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福州人的夜生活(曾经大街小巷福州评话)

随着现如今对于福州话保护的愈发重视,从福州话延伸出的地方曲艺的曲种福州评话也走人人们的视线当中,在中国曲艺这古老的艺术表现形式随着方言的影响力不断减小,福州评话如今也面临这个文化,如何延续着个古老的福州文化是我们如今的责任,就从认识它开始。

老福州人的夜生活(曾经大街小巷福州评话)(1)

福州评话,是流行于福州方言区和闽东、闽北、台湾及东南亚华侨聚居地的一种曲艺曲种。

清雍正年间已有坊刻多种评话本。光绪年间(1785~1908)盛行。有说有唱,基本唱腔有序头、吟句诉牌3种。以饶钹、竹箸、斑指、折扇、醒木为道具,演出方式简便灵活。有单口评话和对口评话。除书场外,还保留高台应聘形式。传统书目数以百千计,丰富多采。不少书目采自里巷新闻轶事,反映乡土人情风貌,独具地方特色。

老福州人的夜生活(曾经大街小巷福州评话)(2)

福州评话音乐唱腔无严格曲说,按福州方言依字行腔的吟诵调,道具有醒木、折扇、加一片铙钹(配以斑指、竹箸),作为间奏击节乐器。评话讲究说、吟、做、花。唱词多为七字句,也有八九字句。

老福州人的夜生活(曾经大街小巷福州评话)(3)

上世纪30至60年代,福州城乡街巷村头都有福州评话说书场。随着社会变迁,福州评话书场受到极大的市场冲击,福州讲评话的艺人从500多人缩减到如今的30多人,且年纪都在50岁以上,玉叶书场则成为福州最后的说书场。听书的老人说,如果有一天,玉叶书场在老城改造时被拆除了,这种“原生态”的说书场可能也就真的退出历史舞台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