 稻盛和夫的忠告(3)

励志稻盛和夫给年轻人的忠告 稻盛和夫的忠告(4)

我们总是喜欢把目光投射在别人身上,别人的一点错误,都难以逃脱过我们的眼睛。我们或许也会以此而自得。

其实,过分关注别人的缺点,便是走入了误区。

老子说: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知人固然重要,固然也是一种智慧。然而能够自知,才是真正的大智慧。

一个人只是知人,却不自知,是无法合理地应对人事的。

应对任何事情,首先需要明确自己的定位。

《孙子兵法》中说: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只是了解了别人的情况,却不了解自己的实际情况,则很容易过高地估计自己的实力,“以鸡蛋碰石头”。

只有既了解别人,又了解自身,才能做出最合理的、最符合自己实际情况的安排。

励志稻盛和夫给年轻人的忠告 稻盛和夫的忠告(5)

励志稻盛和夫给年轻人的忠告 稻盛和夫的忠告(6)

在这个世界上,人生最高级的能量就是学会和宇宙共振。

那么如何和宇宙同频共振呢,最关键的是忘记个人强大的私欲,一个人如果拥有强大的私欲,本质上是无法感恩任何人的,而且他会被私欲所遮蔽自己的眼睛,看不到自己所拥有的。

一个人要想强大,必然是要懂得降低对周围人的期待,你对周围人的期待越高。

你越容易变得愤怒和生气,甚至别人稍微一些行为就会让你感觉不舒服,学会祛除私欲最好的方法就是练习写感恩日记。

私欲容易遮蔽我们的眼睛,让我们看不到自己的拥有,私欲更让我们变得贪婪。

而学会感恩日记则是让我们看到自己所拥有的,当你懂得自己所拥有的,你的内在就不会匮乏,而是明白可以向内求,而你也会逐步降低对他人的期待,甚至会十分感恩他人的付出。

从心上下功夫,就是从内心的起心动念观察自己的念头到底是怎样的境地。

我们越能对自己的念头负责,我们才会让自己的生命处于一个积极向上,蓬勃发展的境地。

励志稻盛和夫给年轻人的忠告 稻盛和夫的忠告(7)

励志稻盛和夫给年轻人的忠告 稻盛和夫的忠告(8)

写在最后

人生在世,要面对两个课题,一个是外部的,一个是自己的。

我们无法决定外部的事情,但可以学会从自身找原因。

《古兰经》云:

“山不过来,我就过去。”

越善于从自身找原因的人,越容易走出人生困局。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