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正英再扮孙悟空(他是能hold住五毛特效的天师林正英)

急急如律令!临兵斗者皆阵列在前!茅山天师在此!

林正英再扮孙悟空(他是能hold住五毛特效的天师林正英)(1)

林正英再扮孙悟空(他是能hold住五毛特效的天师林正英)(2)

林正英再扮孙悟空(他是能hold住五毛特效的天师林正英)(3)

是不是很熟悉?今天社长想回溯到上个世纪末的香港,为你讲述一段独特的打僵尸。

林正英再扮孙悟空(他是能hold住五毛特效的天师林正英)(4)

僵尸片的起源

上个世纪7、80年代是香港电影的凋零期,也是随之而来的百花齐放的蛰伏期,转型期。这其中,有个独特的类型,引人注目,就是吓死人不偿命,却又不失温馨、搞笑的僵尸片。

林正英再扮孙悟空(他是能hold住五毛特效的天师林正英)(5)

20世纪50年代,内陆地区受到了战火的洗礼,许多内地居民为了躲避战火不得不离开家乡,迁居移民到了香港。这些远离家乡的内地移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十分地怀念和执着,在宗教崇拜仪式和戏曲艺术上都十分重视传承传统文化。从上古时代开始,中国人就把对贫穷、灾祸、疾病的畏惧发展为鬼神膜拜。中国哲学、宗教、民俗体系中都存在着丰富的鬼魂生死观念,因此,中国大多的传统信仰习俗、人文宗教、文学艺术都与鬼神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这就促使香港成为一个鬼神膜拜的社会,并且也为香港僵尸电影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心理基础。

林正英再扮孙悟空(他是能hold住五毛特效的天师林正英)(6)

众所周知,影视作品作为文化层面的延伸,是研究某一时间段社会文化趋向的极好方式。上世纪中期,内陆受到了战火的洗礼,许多内地居民迁居移民到了香港。这些远离家乡的内地移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十分地怀念和执着,在宗教崇拜仪式和戏曲艺术上都十分重视传承传统文化。从上古时代开始,中国人就把对贫穷、灾祸、疾病的畏惧发展为鬼神膜拜。这就促使香港成为一个鬼神膜拜的社会,并且也为包括僵尸片在内的香港鬼怪类电影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心理基础。

林正英再扮孙悟空(他是能hold住五毛特效的天师林正英)(7)

而僵尸这一题材,本身取材于民间,有着悠久的流传和深远的形象。鬼怪片中所宣扬的善恶应报的思想等一系列文化规范,在一定程度上是对人类社会道德伦理、社会机制的一种补充。香港僵尸电影不仅仅展示了中国传统民俗,而且宣扬了某些中国传统的伦理观念,例如兄弟手足情的珍贵,人与人之间相互猜疑的可怕等等。许多影片都传达出了这样一个信息:一旦人与人之间失去必要的信义与情谊,危险就会滋生,异类就会趁机对人类发起可怕的进攻。这些观点无疑是对中国传统仁义礼智的生动表达。这使僵尸片不仅成为一种表现视觉奇观的电影,更是蕴育着用传统礼仪道德进行善恶教化的深层用意。可以说,僵尸片是各种鬼片中,最符合民间审美的类型。

祖师爷出山

在香港的僵尸电影中,许多影星都扮演过降妖伏魔的“茅山道长”,但若论最受欢迎、拍得最多的,则当属林正英“一字眉、冷幽默、身手敏捷、连画符念咒都有款有型”的茅山道长形象最是深入人心。而作为香港僵尸电影的代表人物,林正英对僵尸片这种令自己声名鹊起的题材确实也情有独钟,为它付出了不少心血。

人称“九爷”的林正英,出生在香港,原名林银宝,由于家境贫穷他只读了两年的书,在他11岁那年迫于生计拜了粉菊花和于占元为师,跟随剧团学习京剧及武术,那时候一同训练的还有洪金宝和成龙。十七岁后加入邵氏电影工作,经过两年的替身生涯,林正英在1971年为《唐山大师兄》担任武术指导,这部影片的主角是一代巨星李小龙,从此两人便相识结下深厚的友情,在第二年由李小龙自编自导的《猛龙过江》与《精武门》,更是邀请林正英做指导,那时候可是没有林正英在片场,李小龙宁愿不开拍来形容对他的依赖。

林正英再扮孙悟空(他是能hold住五毛特效的天师林正英)(8)

林正英再扮孙悟空(他是能hold住五毛特效的天师林正英)(9)

80年代末,当香港传统的茅山僵尸片由于被众多跟风之作反复模仿毫无创新,以至渐渐失去观众时,林正英为避免香港僵尸电影黔驴技穷、自断生路,拍摄的此类影片在力保不失本土民俗趣味之余,亦开始积极将西方吸血鬼及僵尸融入香港僵尸片中,他于1989年自导自演的《一眉道人》便是其“土洋结合”的最佳范本,该片不仅将民间“养鬼”之说改成“养小僵尸”,道长与小僵尸居然情同父子、共同对敌!而且大胆引出西洋吸血僵尸,来一场中西大战,影片最热闹新奇之处便是茅山术降不住西洋僵尸,一眉道人无奈之下用炸药爆破,却仍然不能奏效,最终竟是用泥沼困住西洋僵尸,方才大功告成。

林正英再扮孙悟空(他是能hold住五毛特效的天师林正英)(10)

整部《一眉道人》搞笑刺激,茅山道长与基督教徒的“鸡同鸭讲”、茅山术与西方僵尸斗在一起的新奇效果皆令观众大为受落。影片上映后票房过千万,虽因林正英不计成本、精益求精未能盈利,却打开了香港电影人重新审视本土僵尸电影的思路。之后的1990年,本已山穷水尽的香港僵尸电影再度掀起创作热潮,西风东渐之势亦愈演愈烈。

林正英再扮孙悟空(他是能hold住五毛特效的天师林正英)(11)

林正英随后拍出一部《驱魔警察》,从民初走向现代,沿袭了刘镇伟《猛鬼差馆》中警察拍档与尸魔斗法的模式,不过玩的仍是茅山术,算是茅山僵尸片与警察搭档破案两大类型片的综合体。至于擅长中西混合的刘镇伟,在稍后的《尸家重地》中,表面看来似乎向本土传统僵尸片取经,并夹以盗宝情节,实质上却是借僵尸题材调侃政治。影片中的千年僵尸居然是秦始皇,而且仍如生前一般桀傲张狂。一群人在舞台上假扮荆轲、王昭君胡搞乱唱、意图接近秦尸然后灭之的桥段,充满戏谑。

林正英再扮孙悟空(他是能hold住五毛特效的天师林正英)(12)

林正英走红后又借势先后又主演了《僵尸家族》、《灵幻先生》、《驱魔警察》等等影片,他均饰演道长,可谓是“道长”开创者。

林正英再扮孙悟空(他是能hold住五毛特效的天师林正英)(13)

想当年,社长童年时也是这类电影的粉丝,不过被恐怖情节,可是吓得一愣一愣的。

林正英再扮孙悟空(他是能hold住五毛特效的天师林正英)(14)

林正英再扮孙悟空(他是能hold住五毛特效的天师林正英)(15)

林正英再扮孙悟空(他是能hold住五毛特效的天师林正英)(16)

但正如知乎网友所言,只要有九叔在,就能感到安全!

林正英再扮孙悟空(他是能hold住五毛特效的天师林正英)(17)

僵尸片的末路

尽管1990年香港僵尸电影的创作呈现出多元化格局,有的甚至完全放弃了本土茅山术的传统套路,但总的来讲,反映并不如人意。太多的粗制滥造使得观众对这类题材已经开始厌倦漠然,再加上王晶的赌片和稍后徐克的武侠片开始大行其道,电影片商闻风而动,都改拍赌片和武侠片去了,一时间当年极受欢迎的僵尸题材竟鲜有人再敢涉及。

林正英再扮孙悟空(他是能hold住五毛特效的天师林正英)(18)

而事实上,此时僵尸电影确实已积重难返,可怜只剩下林正英独撑大局,虽然又拍出如《非洲和尚》这等集茅山法术、异域风俗、喜剧名片《上帝也疯狂》的非洲土著,以及善良的僵尸祖宗大战非洲巨人等诸多精彩桥段的创意之作,但最终无力回天。因此,这之后的作品无论是回归本土茅山僵尸片的《僵尸至尊》、《新僵尸先生》、《音乐僵尸》、《湘西尸王》,还是如《一咬OK》一样完全效仿西方吸血鬼电影的《一屋哨牙鬼》都不可避免的接连票房败北——待到1993年,港台跟风武侠片的热潮风起云涌之时,香港的僵尸片却彻底陷入绝境。

林正英再扮孙悟空(他是能hold住五毛特效的天师林正英)(19)

不过,俗语有云:百足之虫,死而不僵。20世纪90年代中期,僵尸题材虽然在香港大银幕上几近绝迹,却在电视荧屏上继续“苟延残喘”,而这依然要归功于“僵尸道长”林正英的不离不弃。1995年至1997年,他与亚视合作拍摄的《僵尸道长》系列剧集,收视率非常理想,令他看到了体现本土民俗趣味的茅山僵尸片还是大有市场的。谁知就在林正英欲再接再厉、准备接拍《僵尸道长》第三部时,却因肝癌于1997年病逝。从此以后,香港电影界皆惊,痛惜之余,不免哀叹香港自《僵尸先生》以来创立的只用土法特技及功夫杂技便可营造惊人视觉效果且具有黑色喜剧风格的茅山僵尸片,濒临失传。

而就林正英而言,他参与饰演的很多影片都成为经典,不断受到一批又一批观众们的喜爱,然而天妒英才,他不幸得了肝癌在45岁时与世长辞,留给我们不断的痛惜,也让林正英在影坛界画上句号,他所参与的影片至今不衰,深受广大影迷们的追捧和喜爱。而他与李小龙、成龙、洪金宝等人的轶事,仍是人民津津乐道的谈资。

林正英再扮孙悟空(他是能hold住五毛特效的天师林正英)(20)

和洪金宝:

林正英再扮孙悟空(他是能hold住五毛特效的天师林正英)(21)

林正英再扮孙悟空(他是能hold住五毛特效的天师林正英)(22)

李小龙:

林正英再扮孙悟空(他是能hold住五毛特效的天师林正英)(23)

林正英再扮孙悟空(他是能hold住五毛特效的天师林正英)(24)

在社长看来,长期处于英国殖民统治中的香港民众眼中,“孤岛意识”使他们尤其明显地感受到了被中国传统文化抛离的危机感。他们把这种危机感表现于僵尸片中,便体现为僵尸与人的斗法。这些颇具中国风情的僵尸与人的战争鲜明地体现出香港民众心中的根深蒂固的中国情结。

如今,随着时代的变更,僵尸片不再适合这个时代的旋律,也逐渐被卖点更为劲爆,刺激点更强化的类型恐怖片所替代。老爷子业已仙逝。但只要提到上世纪的经典电影,无论如何,留下了诸多回忆的僵尸片,总是我们这一代人心头的美好,以及熟悉的记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